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早申录取收官,上海地区民办校中表现最亮眼的莫过于平和,位列上海民办第一。
藤校录取中,平和斩获了3枚康奈尔;Top10大学则拿下2枚约翰霍普金斯、1枚杜克、1枚西北、3枚芝大;还有莱斯3、范德堡1、圣路易斯华盛顿1、卡耐基梅隆3、弗吉尼亚2、埃默里1、纽大13等顶尖offer。
而2024届,12年的“平和宝宝”拿到哈佛offer后,平和在家长心目中已经成了当之无愧的“王者”。很多家长挤破头都想让孩子从小就接受平和的教育。
而其中有一波家长的路径,是先在平和教育集团旗下唯一的创新小学——筑桥实验小学读完小学5年,再在小升初摇号或者插班进入平和初中。
这样的选择,一方面是因为筑桥与平和的教育理念一脉相承、资源共享,另一方面更是因为筑桥有着上海乃至中国独一份的创新课程和宝藏师资,对标世界Top1创新大学密涅瓦的理念,吸引了大量看重教育长期价值的家长:
平和小学校长联合管理,与平和本部共享资源。现任筑桥校长蒋蓉同时也是平和小学部校长,在平和工作20多年,这学期开始已经将众多平和小初高的资源带入了筑桥,包括阅读、PBL、师资等,实现了全方位的资源共享;
全名校师资团队,“牛剑港大老师教小学生”。筑桥的老师们部分毕业于牛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名校,或是来自世界500强研发人员、建筑工程师、大学老师等,他们对于教育的情怀和热爱,支撑起了一门门创新的课程,包括儿童哲学、汉字思维、食育、戏剧、PBL等特色课。
小升初结果亮眼。自从2022年筑桥有了第一届毕业生后,更是让家长惊喜:原来筑桥孩子的去向那么好!除了到平和以及其他民办双语初中外,还有考进上海丘成桐少年班、“三公”、一梯队外籍学校,以及海外顶尖私立初中的学生!
这也是筑桥多年坚守富有生命力的理想教育,让每一个孩子成为独一无二自己的成果。
就在12月28日, 在集团化办学的指导下,筑桥迎来了8岁生日会,还邀请了3届毕业生共同参加。
8岁的筑桥到底有哪些教育的新思考?又是如何将学生送入平和、丘班、“三公”?筑桥校长同时也兼任平和小学校长的蒋蓉老师给我娓娓道来。
了解更多筑桥最新活动或招生信息
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
教育是“无限游戏”
从小培养元技能和长期价值
来筑桥的家长,或多或少是带着对当下内卷教育的焦虑,以及对创新教育的期待而来,希望找到破局的方法,培养一个既拥有升学竞争力,又能长期获得成功和幸福的孩子。
蒋蓉校长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很多人把孩子的培养变成一场‘有限游戏’——不是输就是赢,好像不去名校,人生就是输了,所以造成了大量同质化的竞争,和一群可能不快乐的学霸。”
美国哲学家詹姆斯·卡斯(James Carse)曾把世界上的事情分为两种:
一种是有限游戏
另一种是无限游戏
前者的目的是取胜,后者的目的是把游戏继续玩下去。
解决教育内卷和焦虑的方法,就是要用“无限游戏”的模式来看待教育,比成功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成长——每个人都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强项,哪怕考进的不是985、211或海外名校,也有获得幸福快乐和终身成长的能力。
■ 本学期筑桥的秋游包括直升机体验、绳索挑战,开学打了水仗,小勇士挑战跨了水坑
而筑桥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应对“无限游戏”,具备长期主义价值的人文素养和科学思维品质。
其中,最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元技能”:让他们学会如何学习和思考,如何做决策,如何让自己的内心充满能量和情绪价值,让每一个孩子学会和世界建立真正的关联。这也和目前世界上最为创新的密涅瓦大学以及马斯克的Astra Nova的教学理念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 上:筑桥素养周活动学生在戴森实验室学习“无叶风扇”原理;下:筑桥的素养周法医体验
OpenAI创始人Sam Altman曾说,他在大学里学到最重要的技能,就是如何学习新知识的元技能。这是最底层的思维逻辑。
在筑桥,学生通过大量的PBL项目学会如何学习和思考。小学5年,学生们要做整整10个PBL大项目,每个期末都要把学到的知识能力融会贯通到一个项目中。
比如最近,5年级的学生刚完成一个“一日餐食招标会”的PBL项目。该项目所涉及了大学营养学的知识点,筑桥老师以PBL的形式放在了小学的课程中。因为看到学校午餐存在浪费、挑食等现象,所以老师希望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食谱,改变这些不良习惯。
■ 学生们采访了学校的主厨、进行了问卷调查,最后综合分析制定出各自的食谱
蒋校长介绍,为了做这份食谱,老师并不会直接告诉学生如何做,而是通过苏格拉底式的提问引导,让孩子们自己找到答案。
比如老师会问,如果你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了解什么?要分几步探索这个问题?需要有怎样的资源?如何辨别搜索出来的信息哪些是可靠的?
