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级博物馆之047 太原博物馆

文摘   2024-10-29 12:12   四川  
太原博物馆成立于2000年3月23日,位于山西省太原市长风文化商务区中央文化岛上,前拥汾河,后依内河,北邻山西大剧院,东邻山西省科技馆,是文化岛大平台广场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原市博物馆馆藏文物数量庞大、种类丰富,有陶器、瓷器、玉器、青铜器、书画、家具等10余类,反映了相当长历史时期内的太原历史文化面貌。



01
场馆概况

太原博物馆选址于美丽的汾水之滨,与山西大剧院、山西省科技馆毗邻,是太原长风商务区文化岛平台上的五大场馆之一。

博物馆外观庄重大气,独树一帜,灵感来源于中国红灯笼,主要建筑为5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连通的椭圆倒锥体块连接组合而成,以中国红和青铜色为建筑外墙主色调。


太原博物馆有基本陈列“锦绣太原历史文化展”“赵卿墓车马坑展”、专题展览“抟土成金——馆藏明清瓷器展”及“我为青山主——傅山专题展”“霸府名都——太原博物馆藏北朝隋唐文物展”“魏碑溯源——平城时期魏碑书法艺术展”等10余项临时展览。 


太原博物馆与山西青铜博物馆共用场馆。山西青铜博物馆于2019年7月开馆,展出的青铜器物多达2000余件,不少稀有的青铜器,都是成组成对地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约有700件展品是近年全省各地公安机关通过打击文物犯罪专项斗争追缴回的文物,其中不乏诸如晋公盘之类的稀世珍宝,着实令世人震惊。‍‍‍



02
基本陈列

--- 锦绣太原 ---

早在50万年前,太原已经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新石器时代,义井文化、光社文化等异军突起;先秦时期,赵简子创建晋阳城,赵襄子立国建都;秦始皇统一中国,太原郡初设;汉文帝由此登基,汉武帝依此击败匈奴;魏晋南北朝乱世之末,尔朱荣高欢凭借武力,先后霸临中原,据晋阳而号令天下;隋末李渊父子由晋阳起兵,建立大唐王朝;五代扰攘,晋阳四次立国为都;宋赵光义灭北汉,为镇压“王气”,火焚水淹,毁灭了晋阳古城,后又在汾东唐明镇新建并州城,设太原府,其后元、明、清皆沿称其为“太原”。


一单元“河流曲绕晋阳城”从地理环境、文明起源引出晋阳建城。公元前497年,晋卿赵简子于晋水之北筑城,名曰“晋阳”,太原城市历史从此揭幕。


第二单元“黄云画角见并州”展示了秦汉以来,并州太原郡作为北中国军事重镇,发挥砥柱中原的关键作用。展览将正在进行考古发掘的东山古墓陵园遗址阶段性成果予以展示,让观众在博物馆参观的同时,更加关注和期待田野考古发掘。


第三单元“并门雄镇军权重”作为展览的重点部分,展示了名城晋阳由北朝走向盛唐,迎来发展高峰。特别是北朝晚期至五代十国的近五百年间,太原地位特殊,是砥柱中原的军事重镇,也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流互动的核心区域,其发展变迁展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发展历程。

以北齐娄睿墓和徐显秀墓为代表,其墓室壁画色彩艳丽、技法纯熟,随葬陶俑类型丰富、规模庞大,生动的场景和人物服饰展现了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的历史画面。


第四单元“太原烽火照中原”展示自宋代以来,太原府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及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直至太原首义为辛亥革命夺取最后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第五单元“地贵自然芝草出”重点展示太原地区的考古成果,内容涉及赵卿墓反映的昔日晋阳辉煌、娄睿墓壁画映射的朔风猎猎时代风貌、虞弘墓石椁浮雕浓缩的丝路风情、唐墓壁画“树下老人图”解谜等,同时运用数字技术让文化亮点“动起来、活起来”。



--- 赵卿墓车马坑 ---

赵卿墓1988年在太原市金胜村发掘出土,是山西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随葬品最为丰富的东周贵族墓葬,随葬品共3421件,其中青铜器1402件,玉器669件,金器11件,陶、木、骨、角、蚌、贝器1339件。

车马坑是赵卿墓的重要组成部分,平面呈曲尺形,由长方形的车坑和马坑垂直交汇而成。东西总长14.8米,南北总长12.6米,面积为110平方米。



--- 抟土成金 ---

“抟土成金——太原市博物馆馆藏明清瓷器展”遴选部分馆藏明清瓷器,分为三个单元展示,包括明永乐年间青花折枝花果纹梅瓶、清乾隆青花缠枝莲六角贯耳瓷瓶、清咸丰青花皮球花兽足瓷盘等。除了官窑瓷器以外,展览也将呈现部分民窑制品。



03
馆藏珍品

--- 骆驼俑 ---

北齐骆驼俑,高32厘米,宽18厘米。骆驼有“沙漠之舟”的美誉,古代商人借助它负重跋涉,横跨欧亚大陆,进行东西方物资交流。墓葬出土的陶质骆驼、载人载物骆驼俑、役夫俑体现了丝绸之路上用骆驼来驮运货物的情况,反映了东西贸易往来的繁荣景象。




