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万中产家庭抵港!魔都爸带娃“无痛”转进香港顶尖IB名校,竟因为3年前做了这个决定...

教育   2025-01-13 12:56   上海  

最近和妈妈们聊天,感触最深的是,聊去英美的少了,想去香港的越来越多。

闺蜜A国内985名校毕业,刚拿下香港高才身份,准备把两个初中的娃都带去香港读书,用香港身份申请港三大。


“本地生申港大有21%的录取率,学费不到4.5万港币,比985211或欧美留学香多了!毕业后就业率也高达98%。”

闺蜜B家娃还在幼儿园,她已经做好打算,幼升小就带娃到香港读书,从小接受纯正国际化教育的洗礼。


“我们既不想面对上海幼升小摇号的不确定性,也不想过早去欧美放弃中文,所以香港是一个很好的中间选择。”

这几年,国内中产家庭去香港太火了。最新数据显示,从2022年年底香港特区政府推出多项人才入境计划至今,已经收到约42万份申请,其中17.5万人抵港。

香港真“香”!可在我采访的众多希望或已经赴港的家庭中,却有不少吐槽,最普遍的就是觉得香港真的“卷在子宫里”——很多好学校要从幼儿园甚至出生开始“占坑”,半路想要插班是“地狱难度”!对语数英和综合能力的要求都很高。

面对这些情况,我认识的两位家长Hei和Johnson却无比庆幸自己选择了一条从上海到香港最方便的升学路径——他们的孩子从托班就入读了上海维多利亚幼儿园(以下简称维园),幼儿园毕业后都“无痛”拿到香港顶尖IB学校沪江维多利亚(VSA)的offer,目前就读小学中。

■ 左:Hei和家里的两个孩子;右:Johnson的双胞胎

作为和香港VSA的姐妹校,上海维园的IB教学体系,以及和铜锣湾维多利亚幼儿园同步的课程、教具和师资等,都让它成为魔都独一无二和香港教育接轨的国际幼儿园。

它的毕业生中,不仅有去往包玉刚、上中国际、SAS等公立、民办、外籍学校,还有为数不少前往了香港的VSA。无论是留在内地还是去香港,维多利亚的孩子都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从幼儿园开始就有更多元化的升学路径!

👇滑动看更多维多利亚幼儿园👇

维多利亚古美园

维多利亚浦东园

维多利亚七宝园

维多利亚徐汇园

维多利亚福田园

维多利亚高新南园

维多利亚黄浦雅苑园

维多利亚丽林园

维多利亚杭州园

维多利亚苏州园

More

带着好奇,我和两位爸爸Hei和Johnson好好地聊了聊,揭秘他们从上海到香港求学的背后故事;也采访了维多利亚(中国)教育集团校董、英文课程总监吴嘉愉(Melanie),聊出了很多内地家庭如何申请香港学校的独家干货!不容错过!

了解更多维多利亚幼儿园信息

和预约探园

👇可以扫码添加小助手了解👇


从上海维多利亚
无缝转轨香港顶流一条龙学校!

Hei回忆起第一次了解到维多利亚幼儿园的情景时说:

当时,我身边有四个同事的孩子从幼儿园毕业,我被他们的表现深深吸引。孩子们不仅创造力十足,思想积极独立,且热爱阅读,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眼中流露出的光彩!我希望我的孩子也能成长为这样的模样。因此,我立刻询问他们就读的学校,得知所有孩子都是维园的毕业生!”

