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手,放开那条漂亮的曲线!

文摘   2024-03-21 15:55   新加坡  
风险提示:本文内容仅对我国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开放!
前言:长文预警!多案例预警!!
对过往业绩曲线(尤其是短期曲线)的「线性外推」和「盲目追捧」,往往是亏损的一大重要来源,背后既反映出投资人群体普遍存在的一些知识误区/盲区,也反映出部分管理人在信息披露方面的责任心缺失、以至于道德风险。

为了尽可能系统梳理业绩曲线「变脸」的常见原因,本文在下笔之前酝酿了较长时间。尽管文章内容在机构投资人看来可能略偏浅显,但作为本人数年投资过程中一线观察、血泪教训的干货总结,相信非专业投资人朋友读完之后,多少能得到一定的启发和收获。全文约1.5万字,预计阅读时间30-45分钟,建议收藏后择时慢看

本文涉及的案例较多,虽然不会列出相关管理人/产品名称,也希望大家阅读时能怀着「学习探讨」而非「对号入座」的心态,但得罪人的风险肯定在所难免……如果到头来读者寥寥,这人怕不是白得罪了所以,如果宝子们觉得看完确实有点帮助,还望点个「赞」「在看」,并转发给可能需要的朋友,爱你们哟~

作为一个私募投资人,完全有可能分不清主观和量化,认不准舒克阿尔法和贝塔,甚至记不住开放日和锁定期……但相信不会有任何一个投资人说:我不熟悉业绩曲线。

多少投资人,只是因为在人群里多看了一眼某条婀娜多姿的曲线,从此踏上这条不归路、误了自己的终生。

任市场潮起潮落、韭菜花开花谢,资产轮动流转、产品追涨杀跌……惟有一条条曲线,永远映照在投资人的眼底眉梢,如影随形、不离不弃,让人爱恨交织,最是撩人心弦。

当然,人不能总是少年,审美也不会一成不变。

最初那一往情深的情窦初开,也许来自波澜壮阔的「3年1倍、5年3倍」;直到不堪忍受在一棵树上吊死,转而追求不同曲线构成的「琴瑟和谐」;谁知一边一个大耳刮子下来,才知道脚踏两条船不一定跑得快,但有可能扯到蛋……

熬过了多久患难,湿了多少眼眶,最终惊喜发现:

不对啊,我早已放弃追求刹那绽放的净值、也不再艳羡一柱擎天的表演,懂得了稳健是最长情的告白,明白了复利是最真挚的诺言……

铅华洗尽后,所余之向往,不外乎一条「夏 2.5」的曲线。

可为何,我看上的小甜甜,转眼都成了牛头马面?

【前戏终】

那么,究竟为何一个看似低回撤、高夏普的产品曲线,会从某个时刻(往往是高调启动募资)开始,突然「变脸」呢?

想从管理人处直接得到答案是很难的。面对这种情况,管理人会做的往往不是坦诚交代、如实相告,而是虚与委蛇、蒙混拖延——当然也有的干脆一关净值、直接表演自闭……

因此,我只能根据自己有限的经验,尽量总结归纳几种常见的可能性,而过程中不免牵涉到大量非确定性的主观推测,还请各位看官务必理性辩证看待,独立思考得出结论。

类型I  策略固有的尾部风险暴露

- 每个人都是这样 经历过提心吊胆 才拒绝做爱情待罪的羔羊 -

有些策略的本身特性,决定了它们虽然表面呈现长期稳健向上的走势,但实际一直暴露在特定的尾部风险之中。所谓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出鞘则已,一出就是一个坑,只是或迟或早、坑大坑小的问题。

这方面最有代表性、最广为人知的自然是债券策略,尤其是采用摊余成本法的债基,几乎主打一个只涨不跌,曲线要多平滑有多平滑(现在基本不能用了)。

当然,放在今天「债基可能暴雷」已是路人皆知,而这还得多亏了早年LL等管理人,深明大义、现身说法,毕竟坑这种东西,对投资人来说永远是百闻不如一见,一见就怕十年

关于债基的案例分析已经很多,这里就不再赘述了,随手丢个传送门:谁说净值化产品不会暴雷,大雷爆不死你,公众号里类似文章一搜一大把,感兴趣的朋友不妨自己去慢慢学习。

另一类与债基特征有些相似的策略,就是期权卖权(尤其是双卖)。虽然二者底层逻辑并不一样,但共同点在于「多数时候稳定赚小钱、少数时候一把亏大钱」

但凡早半年提示双卖策略的尾部风险,很可能只会落得个大白眼:毕竟在不少人看来,长达一两年(还是熊市下)的稳稳幸福早已说明一切,哪里轮得到你来杞人忧天——怕不是自己亏多了眼红了吧?

好在,仁慈的市场又一次用事实教育了投资者。如果说一些小打小闹的品种升波不足以引起广泛关注,那么23年底的碳酸锂极端行情,想必总能把卖权策略的信徒们吓出一身冷汗:

以上是当时流传甚广的两个图。至于事件详细分析,这里也不展开了,还是丢个传送门供参考:基研CheatSheet · 从碳酸锂期权聊双卖风险

话说回来,存在尾部风险暴露,并不意味着不可配置。任何投资都有风险,而摆在明处的风险,可能反倒更有利于专业投资人进行投前评估和投后跟踪。真正应该担心的是:有几个普通投资人在看到一条瞬间上头的曲线时,还能冷静客观地评估风险发生的概率、可能造成的损失,以及自己的承受能力……

毕竟,哪怕是尾部风险完全明牌展示的雪球结构产品,依然有不少投资人心理上完全忽略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将其视为一个稳赚不赔的「增强版固收」,从而在熊市中沾沾自喜,并对持有权益类产品的投资人投以同情的目光……

