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秋季特别活动|智启未来:AI如何重塑中国教育生态

文摘   2024-11-04 10:00   美国  

哈佛中国教育论坛成立于2010年,是哈佛教育学院官方的学生组织,也是美国顶尖高等学府中对中国教育关注度最高和影响力最大的公益平台。秉持 “启迪、创新、影响” 的使命,一年一度的论坛旨在连接中美教育实践者、学者、政策制定者、企业家及各界领袖精英,促进与中国教育相关的深度讨论,支持教育实践,鼓励教育创新,推动成果展示。


第 十 五 届 哈 佛 中 国 教 育 论 坛 

✨秋 季 特 别 活 动✨





智启未来:AI如何重塑中国教育生态


活动回顾





“智启未来:AI如何重塑中国教育生态” 秋季特别活动

于10月30日完美落幕🎉


活动亮点

本次活动通过三大主题分享

【AI时代下的升学之路】

【AI时代下的高等教育变革】

【AI时代下的招生官如何定义未来人才】

结合

【产学研视角下的未来教育模式展望】圆桌论坛环节

着重探讨了人工智能个性化学习中的应用

在线教育的创新实践

以及如何通过技术解锁教育的无限可能




嘉宾分享


我们有幸邀请到三位资深教育专家


  • Wesley Chiu

    UWC中国常熟世界联合学院创校董事、CWA世华学校创校董事、UWC中国学生选拔统筹人、支教中国 2.0联合创始人

  • Michael Alan Chang

    波士顿大学Wheelock教育与人类发展学院助理教授、Earl学习与创新中心助理主任

  • Aileen Dong

    女王大学史密斯商学院金融硕士—北京项目主任、女王大学史密斯商学院MBA、MMA、人力资源专业人士协会HPRA认证CHRL


两位优秀的哈佛校友嘉宾


  • Alvin Tian

    BlockCarbon 公司创始人、哈佛Ash Center 研究员、哈佛中国创新与投资峰会 (CIIC) 主席

  • Yan Liang

    熠杉教育CEO、哈佛国际发展中心大使


通过产、学、研三个视角,将业内需求与学术研究相结合,从而搭建学术界与产业界沟通桥梁,赋能人才流动与信息交流,并期待通过本次活动为未来教育发展带来更多启示与合作机会。




主旨分享



Part 1 

Wesley Chiu老师

【AI时代下的升学之路


【核心思想】

在AI时代下的升学之路上,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与感性能力,通过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合作与沟通为他们赋能,以适应未来多变的升学与职业需求。

【解读】

Wesley老师指出,随着AI的普及,知识的掌握已不再是升学的唯一关键,批判性思维创造力等理性能力以及协作、沟通等感性能力是未来竞争力的核心。AI工具可以帮助学生完成任务,但完全依赖AI并不能真正提升他们的能力。因此,学校鼓励合理利用AI,结合面试与其他多样化评估方式考察学生的真实水平。


Wesley老师提倡学生自我评价与同伴反馈的学习模式,推崇开放式思考并提议在IB课程中精简科目,为学生创造更多探索与创新的空间,以培养在AI时代脱颖而出的综合素质。


Part 2

Michael Alan Chang教授

【AI时代下的高等教育变革】


【核心思想】

在AI驱动的教育变革中, 教育工作者应以学生的梦想与需求为出发点,鼓励学生从被动适应规则到主动推动技术创新和构建教育公平,创造更具包容性的高等教育环境。

【解读】

Chang教授的研究强调,传统的AI教育技术往往聚焦于现有教学模式,但在无意间强化了已有的不公平现象。他主张从学生的真实需求和愿景出发来设计技术

Chang教授指出,当学生被赋予“转变性主体”身份时,他们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被重新定义:不再仅是适应规则的被动者,而是主动推动技术创新和教育公平的参与者


这种变革不仅是AI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更是通过技术重新定义教育生态,让每位学生的声音都得以被倾听和尊重。



