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彩中秋特地圆

文摘   文化   2024-09-17 12:12   四川  

戳蓝字“思迪爱逛博物馆”关注我哦~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夏历八月十六 。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北宋时期,中秋节已经成为普遍的民俗节日,并正式定阴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中秋节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01

关于兔子


古人认为月亮中的阴影颇似兔形,故就此产生了“月中有兔”的美丽情结。对此,最早的文字记录应追溯至屈原的《天问》:”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


古人对此多有“附议”,如张衡就曾在《灵宪》中说过:“月者,阴精,积而成兽,像蛤兔焉”;《后汉书·天文志》中曰: “月者,阴精之宗,积而成兽,像兔。阴之类,其数耦”;汉代的《诗纬推度災》则认为月中兔子和蟾蜍的形态是随着月亮的由缺趋圆而形成的:“月,三日成魄,八日成光,蟾蜍体就,穴鼻(兔子)时萌”。


· 陕西绥德四十里铺汉画像石墓门楣西王母仙界图像局部。


慢慢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月兔捣药、嫦娥飞升的传说也渐渐显现,那时候故事的版本普遍是:飞升后的嫦娥受罚变成蟾蜍,与捣药的玉兔一起侍奉西王母。据《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的记载也可推知,在神话传说中,西王母是不死药的掌管。


· 山东滕州汉画像石西王母图像。


古人没有天文望远镜,看不见月球上坑坑洼洼的环形山,不甚了解月球的构造以及地球、月球、太阳的运动关系。更多是由肉眼可见的月亮形象,而衍生出对它的种种想象。


在五代时期的敦煌壁画中,画师就描绘了人们想象中的日月运行规律。菩萨的左、右手分别托着太阳和月亮。


· 五代 手托日月的十一面观音菩萨 莫高窟第35窟。 


菩萨右手的月亮中是画师们想象的月宫图景,金蟾、桂树和捣药的月兔被清晰地描绘在月亮上。


· 五代 菩萨手中的月亮 莫高窟第35窟。


在隋末唐初的一些铜镜铭文中,常将铜镜比喻为明月。月宫镜的题材,基本来源于民间神话,内容满足古代一切关于月亮传说。多数月宫镜的主题是嫦娥、西王母、桂树、蟾蜍、玉兔等,也有一部分为其他美好寓意的图案。


月宫镜有圆形、菱花形、葵花形等多种。其主纹的构图大体一致,中间为一株大的桂花树,两侧一边为腾空飞舞的嫦娥,一边为持杵捣药的玉兔,树下是一只呈跳跃状的蟾蜍。



· 唐 月宫镜。©故宫博物院


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大吉”月宫镜甚为精美。镜子内切圆形,龟钮。钮左上方为凌空升腾的嫦娥,左手擎有“大吉”二字铭文的方牌,右手托一果盘。盘内盛桂子三粒,桂叶二片。钮右上方为一株枝叶繁茂的桂树,桂树下蟾蜍跳跃。


嫦娥脚下白兔杵臼捣药。钮下正中为一不规则形水池,池中水波粼粼。上方有一“水”字。镜背还有两朵流云.菱边四朵流云及四组蜂蝶采花,其中二组蜂蝶头部对着花枝顶端的花苞,另二组蜂蝶正飞向花枝。


· 唐 “大吉”嫦娥月宫纹葵式铜镜。©国家博物馆


除了常规款,还有形制更为奇特的月宫镜。在围绕着三圈铭文的中心圆内,挺拔的桂树、直立握杵捣药的玉兔、张牙舞爪的蟾蜍,形态各异,栩栩如生。镜钮为伏兽钮,长尾冲天,头朝下,嘴里噬咬着一匹奔马。


在这幅惊心动魄的月宫图之外,三圈铭文共计156个字,讲述了唐开元十年(722)一位扬州吕氏铸造铜镜的故事。


· 唐 月宫镜。©上海博物馆


清代画家李世倬在雍正六年画的中秋题材的扇页构图巧妙,一只白兔居于画面主体,通过其仰视的目光,可见左上角被桂树叶遮掩的半个月亮。


· 清 李世倬 《桂花月兔图》扇页。©故宫博物院


清代画家蒋溥在中秋节给乾隆皇帝献上的月中桂兔图形象生动可爱。乾隆皇帝还在画作上御题:“秋暖无端迟桂芳,缀枝初折几苞黄。玉㕙静守冰轮朗,画出人间满意凉。戊寅中秋御题。”