而又有几个管理人,能向投资人主动提示自己策略的固有风险、以及风控能起到的现实作用……想多了,能坦承自己是卖权策略的都没几个;诸如「期权套利」「量化套利」「量化CTA」「复合多策略」之类雾里看花的包装,倒是比比皆是

类型II  阶段性幸存者偏差

- 短暂的总是浪漫 漫长总会不满 烧完美好青春换一个老伴 -

类型I的策略,本身自带「大部分时候很美」的特性。类型II则与之相反:正常情况下曲线不会特别漂亮,但在某些特定行情下,也能走出一段干净利落的高夏普曲线,从而吸引不明就里的投资人投怀送抱。

举一个发生不久、大家印象比较深刻的例子,就是2023年的量化中性策略。在小市值因子前期已走强一段时间的基础上,越来越多量化机构「打不过就加入」的主动抱团行为,又继续强化了这一趋势;由此形成的阶段性正向反馈,在当年造就了不少闪瞎狗眼的中性业绩曲线。

至于后面的事情么,大家都知道了:

图片来源:天风量化周报

类似的例子还包括各种阿猫阿狗CTA,在2020年几乎都能鸡犬升天。量化CTA策略一度藉此登上神坛,只是很快又被扫进垃圾桶,直到最近才稍有起色。而一度依靠量化股多和CTA简单拼接、阶段性营造出「高收益低回撤」概念的所谓「量化宏观对冲」策略,在两年的Gucci股期双杀」行情下,自然也鲜有人提起了……

哪怕某些集中持仓的主观股多/期货策略,也能在特定时期走出一大段惊为天人的曲线。当然这本不奇怪,谁还没见过个主升浪了?但如果产品本就成立时间不长,一上来「恰逢」这高光时刻(最好还是熊市),再搭配管理人顺水推舟、半真半假的话术……完全可能让投资人误以为基金经理真有什么「独门秘诀」,能够实现「长期年化翻倍」的终极梦想……

当然了,专业投资者通常不会被这类曲线所迷惑:毕竟只要熟悉这些主流策略的特性,靠常识就可以判断其不具备长期维持高夏普的可能性。

但如果策略稍微不那么大路货一点,潜在的风险收益特征难以判断,比如短周期CTA搭配一根漂亮的短期业绩曲线,再加一点「天才少年团队」之类的光环,那也就难说了。)

至于一般投资人若想尽量回避此类陷阱,那么首先最基础的,还是不断加深对各类策略核心特征的理解,同时注重考察特定产品所运作的真实策略。一旦遇到某产品短期表现大幅超出相关策略的正常应有水准,务必多一分警惕之心。

——尤其是对于成立时间尚短的产品,更不要轻易被「红利期」「额度有限」「即将封盘」这类话术影响,宁可多让子弹飞一会儿。毕竟上述这些策略的容量按说都不小,之所以产品成立不久就急着出来募资,是真的想让投资人早早分享所谓「发展红利」,还是为了赶在「均值回归」之前自己先享受一波「智商红利」……恐怕多少值得怀疑

不过,要是真碰到听起来就很稀缺、过往长期曲线也很漂亮的策略呢?这下总该果断出手了吧?

类型III  策略前后不一致

- 床单上铺满花瓣 拥抱让它成长 太拥挤就开到了别的土壤 -

这是本文的重点部分,是私募管理人与投资人利益冲突的「重灾区」,也是难以详尽展开分析的「深水区」

前两类常见的曲线「陷阱」,只要深入学习掌握好各类主流策略的基本特征,基本上就能回避个七七八八。

但类型III就复杂太多了。所谓「难知如阴」,一旦牵涉到人性的阴暗面,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而完整的真相也许永远无从得知……

在踏入「禁区」之前,我们有必要仔细检查一遍自己最基础、最重要、可能是唯二,却经常被投资人选择性遗忘的防身武器:不可能三角理论

与投资相关的「不可能三角」有好几个,这里我们关注的三个角分别是:收益、风险、规模(策略容量)。

绝大多数情况下,单一策略无法同时兼顾高收益、低风险、大容量;更准确来说,其中任何一个变量的显著提升(→favorable),都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至少一个其它变量的显著衰减(→unfavorable)。

这里首先假定我们看到的过往曲线,确实是实盘数据,且运作的策略也符合管理人描述(否则参见类型IV)。

既然能走出令人心动的「小甜甜」曲线,那么该策略必然具备较高的收益风险比(夏普/卡玛/信息比率),根据不可能三角理论即可简单推出:

该策略的容量大概率很有限。

一个容量不大的策略,一旦开放募资、扩大规模,带来的结果是什么?

还是根据不可能三角理论:自然是业绩表现的衰减。

造成这种衰减的本质原因,在于规模的显著扩张,但更具体的原因则有很多种可能性。业绩衰减的程度也不一而同:比较温和的,可能只是收益能力有所下降、波动有所加大;惨烈一些的,则是肉眼可见的「曲线崩坏」。

而管理人在这一过程中的提供所谓「解释」,往往只会起到混淆视听、让投资人更加难以准确把握业绩归因的效果……

接下来我们根据业绩衰减的直接归因不同,分几种情况展开讨论:

类型III-a:管理人并未主动调整改动前期的「小甜甜」策略,只是该策略表现随规模增加而自然衰减

这类衰减的直接归因,通常来自于规模增加后、单笔交易滑点加大,策略因子的「有效半径」被突破,等等。具体是偏线性衰减还是断崖式衰减,这里不展开详细技术性分析(假装自己有能力展开)。

