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能煤矿生产运营公司选煤厂的一条运输皮带,人们亲切地叫我“小运”。
曾经,我在长长的运输廊道中不知疲倦地运转,每天承载运输上万吨煤炭,那份工作让我感到充实与自豪。但偶尔也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小插曲”:我被锋利的矸石边角剐蹭过,原煤中偶尔还夹杂着杂物。几年下来,我的身上布满纵横交错的纹路,身躯被磨得越来越薄,疲惫感如影随形,工作效率也大不如前。
最终,“带病”的我无法胜任这份工作,无奈“下岗”了。
我以为自己的使命就此终结,只能在厂区的角落躺着被遗忘。幸运的是,我在这里遇到了一群热情且富有责任感和创造力的职工,他们的巧手妙招将让我焕发“新生”。
▲ 选煤厂废旧皮带进行二次利用。中能煤矿生产运营公司选煤厂 孙二军 提供
记得有一天,库管带着几个人来到我面前,仔细打量着我。
“这段磨损不太严重,我们机修班要了!”
“最好的都被你们机修班挑走了可不行,后面这一段我们生产班要了!”
“你们慢慢挑,把好的都弄走,剩下的归我,我们标化班向来是来者不拒。”
他们争先恐后的讨论声,让我心里重新燃起了希望。
就这样,我被送到一个特别的车间,开启了“变形之旅”。我看到师傅们拿着直角尺、卷尺、刀具在我身上比画着,在“咔嚓咔嚓”的声音中,他们对我划线、切割、分拣、分类……
我被裁剪成不同的形状。
其中我的一部分,被分段切割成四五十米长的短皮带,用铁丝扎好放在了一边。听机修班长说,我在手选皮带和煤泥皮带上有“用武之地”,那里虽负重较大但距离不长,这些长度和大小正合适。
还有一部分的我,被加工成了耐磨地垫,铺设在选煤厂的一些通道和工作区域。每当工人或设备从我身上走过,我都能稳稳承托,物尽其用。
另外一部分的我,被制作成了设备的防护套,紧紧地包裹在那些容易受损的设备部件上,抵御外界的碰撞和摩擦。
我还被改造成了特殊的缓冲材料,装配在脱泥筛下溜槽,减少煤炭与其他物体之间的碰撞冲击,降低煤炭的损耗。
我本以为他们会把磨损比较严重这部分扔掉。没想到标化班物尽其用,把我带到维修场地,经过十几次切割后,形成了许多规格不一的小方块、小长条,有的被用在配电室当绝缘层,有的装在筛子出料口当挡煤帘,还有的被用在电缆沟井盖盖板上。
就这样,我拥有了新的生命,实现了从运输主力到多样化角色的华丽转变,重新找到了自身存在的价值,我为此深感自豪。
这次重生之旅,让我认识到了挖掘废旧资源利用价值的意义所在。如今,再次上岗的我,充满了力量和使命感,在选煤厂的各个角落延续着自己的价值。我相信,会有更多像我一样的“幸运儿”被重新发掘,让每一份资源都能在不同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选煤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来源:中能煤矿生产运营公司选煤厂/孙二军
编辑:蔡海涛
审核:王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