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男孩要活得“像个男人”,需要付出怎样沉重的代价?
“我觉得孤独,我把我的感情藏起来,我很少能交到知心朋友。”这是《面具之内》里的镜头,一部撕开所有男性倔强面具的纪录片。
它为我们展示了整个社会对“男子气概”的狭隘定义,是如何一步步伤害男孩、男人以及整个社会。同时也在警示我们养育男孩,需要避开的那些坑。
“男子气概,等同于运动能力?等同于财富?等同于性征服力?”
不同于世俗所认为的与生俱来的阳刚与坚毅,如果我们能看到面具之下,一个男孩在社会期待和父权文化下成长的轨迹,就会发现,这是一条充满困惑与挣扎的道路。
这个世界,一直在欺骗男孩。
是谁塑造了
男孩“理所应当的样子”?
“你要做个男子汉”,这是每个男孩成长过程中不绝于耳的要求。
可是,怎样才算是“男子汉”呢?
——“别哭。”
——“别娘娘腔。”
——“别让人小瞧。”
从小时候,行为上被要求“做个男子汉”。
到长大后,思想上被灌输“像个男人”。
在训练“男子气概”这点上,全世界的要求几乎都如出一辙。
“刚”一点,“酷”一点,“坚强”一点,这些从小“洗脑”的要求看似合理,并没毛病。
可在美国圣昆廷监狱的一次感化活动中,当教员对着那些被判无期徒刑男子问起同样的问题——“你小时候如何看待男子气概?”
他们的回答,听完却让人惊出了一身冷汗。
——“男人要说了算,要能控制。”
——“玩弄女性没关系。”
——“男人用武力解决问题。”
如此理直气壮,笃定中还带着自豪,甚至将自己所犯的过错,视为“真男人”的表现,让人闻之悚然。
这些罪犯自认为“充满男子气概”的背后,心理上的那份自以为是的“骄傲”,根源还得从美国社会营造多年的“三个谎言”说起。
橄榄球教练乔伊·厄尔曼说, 美国男孩从小听到大的第一个谎言——
运动能力=男子气概。
力量、速度、竞技都是运动中所体现男子气概的表现。而一个不擅长运动的男孩,很容易会被归入“软弱无能”的失败者行列。
作为喜剧演员的查理从小就喜欢舞台剧,可是直到上了高中,才真正开始参演。
他不敢在人前展示的原因,是因为男孩演喜剧犯了“禁忌”——“男孩就不该干那个。”
男孩学到的第二条谎言是——
男子气概=财富。
在他们从小接触到的书籍、影视作品里,所谓的 “成功案例”无不是收获巨额财富的商人,得到民众爱戴的超级英雄。
“媒体塑造的成功的男子汉形象充满了暴力和危险,永远为了金钱、权力、尊严。男孩就是在被这些东西所影响。”
当男孩从小把男子气概建立在力量和财富上,认可了越成功越“爷们”,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总有人比你更强壮、更有钱。
那么深陷“比较”心理的男孩,将终身沉浸在索求无度的空虚感中,很难获得满足感。
当心理学家玛德琳·利维恩博士问起——“长大后想做什么。”
一个8岁男孩的回答是——“风险投资人。”
有追求是好事,可是当人生梦想是为了追求金钱,金钱代表成功,这个想法却让玛德琳博士感到担忧。
灌输给他这种观念的父母、学校、媒体,不会意识到——“他走进来时人生已经被规划好,他人生中的选择面会很窄,并且一辈子不会真正感觉到完整。”
而男孩面对的第三个谎言,是来自文化上的。
男子气概=性征服力。
女性被作为加持男性魅力的“战利品”出现,判断一个男人是否有“男人味”,常会看他有过多少个女友,女友有多辣,例如小李子的61个超模女友就一直被人津津乐道。
身边人用来评判你“像不像个男人”的方法,居然是靠你能凌驾于多少女人之上。为了让你“更男人”,其他男人还会施加无尽的恐吓和嘲笑。
荷尔蒙分泌过剩的风流浪子,被吹捧为“真男人”,而克己守礼的忠诚者,却会被嘲讽为“没实力”。至于那些被玩弄和伤害的女性,在他们眼中则如此的无关紧要。
在这套价值里,女性是被物质化的、客体化的,成为被征服的对象,整个社会价值观里,塑造出来的带有侵略性、主导性的男性气质,却饱受褒奖。
《经济学人》曾刊发过的文章《为什么美国男性最孤独》中提到——
“在美国男孩儿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一直被灌输,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男性,就需要具备以下的特质:克制、独立、以碾压他人为代价的竞争能力。”
就是在这样一个倡导“阳刚文化”的社会体系下,一张张所谓的”男子气概”面具,戴上了男孩们的脸上,慢慢地跟他们的身心融合在一起,摘也摘不下来。
“他戴上面具之后,然后渐渐的他就成了面具的脸。”
----乔治·奥威尔《1984》
被禁锢在“男性模板”里
的男孩
我们之前讨论过女性在社会中受到了太多性别偏见。实际上,男性受到的性别“隐形霸凌”也不少。
当男孩在标准的裹挟下,承载了超过自身能力的期待时,长期压抑的隐性伤害,会让被禁锢在“男性模板”里的男孩,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如果你被教练说打球像个女孩,会怎样?”