从动机而言,这类管理人可能不算特别恶劣。其一般是在面对新增规模的诱惑时,错误高估了策略的有效容量,低估了业绩衰减的速度、幅度等,又或者抱有过度乐观的侥幸心理,认为可以靠募资后的策略「升级迭代」加以弥补

类型III-b:管理人没有改变「小甜甜」策略的底层架构,但在募资时事先进行了所谓「升级扩容」处理

这些常见的「升级扩容」手段包括但不限于:增加因子数量、增加持仓品种、降低交易频率、降低有效仓位,等等。「加入其他策略」被归为类型III-c。

这种情况下几乎可以肯定,无论采取的是以上哪种/哪些手段,都会降低策略的有效性,乃至改变原本的风险收益特征。

从常理不难推断,最初的「小甜甜」策略必然会集中使用最有效的因子、参与最适合的品种等,但后续加入的因子、品种不可能一直保持同等级别的表现。至于交易频率的改变、有效仓位的降低,更是必然导致募资前后的风险收益特征出现实质性差异。

如果说管理人自己没有意识到策略扩容对未来业绩的潜在影响,恐怕傻子都不会相信。那么问题就变成了:管理人在宣传募资时,有没有向投资人详细披露这些「升级扩容」的具体内容,并提示由此可能导致的后果?

即使提示了,他们所说的,是自己的真实想法吗?

类型III-c:募资前后的策略已完全(或有相当大部分)发生改变

在类型III-b背后,已经或多或少反映出了某些管理人的「道德瑕疵」;具体多少,取决于募资后策略可能出现的衰减有多大,管理人对此有多少心理准备,又向投资人披露了多少真实想法,等等。

而类型III-c,几乎可以确定上升到「道德风险」的高度了。

个中原因,应该不用专门解释吧?

当然,这首先还是取决于管理人对投资人的信息披露程度。

但是,既然管理人已明知后续运作的策略完全不同,却依然选择了靠「小甜甜」去吸引投资者……诸君觉得它在募资过程中,又能说几句大实话呢?

注:极少数情况下,确实有管理人会把「小甜甜」作为为一种「秀肌肉」的手段,以此让投资人相信自己实际买到的产品也能有较为不错的表现。

如果该管理人在募资时的确明示了新老产品策略不同,投资人却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买到的曲线就该和展示产品一样漂亮,那日后事与愿违,恐怕就只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了。

上述类型III的三种子类型,在现实中往往难以准确分辨。因为一个动机不纯的管理人,自然不会轻易向投资者提供对自己不利的底层信息。

——哪怕募资之后,业绩确实明显不佳,若管理人硬要将其归结为行情因素,投资者在没有更多验证手段的情况下,恐怕也只能选择将信将疑。

然而现实中,有太多漂亮的曲线在募资后立刻「变脸」,实在令人难以相信这一切都只是「巧合」,是行情故意在和投资人作对……

那么,就让我们来欣赏下其中的冰山一角吧。
案例编号说明:
PIQ=Product in Question,有疑问,但尚待确认;
PIT=Product in Trouble,存在重大疑点、或已确认的道德瑕疵;

编号其余部分数字和字母无特别含义,仅用于区分不同案例。

CASE: PIQ-2212-ZJ





按照2022年底募资时的说法,该产品自2019年末开始运作全品种套利策略,募资前仅有区区1000万自营资金,但为了「让更多投资人有机会体验到好策略」,公司决定大发善心将策略对外开放,「募集到1亿即封盘」
2020-22年自营时期,产品曲线不可谓不漂亮,三年收益分别为28%、59%、11%,最大回撤5%出头。至于募资后一年多的表现,咱们看图说话:
  ←左滑显示对比图

虽说募资前后,走势反差着实有些明显,但一来好歹没给投资人亏钱,二来最大回撤也(暂时)没超出以往,三来……2023年行情对套利策略确实不算特别友好。

因此,我们无法排除的确是投资人「运气不好」,刚抓住一个千载难逢的「自营策略对外开放」机会,就撞上了数年不遇的不利行情。

然而,1000万跑出来的三年实盘漂亮曲线,突然开放募集到1亿,规模陡增10倍之后,立即就被市场针对……能否真的让投资人信服,还是留给管理人去想办法吧。
为了让大家有个适应过程,第一个案例的投后表现还算比较温和。但下一个案例,大家不妨稍做一点心理准备。
CASE:PIQ-2309-KQ





又是一个小众策略,相当罕见的主观基本面择时多空策略。

管理人有两个同策略产品,开放募资前均为自营,其中「蓝线」据称回撤容忍度较大、有时持仓相对集中,因此过往绝对收益高于「红线」,但可以看出二者走势一致性较强,且均为不折不扣的高夏普曲线:红线过往最大回撤不足1%,蓝线也仅有一次回撤超过2%。

2023年三季度,管理人称应外界投资人要求,将「蓝线」改造为对外产品,撤走了大部分自有资金。

经投资者询问,管理人揭示了产品对外后可能产生的一些变化:一是持仓集中度略有下降(未来逐渐增加一些交易对的数量);二是在对冲工具的选择使用上,可能会和自营「红线」稍有差异。但管理人表示这些变化均对业绩「影响不大」

当然,既然策略细节有所调整,那么「蓝线」未来业绩相比自身过往或「红线」产品出现一定衰减,倒也应在理性投资者的保守预期之内。

然而两个产品之后的相对走势,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

左滑显示对比图


不知各位看官见到这种走势,第一反应是什么?

