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级博物馆之035 邯郸市博物馆

文摘   2024-10-03 12:12   四川  

邯郸有3100年的建城史,8000年前孕育了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战国时期,邯郸为赵国都城,汉代与洛阳、临淄、南阳、成都共享“五大都会”盛名。邯郸临漳县先后为曹魏、冉魏、前燕、东魏、北齐都城。



自前386年赵敬侯赵章从中牟迁都邯郸至公元前228年赵幽缪王赵迁被擒,邯郸历经赵国8帝158年的艰苦创业,发展成为当时赵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也是当时北方最大的工商都市和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


战国时期七雄之一赵国的帝王陵寝“赵王陵”位于今天邯郸市丛台区与永年区的西北交界处,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河北省乃至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王陵。



这五座陵台七个墓冢被认为可能是赵敬侯、赵成侯、赵肃侯、赵武灵王、赵惠文王、赵孝成王、赵悼襄王七个赵王的陵墓。赵王陵屡次被盗,失窃文物曾被贩卖到英国、加拿大等国,部分追回的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邯郸市博物馆。




01

场馆概况


邯郸市博物馆成立于1984年,前身为成立于1968年的“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邯郸展览馆”。



1984年7月,邯郸市博物馆建立并与展览馆共享主馆建筑。1986年8月邯郸市展览馆撤销,保留邯郸市博物馆。



邯郸市博物新馆始建于2008年,建筑总高35.5米,占地约120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30679平方米,分为地下1层,地上6层,展厅面积15000余平方米。



博物馆一层为观众综合服务大厅和青少年体验中心;二层为临时展厅;三层为邯郸历史文化基本陈列,展示了邯郸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全面反映了邯郸历史文化、社会变迁过程,是一个全面了解邯郸、认识邯郸的文化窗口;四层为磁州窑展、古代佛教造像石刻展、古代钱币展等三个独具特色的专题陈列展厅。五层、六层配备有文物保护实验室、办公科研用房等。



一楼中央大厅三面墙壁还镶嵌有“磁山之光”、“胡服骑射”、“建安风骨”三幅锻铜壁画,面积为210平方米,集中反映了邯郸历史文化的三个重要时期。大厅中央还置有一组以赵王陵出土的青铜马为原型而创作的青铜马群雕,气势恢弘。



目前,馆内布置有新石器时代的《磁山文化》、赵国两汉时期的《赵文化》、北朝至宋元时期的《中国磁州窑瓷器》、北朝时期的《茹茹公主墓》、唐宋时期的《邯郸古代石刻艺术》等五个基本陈列。




02

基本陈列


--- “甘丹”风华 ---


“甘丹”风华——邯郸历史文化基本陈列汲取邯郸历史发展中有特色和重要的历史事实和文化成就,按时间线索追溯邯郸先民在这块古老土地上繁衍生息,用勤劳和智慧开拓创造邯郸的历史,分为4个展厅,9个单元。


邯郸西依太行,崇山峻岭、浅山丘陵、河谷壑流阶梯分布;东跨平原,黄河故道、漳、滏、洺、卫河纵横其间,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旧石器时期有新桥遗址,新石器时期磁山农业文明灿烂。


商族文化在漳河流域起源、发展,战国时期邯郸为赵国都城,汉代这里是著名商业都会。汉末邺城崛起,魏晋南北朝时相继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国都,兴盛近四百年。


隋唐以降,大名藉运河而兴,洺、磁扼形胜滋衍,金戈铁马纷扰历史云烟。宋金元明清,广平、大名路府并立,耕读传家世风敦然。清末铁路贯通,新学渐兴,工矿略显,为近代邯郸复兴之启端。


民国时期近代工业艰难行进,民族危机日益逼悬。抗战烽火遍燃冀南,革命老区肇始元元,邯郸儿女为新中国的建立和民族复兴做出了贡献。



--- 邯郸古代石刻艺术陈列 ---


该陈列以单体造像文物、复原景观和图片的形式,集中展现了邯郸境内北朝至宋代的石刻、造像艺术。陈列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 北朝造像艺术。邺城佛教的发展最早始于十六国时期,后赵、冉魏、前燕的相继建都邺城,使得佛教在邺城逐渐发展壮大,佛教造像艺术也逐步发展起来。


北魏时期,随着云冈和龙门石窟的开凿,造像艺术进一步渗入民间,邯郸出现一批北魏单体造像。东魏北齐时期,邺城的佛教造像艺术达到鼎盛,开凿了响堂山石窟,同时出现大量精美的汉白玉单体造像。


北魏时期的佛造像艺术达到历史上的第一个繁盛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为代表的北魏造像影响到邺城地区,以孝文帝迁都洛阳为界限,前期表现“浑厚沉着”,迁洛之后则表现“秀骨清像”的样式。


