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演员王星终于从泰缅边境平安回到国内,这两天,香港大学60多名学生遭遇到诈骗的事件又上了热搜。
显而易见,大学生涯刚刚拉开帷幕,这些涉世未深的孩子们就要面对这个残酷的社会了。而远在内地的家长们更是如同惊弓之鸟,本该阳光灿烂的大学生活好像也因为这些骗案变得充满了谎言和欺骗。
Lisa:广州暨大硕士毕业,曾任世界500强公司12年销售管理,8年前来到香港,熟悉香港的各类安家之术,金融之术。
扫码香港留学交流群,掌握留学最新消息!
查阅政府公布的数据发现,过去五年,香港整体诈骗案數字显着上升,由2018年的8372宗大幅增加至2021年的19249宗,上升接近1.3倍。
2022年上半年,诈骗案件数字的升幅显著,由8699宗增加至12326宗,上升百分之41.7(+3 627宗),超过七成与网上骗案有关。
“网上购物骗案“(3954宗)、”求职骗案“(1706宗)、”投资骗案“(1271宗)及”电话骗案“(786宗)升幅最大,上升幅度为四成至约四倍。
当中“投资骗案”及“电话骗案”涉及的损失金额共逾11亿元,在各类报道中都呈现出令人关注的态势。而“投资骗案”主要手法是“网恋投资骗案”或以虚假投资应用程序行骗,“电话骗案”主要手法则仍是“假冒官员”及“猜猜我是谁”。
目前见报的电话个案最高金额涉及6500万港币。完全刷新了我们对电话诈骗的认知……
案例一
去年12月,30岁A小姐接获“电讯职员”来电,指其电话号码涉及洗黑钱。之后便有深圳公安及深圳检察院检察官联络她,告诉她不要伸张,并且要求她入住酒店,透过视像通话向她调查及审讯。之后要求她交出48万元保释金,又提供网址让她填写银行帐户、密码等数据。
A小姐情急之下不知有诈,便向亲友筹集40万元,最后发现连同自己户口的剩余款项,总计59万元当天被转走,第二天她离开酒店将事件告知朋友,才获悉受骗。
在回顾骗案的过程中,A小姐忆述,对方可说出其身分证、名字等数据,并展示公安委任证等文件,同时威胁如果不配合,便立刻拉她去内地监禁。这样的恐吓让A小姐心生恐惧,最后掉入陷阱。
案例二
来自内地的潘同学,9月初收到声称来自卫生署的电话,说他违反防疫规例,又讹称他个人资料被盗用,要转介内地公安跟进。
潘同学表示,因为首次来港,对香港的政策了解并不多,他也知道香港有一些非常严格的防疫措施,也很怕真的违反了之后会有一些记录。
当时假公安让他提供个人银行卡资料,由于他当时户口没太多钱,假公安便要他协助他们做特务工作,告诉他这是为国家办事,要小心谨慎,最后被骗走20万港币。
案例三
也是最大一宗损失个案,是一名已经工作的公司女秘书,误信网恋对象甜言蜜语,在一个网站上投资虚拟货币USDT,第一个月成功获利800万,于是对方又鼓励她再投入,这样可以赢取更多,于是她又利用商业借贷,筹措了另外800万再次投入,最终在4个月内被骗去1,600万港币。
每次听到这些骗案的损失金额,都高得让人毛骨悚然。可能也正因如此,骗子们可谓处心积虑,不惜花费数月甚至一年的时间设计一场骗局,很多时候让人防不胜防。
最著名的例子大概应该是2022年上半年,90岁老人被骗2.5亿的案件吧。19岁的大学生甚至还到老人居住的独立屋中,协助老人转款,简直是猖狂到了极点。而拥有亿万身家的老人,也是商场上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老江湖,竟然也是妥妥入局,真的可谓是防不胜防。
△新闻截图
✓
部分电骗电话会以+852开头;
✓
自称速递公司职员、电讯公司职员,或各类公职人员,包括:香港入境处职员、卫生署职员、内地公安及其他执法人员等;
✓
会制作含有个人相片的假通缉令;
✓
要求提供银行户口资料,如网上银行户口登入名称及密码等;
✓
要求缴交担保金或调查费用,把钱存入或汇至指定的银行户口;
✓
大部分骗案都讲普通话,对方不会英文和广东话。
如果真的遇到了可疑或者诈骗的情况,除了向警方求助,还可以拨打香港反诈骗中心ADCC的24小时防骗易热线:18222,也可浏览反诈骗协调中心“防骗一站通“的网站(www.adcc.gov.hk)和”守网者“一站式网络信息平台(https://cyberdefender.hk),获取最新的防骗信息。
我们文中开头提到的资产审核的对话,最后被证明就是一场骗局,发生在刚刚过去的10月。跟平常的“内地公安”骗局类似。
香港某著名大学大一的内地新生,被通知要对其进行资产审核,以确保他有能力继续交学费,而且要比较保密的进行资产审核,期间该男生被要求开视频镜头保持对话,而在对话期间,账户上的款项便被转走了,最后损失了108万港币。
当远在内地的家人发现的时候,为时已晚,至今仍在调查中,也不知道最后能否能追回损失。
每每听到这些骗局,总是让人心痛,这些痛苦的经历,对尚且不谙世事的大学生们来说,该是多么重大的精神打击啊!相信也会让他们对周围的事和人多了几分戒心,更需要周围的朋友和家人的关心来走出阴影。
俗话说,“城市套路深”刚刚走出中学校园的年轻人,因为异地求学,便要开始独立面对社会的复杂,对他们来讲绝对是一个挑战。
上面的各类社会险恶,也给我们这些做家长的好好上了一课,而换一个角度看,学习和成长并不应该只是停留在书本的知识上。如何与周围的同学相处,如何和社会相处,也是他们成长的重要一环。
尤其是对想送孩子出境读书的家长们来说,在社会教育方面,也应该早做打算。
也许,我们应该多花一些时间陪孩子们多去认识这个社会,去看社会的各个阶层的生活,早一些让孩子们了解社会的“险恶”。也许我们该多留一些时间给孩子们,让他们多去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提前预防,最好不要用“被骗”这么惨烈的代价来成长了。
微信改变了推送规则
请关注并星标广深妈妈圈
才能及时获得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