呼兰北头有个宋老三

文摘   2025-01-14 06:28   黑龙江  

呼兰北头有个宋老三。他五十刚出头,别人猜年龄时总说他得过七十了。不仅生人这么说,有时,熟人也拿这话调侃他。为此,一天晚上,他还特意在镜子里好一顿端详自己。


头发有些花白,脸上皱纹也是横七竖八,看不出条理。往后站站,再看,腰也打斜了,原来可是直直的,以致出外干活儿时,人家还好奇地问他:“你当过兵吧?”他总是笑着答道:“当过,当过,当了好多年……”,人家再追问兵种,他嘴里就慢悠悠又很自得地送出两个字——“民兵!


但这都不打紧,他觉得坏事儿就坏在自己这双眼睛上,怎么就像一潭死水呢,什么时候失去光晕的呢?想想还是从前年开始的吧——那年,他和老婆离的婚。离婚,虽然彼此还是彼此,身上也没少块肉,可总感觉缺了一样东西,而且是顶重要的东西……


一儿一女两个孩子,离婚时一人一个,他要了八岁的儿子,妻子带走了五岁的女儿。其实,从心头的喜欢程度来说,他更喜欢女儿,那是他的软肋。本来,判决前一天晚上,他也打定主意要女儿跟着自己。可是,第二天醒来,他躺在床上没起来,睁着眼睛躺了足有十分钟,主意改了。毕竟,男孩吃点苦不打紧。他这样思谋着。果然,有时候选择,却不一定是因为爱。


宋老三的媳妇比他小五岁,虽然文化不高,可总还是识文断字,在一个小物业公司上班,因为眉目还算清秀,所以做了不离领导左右的文员。不离左右久了,领导也就离不开了,于是,故事自然就有了,慢慢云来雨去的事儿就传开了,不知是否有人亲眼看见,但传的时候总是绘声绘色,不乏添油加醋吧。


后来他看到媳妇白天晚上的越来越“忙”,而且对他和孩子也从心里开始越来越顾不上,加上那手机也整晚整晚地响,他知道,“不好,敌机轰炸了珍珠港”。他抽了半宿烟,给媳妇发了条微信——“咱俩离婚吧!”等了半宿,没回。这一宿,两个人在两个地方都没睡好。而两个孩子,睡得真香。


第二天,老婆回来了。脸上很平静。他又把信息那句话说了一遍,也像信息一样,看不出情绪,听不出心情。媳妇看了眼宋老三,转身轻飘飘地问了句“能不离吗?”其实,他昨天后半夜想了,要是今天老婆回来,给他跪下承认错误,答应痛改前非,以后一家人好好过日子,他看在孩子还小,也就原谅她了……可听到这句问话,他打定了主意,“不能!”


宋老三的爸妈没得早。七岁那年,在呼兰火柴厂工作的父亲在一次失火事故时为救工友烧死了,都没用火化,直接就烧没了。她妈在家糊纸盒,糊一个三分钱,一天干下来能赚七八块钱。得到信儿时,她妈正低头糊纸盒呢,满眼金星,当时就站不起来了,从那以后也没站起来过,直到第二年也去世了。他和哥哥便姑姑家住几天,叔叔家管顿饭,姨姨照顾照顾,舅舅接济接济,胡乱地过日子了。谁都管,谁也都没“管”。


宋老三上面还有两个哥哥,一个出生不久就没了。那时,这也是常有的事儿,野外随便挖个坑就埋了。一个长到一米七就和几个街上的大人出外寻出路去了,虽然也才十六七,岁数并不大。头几年还给弟弟捎钱回来,后来就没有音信啦,听说在南方安了家。


学,宋老三基本没怎么上过,他不想上学,不喜欢约束,更不喜欢开家长会时别的孩子叫来的是爹妈,自己带来的是亲戚,他觉得那种感觉比分数上的高低更让自己不自在。尤其是当同学都看向他和他的“家长”并且眼神意味深长时。后来,长大了,他也回想过,是不是自己小时候太敏感了。可想来想去,他还是觉得那时候的感受是真切的,不是敏感。


