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下场去看学生翻译的问题,看完之后不由得来气,我明明在前一节课刚刚讲完了这块内容,可是他们碰到那么简单的句子依然不懂,而且还不是个别现象。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下午我在读《认知驱动》的时候恍然大悟:
这书里面提到一个人叫做张同完,他写了一本书叫做《我在100天内自学英文翻转人生》。他是怎么学的呢?
“只看一部剧,但是这一部剧要看100遍”。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第1步,关掉所有字幕观看第1遍
第2步,打开母语字幕观看第2遍,确认之前没有听懂的部分。
第3步,换成英文字幕,把刚才没听懂的片段抄下来。
第4步,反复练习听不清楚的片段,听完马上跟读。
第5步,关掉所有字幕,观看剩下的97遍
其实上乘的学习方法就是这样,原始、简单,不需贪多求快,只要一步一步一点一滴的扎实推进即可。
那老师在教学也是如此,一节课就解决一个问题,把这个问题的来龙去脉讲清楚,接下来就是不停的巩固、夯实。
学生也同样如此,每学一个知识点:
1先要要求自己把概念一字不落地背下来,说实话很多人就倒在了第1步。去考考学生,他往往会认为这个概念没什么用,却不知道概念的理解就是所有学习的第1步。
2、看到题目扎扎实的去想,知识点在这里是如何被运用的。
3、在解答的时候,不省略任何一个步骤,每一步都扎扎实实的去写。
就扎扎实实的从背诵到应用,一整套扎扎实实地打下来,不做任何的偷工减料,而且绝不投机取巧,绝不省略步骤,绝不侥幸心理。
长期这样坚持就能够减少很多无效的重复的劳动,看起来慢,其实是非常快的,因为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正确的地方,而且会越学越有信心。
这也让我想起了我高一的时候有一个同桌,她每次上晚自习都只做一道题目,而且她做题目的时候呢,一般都是先复习课本,反复的看课本,然后再去做一道练习题,做那道练习题的时候也是反复看,反复琢磨。但是他每一次理物理化学考试都是在90分以上。而我呢,囫囵吞枣的看似看似做了很多题,但是一考试就模模糊糊这里出差错,那里出问题,累了个半死,结果却天壤之别。
我当时怎么也想不通觉得她是个天才,但是现在我终于明白了,无非就是她学德很扎实,不贪多,这种就是深度学习。而我只是浅尝辄止,并没有真正的掌握,所以一到考试就容易犯各种毛病。
我也想起另外一个高中同学,他呢政治考得不好,就一怒之下把整本政治速度抄了三遍,从此以后政治就没有低于过80分了。我当时听到这个消息还挺震惊的,但我只是震惊于他怎么有这么大的毅力,居然还抄课文,而且我也有一点疑惑,怎么抄一遍课文就懂了,我也实在是想不通。现在我也终于懂了,真的,如果有一个人能够扎扎实实的把整本书一字一句抄一遍的话,它的基础真的会比比别人好,因为他已经是站在了编者的角度去看这本书了,他对于这本书的整个结构框架,主干枝叶都摸清楚了,那知识点不就是这样吗?
我自己在初三时也有过这样的经历,那时我学函数因为那一个月很不在状态,没有休息好,所以一上数学课就打瞌睡,函数就是一点也不懂,那我当时是怎么解决的呢?我也是直接把函数那一章从头至尾所有的课本的题目都扎扎实实的做了一遍,同时把课本反复的看了好几遍,这样之后我对于函数的基本就掌握了。
像我们现在正在复习文言文,我一直强调要求学生一定要逐字逐句去翻译,但是大部分同学能做到逐句,做不到逐字,总是有意无意的去跳过某些字词,也就导致他们一直在低水平循环,所以表面上数量到了,但是依然没有办法达到质变。我那些能够做到扎实学习的人,他逐字逐句过关,又复习到位了,巩固到位了,自然就在文言文这个板块可以突破出来。
可惜的是,在我教学的10多年里,看到的大部分学生不是不够努力,但是他们都急于求成,总想用量来取胜,也就是所谓的量变达到质变,但是这种低水平的量其实永远也达不到质变。
我发现这样的学生还真的不少,而且到处都是这样的学生,他们学习非常的努力,每天加班加点。而且呢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看起来做了很多事,其实他学习只图个大概掌握,以为掌握,并没有达到100%的理解掌握,所以他总是容易犯低级错误,一碰到难题,因为他基础不牢,所以就地动山摇。
此时此刻我也想起了长郡中学的副校长陈来满的讲座,他们学校一直推崇做原题,反复的在原题上考学生,而且每一个知识点都要求学生能想出十几道题来验证。
真的是最笨的方法,其实就是最好的方法,所有看起来求快的方法其实都是在浪费时间浪费精力。
这也让我感叹,其实教学真的要做减法,而不是无止境的做加法。学生也是如此,否则就陷入在题海当中,不可自拔,最终的结果也就是累了三年,但是结果不尽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