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容易焦虑的小孩,越不需要安慰

教育   2024-12-12 07:31   北京  


都说养娃如买彩票。


如果,老天发配给你的,是一个容易紧张、焦虑的孩子,那你一定很心累——


从小睡眠比别人浅,哭声比别人多,情绪比别人激烈,黏人比别人夸张;


同样是带出门玩,别的孩子看到游乐场赶紧冲过去,TA却缩在你身后先左顾右盼,侦查敌情;


同样是去看电影,别的孩子是兴高采烈的,TA却怕黑、怕巨大的声响、怕屏幕里陌生的人物,恨不得全程躲在你怀里……

图源丨《成为你》纪录片


面对胆小、慢热、爱哭、粘人、玻璃心、情绪难以自控的“焦虑体质”娃,心力交瘁的你一定没少这样安抚过——


“别紧张,勇敢一点,这有啥呢!”

“不哭不哭,打针一点都不痛的!”

“没事没事,摔倒爬起来就好啦!”

“输了就输了,重新再来一次呗!”


可是,我不得不告诉你,这些,很有可能是无效安抚。不仅不能让孩子冷静,反而会让他更焦虑。


成为孩子眼里
“镇定的第二只小鸡”



尽管我们都知道,每个孩子有自己的先天性格特质。有些孩子的焦虑报警器过于灵敏,对不确定的事物容易紧张、敏感、恐慌。但实际上,后天的养育方式同样重要。


因为家长与孩子的互动模式,看待问题的教养策略,都会影响到孩子是否能够积极调节自己的情绪,应对成长中的挑战。

1、父母的行为,是孩子情绪的参照物


《游戏力》的作者劳伦斯.科恩曾做过一个”两只小鸡”的实验:


在小鸡出生几天后,科恩把它轻轻捧起,像老鹰盯着猎物般,死死地盯着它的小眼睛。等科恩把它放下时,小鸡吓得僵在地上不动了,开始装死。大约1分钟后,看周围没动静,小鸡蹦起来,重新四下走动。这是从害怕到复苏的一次循环。


第二次实验中,科恩同时吓唬两只小鸡,结果它们一起装死,大约持续了5分钟左右。也就是说,它俩一起装死的时间,比第一步实验中单独装死的时间要长得多。


第三次的实验中,科恩在吓唬一只小鸡的同时,让另外一只消极在一旁转悠。结果被吓的这只小鸡仅仅在地上躺了几秒钟,就蹦了起来。


图源丨图虫创意


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受惊的小鸡会通过身旁的小鸡,来判断自己所处的环境是否安全。


而作为成长中最亲密最信任的人,父母的态度就是孩子的参照物

2、父母的情绪台词,左右孩子的焦虑


焦虑会传染,父母言行举止中透露的情绪,比一百句的安抚都更有影响力。


越是易敏感、易焦虑的孩子,越会细致入微地观察父母言行背后的情绪潜台词。


你自以为的安抚,可能暴露出了危险信号,使得孩子的焦虑更深,内心更恐慌,对自我更多怀疑——“完了,这很危险!”、“这绝对很难!”“我一定应对不了”。


▷比如,当你说:“别紧张,勇敢一点,这有啥呢!”手却一直推着他,不给他后退的机会。

▷那么孩子“听出来”的是:“这件需要勇敢的事,会让人害怕,父母只能逼着我去。”

▷当你说:“不哭不哭,打针一点都不痛的!”眉头却紧锁,双手却使劲按住他。

▷孩子“听出来”的则是:“打针会痛得让人想哭,爸妈也很不愿意面对。”


▷当你说:“没事没事,摔倒爬起来就好啦!”动作却是赶紧扶他起来,查看伤口。

▷孩子“听出来”的会是:“明明有事,大人都吓到了,肯定是大问题。”


▷当你说:“输了就输了呗,再来一次就好!”脸上却露出无奈的苦笑。

▷孩子“听出来”的可能是:“你赢不了的,大人也很失望。”

孩子从出生就具有察言观色的能力,会根据周围环境、人员的表情和行为,来确定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也是我们俗称的“社会参照性”。


图源丨图虫创意


上面那些关心鼓励的话,配上大人焦虑不安的表情,不仅没有安抚作用,反而在无形中却强化了孩子“脆弱、受伤”的自我认知,刺激着孩子内心惶恐不安的情绪。


所以,才会越安抚越焦虑。


要想消除孩子的易焦虑情绪,就要在处理问题时扮演孩子眼中“镇定的第二只小鸡”。用闲庭信步的淡然,带动那只被吓到的小鸡,“诱导”他冷静下来。



用正强化行动,
养出更自信的孩子



著名儿童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说过,“儿童不会自己判断自己,他是以别人对他的态度来判断自己的。”