Part3

Aileen Dong老师

【AI时代下的招生官如何定义未来人才】


【核心思想】

在AI时代,招生官们不再仅仅寻求学术成绩,更重视那些展现出深刻思辨力跨学科协作学术诚信强大适应力的未来型人才。

【解读】

Aileen老师指出,招生官在AI时代对人才的评估标准更为多元化,批判性思维、适应力和跨学科协作能力成为考量重点,旨在选拔能够灵活应用知识迎接复杂挑战的学生。学术诚信自我管理力亦被高度重视,招生官关注学生在压力管理、时间规划以及丰富经历上的综合表现。


同时,AI为家庭教育带来了机会与挑战,家长在应用AI辅助教育的同时,需注重培养孩子的好奇心终身学习能力,以支持他们在未来实现更长远的发展。




主题分享嘉宾与校友嘉宾圆桌对谈



问题1:

【AI如何重新定义未来教育的核心要素】

AI技术如何重塑教育的关键元素?

(如教学方式、课程设计、学生评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


答:

Wesley老师:在AI时代下能力比知识更重要尤其是批判性思维和沟通能力,而现有以考试为主的课程设计需要转变为更加注重能力培养的探讨式和项目基础学习,即Project Based Learning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人才会更加符合AI时代的需求然而,评估学生能力的难度在于项目学习的过程性特征,难以通过传统分数评估,目前学校正在评估体系上进行创新,探索新的评估方法,更多关注学习过程中的增量进步,而不是简单的结果比较。


Chang教授:未来教育可以将学校政策和技术相结合进一步关注人性化教学将AI 视为支持关系性和协作学习的工具,同时根据学生和教师不断变化的需求创造并完善与之相适应的学术基础设施,将新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


Alvin老师: AI 时代下学生如何有效利用 AI 技术来支持自己的学习是未来教育中的关键,因此学校应当教会学生如何打造个性化的学习助手以适应资源分配,同时课外教育也有义务帮助学生在生活的各个领域提升竞争力和生产力,比如在创业时,相比于过去需要代码实现产品生产,现阶段AI可以无代码生成软件与工具,从而更快更好的实现创业想法。


Liang老师:AI的应用将会显著改变未来的教育方式使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学生在课堂上将更多参与讨论而非简单地获取知识。此外,AI能帮助教师更高效地进行课程设计快速建立知识框架在学生评估方面,AI将支持更全面多维度的评价提升教育评估体系的完备性,同时AI能够连接教育与产业,通过分析行业需求,使人才培养更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问题2:

【AI驱动下的教育挑战和变革】

从全球范围看,AI驱动下的教育挑战和变革是什么?我们如何应对挑战并抓住机遇?


答:

Wesley老师:高中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同时承担培育与筛选的功能,尽管AI时代更强调能力而非知识但学校仍需通过考试进行筛选这与能力评估的多维性和难以量化性会有潜在冲突,而为了平衡日益复杂的需求,一些学校正在努力说服大学和教育体系逐步调整筛选机制以适应AI驱动的创新教育,然而目前这种变革在高中阶段进展较慢,有待进一步加强。


Chang教授:随着技术在教学中应用增多,教师的专业性正在逐步削弱部分人甚至设想由AI将取代课堂中的教师这将是未来教师的一大挑战并引发了大众对教师角色的深刻思考。他强调教育和AI领域都应优先关注学习本质,倡导通过合理分配,使教师与技术分别承担的不同角色,达到1+1>2 的效果,依托技术,以人为本。


Alvin老师:AI在教育中的应用可能加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因此建议在发展AI教育的同时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通过国际合作使更多人受益。此外,Alvin老师还提到政策与技术的协调性可能会是另一挑战,特别是在界定AI在学习中合理使用的程度上,防止学生学习完全依赖AI,从而失去个人思考与观点。


Liang老师:AI在逻辑推理和常识理解上的局限性,会导致其在教育中的应用受到限制,因此需要发展能够理解人类思维的目标驱动型AI;同时,Liang老师再次强调过度依赖AI可能削弱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削减教育中人与人互动的情感价值,因此老师主张AI应作为辅助工具避免其取代人类教学此外,Liang老师还指出AI在教育中存在的数据安全和隐私风险,尤其对未成年人构成隐患,建议通过立法加强信息保护,以确保各环节的合规性与安全性。


问题3:

【AI在促进教育公平与多样性中的作用】

您认为AI如何缩小不同地区、文化背景下学生之间的教育差距?