“我会崩溃的。”
输掉比赛,技不如人,都不足以让男孩伤心,但“像女孩”却会让他感到彻底崩溃。只因为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女孩”,包括一切女性特质都被视为耻辱和无能的表现。
心理学家曾对幼儿园的孩子进行过调研,发现在这群年幼孩子的“微社交”中,男孩之间会自然而然地建立组织和层级秩序,强硬的男孩在最上层,柔弱的男孩和女孩在最底层。
“软弱”、“爱哭”、“娇滴滴”、“像个女孩”、“娘娘腔”,甚至身材矮小、长相秀气、不擅长运动,都容易受到同龄人的歧视和欺凌。
担心被认为“像个女孩”,而努力表现得“像个男人”,成为了贯穿男性一生的焦虑。
而且,在社会化的标准下,为了迎合群体,不被排斥在外,许多男孩会选择了有意无意地表现出“厌恶女孩”,嘲笑所谓的“女性特质”。
社会学家、教育学家 Michael Kimmel博士举例:“一群小男孩玩得正高兴,你只要问一个问题,他们就能打起来——‘这儿谁是娘娘腔?’”
同样深受“男子气概”困扰的并不止美国男孩。
在中国,“男子汉流血流汗不流泪”也是从小耳熟能详的训导。
近些年兴起的男子汉训练营,就采用军训营+野外生存锻炼+年级大会式的大道理课堂,打着“消灭娘娘腔,塑造男子汉”的旗号,训练宗旨是“以刚克柔”,吸引了一波又一波家长前仆后继地把“不够刚毅”的男孩送过去改造。
例如北京一家名为本色男儿的训练营,开办8年,课程6600元起,深受家长欢迎,宣称已经培养了2万多名“真汉子”。
在一个星期到一个月不等的集中训练中,胆小柔弱的男孩,要接受军姿、军体拳的洗礼,感受橄榄球、摔跤的拼搏魅力,在大冬天里被迫赤膊晨跑的锻炼。
同时,接受《男子汉宣言》的大道理课堂。不断给男孩们洗脑,懦弱是会被歧视的,情绪是要被控制的,鲜花和掌声才是需要追求的。
教练的训练严苛且不留情面下,哪个男孩敢哭,就得罚跑操场3圈,再哭,青蛙跳5圈,还敢哭,鸭子步7圈,晚上还要站岗到12点。
用创始人唐海岩的话来解释就是:有些眼泪代表懦弱、索取、恶。男孩流泪,他接受不了。
而被送来这里的男孩,家长给出的理由一般是儿子胆小、爱哭、肥胖、不爱动弹、沉迷游戏。
甚至还有男孩是因为“想养只兔子”,而被家长认为过于娘娘腔,需要进行“爷们训练”。
“像个女孩”就像是一颗毒刺,长在所有男孩、家长和教育者的心上。
《新京报》的时评人陈迪曾经说,“性别文化的能量就是这么强大。它迫使男性将自己很大一部分的人生意义,放在了持续不断地证明自己的‘男性气质’上。”
《月光男孩》中,男主角奇伦因为身材矮小、不擅长运动,从小频繁遭受同伴的欺凌,甚至被母亲无情嘲笑。为了证明自己具有男子气概,让同伴夸赞他够man,他变成了一个戴着大金链子、镶着大金牙的“真爷们”,甚至当起了毒贩。凶残、粗犷、不可一世的外在,成为了他自我保护的盔甲。
谁也不知道,在这幅面具之下,他的内心其实敏感脆弱。可因为害怕柔弱的一面会让别人怀疑自己是同性恋,所以他还是宁愿接受这幅不真实的面具,彻底变成了他的脸……
《他们想让我变成这种男人》一书作者贾里德·耶茨·塞克斯顿就在书中写道——
“有毒的男子气概是一种慢性疾病,一旦我们感染上了,就会一直携带着这种病毒。”
“阳刚”不该成为谁特有的标签
2018年,牛津词典公布的年度热词是:“有毒”。
而评选委员会最初考虑的是以“有毒男子气概(Toxic masculinity)”为年度代表词。
这个“有毒”指的不是男性,而是某些“男人”行为。
评委会指出:
“有毒男子气概”常常与物化女性行为、侵略性行为、好斗情绪、暴力等相关,而这些行为则会带来潜在性甚至真实的严重后果,比如家暴、强奸、性侵等。
有调查显示,在中国2.7亿个家庭中,约30%存在家庭暴力,其中99%的施暴者是男性。但施暴者并非是暴力狂,而是在成长和社会环境下,逐渐形成的“男子气概”让他们将暴力行为视为“权力”的一种表现。
著名学者梁文道就曾说过:
“男性对女性的家暴如此之普遍,并不是因为所有施暴的男性从小自己也一定被虐待或是精神异常,而是因为家庭和社会环境促使男性常常不把女性当做独立的个体来看待,所以他们会对女性有极强的控制和占有欲。”
