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呼兰就已商贸发达

文摘   2024-12-24 06:28   黑龙江  

一百年前,随着帝国主义势力在我国东北地区不断扩张,各国纷纷在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开工厂、办洋行,开辟关东市场,促进经贸往来。


商贸往来,富国强民

1924年7月,呼兰城已开设(或代办)六家商业公司的分支机构,开展商贸活动,他们是美孚洋行、英美烟草公司、亚细亚洋油公司、卜内门洋碱公司、德士古(德克萨斯石油公司)、奥国满洲商业公司。


美孚洋行广告折页

其中,奥国满洲商业公司因外交部特派黑龙江交涉员署指令呼兰知事,“查中奥国交虽已恢复,现在本省尚未设领事,无法交涉,该县境内,照约不准外人设行营业,应由该县知事依约转令奥人经营的满洲商业公司停业”而旋即关停,其它几家正常进行了商贸往来。


英美烟草公司匾额

外交部特派黑龙江交涉员署认为,英美烟草公司、美孚洋行在呼兰“设市营业,于约章不合”,曾于当年8月23日照会英美两国驻哈领事馆,请其转令停业。

英美烟草公司赠送梳妆镜

驻哈尔滨英美领事馆答复说,英美烟草公司及美孚洋行并没在呼兰设立分行,只是由华商代办经营,进行产品运输及销售,不应加以限制。

《英美烟草公司在华企业资料汇编》

10月3日,交涉员署令呼兰县将这些华商经理人营业处所悬挂的匾额加上“代销”二字,加以区别,继续从事商贸活动。

亚细亚洋油公司广告

值得一提的是,也是一百年前的1924年,黑龙江省长公署曾和俄商谢杰斯兄弟二人在齐齐哈尔签订了《黑龙江官督商办呼嫩铁路合同》,准备修筑从呼兰松北至嫩江的铁路。

卜内门洋碱公司广告页

该铁路计划修筑一千华里,以改善商贸条件,促进经济发展。后来,此合同因张作霖最终未批准而废止,修建计划因而搁浅。张作霖当时没有同意的具体原因不得而知,是防止外强渗透?是维护东北主权?

卜内门洋碱公司包装盒盒盖


一百年风风雨雨,一百年沧海桑田,大地上写着大大的两个字——变迁。是啊,一百年,中华大地的变化可谓是地覆天翻。今日的呼兰,早已不同于当年。


德士古煤油公司票证


回顾昨天,是为了更好地珍惜今天和开创明天。任何道路都不会一路平坦,那又有什么,前人不是愈挫愈勇、勇往直前吗,我们也要这样大步地向前走去,为了生活得更好,勇敢地迎接一切挑战…有道是“铲尽崎岖大道平”,加油!

呼兰河文化
弘扬呼兰区域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