无凭无据的,咱们就别学鲁迅先生「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管理人」了。还是看看官方市场人员对此给出的解释吧:


这条记录发生在今年1月上旬,而从1月12日到3月15日,「牛夫人」相比「小甜甜」的「超额」又平滑稳定地扩大了约7.5%,当然是负的……

我并非投资人,也就不便多问:资管资金相比自营的这些「严格要求」,到底是谁定的,背后初衷是什么。

——想来总是为了投资人好吧,比如不想让投资人承担自营过于「灵活」带来的风险?

能理解。毕竟像这种一心一意替投资人着想、主动为资管产品提供全方位呵护的管理人,我见过不止一两家了。从结果看,几乎每一家都成功实现了帮资管产品回避过大波动」的目标……虽说只是回避了向上部分的波动,但咱也不能既要又要,对吧?

再说了,尽管蓝线和红线的波动方向不太一样,但毕竟都还在「正常的波动范围内」。只要投资人耐心长期持有、坚持缴纳管理费,相信总会迎来美好的未来……大概吧。

本节最后一个案例,作为本人纯真年代两大「黑历史」之一,写得稍微详细一些,也是希望万一有萌新看到,能够别再掉进这种其实不难识破的「低级陷阱」

CASE:PIT-2104-GN





2021年4月,GN市场人员在P站直营店通知:我垂涎已久、之前一直封盘的自营高频量化产品,要对外募集啦!

身为一颗嫩绿小韭菜,我当时的心情只能用激动万分来形容:这可是我第一次有机会投到传说中的「自营策略」,而且美如画的实盘曲线就摆在那里——1.8930,这可是仅仅成立运作了4个月的净值!

期间还有个小插曲:本来尊贵的自营策略,设置500w起投门槛也不过分,但消息来得突然,我手头资金不足……好在网红脸市场「联席合伙人」小姐姐善解人意,帮我开了个后门。

忐忑的心情放松下来,我也就没太在意实际申购的产品「xx9号」并非过往展示的「高频量化1号」——反正都说了是同策略嘛。而且当我询问产品运作规划时,小姐姐的答复更是让人如沐春风:

5个点只要两三天?那还操啥自行车的心,躺平等着数钱吧!看到此处不许发笑!

5月初,申购确认完成,新产品运作正常,似乎一切都很顺利。

择时开仓……一般量化好像都是满仓运作,不过这个高频策略可能有独特之处吧?

之前说的两三天5个点虽然没达成,但也不着急。既然最近开仓机会不多,那就等着季度末起飞好了。

5月过去了,6月过去了……直到7月初,产品确实是涨了些,但似乎和想象中的「飞起」有点不一样?

再看一眼之前宣传时展示的自营老产品「高频量化1号」……亲娘嘞,那才叫真的飞起了吧,连影子都看不到了好不好!

就算我再傻再天真,到这里也多少猜到了什么,只是出于不甘,再去咨询了一下:

所以我们这个最初说好的高频「同策略」,突然变成了一个「平衡产品」?又冒出来了一个「纯高收益」新产品?

而且,我们的高频仓位真的有50%吗?要知道自营产品当时尚在公开展示业绩,一点简单算数我还是会的……

(注:截图里的「两个月12个点」其实是算上了新产品正式募资之前,4月的一个跳涨;从5月初投资人资金进入开始算,两个月实际费前收益为7%出头)

事已至此,我也不再抱有幻想。既然根本不是募资时宣传的策略,那就没有继续持有的必要了。结果就在提交赎回时,对方还坚决不肯免除赎回费,闹腾半天最终只同意减半。

——甚至小姐姐比我还委屈,认为我这么快赎回,是故意要占合同条款里「绝对收益5%以上部分提取25%业绩报酬」的便宜……

那么说来说去,我们的产品业绩和橱窗自营高频相比,到底有多大差异呢?

  温馨提示:下方蓝线并非装饰,而是我们的产品曲线

我们这个产品「xx9号」,直至2022年7月底最终清盘为止,15个月来总收益26%。

要说差,那自然不算差。但橱窗高频呢?

同期收益是我们5倍以上。「连影子都看不到」,不算夸张吧?

噢,至于之前小姐姐提到的那个「纯高收益」新产品「AI3号」,我是肯定不会再买了,但总有朋友买的:


每当回想起这段经历,都不禁哑然失笑于自己当年的单纯可爱,以及曾对管理人抱有的天真信任。

如今,「xx9号」和「AI3号」早已清盘,而「高频量化1号」依然在默默为管理人充当三年5倍的印钞机,只是再也不对外展示净值,甚至产品本身在很多平台都已难寻踪迹……

——这,才是事情正常该有的模样。

当时两个新产品里,到底有没有使用一小部分真正的高频量化策略?其余大部分仓位用的又是什么策略?

这些问题如今都已无关紧要。

因为时光若能倒流,在看到那根「半年翻倍月度无回撤」曲线的一瞬间,我就已经不会再相信管理人「对外募资」的半个字眼。

等看完最后最凶的类型IV,我们再来做最后的总结。

类型IV  信息黑箱

- 净值不停站 想开往地老天荒 需要多勇敢 -

类型III-c其实已经是很危险的情况了:无论募资前的曲线从何而来,如果募资后策略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而管理人又(大概率)不做坦诚披露,那么投资人对实际运作的策略特性一无所知,自然面临着极高的不确定风险。

而类型IV则更加夸张:管理人从头到尾,可能就没说过一句真话。

更准确地说,你无从判断它说的有没有真话,哪些是真话。

这时候一个理性投资人需要担心的,按说已不该是什么后续走势、净值曲线,而是彻头彻尾的道德风险。

当管理人已经抛开了最基本的道德底线,从「偷偷调整底层策略」发展到「刻意编造/隐瞒底层策略」,未来无论出现什么级别的风险和意外,恐怕都不足为奇。

对机构投资者来说,一旦发现管理人连对过往业绩的描述都不清不楚,或是存在明显的刻意掩饰、自相矛盾之处,几乎是不可能会去碰的。

但可爱的个人投资者们啊……就像被困在沙漠中的久旱旅者,面对波光粼粼的海市蜃楼,永远不缺乏铤而走险的精神。

CASE-PIT-2401-LJ





这个产品的曲线,我们需要分成三个阶段来逐一梳理。
第一阶段:源起与疑云(2022年)

