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位于天津市南开区水上公园西路9号,占地7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于1998年2月28日,周恩来诞辰百年纪念日前夕开馆。
纪念馆基本陈列分为三大展区即主展厅、按1:1比例仿建的北京中南海西花厅专题陈列厅和专机陈列厅。主展厅内有:周恩来生平展“人民总理周恩来”、邓颖超专题展“邓颖超——20世纪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西花厅专题陈列厅设有复原陈列和主题文物展“伟大的情怀”;专机陈列厅陈列着苏联政府赠送给周恩来总理的伊尔—14型678号专机。
01
建馆历史
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的前身是周恩来同志青年时代在津革命活动纪念馆(简称青年时代馆)。1976年,周恩来逝世后,为了缅怀他的光辉业绩,中共天津市委、市人民政府报请中共中央批准,在他青年时代读书和从事社会活动的南开学校东楼建立了纪念馆,1978年3月5日正式开放。叶剑英为该馆题写了馆名。
· 1917年,周恩来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
青年时代馆的复原陈列有东四讲室和理化讲室,是当年周恩来上课的教室和开展社会活动的场所。内容分为:中学时代、留学日本、“五四”时期、旅居欧洲四个部分。整个陈列展出历史图片、实物、文献400余件。其中有“五四”时期的珍贵历史照片、周恩来在中学时代以及“五四”运动期间主编的报刊等珍贵文物。
· 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的周恩来。
周恩来和邓颖超的青少年时代是在天津度过的。在这里他们相识、相知、相爱并共同走上革命道路,传播革命思想,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 1925年8月8日,周恩来和邓颖超在广州结婚。
新中国成立后两位伟人一直关心天津的工作、关注天津的发展,多次亲临天津视察指导。他们把天津作为第二故乡,生前分别留下遗嘱,先后将骨灰撒在天津,体现了他们对天津人民的特殊感情。
· 1950年8月8日中南海西花厅,两人结婚二十五周年留影。
为了缅怀铭记周恩来、邓颖超的丰功伟绩和高尚品德,中共天津市委、市政府决定并报请中共中央批准,建立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原周恩来青年时代在津革命活动纪念馆建制撤销,并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原址移交南开中学。
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于1996年12月23日奠基开工,1998年2月28日,在周恩来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前夕隆重开馆。
02
主展厅
--- 瞻仰厅 ---
瞻仰厅正面是周恩来邓颖超的汉白玉雕像《情满江山》,背景为大型壁毯《海阔云舒》,两侧浮雕墙镌刻出五四运动、南昌起义、红军长征、西安事变和开国大典、祖国建设等历史性画面。
--- 周恩来生平展厅 ---
周恩来生平展厅中的主题展览“人民总理周恩来”分为三部分:为追求真理不懈探索;为民族解放建立功勋;为人民幸福鞠躬尽瘁。以时间为序、按专题的形式,展示周恩来作为民族英雄、党的领袖、开国元勋、人民公仆、世界伟人的重大历史贡献。
第一部分 为追求真理不懈探索。19世纪末,周恩来出生在内忧外患的中国。他少年立志“为中华之崛起”发愤读书。在天津求学期间,他参加并领导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他先后赴日本、欧洲,不懈追求救国图强的真理。通过推求比较,他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并说:“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宣传奔走。”
第二部分 为民族解放建立功勋。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周恩来立下不朽的功勋:大革命失败后,他领导南昌起义,创建了人民军队;在遵义会议上,他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取得长征的伟大胜利;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他根据党中央指示精神,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抗日战争时期,他坚持在国民党统治区,为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懈奋斗;解放战争中,他协助毛泽东指挥三大战役,为筹建新中国不辞辛劳,付出巨大的心血。
第三部分 为人民幸福鞠躬尽瘁。周恩来在共和国总理的岗位上工作长达26年。在组建政府的过程中,他作为开国总理,团结各阶层人士,为新中国初期的建设事业和政权巩固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国际舞台上,他作为第一任外交部长,为创造有利于国家建设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在担任共和国总理期间,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受到全国人民的衷心爱戴和敬仰;“文化大革命”中,他苦撑危局,力挽狂澜,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像一座丰碑永远屹立在人民心中!
