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哈佛中国教育论坛|特别活动回顾】儿童阅读教育
文摘
教育
2024-05-01 08:21
美国
哈佛中国教育论坛成立于2010年,是哈佛教育学院官方的学生组织,也是美国顶尖高等学府中对中国教育关注度最高和影响力最大的公益平台。秉持 “启迪、创新、影响”的使命,一年一度的论坛旨在连接中美教育实践者、学者、政策制定者、企业家及各界领袖精英,促进与中国教育相关的深度讨论,支持教育实践,鼓励教育创新,推动成果展示。
科技时代的到来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而这种改变也影响着新生代儿童,使得他们从小就接触各类科技阅读产品。本次特别活动聚焦科技发展给中国儿童阅读带来的改变,不仅是儿童作为阅读活动主体面临的变化,也包括业界、学界、教育界对此动向的关注,旨在形成关于新时代儿童阅读产学研对话。
3月30日20:30(北京时间),2024年第15届哈佛中国教育论坛“儿童阅读”特别活动邀请了国内儿童阅读业界、学界、科研领域的专家,开展了就科技时代下儿童阅读变革的对谈,探索未来儿童阅读定位。
本次活动,我们有幸邀请到以下三位嘉宾:
石晓菲副教授以李吉林老师情境教育理论为出发点,思考了AI时代的儿童阅读。情境教育经历了从情境阅读、情境作文、情境教学,再到情境课程的发展过程,石教授主要谈及情境阅读,即通过创设情境,帮助儿童链接符号学习与真实生活,唤起愉悦的情感体验,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阅读内驱力,为口头和书面的表达铺垫。
石教授运用李吉林老师创设阅读情景八条途径中的图画再现情境,综合分析了介绍了一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中《春节童谣》及绘本《小年兽》,一年级上册课文《四季》及绘本《树真好》。
最后,石教授以儿童视觉素养的重要性结尾,认为在AI时代,通过图画书再现情境,既能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提高他们的视觉素养,通过具象与留白,激发孩子的想象与创造,是人工智能时代开展阅读的重要使命。
王玉雪分享了园所阅读科技化教育的一些观点,首先分享了当前学校正在使用的科技化阅读产品,主要分为互动式电子绘本、AR/VR阅读设备、智能阅读机器人、自主借阅系统等。这些产品通常会出现在儿童自主阅读、师幼共读、幼儿图书自主借阅和阅读管理。
随后,王玉雪剖析了在学校中应用科技化阅读产品的利弊,并在讨论利弊的同时从广义定义、狭义定义、阅读方式不同、阅读目的不同厘清了“儿童阅读”的概念。她认为,只有在了解清楚儿童阅读定义之后,才能更客观科学地分析科技化阅读产品的利弊,而不是一言以概之。在清楚“儿童阅读”概念之后,她提出了“修炼内功&借用外力”介绍了如何使用科技化的阅读工具可以发挥最大“功效”,支持儿童全面发展阅读能力。
最后,她强调,最重要的依然是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师只有在熟悉幼儿阅读特点和规律的情况下,才能灵活匹配和应用各种阅读资源和工具,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提升自身阅读指导能力才是最关键的。
徐小创先从个人经历出发,向观众介绍自己两个相差10岁的孩子在英国的教育经历。由于妈妈的身份,她在十几年前接触到儿童阅读,并在上海发起了一个创新教育的尝试,通过阅读与创意表达倡导尊重个体独特性的生命教育。
徐小创先向我们介绍了英国小学的三个阅读活动,第一个活动是“秘密送书人”,同学可以在此期间观察被送书人的喜好来挑选图书;第二个活动是“照顾大猩猩”,每周老师会把一个叫Otto的大猩猩玩偶给一位同学,大家轮流照顾,并写下照看日记。第三个活动则是家长可以参与的阅读活动。
随后,徐小创指出当下的儿童阅读面临的三个问题:首先,成为阅读榜样的成年人越来越少,第二,功利阅读会损害孩子本身就岌岌可危的阅读兴趣,最后是社会上普遍的技术乐观主义。她提倡在低年龄段的纯粹阅读和松弛阅读,也期待通过更好的家庭阅读习惯培养,家长可以更好地关注儿童的个体独特性。同时借助优秀的童书,让孩子可以渠道更广阔的世界,不管未来他们去向那里,都可以成为精神上的世界公民。