通过不断启发式的提问,鼓励学生去探索和思考。
只会提供正确答案的学生,不是我们培养的重点,我们要培养的是孩子们的高阶思维,包括如何获取、比较、分析、评估和展示信息等能力。而从小培养的这些思维模式,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们就会一种敏锐度,能随时挑战权威,也能随时发现问题的本质。
老师还告诉学生,最后一天,大家可以一起享用中标学生的午餐食谱。这让孩子们很兴奋,因为他们感到自己的课堂所学,真的能让周围人变得更健康。这也是筑桥PBL的特点——每个项目都会解决真实的问题,学到真实的能力。
■ “有点土”小组的餐食最终获得票选第一,让每个筑桥学生都吃上了他们的方案
蒋校长说,筑桥希望培养能为自己的人生主动做决策的孩子。
人的认知分为4步,第一是感知周围事物,第二是对感知到的事物进行认知,第三就是基于感知和认知之后做决策,第四就是行动。
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主动做决策和行动的人,也在培养他们完成这4步所需的素养。这是筑桥课程设计和学校办学理念的顶层逻辑。而决策背后就是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
比如这学期,筑桥的心理老师就设计了一个“心理活动月”的活动,以侦探剧本推理游戏的形式展开,全体学生化身“名侦探”,根据4条线索找到做好事不留名的“幕后英雄”。
■ 侦探剧本推理游戏的推理单
整个过程就是为了教会孩子理性推理和感性推理的区别,启发他们的元认知,去思考“选择”背后,到底是理性还是感性来支撑。
人生是由一个个决策组成的。蒋校长指出,她观察现在孩子们的业余时间被安排得太满,什么都是家长做决定,她建议不仅学校要给孩子做决策的机会,家长也要尽早让孩子参与家庭决策——事情不用很大,可能是今天吃什么玩什么,多给孩子这样的机会,好的自主性就是从日常点滴生活的主动参与和有发表“主见”的机会开始的。
■ 筑桥独特的儿童哲学课也在教孩子们如何辨别信息来源,学会理性思维
可能孩子刚开始的思考很稚嫩,但5年一次次的自主决策下来,他们就越来越会拥有自己的思考逻辑,形成一张认知能力地图,调用高级的认知能力为自己的人生做安排、做决定。
在蒋校长看来,筑桥的文化之一,就是给到孩子一种安全的、人文的人生底气,让他们知道自己是可以犯错的,学校也有足够的容错率和包容度给遇到困境的孩子提供帮助。
这样的孩子才会觉得人生不是死胡同,不是一步走错了,后面就不能成长了,而是可以通过反思、复盘,继续走好下一步。
■ 筑桥每周一节的社会情感课
作为一所从建校起就开始实施社会情感教育(SEL)的学校,筑桥从一年级开始就有SEL课,帮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培养逆商、情商等。
比如每年,筑桥学生都会有一本时间管理手册,老师用岩石、鹅卵石和水,分别代表每天必须做的事、喜欢做的事和自主安排的事,引导学生自己做好每一天的规划。
人工智能时代的突围:
从小学习AI工具、进行走遍世界的阅读
对于元认知的培养,已经渗透到筑桥每天的课程中,而面对现在人工智能的新时代,蒋校长说,筑桥也已经做好了全新的准备。
首先,在上海的小学中,筑桥率先开出了ChatGPT Explore和机器人工程与设计等兴趣课程。
人工智能时代,人的原创力弥足珍贵,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始终是筑桥融合课程的两大核心目标,希望我们的孩子始终对复杂性和解决未知问题着迷!
她兴奋地给我展示筑桥孩子们用AIGC工具产出的作品,比如有用AI制作的海报,用Midjourney制作的盲盒公仔,还有用ChatGPT的自然语言模型原理,制作微信的表情包、生肖日历、绘本、换脸作品等;学校还使用AI海报进行布展!
数字化时代,学习科创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也是筑桥这几年非常关注的学习重点。我们的目标是在小学阶段,希望筑桥的孩子们至少对科学、工程和编程等科技领域建立初步的信心和兴趣,种下启蒙的种子。
其次,蒋校长透露,今年筑桥的另一个重点就是培养学生阅读的综合能力。
因为未来的学习,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并且与他人合作建立链接,老师只是在你需要的时候给予新知识构建。你如果对什么问题感到好奇,就需要自己提前去阅读——好奇心源于大量的阅读。
其实原本筑桥的孩子们阅读量已经很大:
从1年级入学开始就有小书虫俱乐部,每学期都有中英文的整本书阅读课程;
3、4年级要读完100篇小古文,3年级开始英语戏剧必修课程;
5年级开始读四大名著,完成一个全英文毕业PBL项目……
但今年筑桥开始和著名的青少年阅读推广人袁莲老师合作,会更系统地精读几十个国家和大洲作家的经典作品,培养学生的底层阅读能力。
喜欢阅读的孩子,对世界也会产生更多的好奇心。读完这些书,孩子的成长和进步会呈现滚雪球般的增长。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平和小初高资源与筑桥共享!
