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费下降、大量私募消失、头部机构马太效应更加明显

文摘   2024-11-14 21:17   新加坡  
本文为连载系列文章《超额内卷、马太效应,资产配置的未来是什么样的》第三篇。
前两篇欢迎走传送门回看:
私募基金业绩下降,业绩趋于一致是大势所趋
指数化投资占比会越来越高

前面聊到了海外对冲基金Alpha接近于0,指数投资盛行,而这几乎必然引发了两个结果。

一是管理费的下降,二是资管行业愈发向头部集中。

管理费的下降这个大家应该很好理解,管理费的定价应该由三个因素决定:

管理人的运营成本、管理人创造的超额收益、市场竞争。

管理费不应该超过管理人创造的超额收益,否则买指数基金会更优于主动基金。超额收益下降了,Alpha没了,管理费就应该降下去。如果费后收益不如指数基金,你的投资者必然头也不回的跑去指数基金。

如果你不降低,市场竞争也会帮你降低。国内的资管行业也已经掀起这波浪潮了,0固定管理费或0业绩报酬的量化私募已经逐步出现了。管理费的降低是一个不可逆的大趋势。

管理费可以低于管理人的运营成本。市场竞争嘛,价格由市场决定。如果你的运营成本持续高于管理费,那你就可以考虑关门大吉了。管理人在经营上应该时刻考虑如何降低运营成本,而怎样可以最直接降低管理人的运营成本呢?规模效应。

这不,马太效应也逻辑闭环了。

再换个角度,如果你去买个ETF基金,你会考虑哪几个因素?

跟踪误差尽量低,费用尽量低。

如何降低跟踪误差?规模大。。。。

如何降低费用?规模大。。。

再换个角度,当同策略不同管理人业绩差距能达到年化30%的时候,挑选管理人的管理能力会非常重要。

而同策略不同管理人业绩一致性越来越强,收益差距不会超过年化5%的时候,你再挑管理人会更加考虑什么因素?

规模大和管理费低。

规模大意味着更安全,流动性更高,道德风险更低。管理费低意味着你确定性付出的成本越低。

而管理费低的前提又是规模大,通过规模效应降低运营成本。

好了,逻辑推理结束,上数据。

下图为美国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的理念走势图。上面的是简单加权平均的费率,下方的柱状图是按规模加权平均后的费率


美国股票型公募基金的简单平均的管理费从2020年的1.6%降到了1.12%。看起来降的好像不是很明显,但如果你看下面的柱状图,是按规模加权的管理费率,从0.99%降低到了0.44%。

按规模加权的管理费率比简单平均的管理费率低了一半以上,说明绝大部分的规模都在低管理费的基金里。

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同样如此。

而到了股票公募基金的细分品类,差异也会很明显。

指数基金按资产加权平均费率最低,已经贴到了地板上,是0.05%/年。其次是大盘股基金,大概0.3%/年。投资成长股或小盘股的相对费率高一些,大概0.6%/年。

美国各种股票型基金的管理费率

投资指数基金就是个程序化交易,管理费地板价才对,最左边的指数型基金费率最低。投小盘股管理成本高一些,大盘股管理成本低一些,相应的管理费也随之变动。

费率的降低数据大家看到了,充分竞争后整体费率在0.3-0.4%/年比较合适。注意,这是整体费率,是管理人、销售机构等全部加起来的费用!

而在费率下降过程中,这些机构并不是平摊降幅的,而是销售机构默默买了最大的单!

到2022年,没有销售费的基金,已经达到了91%。

没有销售费的基金在美国长期基金销售的比例

什么认购费、赎回费、销售服务费?现在的老美几乎没听说过。

管理人打价格战,销售机构直接被干掉了。。。

当然也不是全部的销售费用都消失了,还有67%的投资者是通过投资专家购买基金的,只是一方面是直接跳过中间商直接向基金公司购买基金,另一方面是投资者向投资顾问直接支付费用,也就是传说中的买方投顾。

看到这,真的是为这全市场几十万财富管理从业人员捏了一把汗啊,你们的未来真的是一片黑暗。

这段我直接截图下来,建议财富管理从业人员仔细阅读。后面大概率我会专门写个专题,为前途黑暗的财富管理从业人员们。。。

看完国外的,再对比下国内,看看国内的财富管理机构到底过的有多舒服。基础数据在中基协的年报里,我直接汇总对比下更加清晰。

国内的公募基金整体费率比美国高了一倍以上,未来降低50%几乎是板上钉钉,所以大家看着各大金融机构降薪裁员,一切只是刚刚开始

看完国内的这个收费结构,大家觉得要砍哪块是大头?