从您的经验看,AI可以为推动教育公平和多样性提供哪些实质性的解决方案?


答:

Wesley老师:AI能为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但也可能进一步加剧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等,因为尽管AI可以弥补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所缺失的一些私人辅导,但在实际应用中,资源丰富的学生往往更早接触并更熟练地使用AI,而资源匮乏的学生可能难以适应。

此外,AI与项目式学习(PBL)的结合在大班教育中难以实现,这使得AI在资源较好的学校中进一步普及,因此要谨慎看待AI的两面性,避免过分加大贫富差距。


Chang教授:教育公平存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习机会的获取,二是对学生多元背景的包容与认可,因此他进一步表示,AI支持的项目式学习(PBL)需重视学生的文化多样性,而教师的角色在于帮助学生展现不同视角,形成更包容的学习环境。同时可以开发AI工具,使不同背景学生的声音有机会得到重视和表达,但也要谨慎使用AI以确保其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Alvin老师:AI可能会加剧教育不公平,因此政策制定者和大型技术公司有责任将更多资源投入公共领域,以确保AI教育的广泛可及性,比如将AI教育作为公共资源管理,同时,个性化教育创新会推动多样性,但也需要与政策层面的支持相辅相成,以实现更公平的教育环境。


Liang老师:同样认为AI可能会加剧教育不公平,虽然AI可以帮助学生根据本地需求定制学习内容以提升学习效果,但在不同地区学生的资源获取上仍旧存在较大差异。同时,Liang老师提到,如果国家政策和基础设施得当,AI可扩大资源覆盖面并促进语言和文化交流监测教育成果甚至构建全球资源库,从而加强文化互融,总体而言,AI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了不公平挑战,也提供了解决教育资源不平等的潜力。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问题及回答





视频回放



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观众群获得视频回放链接🔗

让讨论继续,群内资源分享不停,期待您的参与


致谢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大家的关注,我们由衷的感谢各位老师们的精彩分享以及观众们的参与与支持。


据统计,在活动开始前,有超过100种不同专业和岗位的观众提出想要与嘉宾探讨的问题及自己的思考活动中不断与嘉宾进行互动,为活动中老师们的分享观点增添更多思辨性与可行性。


再次感谢大家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也欢迎大家持续关注CES官方活动,精彩不断,敬请期待!



主创团队

(主创团队人员排名不分先后)



关于哈佛中国教育论坛


哈佛中国教育论坛成立于2010年,是哈佛教育学院官方的学生组织,也是美国顶尖高等学府中对中国教育关注度最高和影响力最大的公益平台。


秉持 “启迪、创新、影响” 的使命,一年一度的论坛旨在连接中美教育实践者、学者、政策制定者、企业家及各界领袖精英,促进与中国教育相关的深度讨论,支持教育实践,鼓励教育创新,推动成果展示。目前哈佛中国教育论坛已汇聚了海内外会员2000余人,社交平台关注者超2万人。


论坛往届大咖嘉宾包括:

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Kevin Rudd)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前所长柯伟林 (William Kirby)

《邓小平时代》作者傅高义(Ezra Vogel)

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

前昆山杜克大学校长刘经南 等众多教育高校翘楚、教育行业中的思想行动领袖



    文案:张馨月 邱馨锐 沙婕纳 尉寓珂 李翎菡 张平  

    排版:张平

    设计:李翎菡

    审核:赵含章 罗瑞潇 沈容冰 戴彬莹

    

    本推文中除嘉宾图片及主创人员图片外的其它图片皆为原创

    所有权归创作人员

    转载引用请联系



Harvard CES
哈佛中国教育论坛成立于2010年,是哈佛教育学院官方的学生组织,也是美国顶尖高等学府中对中国教育关注度最长和影响力最大的公益平台。论坛旨在推动教育思想的国际间交流,连接中美教育实践者及各界领袖精英一同交流、碰撞、思考和展示科研及实践成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