得知维园源自香港,并且自己未来也有去香港的计划,Hei毫不犹豫地将哥哥Rupert从其他幼儿园转入维园,弟弟Oliver也加入了维多利亚的A+早教班。

和Hei靠口碑择园不同,Johnson说,他当时带着双胞胎儿子考遍了浦东的几所热门幼儿园,拿到了好几个offer,最后敲定维园,是出于这两个原因:


01

Johnson认为,一所有着50年以上办学经验的幼儿园,肯定和只有5年办学经验的幼儿园不同,而维多利亚幼儿园创办于1965年,至今已有60年历史,从香港的铜锣湾到上海,其丰富的教育经验是现在很多新幼儿园所不能比的。
02

他非常喜欢维园多元和包容的风格,家长群体非常高知。孩子读幼儿园其实也是家长一次重新成长的机会,能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家长也会更有收获。



在维园的3-4年,两个家长都说,幼儿园给了自己很大的惊喜:

👉学术方面,几个孩子都是中英文双强。

Hei家的哥哥毕业于维园后成功考入上中国际,Johnson家的双胞胎孩子都拿到了VSA和弘立书院的offer,可见一斑。 

Hei说:

我们最看重的并不是孩子们在幼儿园学了多少单词或解答了多少题目,而是维园激发了他们对学习的热爱,让他们主动探索更多知识。在进入香港VSA时,得益于幼儿园的扎实基础,两个孩子都没有进行额外的补课,成绩也一直保持良好。”

👉能力方面

Johnson说他家孩子并不是特别会当leader的娃,但维园会给每个孩子机会,让他们多做演讲、参加配音活动、在毕业盛典中当诗歌的领诵员等,面对这样的大场面也不会犯怵。“我们一定不是最出众的孩子,但维园的老师给了我们足够的关爱。”

他最满意的就是幼儿园对于不同个性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教育方法。比如--

  • 哥哥喜欢画画、写作,幼儿园就给了他充足的写作机会;

  • 弟弟喜欢昆虫、海洋生物,老师就在PBL项目中设置了昆虫组,让弟弟研究从虫卵到发育的整个过程。

当听到弟弟说出昆虫的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等专业词汇时,我非常惊讶!通过幼儿园的IB项目,兄弟俩都学会了怎么抓取信息、展示信息、怎么配合小组完成工作等,这个探究的过程比他们学到的知识更重要。”

从加入维园,两位家长表示,自己就开始考虑孩子将来到香港就读。

在维多利亚的体系内,幼儿园阶段,不同地区的维园之间是可以转学和插班的,我就曾采访过一位深圳维园的妈妈“无缝”转学去了铜锣湾的维园。而在幼升小阶段,维园毕业的孩子也可以直接申请就读香港沪江维多利亚学校VSA,或者在2-5年级申请插班。

相比较外面的激烈竞争,从维园申请姊妹校VSA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虽然免不了还是要面试,但是录取率却比从其他幼儿园考入要高太多。

直到进入了VSA,两位家长才发现,幼儿园和小学体系一脉相承有多重要。

Johnson说,他们当时是放弃了弘立书院这所香港名校的offer选择的VSA,因为不想让孩子觉得变化太多,难以适应。Johnson的两个孩子是上海维园比较早一批考进VSA的学生,所以从VSA总校长孔美琪,到浦东维园的徐园长,都非常关注孩子的情况。

徐园长到香港搞活动,特地去班上看了两个小家伙;哥哥因为表现出色,被选出来和孔校长共进午餐,都让他们感到非常温暖,备受关注。”
■ 孔校长和浦东园徐园长看望Jasper

和Hei家两个娃一起考到VSA的还有其他上海维园的小朋友,他们经常在一起玩,在异乡也获得了安全感。Hei说:

维园的目标是培养孩子成为全球公民,不仅在学业上成功,更要在生活中快乐地茁壮成长。”

而且上海维园和VSA采用的同样是IB体系,以及“一师一语言”的双语教学,即一个班有一位中文老师和一位外籍老师,保证学生中英双语的能力。这些都让转到香港的维园孩子们过渡更加顺畅。


大不同!香港小学从中班就开始申请

刷题备考还不如真实做自己

说到这里,一定有家长好奇,到底香港的学校怎么考?