参照老美经验,销售费砍掉90%,托管费砍掉50%以上,管理费砍掉20%-30%。

各从业人员,原地默哀吧。要怪就怪你们之前赚太多了。

费率卷成这样了,再来看看管理人的马太效应吧。

下面的表格讲的是最大的5家管理人、最大的10家管理人、最大的25家管理人在2005-2022年的市场份额变化情况。

前5大管理人的市场份额从2005年的35%提升到了2022年的55%,提升了20%。

前25大管理人的市场份额从2005年的67%提升到了2022年的84%,却只提升了17%。

因为增长都被前五家拿走了,后面的机构市场份额其实是在缩减。第11-25名的机构市场份额从2005年的21%降低到了2022年的16%。

看到什么是马太效应了吧,前五名拿走一半以上市场份额,前五名以后几乎都不会有市场份额的增加。

排名越靠前,市场份额越集中,第一名17%,第二名12%。。。

上面说的是公募,私募虽然没有具体数据,但是通过下面两张图也可以看出明显的头部集中趋势。

第一张图是对冲基金的历年规模,第二张图是对冲基金历年数量。

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对冲基金规模虽然一直往上走,但数量一直往下走。大量小公司被清出市场,留下来的对冲基金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向头部集中。

海内外的私募基金都存在一个共性问题,就是信息选择性披露。现在活跃在市场上的很多基金,过几年就听不到任何声音了。而这个比例到底有多高?

下图为HFR数据库中活跃基金与不活跃基金的数据,橙色表示这些基金还在活跃的报送数据,而蓝色表示这些基金曾经活跃过,但现在已经消失了。

这些蓝色消失的基金大概率不是业绩太好不披露业绩了吧~一家公司之前基金披露业绩后来突然消失了,懂的都懂。

为了探究这个比例,我们选取了三个时间段,大概判断一下存活率比例。因为统计数据是22年,我们就往前面推5年、10年、20年,看看当时披露数据的基金公司,还有多少现在依然在披露数据。

比例计算是在这个图上画一条线,然后去量线段的长度,得到的答案大概如下。

5年前活跃的对冲基金,有一半在今天消失了。

10年前活跃的对冲基金,有75%在今天消失了。

20年前活跃的对冲基金,有90%在今天消失了。

这还是在成熟市场中的存活率,在我国这个不成熟市场,只会更低。

你想想你5年前被销售推荐的私募基金,现在还有几个活跃在市场上?

这些消失的机构,带着投资者的钱,一起消失在这个市场上了。

中国现在头部集中度到了什么水平?

中国公募前五大规模占比为23%,还不到美国2005年的集中度水平。

前五大公募,努力收割市场份额吧,等待你们的是市场份额的翻倍。

私募呢?这方面数据披露比较少,下面是2022年年底的数量与规模数据,是按产品来分的,而不是管理人。0.1亿以下的私募基金4.48万只,数量占比50%,规模占比仅为2.8%。近几年的私募严管去产能,这些都是要被清掉的。

20亿以上的私募基金仅有153只,数量占比为0.17%,但却承载了7260亿的规模,占比14.41%。

再此回到一个我们经常叨逼的话题,为什么我们不愿意去研究小而美?

在大量私募基金不断消失在市场上,头部机构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的背景下。你是愿意去研究那7.8万只5000万以下的小基金,还是去研究那153只20亿以上的大基金?

未完待续。

Tom真不想你踩雷
人很少因为通胀而破产,都是为了跑赢通胀而破产,不踩雷是投资第一要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