--- 邓颖超专题展厅 ---
邓颖超专题专厅的主题展览 “邓颖超——20世纪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分为两个展厅呈现革命战争年代和建设改革时期。每个展厅又分为三部分,展览展示邓颖超在各个历史时期,团结、领导各界妇女为创建新中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她在世界妇女运动中做出的历史贡献。
第一展厅 革命战争年代。投身五四爱国运动。邓颖超出生于清朝末年,幼年丧父,随母亲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在母亲自强、自立的言传身教中,渐渐成长起来。她少年立志救国,发出“振起精神,谋国家之进步”的誓言。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年仅15岁的邓颖超参与发起成立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组织讲演队,宣传爱国思想,并和周恩来等人共同创建了天津进步青年团体觉悟社,成为天津学生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
探索妇女解放之路。邓颖超从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一面教书,一面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她在天津发起成立女星社等妇女进步组织,参与创办关于妇女问题的刊物,宣传妇女解放思想,探索妇女解放道路,不遗余力地做了大量争取和维护妇女切身权益的工作。1924年她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为中共党员,任中共天津地委妇女部部长。从此,她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妇女的解放事业。
团结各界妇女参加民族解放斗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邓颖超作为中共代表团成员,在国民党统治区积极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团结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妇女共同抗日。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争取国内和平,她不辞辛劳,奔走于重庆、南京等地,宣传党的和平建国主张。解放战争时期,她深入农村,参加土地改革,领导解放区妇女运动。新中国成立前夕,她领导筹备并主持召开中国妇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推动中国妇女解放运动进入一个崭新阶段作出了贡献。
第二展厅 建设改革时期。引领广大妇女投身国家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邓颖超主持起草的新中国第一部法律——《婚姻法》颁布实施;同时,她参与制定并积极贯彻党的妇女工作方针,引导妇女参加社会主义建设,重视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解决妇女的特殊困难,并较早地向党中央提出节制生育的意见。她经常深入工厂、农村、学校进行调查研究,实地了解各地妇女生产和生活情况,鼓励她们自尊自强,学好本领,投身到国家建设之中。
开辟与国际妇女运动相结合的新局面。邓颖超作为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执委会理事,为提高中国妇女在国际上的地位,增进中国妇女同各国妇女的友谊,推动世界和平运动做了大量的工作。她与世界各国妇女团体广泛建立联系,开展友好交往,并积极参加国际妇女会议和重大活动,接待来访各国妇女代表,为世界妇女运动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她以自己杰出的才能和高尚的品格,赢得各国妇女的敬重。
把妇女工作当作终身责任。1983年6月,邓颖超当选第六届全国政协主席。她虽然不再具体领导妇联工作,但仍然以妇女解放事业为己任,勉励广大妇女提高觉悟,增长知识,加强修养,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贡献最大的力量。她还十分重视总结妇女运动的历史经验,为妇女运动史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她对自己奋斗一生的妇女工作岗位,充满感情,不止一次地说过“我对妇女工作的关心和责任,一直承担到生命的终止”。
03
西花厅专题陈列厅
纪念馆建馆以来,入藏文物、文献及照片资料万余件,其中有大量周恩来、邓颖超的工作和生活用品以及藏书,这些藏品难以在生平陈列中充分展示。而仿建的周总理和邓大姐生活和工作的西花厅则可以以实景实物这种更直观的展示手段,展示周恩来、邓颖超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 周恩来、邓颖超与西花厅工作人员合影。
西花厅位于北京中南海的西北角,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周恩来和邓颖超一生办公和居住的处所。自1949年11月搬进西花厅,直到病重住院,周恩来一直在此工作生活。
· 北京 中南海西花厅。
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中的“西花厅”整体依照上个世纪60年代中南海西花厅的布局和风格1:1仿建而成。
西花厅占地1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3379平方米,南北长约160米,东西宽约60米,由两个院落组成,前院用于周恩来和邓颖超接见重要国内外宾客,后院是周恩来与邓颖超的工作、生活区域,室内陈设皆为原貌。
04
专机陈列厅
伊尔14型—678号客机是1957年8月苏联政府赠送给周恩来总理的专机,也是共和国第一任总理乘坐的第一架专机。飞机长21.3米,翼展31.7米,高7.8米,重12300公斤,升限6500米,最大航程3200公里。
自1957年至60年代中期周总理一直乘坐该机,到过许多国内城市,还去过越南、朝鲜等周边国家。出于保密工作的需要,这架飞机有678和600两个机号交替使用。
1958年周总理乘坐这架飞机从哈尔滨回北京时,中途曾降落天津。如今它来到了伟人青年时代学习、战斗过的第二故乡天津,永久陈列于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伴随伟人的英灵。
05
馆藏珍品
--- 检厅日录 ---
《检厅日录》记载的是周恩来等被捕代表1920年4月7日至1920年7月17日在天津地方检察厅被关押的情况,是周恩来根据被捕代表的活动日志与日记编辑而成,采用的是日记体。 根据周恩来在该书“例言”中记载,书稿完成于1920年11月24日赴欧留学的途中:“飞飞志于印度洋中赴欧船上。”
该书稿1921年春起在天津《新民意报》上刊登。1926年7月,在同为被捕代表的马千里和孟震侯先生的努力下,由又新印字馆刊印成书,署名“周飞飞”。《检厅日录》为三十二开本,黑色硬皮精装,传世很少,为国家一级文物。
--- 周恩来、邓颖超骨灰盒 ---
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保存着一个楠木深雕松鹤图案的骨灰盒,它先后盛放过周恩来、邓颖超两位伟人的骨灰。是国家一级文物。
--- “新海门”号 ---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9年前承担邓颖超骨灰撒海任务的“新海门”号船舶落户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
“新海门”号船舶1990年投入使用,船长38米,宽8米,型深3.35米,曾经是天津港一艘重要的承担人员接送任务的交通船舶。1992年7月18日,载着邓颖超同志骨灰的“新海门”号汽笛长鸣,慢慢向海河入海口方向驶去。遵照邓颖超生前遗愿,她的骨灰全部撒入天津海河。
· 1992年7月18日在天津海河“新海门号”轮船上,举行了隆重肃穆的骨灰安葬仪式。
◇ 本文部分信息来源于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
◇ 本文未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