对此,维多利亚(中国)教育集团校董、英文课程总监吴嘉愉(Melanie)最有发言权。她自己就是从香港幼儿园一路读到中学出国,最了解香港的教育体系。她告诉我们:

👉首先从时间上来看,香港一些直资和私立小学以及国际学校,幼升小考试从幼儿园中班就开始了!

对,是中班,不是大班!特别是一些比较热门的学校,像VSA都是这样。

比如学生想要2025年9月入学,那么在2023年9月就要开始准备小学的入学考和面试,11月参加,相当于要提前两年准备!这和内地幼升小有很大的不同。

👉其次,幼升小考试到底考什么?

Melanie说,每所学校的面试形式非常不同。比如像VSA的面试: 

我们会让孩子分享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阐述书的内容、观点,以及他们喜欢的原因。从中我们会考察孩子阅读能力,对故事的理解,以及中英文表达的流畅性和词汇量。还比如我们会让孩子看图阅读,考察他们对于自然拼读、常用字的认知等。从几个活动中,学校会观察孩子的学习态度、逻辑性、观察能力、自理能力、分析能力、创作能力等,我们更注重全方位的品质,而非仅仅是学术能力。

■ VSA校园外观

有的家长会让孩子刷题备考,对此Melanie认为,这样会让孩子压力很大,而且准备痕迹过重,也会留下“成人化”“公式化”的表达。 

VSA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我们会在面试中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表达自己喜欢的内容,让他们可以深入地探讨,而不是流畅地背诵模版和答案。”

那到底怎么备考?Melanie说,最重要的阅读!阅读!阅读!家长要和孩子一起讨论不同的书籍、电影、图画、经验等,让他们习惯与人互动和交谈;也要认识中英文常用字,并且鼓励他们做自己。

■ Melanie带孩子看书和指导孩子英文写作

👉第三,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一定要外向和“社牛”才更容易脱颖而出,Melanie不否认外向自信的孩子可能在面试时更有优势,但其实“我们希望孩子能展现出强大和稳定的内核,即使面对不同的人也可以真实地做自己,自然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一点很重要。如果有自己的爱好和想法,i人小朋友也可以很出彩。”

最后,香港小学入学考通常还会有家长面试,VSA也是如此。“爸爸妈妈不用紧张,通过这个环节的沟通,我们主要是想进一步了解孩子成长的环境,比如我们会关注:

⭕️ 你怎么看待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

⭕️ 周末你会带孩子去哪里?

⭕️ 平时喜欢和孩子们读什么书?

⭕️ 在家里,怎么支持孩子的双语学习?

而经历了香港的幼升小考试和在维多利亚的就读后,两位家长也给出了一些备考和适应香港教育环境的经验:

Johnson坦诚地表示,香港总体来说还是比上海卷很多,香港上国际学校的孩子,很多都是从小浸润在英语的环境中,小班就开始握笔写字,启蒙得非常早,因此到了小学英语能力也会比内地的孩子更出众。

所以家长如果确定小学要来香港就读,要提前做很多准备特别是英文的词汇、阅读和写作要加强,才有可能从幼升小考试中脱颖而出,未来适应香港小学的节奏。”

而维园就为所有的孩子做好了这样的准备。

了解更多维多利亚幼儿园信息

和预约探园

👇可以扫码添加小助手了解👇


从香港引入的教具

和哥大的英语读写体系

维多利亚学生为何能成为顶尖国际校的最爱? 

