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RCCEP),你了解多少?

健康   2024-12-27 19:28   湖南  

【直播预告】↓↓↓



一、什么是肿瘤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肿瘤免疫治疗是我们目前临床中一种比较广泛使用的治疗方法,与传统治疗肿瘤的一些思路方法不一样。传统的方式无论是手术还是化疗,包括现在比较大行其道的靶向治疗,他们所对应的都是肿瘤细胞。但免疫治疗和他们原理不一样,免疫治疗最终是通过提升或激活我们体内的免疫反应和免疫系统,让免疫系统去和肿瘤做斗争,来攻击或杀伤肿瘤细胞,也是目前比较新兴的治疗方式和手段。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是指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进行肿瘤治疗时可能出现的一系列副作用。这些副作用可能涉及到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包括皮肤、肠道、内分泌、肺部和肌肉骨骼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作用机制在于阻断免疫抑制分子,重新激活T细胞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然而,T细胞一旦被激活,不仅会攻击体内的癌细胞,还可能损伤正常的组织细胞。这就可能导致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



而卡瑞利珠单抗是一种免疫治疗药物的代表,用于治疗多种癌症,包括肺癌、肝癌、食管癌等,是我国自主研发的PD-1单抗,属于PD-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肿瘤表面的PD-1与PD-L1结合后,会被免疫系统确认为是正常细胞,得以保命,P D-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以阻断PD - L1和PD -1的结合,恢复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破坏肿瘤细胞的保命机制,增强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



不少肿瘤晚期患者在使用PD-1单抗后,会在皮肤上出现一点小红点、血管痣的东西,有时候还会长到脸上,还容易破溃出血,患者就会非常担心,询问医生和护士,原来是用药后出现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reactive cutaneous capillary endothelial proliferation,RCCEP)。



二、为什么会出现RCCEP?


可能与药物的“脱靶效应”有关,即药物刺激Th2细胞分泌IL-4和M-CSF的同时,促进皮肤内常驻M0型巨噬细胞M2型分化扩增,同时释放VEGF-A导致真皮层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殖,最终造成毛细血管异常增生。


RCCEP是卡瑞利珠单抗最常见的皮肤免疫不良反应,真皮层毛细血管增多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主要表现在皮肤表面的红色斑点和结节,形态多样,也可见于口腔黏膜,鼻腔黏膜等部位,按外观形态大致可分为“红痣型”、“珍珠型”、“桑椹型”、“斑片型”和“瘤样型”,其中以“红痣型”和“珍珠型”最为多见,可见下图。



出现RCCEP破溃出血时,患者往往会紧张,护士或医生需告知患者正常看待不良反应。RCCEP在用药时发生概率高达78.3%,几乎人人都会出现,大多数在第一次用药治疗后的2-4周后出现,随着后续用药,毛细血管增生数量会增加,停药后1-2月会自行消退。大多数1级、2级患者可继续用药,对于特殊结节可对症处理即可,3级患者可暂停用药等结节消退后再次用药,4级患者永久停药。



三、RCCEP的临床处理:


(1)大多患者在首次用药后就会出现,随着用药次数的增加,结节可增大增多,范围逐渐扩大,发生不良反应时,不要恐慌,不要去抓,易摩擦部位可以用纱布保护,防止流血,及时与主管医生沟通。


(2)如果是直径较大的结节出血,进行局部按压止血,也可以涂抹云南白药粉、凝血酶粉及创可贴止血,不能处理的及时与医生联系,住院处理预防感染。


(3)一些患者可做局部治疗,激光或者外科切除,同时要预防感染破溃。


(4)1~2级的患者,不危及生命只需要注意,不需要停药,如果达到3级的程度,就要停药,要等它自行消退到1级就可以把药用起来了。


(5)使用肿瘤免疫药物治疗出现不良反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及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确定是否继续使用。







小结

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大多情况下为轻度且自限性,目前尚无有效预防措施,但密切监测皮肤状况并及时处理是关键。护士应熟悉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的临床表现,并在患者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皮肤及其全身症状,如发现皮肤异常红斑、局部丘疹或其他类似毛细血管增生的表现时,及时报告医生。对于已确诊的患者,定期评估症状进展,记录皮损大小、颜色变化及患者主观不适。通过合理的临床管理和患者教育可以有效地控制这一不良反应,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仰山雪来    作者单位:舞钢市人民医院

感谢作者原创来稿!

排版:肿瘤科护理公众号


指南&PPT知护e课护士专属题库
护理公众号视频号知护网APP护士微信群
击下方“阅读原文”,下载知护网APP

肿瘤科护理
中国肿瘤护理学习平台,突出专业性、实用性,主要以PPT、图文等多维度展示肿瘤护理前沿成果、临床经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