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邺城所属地区为东魏,并继而成为东魏的政治中心。


受龙门石窟的影响,东魏造像的主流风格为“面为恨刻,削为容仪”的秀骨清像,但在以邺城为中心的范围内,已经开始彰显出一种新的风格,造像身体健壮,阴刻双线衣纹的风格逐渐成熟,为“北齐样式”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经过了东魏的短暂过渡后,北齐造像一改前期清瘦作风,造像整体变得疏洁淳润,面相丰颐而富有神韵,尤其在衣纹表现上,受当时画家曹仲达“曹衣出水”画风的影响,衣纹疏简贴体,使人物形象在疏简平淡中流露出内在的活力,从而开创了佛教造像艺术史上的“北齐样式”。


第二部分 隋唐造像艺术。经过两百多年的南北朝分裂,隋朝统一了中国。隋文帝杨坚自幼便生活在佛教寺院里,所以在他的政权稳定后,诏令在全国范围内恢复佛教。《续高僧传•释明芬传》记载,“仁寿(601〜604年)下敕,令置塔于磁州石窟寺”。邺城虽然在隋代失去了政治中心的有利地位,但其作为佛教中心的影响并没有衰弱。


到了唐代,佛造像艺术在“大而盛”的社会和艺术环境中进入成熟阶段,不但继续了南北朝以来的风气,还出现了表现内容更丰富、技巧更熟练的众多佛教造像类型,佛造像艺术达到顶峰。


第三部分 五代宋造像。唐末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深化,中央宦官专权,地方藩镇割据,国家走向分裂,相继出现了五代十国。因中原地区兵火频仍,社会动荡,加上后周世宗柴荣于显德二年(955)下诏毁佛寺、禁佛教,废天下佛寺过半,各大寺院佛像壁画大多被毁。此时的佛教造像艺术基本继承了晚唐旧风,但明显流露出颓败和衰退之形。到了宋代,佛教造像艺术在创作手法上趋于写实,人物造型进一步生活化、世俗化。经历过唐代的顶峰之后,宋代的石刻造像艺术逐渐走向衰落。


第四部分 北朝刻经艺术。在石壁上大面积镌刻佛经最早始于北响堂石窟,北齐天统四年(568),晋昌郡开国公唐邕在鼓山石窟“眷言法宝是所归依,以为缣湘有坏,简策非久,金牒难求,皮纸易灭。”于是,“发七处之印,开七宝之函,访莲花之书,命银钩之迹,一音所说,尽勒名山。……”从而开创了中国大面积镌刻佛经的历史。



--- 磁州窑瓷器陈列 ---


磁州窑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民窑,位于今河北省南部的磁县和峰峰境内,因古代地属磁州而得名。这里在北朝晚期初创青瓷窑场,隋唐为普通民窑,宋、金、元时期,进入装饰陶瓷的时代,装饰品种、技法丰富多彩。明清两代,彭城为北方瓷都。清末民国时期,彭城窑引进青花、五彩工艺。而晚清民国时期青花、五彩装饰艺术的繁荣,续写了磁州窑新的辉煌。



第一部分 开篇序章。北朝时期,邺城成为中国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使得邺城西郊的漳滏流域开始生产瓷器,创立北方最早的青瓷窑场。这些青瓷胎体有粗有细,釉色青灰或青黄,半数口部有化妆土,器物厚重而精美。



第二部分 历史巅峰。磁州窑一千多年的烧造历史中,在宋金元时期达到了鼎盛。北宋名窑林立,磁州窑成功地将中国绘画技法用于瓷画,并创烧了磁州窑精品——白地黑花。金代,成为磁州窑系之集大成者。元代,磁州窑瓷器以白地黑花为主流,内容极为丰富,此时,开始为皇家官府烧造贡瓷,并作为商品远销海外。




第三部分 北方瓷都。彭城窑元末明初成为磁州窑的烧造中心。民间有“千里彭城,日进斗金”以及“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说。明清两代,彭城窑主要生产碗、盘、盆、缸等民用瓷,曾为皇家官府烧造瓶、罐、坛等大型酒器。这个时段的装饰仍以白地黑花为主,然而没有宋元时期的恢弘精致,但却更加简练流畅。



第四部分 雅俗共赏。清朝末期,清政府实行新政,采取振兴实业、奖励工商等系列新措施,对彭城制瓷业产生重要影响。随着瓷业改良的进行,彭城窑从胎质、釉色、装饰及成型、烧造工艺等方面都有较为全面的改进。此后,传统的工艺技法开始退出历史舞台,青花五彩代替了白地黑花,为磁州窑注入新的活力。