自从告别校园,捡橡胶皮、在工地做小工、卖糖葫芦、卖挂历、到下面村里倒腾玉米种子、收鹅毛鸭毛……他几乎什么活儿都干过,也曾经有过钱,甚至在呼兰北头数一数二。可是,他爱耍钱,无论是扑克牌、牌九、麻将,什么都会,什么都玩。人家知道他有钱,当然在奉承他几句后,便合起伙来“吃大户”,他哪里知道,于是,总是“手气不好”。几起几落,富富穷穷。到他娶媳妇那年,已是家徒四壁了。


他特别感谢这个女人能跟他。他媳妇是绥化北边村里的,来呼兰亲戚家串门,也是想找事干。亲戚见她苗条水灵,就给她介绍到商店里做了售货员。别说,还真是做售货员的材料,一上手就惊人,很快就营业额翻番,那些先她来的售货员就妒忌了。她不在乎,一直只顾着自己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工作。


一次,宋老三来买东西,结账后走出老远了,被她叫住,说少找了他钱,于是麻利地送出来。从此,他记住了她,她也记住了他。他觉得她这人心眼好,对人不错;她觉得他这人有心胸,不小肚鸡肠。那以后,她盼他来,他买什么也愿意奔她而去。缘份就是这样,不经意间也就来了。第二年,他们就结婚了,她什么也不嫌弃,就觉着挺踏实,而他,也自然是满心欢喜。


她家里一直不大同意,觉得宋老三没爹妈,又没钱。这两样有一样也行啊。可架不住女儿认准了,也就默认了,女大不中留,嫁了就嫁了吧。宋老三知道岳父岳母态度,因而去得少。不得不去时话也不多,城墙不修,自然是越坏越破败,怎奈“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都是没办法。不改变性格,难改变命运。


有了孩子好些了,老人喜欢孩子,于是,走动多起来,表面上缓和多了。宋老三也享受着小家烘托起来的幸福氛围,不管多忙多累,回到家,见到孩子,一切劳累就抛到九霄云外啦。虽然还是打零工,但他基本也不耍钱了,甚至为自己都不怎么花钱了,总是买孩子的玩具、衣服……为孩子花钱,他认为才值得。他老婆常劝他别瞎买,他也不听。原来,他有钱时也出去找女人,千八百的他从不心疼。有了孩子后他也悔恨过,他认为那时候真是混蛋,出手就是千八百,能给孩子买多少好吃的啊。


可是,关注孩子多,他也冷落了老婆。他老婆言语中嗔怪过,他也哄哄弄弄再加上一顿冲锋陷阵也就过去了。但这短暂的欢愉毕竟不是长久的温暖,慢慢,城墙就有了裂痕,且这裂痕越来越深,越来越长,也就到了无法修复了。这个,他不上心,或许不懂。由此,离婚也就这样不可避免地到来了。


这天晚上,慨叹“早生华发,背已微弯”后,他又失眠了。他在快手上看到了一段视频,是一位年迈的母亲劝儿子和媳妇复婚的故事。听着听着他就哭了,开始时是大滴大滴的眼泪,后来眼泪就止不住了,还有了鼻涕。这是离婚后他第一次流眼泪……他转头看看儿子,十一岁的小伙子睡得正香。他想,要是妈还活着,看我现在的样子,肯定难过,说不定也会劝我复婚,是啊,哪个母亲不希望孩子幸福呢?


“复婚”,这念头一有,竟然如此强烈。他设想着各种可能,也许她已经结婚了,也许她已经彻底决绝了,也许她答应考虑,也许她说你咋才来啊……“妈妈,我不吃,你吃吧……”正想着,儿子的梦话让他一惊,急忙擦了擦眼泪,关了灯。算了,不想了,明天就去找她。对,明早给儿子做好饭好好收拾打扮一下自己就去……


他下了决心。

呼兰河文化
弘扬呼兰区域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