超乎常理的业绩,平滑漂亮的曲线(尤其8月以来),一切都似曾相识。

在诸多主流策略纷纷折戟沉沙的2022年,它就像黑夜里的萤火虫,迅速吸引了诸多「散户投资者」的目光。

知名三方平台P站也对其进行了调研,基金经理对业绩归因的解释为:主观长线+短线股票策略,其中短线为持仓1-10天的热点跟踪策略(10-20个票,一说不足10个票),依靠强大的交易能力,能够有效获取收益、控制回撤。由于公司计划将上图所示产品打造为「明星产品」,因此会使用较多短线策略,也会投入较多的交易精力……

一段话里,其实疑点和槽点颇多。P站也谨慎观望了一段时间,但鉴于其业绩持续走强+日净值回撤确实很小+资产荒,最终还是将其定为年末年初主推产品之一。

然而正在此时,我偶然从其他投资人处听说了一个传言:LJ产品底层以高收益债为主。我第一时间联系LJ,询问可否提供估值表,被拒绝。于是我又联系了P站求证,P站对此十分重视,也去向LJ索要估值表,同样被拒……

2023年1月初,我向周围投资人朋友正式提示该产品风险。1月中,P站决定将LJ产品全面下架,本产品标签由「主观股多」改为「纯债策略」,并直接通告全体持有客户、建议赎回——这在P站历史上都是很少见的。此时,P站已取得了图中产品的四季度报告,其中赫然显示该产品底层投向的是LJ其他产品,而「其他产品」的估值表,LJ宁可终止合作,也依然拒绝向P站提供……

第二阶段:二度反转(2023年)


尽管我和P站都各自对朋友/客户进行了风险提示,但正如前所说,总会有投资人在明知策略存在重大疑问的情况下,依然冲着过往曲线,选择「铤而走险」。

不过,从2023年的业绩表现看,被「打脸」的似乎是我和P站。尽管产品未能再续2022年下半年的神奇曲线,但在2023年熊市中依然取得了不错的正收益,而最大回撤不足6%。不仅如此,当年曲线走势与指数涨跌呈现显著相关,仿佛也无声嘲笑着我们之前的猜测怀疑……

事实上,选择继续持有的投资人确实是这么想的:

当然,投资人朋友说这话肯定没有恶意,而我也并不在意。因为在我和P站看来,LJ拒绝提供估值表一事,已经足以证明其「做贼心虚」。对于一个存在道德风险的管理人,无论其短期业绩再好,也没有继续关注的必要了。

要知道,一个产品哪怕有再大的隐患,也不代表立刻就要暴雷,甚至完全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持续表现良好、乃至「出类拔萃」……

——若非存在这种「一直不爆一直爽」的可能性,管理人又何苦要冒险做那鸡鸣狗盗之事?历史上又怎么会总有一些投资人,持续为这些管理人摇旗呐喊、鸣曲伸冤,直到最终「那一刻」的到来?

总之,LJ的投资人继续沉浸在稳稳的幸福当中,而我和P站们则就快把这个管理人遗忘。不知不觉中,时间来到了2024年……

第三阶段:「那一刻」(2024年一季度)

2024年春节前,a股爆发「史诗级」流动性危机,诸多量化产品纷纷创下历史最大回撤,管理人和投资人陷入一片混乱……直到节后,危机似乎逐渐平复,某天我偶然在曾经的自选里看到LJ,不由心生好奇:这种行情下,它是否还挺得住?

谁料一眼望去,脑中如轰雷炸响,仿佛混沌一片,又似霍然清明……

竟然如此。原来如此。

刚经历完一轮极端行情,相信许多投资人对这个走势都不会感到陌生。

只能感叹:极端风险发生时,往往也是魑魅魍魉无所遁形的「那一刻」。

我立刻又翻出LJ在2023年的业绩曲线,和几家主流指增、小市值策略进行了比对:

果然,业绩曲线的相关性,用肉眼看都一目了然。而最大的迷惑点,也是让我在2023年没有第一时间发现真相的原因,原来在于前三季度的仓位。

至少在我所有的经验和认知范畴里,没有哪个「主观短线策略」能够走出与三家量化指增高达0.90-0.92的相关性——注意:这个相关性数值,还是把LJ在2022年明显「特立独行」的走势也计算在内的。

我和P站确实错了,但我和P站又没有错。

终局:真相大白……了吗?

到这里为止,我们终于可以将各种零碎的信息和线索拼凑起来,尝试得出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但是,也仅仅是个「故事」而已。

因此,如果有某家管理人(1)主动跳出来自认LJ,(2)认为下面的故事」与事实多有不符,(3)希望公开相关托管数据、堂堂正正地「澄清真相」……那我个人欢迎之至,相信诸多投资人也欢迎之至。

首先,根据P站之前对产品季报的调查,LJ旗下应该有多个不同策略的「交易层」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固收(也许分为不同风险等级)、量化指增(偏小市值),以及其对外鼓吹的所谓「主观策略」。而LJ对外展示的各个产品,则分别将不同比例的仓位再投向这些自家「交易层」,形成层次丰富的组合。