在闵行的维多利亚幼儿园校区,我看到了维园从托班到大班的部分教学工具和课本。第一印象就是,太系统了!中文、数学、英文等教具都是从香港铜锣湾的维园引进过来,结合了上海学前教育大纲改良而成。

四年后毕业,小朋友相当于具备了香港和上海两地幼儿园的知识和技能。

比如英语,维园会针对大陆地区幼儿园英文环境不足的情况,提升英文使用的比例,英语教学占比70%以上,并且通过IB探究项目、中外节日等活动,让孩子们能随时运用英语,这也是维园家长都觉得孩子英文水平优秀的原因之一。

从托班到大班,维园都会给孩子发放“阅读乐小册子”,以及家长如何与儿童进行亲子阅读的指南,鼓励孩子们每天阅读。难怪我采访的每位维园家长,都感谢幼儿园给孩子培养好终身受益的阅读习惯。

对于自然拼读、常用字、阅读能力、写作等英语能力,维多利亚采用的是哥伦比亚大学读写项目。这次我看到了维园详细的评估表,真的是在循序渐进、扎实地推动孩子的英语学习。

比如像阅读,孩子不仅要会拼读符合自己level的图书,还要回答老师的开放性问题,才能通过——这不正是香港小学面试中所需的能力吗?

从托班到大班持续不断的语言浸润后,维园大班孩子的英文作文水平让我惊艳!

又比如数学,维园采用了引进自香港的“思维宝盒”,孩子们可以结合宝盒里诸如小熊颗粒、七巧板、1-100数字板、时钟、思考拼图等游戏教具,系统地学习数字、形状、货币、方位、统计等知识,扎实地建立数学思维。


而对于语文学习,维园有很多趣味小游戏,帮助孩子认识常用字,像Bingo游戏、象形文字游戏卡、拼字卡游戏垫等,真的是无痛认字,实现孩子中英文双母语。

Hei说:

我特别喜欢维多利亚的IB PYP项目。在维园的墙面上,我看到了一些激动人心的IB项目,比如探索自然科学、进行艺术创作和开展社会研究等。这些早期的探究经历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也为他们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孩子们在幼儿园时就能展现出独立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能。而正是这些特质,让他们在香港的面试中获得了招生官的青睐。”

维园的娃如此出众,两位家长都认为除了课程体系,更要归功于维园高质量的师资。和很多幼儿园不同的是,维园老师的忠诚度超高,超过1/5的老师在维多利亚服务超过10年,我认识的几位园长,都是在维园工作了20多年。

而且维园中外教也在整个民办学前教育圈数一数二。像中方老师100%拥有教师资格证,超过80%具有教育专业文凭、硕士或博士资历;外籍老师都是英语母语,具备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并全部持有外专局颁布的《外国专家证》,90%以上的外教在中国拥有超过两年的教育经验。

孩子们非常喜欢自己的老师,会坐在老师腿上,和老师很亲,这种很强的信任感一定来源于老师平时的付出。”Johnson描述。

从维园孩子毕业的孩子如今已经遍布上海、香港和海外的顶尖学校。Melanie开心地向我透露,前不久,维园举办了一场择校展,来自包玉刚、世外、协和、平和等沪上知名双语学校的校长和招生官都表示,非常喜欢维园的毕业生,不仅学术水准高,而且在未来3-5年内都发展得很好,都是后劲十足的孩子。

「 写在后面的话 」 

接触维多利亚已经有好多年,我一直在思考,到底是什么让维园如此受到家长青睐,即使毕业之后也念念不忘。

上海维园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它和香港的密切联系,更是因为它不是一所只做幼儿园的学校——它在深圳有K9的丽林维多利亚,在香港有G1-12的沪江维多利亚,大量经过“一条龙”课程体系走向世界名校的孩子的故事,都让维园看到,究竟怎样的早期教育,才能让孩子取得长远的成功。

Melanie最后说,维多利亚幼儿园的目标并不只是幼升小,而是希望孩子不仅能在小初高取得成功,更要在未来成为一个扎根中国、放眼世界的世界公民。这才是一个教育机构、一个教育家的终极目标。

了解更多维多利亚幼儿园信息

和预约探园

👇可以扫码添加小助手了解👇


点赞&在看,及时收到推送哦

爸爸真棒
K12原创教育资讯平台,致力于理性、深度、有启发的融合教育探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