孩子是天生的观察家,模仿家。他们通过别人对待自己的表情、语气、评价,来描绘出“我”的模样,找到这个世界的求生之道 。


在孩子最初的大脑中,所有的行为都是中性的,行为的优劣,是根据外界赋予的评价来判定的。趋利避害的原则,会形成他们的自我保护色,也会影响他们为人处世的方式。


可以说,父母的语言和行为,塑造了孩子未来的模样。

1、不把自己的焦虑投放到孩子身上

中国亲子关系有一种“焦虑的逆向传导”:父母看似希望替孩子排忧解难,实则却出现焦虑传导倒挂,反过来让孩子承受了父母的那份焦虑。


背负着父母殷切希望的孩子,也背负了期待背后的不能承受之重。


例如一个担心输了比赛的孩子,当下的焦虑除了面对比赛的恐慌,还有担心愧对父母付出的内疚感。此时,父母不断地帮他整理着装,安慰强调“没关系”、又或者生气训斥“这有什么好紧张的呢”,都会让孩子的注意力无法集中在眼下最为关键的事情上,而是疲于应付父母的关爱或责备。这些紧张感、压迫感会双重激活了孩子的焦虑机制。


“冻脸”实验中,小婴儿已经可以敏锐感应父母的表情,图源丨《北鼻的异想世界》


Matthew Sanders 教授提出的“去情绪化”,就是输出不掺杂过多成人情绪的回应。


例如,温柔地倾听孩子的诉说,拥他入怀,轻轻帮他按摩紧张得发抖的小手,用无声的接纳,让孩子可以把注意力回归当下,整理好自己的情绪感受,培养辨识和调节自己焦虑情绪的能力。


面对焦虑的孩子,父母的作用就是充当一个过滤器。


让孩子的不安被看见和包容,被接住和转化的情绪,负能量被过滤掉,正能量才能带给孩子成长的力量。


图源丨《成为你》纪录片


2、用行动向孩子说明:天不会塌下来


韩国曾经做过一个改进版的“视崖实验”,把一个刚学会爬的宝宝,放在一个看起来带有危险的平板上,当不确定是否安全时,宝宝会下意识去看妈妈的表情寻求帮助。


如果妈妈是严肃或者担忧的表情,宝宝则会紧张迟疑,止步不前。


如果此时妈妈向她咧嘴笑了,那么仿佛得到了鼓励,即便底下是火海悬崖,宝宝依旧义无反顾地勇敢向前爬。


当妈妈笑了,面对火海悬崖,依旧无所畏惧


妈妈的表情和话语,对孩子影响巨大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情绪对孩子具有可传递性


父母的“脸色”,藏着孩子的“人设”。


父母的情绪是孩子的镜子,透过你的表现,传递着孩子看待世界的角度,也决定着他们处事的方式。


作为孩子参照的“第二只小鸡”,你在困境时,能够平静地面对问题,从容地处理危机,那么孩子会被这份淡定所感染,内心的焦虑也会得到抚平。


美国心理学家斯纳金(BurrhusSkinner)曾经提出了一种激励理论,被称为强化理论(Reinforcement Theory)


就是当我们的某种行为被他人肯定、为我们带来利益时,我们就会受到鼓励,从而继续这个行为。可当我们受到批评或是伤害时,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然后减少或停止这个行为。


依靠强化,所有人的行为都能被塑造。


换句话说,大人正面的评价与鼓励,能够在孩子身上产生积极的导向,从而使其自发继续这个行为;反之,负面暗示也可能让孩子对自身产生消极的认知,引起恶性循环的后果。


停下你着急要去扶他起来的手,点点带着鼓励眼神的头,孩子才能真的相信自己摔倒了有能力爬起来。


图源丨《成为你》纪录片


焦虑只是孩子的保护色,孩子对世界的认知,来源于父母的反馈。


每个父母都是塑造孩子的绘画家,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对自我的认知。


而最好的绘画方式,就是春风化雨,用“爱”做底色,用“肯定”来勾边,用“鼓励”去定型,让积极向上的引导,润物细无声的滋润孩子的成长,陪伴他们一步步走出属于自己人生的康庄大道。






编辑丨羚羊,人类幼崽观察家。 
题图丨图虫创意
参考文献丨

[1]《游戏力》劳伦斯·科恩博士/著 中信出版社,2017年12月

[2]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Facts for Families: Children Who Won't Go to School (Separation Anxiety).http://aacap.org/cs/root/facts_for_families/children_who_wont_go_to_school_separation_anxiety

[3]《焦虑的孩子该怎么养?》 怡禾心理 王怡蕊 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amp=1681718082&ver=4473&signature=N7EuW8KrWRsPLsnbRPQRhsc-p41Ad3R98abdyAE5MdRYtNCf*e4fUJRivIIFMYXSzxWdPfFMB2WSZ4Dn2RPfKMmEy94o66LBOZUWB6E4XJqMQu-S0RKQUHNURfo0Pm3z&new=1




✍️

|作 者 招 募 & 投稿|

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

投稿邮箱:Kids@guokr.com


果壳亲子Guokr
果壳亲子是果壳旗下的亲子帐号。提供大视野、体系化的教育观点,分享值得信赖、有深度的育儿干货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