不难想象:无论市场行情怎么变化,通常总会有几个组合「撞对行情」、走出相对亮眼的业绩,而LJ也就可以阶段性地选择不同产品,作为推广募资的「重点」;不仅如此,这也加大了投资者对产品真实底层策略的分析判断难度,从而更容易相信LJ官方所谓「主观短线策略」的官方说辞。

(其实,光是这种内部嵌套、底层不明的操作方式本身,应该就足以让一些敏感而有经验的投资者联想到某些重大风险了……)

回到本案例涉及的产品:其2022年成立后,首先可以确定当年运作的并非量化指增策略(走势几乎没有相关性)。

8月后的平滑走势,并不能排除底层是债的可能性。尽管LJ一直强调「债不可能做出这个收益」,产品曲线里也确实没有2022下半年城投债基普遍出现的明显回撤,但实际上要是「集中持债」且「赌对了」,这两点都不成其为问题(而且要是底层非债,很难解释为什么LJ当时坚定拒绝向大合作方P站提供估值表)。

后退一步,假设真不是债的话,有没有可能是其一直对外宣扬的「主观短线策略」呢?

最善意的猜测:有可能,但该策略容量必然十分有限,根本不足以应对募资后的规模增长。

最现实的猜测:所谓「主观短线」实际是……高情商一点说叫做「非常规操作」,至于具体做法,那就说不清也说不得了。

这东西我可不陌生,要知道我早就碰到过曲线远比这更漂亮更夸张的「短线策略」,只不过那位管理人JHSD(也就是我另一大黑历史)已在2023年解散注销了。当然,这种做法更加的不可持续——最起码不可能在投资人买到的产品里持续。

最可怕的猜测:……算了,毕竟这个产品还是有正规托管的,应该不至于。

总之,不管2022年的底层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几乎可以肯定:这条曲线在募资后无法持续,但也没必要持续:「羊头」使命已完成,大批韭菜已入场,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换成容量更大、具备可持续性的策略——这是LJ比「前辈」JHSD更高明的一着,也是我未能迅速反应过来的一着。

于是从2023年起,LJ将产品的主要仓位投向了小微盘暴露较多的指增策略(或者叫「量化多头」,因为不排除完全就是微盘策略),但依然保留了部分可能是低波固收的仓位。这可能是出于主观择时的选择,但不排除也有「故布疑阵」「缓兵之计」的考虑:让净值走势与2022年相比,不至于出现波动突然显著加大的迹象。

从后视镜看,在谋划和运气的共同作用下,这一安排确实对投资人起到了极佳的迷惑效果:

首先,2023年小市值因子确实表现优秀,给产品全年整体表现奠定了良好基础;

其次,不高不低的仓位正好起到了微妙的平衡作用:一方面有效降低了回撤,让投资人误认为其延续了2022年的策略风格、而不会直接联想到量化多头;另一方面,净值与指数涨跌的相关性,又打消了投资人对其「底层主要做债」的疑虑……

直到10月底指数二次下探,LJ大概是主观认为到了择时「抄底」的时候,一把几乎打满了该产品的量化多头仓位,也确实很快吃到了小微盘的一波短期反弹。

可以预想,但凡2024年行情继续朝好的方向演绎,产品的漂亮曲线得以延续,那么LJ哪怕失去了P站的宣传代销,也完全有可能继续以「独门秘技-主观短线」之名,行「量化股多+主观择时」之实,凭借投资人群体的口耳相传,成就新一代「YYDS」……

可惜,没有那么多「但凡」。

离开了早期「秘密法宝」的加持,如果LJ真能只靠主观择时,就稳稳踩对市场每一步节奏……那其他管理人恐怕只能彼此高呼「大人,食代便啦」。

所以,LJ没有算到2024开年的新一轮大跌,毫不奇怪。

而正是这次大跌,将这个没能及时降仓的「明星产品」之底裤,彻底暴露在了投资人面前……

再次强调,这只是个故事,并非事实。

完整的真相,也许我们永远不得而知。

——就像最终连同自己的秘密一起,被尘封于历史之中的JHSD。

或许还是会有投资人说:「换成了量化又如何呢?事实就是LJ这三年业绩还可以啊,总不比大部分指增差吧?」

后视镜看,确实如此。但如果你只是想要一个量化股多策略,为什么不直接买一个踏踏实实专业做量化的管理人?

而如果你是冲着LJ在2022年的那条曲线和所谓「主观短线策略」去的……你的买入动机,现在还成立吗?

你又是否想过:既然LJ能披着这件「主观短线」的外套、暗中运作量化股多,那么它未来是否也可能继续调整策略、投向其他不为人知的「交易层」?这些交易层的潜在风险是什么、真正目的又是什么?

等到下一次的「那一刻」,你确定还会这么好运,只是跟着小市值指数回撤一波吗?

……

要劝投资人放开一条「难得到手」的漂亮曲线,不但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更加是一件大概率吃力不讨好、以至于很少有人愿意去做的事。

如前所述,无论一个产品疑点再多、隐患再大,都不代表它立马就要原地爆炸。毕竟,绝大部分类型III-IV的管理人,期待的绝不是刚把投资人一波骗上船,下一刻船就沉了……图啥呢?