--- 持笙男俑 ---


持笙男俑,高42厘米,宽16厘米。身穿浅褐色右衽圆领窄袖袍,腰系黑色革带,双手袖于胸前,左臂夹笙,笙管部分由墨线分出六根簧管,吹管部分施黑彩。





--- 玻璃杯 ---


北齐玻璃杯,上口径8.5厘米,下口径4.5厘米,高10.1厘米。圆口微敛,深腹,直壁,喇叭形底足。腹外壁五排圆形饰。泛绿色不透明玻璃质,应为西域传入品。




--- 螭柄鸡首壶 ---


北齐螭柄鸡首壶,通高49厘米,盘口径11.6厘米,腹径24.5厘米,底径12.8厘米。盘口微敞,细高颈,鼓腹,与螭柄相对处有一鸡首。两旁各有三钮,中间钮下贴宝相花一朵;螭柄、鸡首及六钮下个垂束莲、忍冬。腹部有棱,下贴四只展翅凤鸟。通体黄绿釉,有冰裂纹,釉面光亮,胎质略粗,呈浅黄色,质较坚。





--- 东罗马金币 ---


拜占庭希拉克略王朝金币,直径2.4厘米,重3.3克。正面为头戴正冠,肩披甲袍的国王半身像。左侧是东罗马帝国希拉克略王朝希拉克略皇帝,右侧是他的儿子。背面有末端为西字形的十字架和四级台座,周缘有铭文,字不可释读。1970年陕西省西安市何家村出土一枚金币与此相同,是中外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 汉白玉石造像 ---


北齐汉白玉石造像,通高134厘米,宽81厘米,立像残高83厘米。佛像比例均匀,馒头状高肉髻,头顶磨光。面像圆润,双耳下垂。外批双领下垂式袈裟,衣纹为双阴线刻。举右手,掌心向外,施无畏印;左手外伸于左腹侧,手心向外,施与愿印。脸、鼻、颈、手部残留贴金。佛身后为舟型背光,上端前倾;图案分为四层,由外而内为火焰纹、莲花叶草、同心椭圆、背衬莲瓣。圆形头光图案由外而内分别为莲花叶草、多重同心圆光环、双层莲花瓣。




--- 酱釉四系罐 ---


西晋酱釉四系罐,口径12厘米,肩径24厘米,底径12厘米,高21.5厘米。泥质红陶,内外都饰有一层酱黄釉,四系耳。四系罐是西晋时期的典型器物,这件四系罐通体饰酱黄釉,这在北方地区的西晋墓中极为少见。




--- 青瓷灯 ---


北齐青瓷灯,通高50.5厘米,盘口径17.5厘米,柄高29.0厘米,底径20.0厘米。灯由灯碗、长柄、底座三部分组成。灯碗呈钵形,直口,弧壁,深腹,外壁饰八瓣仰莲纹。圆形高直柄,柄上有三组联珠纹带与四组双弦纹相间排列。覆盆形底座,平底,座面饰八瓣覆莲纹,底部有两道凹弦纹。粉白色胎,胎质稍粗。釉呈黄绿色,施釉不均,有细小的开片,积釉处釉色较深。




--- 青花“内膳所造”款龙纹碗 ---


青花“内膳所造”款龙纹碗,口径12.8厘米,足径5.5厘米,高6.3厘米。太原食品街出土,青花瓷纹饰采用双勾填彩技法描绘,青花发色蓝艳泛紫,层次分明。这批器物的款识特征明显,皆以青花书写,四字楷书。

太原出土的这批瓷器遗物,应为明代晚期万历至崇祯时期,晋王府在景德镇订制的具有官用性质的民间窑场烧造的高档瓷器。这批瓷器的出土,填补了瓷器款识研究上的空白,对研究明代晚期景德镇的制瓷手工业,明代晋王府的兴衰历史以及锔瓷工艺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 青釉人物图执壶 ---

唐青釉人物图执壶,上口径6.7厘米,底径8厘米,高16.5厘米,腹径11.5厘米。唇口,直颈,溜肩,腹下收,平底。颈部一侧置短流,另一侧置条形曲柄。内外均施青釉,釉色青中泛黄,施釉不到底。器身以席纹为地,中部贴塑跳胡旋舞、打拍板、吹筚篥三组人物形象。



--- 《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二十 ---


宋元丰八年(1085)《崇宁万寿藏》本《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二十,开本长30厘米,宽11.1厘米。又称《崇宁万寿藏》《崇宁万寿大藏》,是北宋时期福州闽县白马山的东禅寺等觉禅院发起募捐刊刻的国内第一部私刻大藏经。该藏从宋元丰三年(1080)开雕,至政和二年(1112)雕成。开始雕刻时只称大藏经,后因以藏进献徽宗皇帝,祝延圣寿,于崇宁二年(1103)奉敕,赐名《崇宁万寿大藏》。




◇ 本文部分信息来源于太原博物馆等

◇ 本文未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End -


思迪爱逛博物馆
一起逛逛博物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