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深中当了6年“凤尾”,GPA有B却被美国前10大学录取…

教育   2025-01-27 11:45   上海  
👆欢迎关注广深妈妈圈,一起探索大湾区教育难题
小红书一篇帖子特别火,说的是鸡娃十年,把孩子送进了另一个“火坑”。
孩子每天面对“打不完的竞赛,刷不完的托福试题,拼死拼活都要保住的GPA,复习不完的AP科目”。更让人崩溃的是,就算这样内卷到极致,每年也有不少手握IB预估满分、5门HL满分的孩子被梦校拒绝!
难道冲刺藤校梦,仅仅是一场梦吗?顶尖美本究竟在寻找怎样的孩子?
在今年早申,我却发现了这样一个孩子:

虽然申请背景不算完美,但被美本前十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HU)音乐学院录取。很多人一看他的基本盘,0科研0夏校、GPA有多个B和C、托福才刚上100分,就默认这个孩子和名校无缘。但令人意外的是,偏偏这样背景的孩子,早申却能下车顶尖美本JHU。

他究竟是如何规划自己不寻常的升学路的?带着疑问,圈圈在上周成功邀请到了这位神秘嘉宾:深中国际部王同学来直播间,他将自己一路“坚持热爱”的历程都浓缩在了这场分享中。

 王同学 

目前就读于深圳中学国际部

 托福102,SAT1520

 GPA3.77/4.31,0科研夏校

 今年早申拿下JHU计算机音乐专业录取

* 为方便阅读,下文以第一人称叙述

 “一波三折”的申请之路

今年早申,我拿到的是JHU的Recording Art and Science(录音艺术和科学)专业录取,这是一门融合录音艺术、计算机、电气工程三个不同领域的交叉专业。

说实话,我喜欢这个专业,但我原先的梦校不是JHU、也不是录音艺术和科学专业。这一切既是“阴差阳错”,也是“冥冥中注定”的结果。
我的专业经过了三次重大的变化,从生物的病理学到计算机音乐,再到现在的录音艺术和科学专业。放弃了病理学是因为我发现,在学术要求超高、学霸汇集的病理学专业,我真的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我把专业方向转到了计算机音乐专业。后面到了申请季,我却收到了大学发来的专业调剂邮件。
我把这封邮件拿给我的作品集老师看后,他却开心地提醒我,虽然我没有被计算机与音乐专业录取,但学校给了我录音艺术和科学专业的面试机会,肯定是教授很喜欢我,并觉得我更契合这个专业,才给的面试机会。
其实,回看我的申请材料和申请之路,我才发现招生官把我调剂到这个专业,真是非常正确的决定。

因为在文书上,我主要写的是对人生的录音以及对各种编曲软件的探索,正好契合录音艺术和科学专业的学习方向。在作品集的呈现上,我用编曲软件做了四首歌曲,前三首是比较实验性的电子音乐,最后一首是比较爵士的钢琴曲。这个作品集也吸引了面试官的注意,我详细和面试老师分享了我对录音的多年研究。在面试过程中,面试官看到了我对音乐的热爱、对各种乐器的了解,以及十多年对音乐的坚持。

整个面试过程是非常轻松愉悦的,面试结束后,我的第六感就告诉我“稳了”!

在学术方面,我是偏弱的,我没有参加夏校、没有科研成绩,GPA也有多个B和C,标化也不突出(托福102分、3门AP5分、3门AP4分)。相比于其他冲刺TOP10名校的同学,我的基本盘可以说非常普通,但对于音乐专业而言,却又刚好足够。

我也有犹豫过是否要参加夏校,但我的升学老师看了我只有80来分的托福后,建议我先放弃夏校,全力准备语言成绩。所以在高一升高二的暑假,在别的同学都去美国上夏校时,我只能留在国内参加托福封闭营,最后尽力考了102分。这也让我成功跨过了语言大关。

我渐渐明白,对于音乐专业而言,特别是像综合大U和头部音乐学院的音乐专业,招生官更关注申请者的作品集和面试,而非通过简单包装的个人活动、竞赛成绩。无论你把自己包装的多么好看,艺术的根本还是表演,作品集一定是重中之重。


 音乐之路:
 我从5岁就开始,便和音乐结下了深深的缘分。 
5岁那年,我妈妈便让我学习钢琴。但我那时并没有对音乐产生太大的感觉,反而是非常厌倦钢琴课,讨厌练琴占据我的休闲时间。

没过多久,钢琴老师和我妈妈惊讶地发现,就算我才刚接触钢琴,还是处于一窍不通的状态,我已经能把刚听过一遍的音乐弹奏出来,这是学了很久钢琴的孩子也不能达到的境界!