这些管理人虽然很可能无法靠真本事赢得长期竞争,但不代表他们不想把生意「做久做大」……也就意味着他们会试图通过各种「非常规手段」,尽量让先来者在一定时期内赚到钱:直到某天黔驴技穷、运气用尽——又或者他们自己已经赚够了。

JHSD的模式是最短视的:靠早期曲线忽悠来的资金,根本没有想好如何维护,于是不得不被迫快速轮番收割:一个老产品烂了装作无事发生,关掉净值再发新产品。但由此带来的后果,是老客户负面口碑不断积累发酵,注定蹦跶不了多久。

LJ的模式在此基础上明显进化:虽然早期曲线同样无法维持,但事先准备好了较大容量的「接力策略」,再辅以主观「灵活操作」和分散下注的「多产品线」……多管齐下全方位改造,努力让超载的船再坚持航行下去。虽然似乎没有过去宣传的那么迅捷稳当,但只要不出大的漏洞,投资人即使心生疑虑,往往还是会抱着侥幸心理在船上呆很长一段时间,期间自然少不了各种消费。

而还有极少数一些快艇,似乎能完全不受载客量的影响,一如既往地乘风破浪,甚至还越战越勇、似乎恨不得突破地心引力直接起飞……

这时候别说劝,就算想把投资人硬轰下去,恐怕也没那么容易。毕竟「夺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哪怕旁观者明知终点并非星辰大海、而是重力瀑布,但虚无缥缈的理论与分析,哪里比得上亲身体会的速度与激情?

没错,类型IV走到极致,就是庞氏骗局

不为人知的底层风险、不合常理的增长曲线,却迟迟不肯暴雷。

最先上车的投资人,从忐忑不安、到放松戒心、到成为信徒、再到呼朋引伴。

人越多,车越快;车越快,人越多。仿佛每一笔新资金都是自己的燃料,俨然一台突破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永动机。

但实际上,在投资人看不到就当作不存在的地方,熵一直在积累。

直到新增燃料不足的那个「无归之点」为止。

穿过黑洞史瓦西半径的人,自身未必有任何感觉;但在外界看来,ta已经永恒地停留在了那一刻。

从去年直到最近,资管行业陆续暴出的一些大雷,相信不少投资人也有所耳闻。这些大型案例,我自认为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信息渠道(以及胆量)在这里展开详细分析——好在总有更合适的人会做的。

但这不妨碍我们回头简单思考一下:在越过「无归之点」之前,这些产品的曲线是怎样的?它们的投资人体验又是如何?

放在一年前,哪怕半年前,就算先知先觉者明示了风险,投资人会心甘情愿下车吗?

一根漂亮的曲线,直到它不再漂亮为止,都是一根漂亮的曲线。

你当然可以选择抓住它,只要赶在它不再漂亮之前及时抽手,它对你来说确实就是一根漂亮的曲线。哪怕之后山崩地裂、洪水滔天。

——《只要》

结语:无非规律与人性

- 别再让上次犯的错 反省出新的梦想 -

如前所述,以上列举的几个案例,哪怕在我个人有限的观察经历中,也不过是冰山一角。真要写起来,只怕可以汇集成一本《崩坏学园:论曲线的108种死法》:

比如和RL一样,借行情一时之东风、将简简单单的微盘策略包装成独家「神秘绝技」,却因产品营销技巧相差太远、而态度之高傲恶劣比RL有过之无不及,导致起步虽早终究未成「爆款」的ZYTKR……

比如拿着一根一年不到的「化工短线」单账户完美曲线高调宣传,却在两个专户产品均「出道即崩盘」之后,不与投资人沟通,先擅自更改底层策略,又擅自更改子策略杠杆,视资管产品如自家试验田还理直气壮,最后把两个产品都做到清盘的WY……

比如号称曾在券商自营管理数亿资金,每年做到年化30回撤3、卡玛比9-10,却对过往各年具体自营业绩和规模讳莫如深,表示这种问题「缺乏意义」「令人不快」,结果产品募资后曲线立刻转向、半年连续回撤近7%、运作近一年卡玛比1出头的YQ……

……故事讲太多也没必要,以免投资人觉得:看了这么多案例,到头来还是不知道应如何对待一条看似美好的曲线——难道只有无脑放弃一途么?

那么就让我们聊聊:尽管各个案例看似千奇百怪、细节各不相同,但背后共通的基础分析逻辑,其实并不算复杂。

还记得我在类型III开端,提到过「唯二的武器」吗?

其一,是我们特地复习过的「不可能三角」理论。

物理定律尚且可能被证伪,金融理论自然并非颠扑不破。你完全可以认为某些管理人打破了「不可能三角」,只不过最好先问一句:凭什么?

假设一个策略不属于前述I-IV的所有类型,真的既能做出能长期持续的完美曲线,同时又有很大的容量……那么其他玩家为何没有入场捡钱?为什么这个策略没有被短时间内蜂拥而入的淘金客,干到路人皆知、大幅衰减、几近失效?

最合理的解释是:其他玩家做不到。

这个策略可能存在极高的技术壁垒、认知壁垒,又或是资源资质的壁垒。

无论哪一种壁垒,都意味着该管理人某种意义上已经站在了资管行业的巅峰,能够以以「超级物种」的层级,对芸芸众生实施「降维打击」。

——当然,你可能需要考察一下,这「芸芸众生」里究竟包括哪些潜在的竞争者。百亿乃至千亿量化巨头?明星创业公司?大型跨国投行资管?甚至行业规则的制定者和管理者本身?

你是否相信你(或者你的投顾)选择的管理人,在个人智商、团队能力、资源禀赋等方面,碾压了这些竞争者,让他们只能望洋兴叹、有心无力?

如果是,那么恭喜:你可能成功地在二级市场里,发掘出了一级市场也梦寐以求的「独角兽」——注意:可不是什么巴菲特、木头姐之流,而是马斯克、奥特曼这种吊打人类的级别。

又或者,你能从管理人身后的刺眼光芒中,依稀看到某些「凡人强者」的身影?

