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哈佛中国教育论坛|分论坛活动回顾】科技与教育公平

文摘   2024-05-19 09:30   美国  


哈佛中国教育论坛成立于2010年,是哈佛教育学院官方的学生组织,也是美国顶尖高等学府中对中国教育关注度最高和影响力最大的公益平台。秉持 “启迪、创新、影响”的使命,一年一度的论坛旨在连接中美教育实践者、学者、政策制定者、企业家及各界领袖精英,促进与中国教育相关的深度讨论,支持教育实践,鼓励教育创新,推动成果展示。




特别活动初衷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在教育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技带来了新的教学方式和工具,拓展了教学的空间和时间,提升了教学效率和教学体验,为教育公平带来了新机遇。本论坛期望激发观众对科技与教育公平的深入思考,通过集结社会各界力量,关注低资源社区、乡村地区和认知障碍等少数群体,使更广泛的群体享受科技带来的教育机会,让更多孩子享有优质平等的教育。








PART

01


SPECIAL ACTIVITY 





嘉宾分享回顾


北京时间2024年4月21日晚上十点,第十五届哈佛中国教育论坛科技与教育公平分论坛通过Bilibili、微信视频号和YouTube平台进行全球直播。


论坛特别邀请了四位重量级的嘉宾为观众带来线上的分享和讨论,分别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驻华办事处儿童早期发展与教育专家陈学锋博士、东润公益基金会创始人理事长孔东梅博士、BrainCo(强脑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韩璧丞博士、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理事长王振耀教授



嘉宾一



      陈学锋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儿童早期发展与教育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与发展心理学博士



   

    首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儿童早期发展与教育专家陈学锋博士进行分享,她强调了儿童早期发展的重要性,是投入产出比最高、最有经济回报的时期,也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石。


    接下来,她探讨了在充满不确定性的AI时代,如何通过儿童早期教育为未来做好准备,“21世纪的教育除了培养孩子具备基本的读写技能和专业知识,还要以学习环境和方法为重点,培养他们适应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变化并作出反应的能力、文化素养、社会情感能力等能使他们「在承受压力的地球上生活」的能力。”


    她分享了《培育性照护框架》,通过培育性家庭促进儿童身体、情感、社会性和认知的发展,拓展家庭能力的维度,并通过游戏化学习让孩子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


    最后,陈博士提到在社区家庭建立儿童早期发展项目的实践,尤其是城市密集社区和流动儿童社区提供免费服务,并通过游戏盒子APP的记录儿童档案,开发适合不同年龄的游戏,助力家长将社区中心的亲子游戏在家里进行实践。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嘉宾二



     孔东梅       

东润公益基金会创始人、理事长;中华慈善总会名誉副会长;北京市慈善协会副会长



    东润公益基金会创始人、理事长孔东梅,从“科技创新为实现教育公平提供可能”切入,强调了科技在推动教育公平中的重要作用,并探讨了如何利用科技创新来提升教育资源的分配和教学质量。


    接着,她从“跨界协作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号召社会各界力量有效协同,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投入,促进多元化的教育发展格局,加强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数字化发展。


    最后,她分享了东润公益基金会在推动乡村教育发展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如设立“教育、艺术和科学委员会”,链接政府、学校、老师、企业和志愿者,截止目前,已为全国324个县的百万余名乡村儿童青少年带去帮扶和关怀。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嘉宾三



      韩璧丞      

BrainCo(强脑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BrainCo(强脑科技)创始人韩璧丞博士,向我们展示了脑机接口与科技教育,为残障群体和自闭症群体带来的新的可能性


    一开始,他对比了马斯克创立的神经科技公司Neuralink和BrainCo的异同。然后通过视频为我们展示了智能仿生手为残障伙伴带来的可能性。通过检测佩戴者的神经电和肌肉电信号,智能仿生手能识别佩戴者的运动意图,并将运动意图转化为仿生手的动作,做到手随心动,例如用指尖敲打键盘、点燃杭州亚残奥会火炬。


    最后,他介绍了国内自闭症儿童康复面临的挑战:主要依靠1V1面对训练,但1:140的康复师和自闭儿童的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1:4的比例,且行为训练有效率不超过50%。通过镜像神经元反馈训练的原理,BrainCo开发数字药物,用脑机接口训练系统提高自闭症儿童的社交互动和沟通指数。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嘉宾四



   王振耀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理事长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理事长王振耀教授,为我们分享信息技术与教育生活化。首先,他通过儿童教大人使用手机这一时代奇观,指出信息技术对知识的重新定义,正在全面改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其次,他指出信息技术促成内在教育平等,人人皆可为师,社会需要终身学习。在生产力高速发达、生产过剩 消费不足成为新常态的时代,信息技术在飞速引领社会变革。