--- 方圆世界 ---


中国历史上钱币的形式更是多种多样,先后有贝币、铜币、黄金、白银、纸币等。在邯郸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先后见证了甘丹刀布、常平五铢、阜昌通宝、冀南银行币等珍贵货币的发行,邯郸也是人民币的发祥地之一。



第一单元 货币春秋。展示了自商周天然贝币起、到战国各国货币、秦汉半两、历代方孔圆钱、清代银锭、银票、近代机制货币和纸币等各类文物,讲述了数千年来中国货币发展的大历史。




第二单元 邯郸泉韵。主要展示了历史上邯郸地区发行的货币,有战国时期赵国发行的各类布币、刀币等;第二部分北朝货币有永安五铢、常平五铢、五行大布等北朝政权货币,还有两宋之交伪齐政权发行的阜昌元宝;第三部分为新中国成立之前冀南银行发行的各类货币,并有复原的冀南银行旧址及印制货币的石印机。




第三单元 孔方韵事。分货币谐趣、钱文书法、铸造天工、青蚨民俗几部分,展示了货币本身所包涵的各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更多内涵,同时辅以触摸动画展示了货币的铸造流程,并以多种形式的游戏来增强观众对钱币知识的了解。





03

馆藏珍品


--- 金银涂乘舆大爵酒樽 ---


酒樽分乘盘和酒樽两部分,通体鎏银,纹饰鎏金。酒樽盖隆起,上面三只朱雀展翅欲飞,酒樽腹部两侧透雕蟠龙铺首衔环,酒樽壁部采用细线镂刻的手法,描绘出流云,鸟兽,奔鹿,羽人,西王母,侍者,奇花异草等神仙境界图景,酒樽底部以熊饰作三足,装饰与乘盘足相同,熊身和铺首镶嵌玛瑙、绿松石、水晶等。


在托盘底部有隶书铭文:“建武廿三年蜀郡西工造乘舆大爵酒樽。”由此可见,这件金樽乃汉代鼎鼎有名的官造——“蜀郡西工”的杰作。铭文中的“乘舆”二字,表明了这件器皿是蜀郡西工专门为皇室制造的。如此精美绝伦的酒樽,是邯郸市博的镇馆之宝。




--- 蟠螭纹马首耳大铜鉴 ---


这个青铜鉴为国家一级文物,口沿窄方,颈部饰一对圆雕马首环耳,马鬃毛卷曲,极具张力,上腹部饰兽首耳一对,口沿饰綯索纹,颈部及腹部以凸弦纹相隔,内填细密的蟠螭纹。该器物体型较大,铸造精良,纹饰细腻。


从器型和纹饰来看这件应为战国早期器物,却出土于东汉王侯级别的墓葬中,说明早在东汉时期,这件马首耳大铜鉴就成为一件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的前代重器,不仅为主人珍视,更成为珍贵的陪葬品。




--- 透雕夔龙纹金牌饰 ---


这件长方形透雕夔龙纹金牌饰,采用金铜合金铸造而成,经测定含金量为40%,四周边框上饰涡纹,牌面透雕两夔龙纹,两夔龙以牌面中心纵轴对称分布,头向内侧,作腾空而起状,形态逼真,背面两侧有带形穿鼻,便于与织物或革带缝缀联结,其上侧边框有刻有一行细小浅淡的细小文字,疑为先秦铭文。


这件透雕夔龙纹金牌饰,是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民族融合的产物,是先秦服饰金器之精品,具有特别的历史、艺术价值,是国家一级文物。




--- 青铜马 ---


赵王陵二号陵出土的这三件青铜马形态各异,一匹作仰头行走状,一匹作低头伫立状,还有一匹作低头觅食状,三匹马的尾巴均打结,而且肌腱隆突、四肢发达、背部丰满、臀部强健、马颈有力,根据这些特征,有专家推断它们是成年蒙古战马的造型。


这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具有写实艺术风格的青铜马,比汉代有名的“马踏飞燕”还要早400年左右,为国家一级文物,堪称“国宝”。




--- 刻度天禄架熨斗 ---


刻度天禄架熨斗,通体呈翠绿色,器形高大,厚重,比例匀称、稳定,支架柄细长,中部有孔可插置熨斗,支架顶部雕饰有“天禄”。“天禄”为传说中的瑞兽,是常见的汉代装饰,寓意为 “天赐的福禄”。这只“天禄”的铸造运用了圆雕、浮雕、线刻等多种手法,构思精巧自然,造型生动,憨态可掬。这只熨斗柄上还铸有12个圆圈代表刻度。有专家认为该器物有“持权柄以熨天下”的寓意,礼仪陈设的功能更多一些。




◇ 本文部分信息来源于邯郸市博物馆

◇ 本文未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End -

思迪爱逛博物馆
一起逛逛博物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