那也行,只要你确定自己眼神够好,没有把灰机看成超人,那么踏踏实实站在巨人肩上,总好过靠反熵神技一飞冲天。

但如果你对上述结论都缺乏自信,甚至根本没有仔细考察过……

那么在大多数时候,选择相信大概率正确的理论和规律,也许确实是更适合大多数人的做法。

其二,就是「人性」

「不可能三角」并非一个定量分析的理论,并没有(也不可能)明确给出三角之间的函数关系。因此,即使投资人知道不要轻易挑战「不可能三角」,但往往还是忍不住在其中寻找「退而求其次」的模糊地带,例如:

百亿规模做到年化30%、回撤3%,我知道这种已经脱离了「正常物种」。但如果规模很小的话……是不是也不算离谱啊?

对小容量另类策略来说,或许确实算不上离谱。不过,即使我们有理由相信策略逻辑尚在「符合常理」的边缘,但面对这种依然过于美好的曲线,还是不妨再多问几个问题,例如:

稳定做到年化30回撤3的小容量策略,为什么还要卖给外面的投资人?为什么自营资金不投?

如果是自营资金不够,为什么不够?这么好的策略,管理人自己过往难道没赚钱吗?

好,就算确实不够,加上优先劣后够不够?如果给出年化10%的优先,额度应该秒没吧?即便如此自营到手也是(30-10=20%)/30%=收益部分的66%,为什么要去拿资管的区区20-25%?

好,就算自营资金确实不多,又出于杠杆后风控考虑、不敢加太多优先,导致最后还有额度剩余……那么这个缺口有多大,管理人又准备对外募集多少?有上限吗?会封盘吗?

好,如果剩余额度很稀少,那凭什么会轮到我(或我的投顾),而不是其他更重要的客户?(引申问题:这么好的策略应该不愁卖吧?如果愁,为什么?)

——是我们早年奋不顾身救下了失足落水的PM?支持了流落街头的创始人第一桶金?已经为管理人其他大容量策略贡献了数十上百亿资金?为管理人的过往/未来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资源支持?

……还是说,管理人只是心情好?看我们顺眼?想要回馈社会?在日复一日纸醉金迷中顿悟了「惟有投资人的笑颜,才是真正的幸福」?

上述这些问题,本质上都是对人性的考察

许多I-III类乃至IV类管理人,即使能在策略逻辑上蒙混过关,面对这类问题往往也会不慎漏出破绽、乃至原形毕露。

当然,并非所有管理人都一定无法通过考察,就像总有人能在茅房里捡到金子。如果真的争取到了和(靠谱的)管理人坐一条船的机会,那自然是要珍惜的。

但如果你压根没有仔细考察,或者并未得到令人信服的答案,却依然禁不住曲线的诱惑,心怀侥幸伸出了你的小手……那么,你就是选择了用自己的真金白银,去考验管理人的人性。

人性到底能否经得住考验,如果能,又有多大概率?

就还是由大家各自得出答案罢。

最后的最后:

归根结底,面对一根漂亮的曲线时,我们应当做的是「提出合理的问题」以「寻求合理的解释」。后者既包括对业绩归因、策略原理的解释,也包括对背后人性和动机的解释。

如果我们在提问中发现,这根曲线拉长看可能并非想象中那么美好(类型I-II),这倒未必是一件坏事。比起伪饰的美好,反而是已知的风险,可能有助于我们更理性、更准确地进行判断决策——前提是我们对相关风险点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这取决于我们的知识经验储备,也取决于管理人是否能够坦诚配合。

但如果我们从管理人处获得的一切说词,都指向这根曲线确实就是「吊打市场同类策略」的存在……那么除了通过托管报告、估值表、底层数据等进行更深入的验证,我们还可以借助对人性常识的分析和考察,尝试更高效地回避疑似类型III-IV的陷阱:

如果管理人承认策略容量不大,那么它是否能给出对外释放「稀缺额度」的合理动机?

而如果管理人声称策略容量较大,那么它是否大比例跟投,是否刻意隔离了自营和资管产品,又是否出于不明动机、成立了诸多(业绩不甚一致)「同策略」产品

尤其当管理人因为各种「不便」「苦衷」、乃至「玩高冷」「耍大牌」,拒绝提供某些关键信息、给我们的考察制造盲点和阻碍时,我们就更加需要冷静揣测这些态度背后的真实心理,再做出抉择:

是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谨慎观望、宁可错过,还是抱着「天赐良机不可失」的心态,冲进去赌一把「人性」和「运气」?

如果一个管理人从最开始就选择了不清不楚不坦诚,后续一旦业绩出现异常,你还能指望得到真实的情况说明吗?

有些曲线,注定是抓不住的月光,握紧就变黑暗。

还不如,放开手,让虚假的背影消失于晴朗。

……

噢,至于那些超脱了「不可能三角」的境界压制,渡劫飞升到更高维度的「神仙物种」……

若它真的乐意接受、也能顺利通过前述一切考察,那么我自然选择心悦诚服、顶礼膜拜。

可若它以至高劫仙自居,既不愿展现真容、亦无意泄露天机,惟予人间一根曲线,以此点化有缘众生……

恕我等肉眼凡胎,并无一秒看穿「真神」与「邪教」的大智慧、大神通、大运力。如此无上机缘,惟恐无福消受,还是让与他人罢。

「赞」「在看」「转发」,就是我们凡人想要的小确幸了


更多风险提示:本公众号的所有内容仅代表个人立场,不代表任何机构的观点,更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推荐。本公众号不保证所提供信息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不对任何投资者根据本公众号信息所做出的投资决策结果承认任何责任。本公众号所提供信息亦不能作为道义的、责任的和法律的依据或者凭证,无论是否已经明示或暗示。投资者在使用本公众号信息时,应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并对任何据此进行的操作自行承担风险。



Tom真不想你踩雷
人很少因为通胀而破产,都是为了跑赢通胀而破产,不踩雷是投资第一要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