    在此基础上,他提出创造求真向善爱美的教育体系。新型教育体系逐步展现,包括终身学习成为伦理学习和科技学习。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四大教育汇合:

1. 学校教育的变革:课程体系与教学体系的创新

2. 家庭教育的升华:伦理性修养与生活品味的汇聚

3. 社会教育的推广:公众教育与社会服务

4. 网络教育的升级:系统化与碎片化结合的知识体系


    最后,新时代需要新的《百科全书》、需要新的启蒙,打开人类新文明的曙光。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PART

02


SPECIAL ACTIVITY 





圆桌讨论回顾

主创提问:科技是否会加剧教育不公平?

孔东梅:科技并非加剧教育不公平的根源,关键在于如何与教育政策融合,改变教育的供给方式。处理好这个问题,科技则会促进教育公平,反之亦然。怎么做呢?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1)加强欠发达地区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推动优质教育信息的普及。 2)注重科技与教育教学的融合,积极探索科技在教育中的应用模式。 3)关注数字鸿沟问题,努力缩小不同地区之间数字应用的差距。

韩璧丞:站在一个科研工作者的角度,很难在发明新技术的时候,考虑到所有可能潜在的用户场景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不公平现象。作为发明者,努力优先考虑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固然是推动公平的重要一环,但与此同,新科技的发明也需要政策的帮助来实现真正的公平。



主创:未来,科技会给教育公平带来哪些机遇?

陈学锋:在未来,科技将增加个性化学习的可能让更多孩子的潜能得到发挥。同时,培训系统的科技变革也能让教师能成为更好的教育者,例如让好的老师的经验传播到更多老师的手中。科技还能让教育系统的管理更加有效率,对学习成果的检测、反馈等更加精准,从而在教育体系中建立一个有效的信息闭环。


王振耀:在未来,由于科技的传播成本较低,会让教育公平更加普及,让教育水平有提升,让教育更加融合









PART

03


SPECIAL ACTIVITY 





短视频征集活动

    论坛中还展出了【科技与教育公平】主题优秀短视频作品。这一活动旨在汇聚国内外教育者的智慧与创意,深刻探讨科技时代教育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致力于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平等共享。向国内外教育者和大众一同探索科技时代教育的机遇与挑战,让更广泛的群体享有优质平等的教育。此次活动旨在通过短视频这一直观、生动的形式,让更多人关注并参与到科技与教育公平的话题讨论中来。经过层层筛选,一批高质量的作品脱颖而出,其中由分论坛特邀顾问中国传媒大学赵若竹导师团队精心策划制作的【探访AI与教育公平】系列短视频得到了海内外学者的高度赞誉,众多学者纷纷表示,这些短视频的推出,不仅展示了中国传媒大学在传媒领域的教学水平和成果,也为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公平话题的讨论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此次第十五届哈佛中国教育论坛科技与教育公平分论坛的举办,不仅为学术界、教育界和业界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也为推动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我们将会看到更加公平、高效、优质的教育体系在中国大地上蓬勃发展。





扫码进入CES官方视频即可获取科技与教育公平分论坛直播回放











关于哈佛中国教育论坛


哈佛中国教育论坛成立于2010年,是哈佛教育学院官方的学生组织,也是美国顶尖高等学府中对中国教育关注度最高和影响力最大的公益平台。


秉持 “启迪、创新、影响” 的使命,一年一度的论坛旨在连接中美教育实践者、学者、政策制定者、企业家及各界领袖精英,促进与中国教育相关的深度讨论,支持教育实践,鼓励教育创新,推动成果展示。目前哈佛中国教育论坛已汇聚了海内外会员2000余人,社交平台关注者超2万人。


论坛往届大咖嘉宾包括:

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Kevin Rudd)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前所长柯伟林 (William Kirby)

《邓小平时代》作者傅高义(Ezra Vogel)

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

前昆山杜克大学校长刘经南 等众多教育高校翘楚、教育行业中的思想行动领袖


   文案:王小希,陆奕兰,陈帅初

   排版:欧领

   设计:刘雨青

   审核:赵含章 张如歌


   所有权归创作人员

   转载引用请联系


Harvard CES
哈佛中国教育论坛成立于2010年,是哈佛教育学院官方的学生组织,也是美国顶尖高等学府中对中国教育关注度最长和影响力最大的公益平台。论坛旨在推动教育思想的国际间交流,连接中美教育实践者及各界领袖精英一同交流、碰撞、思考和展示科研及实践成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