8岁的筑桥,除了更新的理念和课程,还将与母集团平和进行更频繁的资源共享和互动。这给了筑桥家庭很多独家机会,参与平和小初高的活动,将筑桥和平和一脉相承的文化进行到底。
👉比如两校的学生交流活动非常频繁、丰富:
今年9月一开学,筑桥5年级的学生就前往金鼎平和,参加“奥运冠军进学校”的活动;
10月,筑桥四年级孩子的露营中,由平和教育集团提供资源,进行了放飞萤火虫的活动,体验了与自然、与伙伴在一起的特别一晚。
12月,平和和筑桥的语文组老师开项目化学习成果分享会,平和五年级的学生来到筑桥,给筑桥的小伙伴们表演语文PBL项目中国传统民间故事……
👉 两校的家长们也产生了密切的联系:
9月和10月,平和都举办了初中介绍会,很多筑桥家长来到平和,近距离了解平和初中部的方方面面,以及如何进行小初衔接。筑桥家委会也在平和家委会的帮助下,建立了自己的读书会。
只要平和的小初高有合适的校内活动,蒋校长都会转发给筑桥家委会,邀请感兴趣的家长参加。
■ 平和家委会在筑桥分享读书会内容
👉 筑桥和平和的教师开展联合备课等活动:
在学生课程方面,平和小学部英语组教研组长方莉老师,和数学组教研组长唐敏老师,经常来到筑桥联合开展教研活动,提升筑桥的教学质量。
筑桥也采用了更多方式赋能于每一个老师,让这些原本就很有教育情怀的老师们,更有passion和使命感。
比如12月刚刚举办的筑桥教工大会,老师们分为了4个组别:冒险组、运动组、养身组和美育组,体验了学生春秋游项目:乘坐直升飞机、浦江郊野公园的绳索挑战,学习知识可视化等方面的话题。
为什么很多老师在筑桥成长得非常快?因为筑桥非常关注老师提升自我的职业价值,做好愿景规划,而不是让他们抱着一种完成短期任务的工作状态。我们经常说要给学生有内核的竞争力,其实对老师也是一样的。作为学校,要把老师的价值需求和情感需求放在第一位,给予他们更多的能量,他们就一定会把爱传递给孩子们。
「 写在后面的话 」
从筑桥到平和,
在学校的每一天都是享受
经过筑桥这样培养的孩子,到底呈现出怎样的面貌?
这次我还采访了两位已经从筑桥毕业的学生的妈妈,她们的孩子分别是目前在平和就读7年级的张子轩和6年级的张翼。
幼升小来到筑桥的张子轩是筑桥的第二届学生。在学术上,子轩虽然是女孩子,但数学很好,拿过袋鼠满分成就奖、参加过数学校队、小学就拿到AMC8高分;在其他领域,子轩喜欢舞蹈、长笛、滑冰,各方面全面发展。
妈妈说,孩子在筑桥5年最大的变化就是成为了一个乐观自信、思辨力很强、非常积极向上的人。这些品质让她在平和也脱颖而出成为数一数二的学生。
而3年级转入筑桥,小托福裸考近满分,今年刚通过小升初摇号进入平和的张翼的妈妈说,孩子在筑桥最大的收获,就是在老师的正面管教的教育方式下,变得更加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
“因为筑桥老师对孩子的评价不是成绩,而是会看到所有人的优点,想尽办法给予鼓励,让他有种被尊重的感觉。”
进入平和后,张妈妈也意识到筑桥给他打下多么好的学术基础和对学习的自驱力。比如语文,5年级时筑桥老师曾带着学生用3个月精读了《西游记》,教他们如何做批注、如何联系上下文理解原文等。当时孩子不能完全理解学这些有什么帮助,但到了平和初中,无论阅读还是写作都陡然变难,而筑桥老师教的方法立马就能用上了。孩子还会自己总结学习方法,很快就适应了平和的学术要求。
张妈妈说,筑桥对于孩子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上课的地方,更是一个充满归属感的地方。“孩子在筑桥的每一天都是享受。”
■ 5年级时张翼第一次做小志愿者向全国的200多位校长介绍筑桥,在讲解中再次体会到学校的美,以及自己的自豪感。
在采访过程中,我一直有种感受:筑桥正在走一条难却正确的道路。而从这群筑桥毕业的孩子身上,我看到他们被赋予的长期价值,让他们不仅能赢在中学,更能获得长远的成功和幸福。
了解更多筑桥最新活动或招生信息
👇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
年级规模:每年级4个班
招生范围:1-5年级
班型:小班化,20-28人每班
课程体系:基于平和教育课程体系的筑桥创新课程
学费标准:每学期81000元
上课地点:浦东新区海科路669号
咨询电话:38574866
▽点击下方链接,关注筑桥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