“拒绝女性化”、“贬低女性化”,导致很多男孩从内心上不认可女人,所以也学不会尊重女人,没把她们当完整的人看。
当我们不断跟孩子强调“像个男人”时,其实被“阳刚文化”捆绑的男孩,就会不自觉掩饰自己脆弱敏感的内心,要求自己参加具有男子气概的运动,征服有“女人味儿”的女性,甚至把“阳刚”曲解为,用暴力去证明自己。
那些成长过程中因为担心“不够男人”而被隐藏起来的情绪、压力、羞耻感,“不在压抑中爆发,就在压抑中消亡”,要么伤人,要么伤己。
伴随着男性更高的自杀率、犯罪率、心理疾病率,无不惊醒这我们,“男子气概”的养育方式,埋下的后患无穷。
据统计,四分之一的男孩子曾上报在学校被欺负,但只有30%会告诉成年人。
因为当爸爸得知你打架输了还哭泣,只会再愤怒地大吼——“别哭,有种打回去!”
《面具之内》中一系列的调查结果也显示“男孩气概”导致的恶果频现——
美国恶性凶杀枪击犯最小的是年仅11岁的男孩;尝试毒品的美国男性平均年龄为13岁;12岁时34%的男生开始饮酒;很多年轻人甚至认为成为唯一一个清醒的人在群体之中会很尴尬。
男性气质研究者迈克尔·基梅尔指出——
对于“女性气质”的拒绝和压制,导致男性最终成长成一个残存的个体: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不能显露自己的软弱,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最终导致心理和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当我们越痛斥“别像个女孩一样”,男孩越容易成为性别暴力的受害者。
拒绝性别标签化,
拥抱真实的自己
心理学上将对男性和女性一般特征的过简概括,称为“性别刻板印象”(Tajfel, 1970)。
指的就是简单将某种性别规定为必须是某种样子,粗暴的一分为二,甚至批评、苛责、妖魔化那些不如刻板印象期待的个体。
但其实,《面具之内》对5万名男生和5万名女孩做了一场性格心理测试,结果男女的90%答案是相同的,剩下的10%恰恰与我们对性别的刻板印象相符合。证明男人、女人,天生在性格气质上并没有什么不一样,只是后天当我们在给男宝宝买蓝色衣服,给女宝宝买粉色奶瓶时,灌输了“性别刻板印象”。
“男女有别”的观念,根植于我们每个人心中。
我们既是加害者,也是受害者。
简单粗暴的标签化,让我们无法看见个体差异的丰富性,也会让他人或自己陷入自我怀疑的泥潭。性别认知的偏差,既框住了我们对别人的认知,也框住了自己。
不是所有的男孩生下来就是喜欢枪、汽车、机器人的,也不是所有的女孩天生就喜欢芭比娃娃和公主裙。独立、坚强、勇敢、果断,这些品质女孩也可以拥有;温柔、体贴、友善、细心,放在男孩身上同样可贵。男孩也可以喜欢粉色,女孩穿蓝色也很好。
性别教育不是排斥异性特质,而是让孩子懂得性别有异,但并不对立。
乐高集团在国际女孩日(10月11日)做出了一个决定:
今后将取消玩具“适合男孩”与“适合女孩”的标签,不再根据性别销售产品,鼓励用户尊重孩子的个人喜好。
拿掉性别歧视的栅栏,每个独立的灵魂才有更多碰撞的可能性。
正如《士兵突击》的编剧兰晓龙在解读“阳刚之气”时,曾掷地有声地说:
“阳刚之气在我看来,更在于你是不是有一个强悍的心灵。这不仅仅是男性公民的事,也是女性公民的事。”
没有谁可以规定你是什么模样。摘下面具,接纳自我,尊重他人,求同存异,才是男女有别的真谛。
《面具之内》的片尾,一位深受“男子气概”困扰的男士感慨道:
“当我被男子气概困住的时候,我感觉自己是不完整的,
总觉得自己不是我应该成为的那种人,也不符合家人对我的期望。
而当我走出对男人的固有观念时,我觉得自己有三米高,
觉得自己有权被爱,建立在同伴之间的归属感,让我感觉自己很完整。”
“I'm not all men. I'm just me.”
编辑丨羚羊,人类幼崽观察家。
题图丨图虫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