主创提问:在科技阅读和传统阅读并行的今天,如何平衡两者?儿童作为阅读主体,如何更好的在科技阅读的环境里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徐小创:为什么要用“主体”这个词呢?因为很多孩子能独立阅读的时候,还比较被动,所以家长、老师、社会可以有共识把他们培养成主体,即使有很多干扰。
主创:这与我所接触到的婴幼儿个人意识发展有关,在他们成长过程中,进入到语言语境后,也如玉雪提到的“广义阅读”,他们就会逐渐对个人主体有意识,周围的一切信息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可阅读”“可接收”“可吸纳”的“文本”,也以此来了解清晰自我与外界的关系和边界。
石晓菲:儿童是主体,成人也是,所以在亲子关系中,是两个主体的碰撞。不光是成人可以教给孩子,孩子也是可以引领成人。
王玉雪:在学校环境中,阅读是自然发生的,也是儿童自然主动接触的。那进去科技时代后,儿童和老师该去如何获取,科技阅读和传统阅读某种意义也是平等的,只是看环境如何打造,让科技阅读的信息作为一种工具适时恰好地出现在阅读情景里,更重要的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主创:西方有学者认为成人和儿童读者之间存在权力关系,但我更赞同晓菲说的成人和儿童是平等的。我也会思考,如果儿童和成人作为两个主体的话,那现在越来越人工智能化的科技阅读产品是否也属于一个主体,它的位置应该置于何处?
徐小创:科技阅读产品如果是在孩子独立主体还没有养成时,孩子很难培养出长期阅读的注意力,也很难在文字阅读中得到兴趣,反而会被科技阅读产品“衍生美学设计”吸引注意力。但是在孩子有了独立阅读能力之后,孩子是才适合开始从多媒体渠道更加丰富对这个故事的理解。
王玉雪:无论是从接触科技化阅读产品的年龄还是接触的比例、范围都需要更科学的依据指导。所以对老师的要求更高,现在老师需要判断我的阅读活动是否合理,什么环节需要科技产品、什么时候人与人互动、什么时候幼儿阅读书籍。另外老师也需要去熟悉科技阅读产品的使用。
石晓菲:其实我们也不需要过于焦虑科技阅读产品,因为也许它只是新旧观念的取舍。比如18世纪,由于印刷术的发展,文学评论家也有担忧,因为过去大部分人认为的正统阅读是圣经,而不是当下盛行的小说。也许现在我们的担忧只是担心科技教育产品对我们生活的冲击。但是我们也需要意识到电子屏幕介入之后的沉浸式阅读和纸质阅读的体验不一样。当我们无法避免电子屏幕阅读的时候,如何将其和传统阅读进行组合,塑造更多元化阅读体验是值得探索的。
徐小创:我认为孩子在7岁之前可以避免卷入分级阅读,而且如果在相应年龄有了匹配的独立阅读能力,对未来的知识搭建体系是有帮助的。AI阅读和纸质阅读的组合并不容易衡量,并不是说我们不去接触新事物就不先进,孩子在小时候建立他们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连结是更重要的。所以科技阅读产品是否可以从政策层面进行管控,不管是内容、价格还是渠道,都值得我们去思考。
扫码进入CES官方视频号,点击直播回放,快速获取儿童阅读教育特别活动内容
哈佛中国教育论坛成立于2010年,是哈佛教育学院官方的学生组织,也是美国顶尖高等学府中对中国教育关注度最高和影响力最大的公益平台。
秉持 “启迪、创新、影响” 的使命,一年一度的论坛旨在连接中美教育实践者、学者、政策制定者、企业家及各界领袖精英,促进与中国教育相关的深度讨论,支持教育实践,鼓励教育创新,推动成果展示。目前哈佛中国教育论坛已汇聚了海内外会员2000余人,社交平台关注者超2万人。
论坛往届大咖嘉宾包括:
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Kevin Rudd)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前所长柯伟林 (William Kirby)
《邓小平时代》作者傅高义(Ezra Vogel)
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
前昆山杜克大学校长刘经南 等众多教育高校翘楚、教育行业中的思想行动领袖
文案:李书纾
排版:欧领
设计:刘雨青
审核:赵含章 洪筱朝
所有权归创作人员
转载引用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