慢慢地,我的音乐天赋和热情逐渐被激发出来。
  • 小学三年级开始,我便开始组建乐队,那会我尝试了非常多的乐器,包括吉他、贝斯、架子鼓、非洲鼓,香鼓....各种民族乐器我都有尝试过。
  • 在初中阶段,我开始尝试编曲软件,经常在酷乐队APP里制作歌曲和伴奏
  • 到了高中,即便在深中高强度学习压力下,我依旧不放弃音乐创作。我买了音乐键盘,还特意请了音乐老师,学习用音乐键盘制作音乐;我还研究和声和弦,开始尝试爵士音乐和偏现代的实验性音乐。

从初一到高二,我坚持每周八小时训练,参加了40多次合唱团活动,训练时长大概总共是2000+小时。虽然还没结束高中生涯,我已经拥有了十多年的奇特音乐探索经历,这也成为了我和其他同学“与众不同”的地方。

另外,在这十多年的音乐之路里,我妈妈成了我生命中最不可或缺的人。
她是我的音乐启蒙导师、人生引路人,也是我最可爱的妈妈。2岁时,我便收到了不少妈妈买的按键放歌手机,培养节奏感和乐;每当我不想去上钢琴课时,她总会严厉地批评我,告诫我“人总要有一门特长!”;当知道我准备来直播间分享音乐求学之路,她热情地鼓励我在直播间“高歌一曲”(不过被我pass了这个提议)。
音乐特长成为了我最独特的闪光点,当我把十几年的音乐探索和热情展现给招生官时,他立马就发现了我和其他申请者的“与众不同”之处.....

 深中就读体验 
我对音乐的探索之路是从小就开始的,但我的留学之路,却是临时起意。
初升高之际,我通过合唱团自招进了深圳中学,但那时的我,完全没有思考过未来的升学规划。直到开学前夕,学校发来了分班志愿填报,我可以选择进数理班、港澳班、国际班,或者普通高考班。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和爸妈提出了留学的想法,初心也很纯粹,就是想去见识更多样的世界,拓宽视野。值得庆幸的是,我爸妈也很支持我的想法。
到了高中阶段,我发现身边的同学藏龙卧虎。有的同学晚上回到宿舍玩电脑到凌晨,却依旧能够保持非常高的成绩;有的竞赛大佬被选拔进国际物理集训队,还有的极致科研人在各种比赛获奖。即使学校对GPA的要求不高,只要在课堂排名前70%,便可以收获A的成绩,但在“卷王班级”里,我总是那最后的30%...
虽然深圳中学学霸云集,竞争压力大,但我在深圳中就读的这6年,是我非常幸福和快乐的时光。

深圳中学校园(图源:学校官微)

首先,在校园环境上,深圳中学的校园非常大也非常漂亮。学校拥有四栋教学楼,四栋宿舍、三个食堂、两栋艺术楼,和一栋体育楼。从高区宿舍眺望远方,风景很美,夜间能看到泥岗路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
其次是丰富的学习资源。学校拥有一个横跨四栋教学楼的图书馆,拥有上十万本图书资源,涵盖中外文、日记传记等各式各样的书籍,同时,图书馆也有很多自习的位置。在校园里,我总能找到一个让自己能够安静下来的地方。
最值得说的是深中的师资,可以说深圳最顶尖的师资都集中在了深圳中学。不少老师毕业于北大、哈佛、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名校,也有在生物、黑洞物理学等各个领域的博士老师。在和这群老师们接触的这些年,我愈发感受到他们学识渊博、平易近人。

深圳中学校园(图源:学校官微)

 #写在最后 
在王同学直播分享的这一个半小时内,听众和我都感受到他的真实、真诚以及对音乐的热爱。下播后还有来自东北的妈妈兴奋地告诉我,她被王同学的真诚真实给打动了!缘分真是太奇妙!

△听众反馈



本期福利

👇👇扫码获取深中-JHU王同学直播回放,进升本规划群!

还有升学资讯&牛娃分享讲座,尽在广深妈妈圈家长群 !还有超多独家K12干货大礼包分享!



爸爸真棒
K12原创教育资讯平台,致力于理性、深度、有启发的融合教育探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