· 清 蒋溥 《月中桂兔图》轴(局部)。©故宫博物院


要说最写实的还是清代画家金农,他在晚年赠送友人的《月华图》中,以写实的手法直接表现月亮的光华。全画中只有一轮满月,里面是凹凸起伏的阴影,外缘放射出赤橙黄绿青蓝紫组成的光芒。


· 清 金农 《月华图》轴。©故宫博物院


此图画法上几乎看不到传统的笔墨之法,嫦娥、玉兔、桂树等传统中秋元素,用阴影表现出来,充分发挥了水墨在宣纸上产生的效果,与暖色调的淡色光芒形成对比,衬托出月光的皎洁明亮。


· 清 金农 《月华图》轴(局部)。©故宫博物院


在京城,旧时每逢中秋节前夕,街头巷尾摆着兔儿爷摊子。人们以广寒宫里捣药的玉兔为原型,将它进一步艺术化、人格化,乃至神格化之后,用泥巴捏成各种不同造型的兔儿爷。有的是穿戴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骑着狮、象,有的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


· 清晚期 泥制兔儿爷。©故宫博物院


至于兔儿爷什么时候成为人们的祭拜对象已不可考,目前所见较早的文献是明代的纪坤在《花王阁剩稿》中的记载:“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拜之。”


· 清 《中秋佳瑞图》卷(局部)。©故宫博物院


中秋夜,明月升起,家家庭院摆设供桌,供以瓜果、月饼、毛豆枝、鸡冠花、藕、西瓜等。桌上的毛豆枝,便是专门为“兔儿爷”准备的,待全家团坐,家中的女子(京城习俗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一说)依长幼顺序,一一祭拜。


· 清  “桂序昇平”年画  童子中秋祭兔爷。©中国国家博物馆


到了清代之后,兔儿爷已经由祭月用的神像逐渐成为孩子们的玩具,制作也日趋精致,除了威风凛凛的将军,还有扮成兔首人身的商贩、剃头师傅,也有缝鞋的、卖馄饨的、卖茶汤的等造型,颇具生活情趣的形象。


· 清 《中秋佳瑞图》卷(局部)。©故宫博物院


不光是拜兔儿爷,有时也会把可爱的玉兔秀在衣服上。故宫博物院就藏有一件清光绪年间的“绿色缎绣桂花玉兔金皮球花纹八月花神衣”,应该是为了过节特别定制的,从侧面借用桂花树和玉兔体现了八月中秋节庆。


· 清 光绪  绿色缎绣桂花玉兔金皮球花纹八月花神衣。©北京故宫博物院



02

博物馆里的中秋


说起关于中秋最著名的博物馆藏品之一,那一定要提到东晋王献之的《中秋帖》卷。

《中秋帖》又名《十二月帖》,传为王献之的传世真迹,原为五行三十二字,后被割去二行,现仅存三行二十二字,清乾隆时被收入内府,与《快雪时晴帖》、《伯远帖》号为"三稀",乾隆用这三幅珍贵的书法作品为自己的御书房命名为"三希堂"。


· 晋 王献之《中秋帖》。©故宫博物院


《中秋帖》行书3行,共22字,释文:“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爲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没有落款。原帖在“中秋”之前还有“十二月割至不”6字。



《中秋帖》被乾隆皇帝视若珍宝,并在卷前引首书题“至寶”两字。帖正文右上乾隆御题签“晉王獻之中秋帖”一行。卷后有明董其昌、项元汴、乾隆帝题跋,并附乾隆帝、丁观鹏绘画各一段。 
 
卷前后及隔水钤有宋北京“宣和”内府、南宋内府,明项元汴、吴廷,清内府等鑑藏印。


此帖曾经宋代宣和、绍兴内府,明项元汴,清内府收藏。民国时由敬懿皇贵妃携出宫外,流散民间,由古瓷学家郭葆昌拥有,再转予其子郭昭俊。后与王珣的《伯远帖》一起被典当于香港一家外国银行。1951年底,典当期将满时,国外有人意图购获,周恩来总理闻讯,当即指示有关部门购回,入藏故宫博物院。



除了王献之的《中秋帖》,故宫博物院在90周年院庆推出的“石渠宝笈特展”中,宋徽宗赵佶“瘦金体”的典型作品《闰中秋月帖》,也成为观众排队观赏的重点。此帖笔画带过之处,如游丝行空,缠绵飘逸,堪称“瘦金体”的代表作。


《闰中秋月帖》中所记为一首七言律诗:


桂彩中秋特地圆,况当余闰魄澄鲜。

因怀胜赏初经月,免使诗人叹隔年。

万象敛光增浩荡,四溟收夜助婵娟。

鳞云清廓心田豫,乘兴能无赋詠篇。


当时的赵佶正是29岁,是其登基10年后。叙述了当年中秋夜满街华彩、月光皎洁、万象浩荡的美景。宋徽宗此时应心情愉悦,而乘兴赋诗咏唱。


· 宋 赵佶《闰中秋月帖》。©故宫博物院


中秋之夜、月圆之时,给了很多书法家创作的灵感,米芾就是其中一位。海岱楼位于江苏涟水,是著名的风景名胜,米芾时常登楼,眺望淮河入海处辽阔壮丽的景色。


他在《中秋诗帖》中写到:“目穷淮海两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目穷淮海两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东轮。”


对于此帖,曾有记载说,米芾前后共抄录诗文两次。诗文之间也还有两行批注:“三四次写,间有一两字好”、“信书亦一难事”。一首诗,写了三四次,还只有一两字自己满意,其中的甘苦非行家里手不能道。


· 米芾《中秋登海岱楼作诗帖》。©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博物馆收藏的历代绘画作品中关于中秋的题材也不少。南宋的宫廷画家马远就画过中秋月夜,主人手中把一酒杯,对月举杯迎友的画。


马远画画以“小中见大、以偏概全”闻名,画山水爱取边角小景,只画一角或只作半边之景,因此得一花名,叫“马一角”。此画就是马一角先生只取半边景的代表作。


· 南宋 马远《月下把杯图》。©天津博物馆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瑶台步月图》描绘了中秋仕女赏月情景。对开还有清乾隆皇帝题七言绝句一首。


· 宋 《瑶台步月图》页。©故宫博物院


画面中天空清虚高远,祥云绕月,月下景色空朦。人物衣饰为典型的南宋风格,用笔轻润,敷色雅致。以高台色深厚重的栏杆,衬出人物纤秀婉约的形象,风格清新动人。



故宫博物院藏有清代著名宫廷画家郎世宁画的一组表现雍正皇帝日常生活的作品,名为《雍正十二月行乐图》。画册按春、夏、秋、冬四季12个月的顺序排列,每月都有雍正题诗一首。


在“八月赏月”这一页,雍正提诗”壮月江潮久不平,何为驱扇画流萤。  我来即是弄潮者,几个中年不靡声。“


· 清 郎世宁《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之《八月赏月。©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的场景为圆明园,既有中式亭台楼阁,又有西式园林建筑。画中每个人物都惟妙惟肖,有的在愉快交谈,有的则忙忙碌碌,大部分人都仰望天空,奇怪的是,天空只有大雁排成的”人“字型,画中虽不见月,也能感受到浓烈的节日气氛。



唐代诗人李白曾作一首《把酒问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不知今晚月下,抬头的时候,会想起谁呢。


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唐   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03

月饼


中秋还是要说说月饼。月饼并非古来就有,也是逐渐演变而来。唐代中秋赏月较为盛行,但那时只是吃水果、品月羹,还没有出现月饼的身影。唐代郑望之的《膳夫录》中《月令粹编》十三卷中提及:“汴中节食,中秋玩月羹。”其做法是以桂圆、莲子跟藕粉混合制成。莲子、桂圆是取其字面意头,浮在汤羹中犹如水中明月,十分有诗意。



月饼一说最早见于南宋的《梦梁录》,但那时还并未列入“八月”、“中秋”等风俗条目,而是在“荤素从食店”中,列为糕饼点心的一个品种。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是宋代以后才开始盛行。


苏轼的《留别廉守》中有说:“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中秋吃的这只饼,从一种食物逐渐变成了一种圆满惬意的象征。挚友亲朋团聚的时候,中秋夜赏月的时候,吃上一个月饼,才能满足人们对圆满的期盼。


招幌又称幌子,招幌广告源于古代最原始的实物广告和标记广告。每当中秋佳节来临之时,街上的糕点铺都会使用中秋月饼招幌。


· 民国时期的南味糕点字号稻香村。


今天还能看到的清代竹木漆器月饼幌子,上面的圆盘代表月亮,正中为代表阴阳相和的太极图案,周围有中秋月饼四字,下面为莲花宝座。


· 清 中秋月饼幌子。©北京民俗博物馆



如果喜欢,就点个赞或者“在看”吧,或者分享到朋友圈。



◇ 本文部分信息来源于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等

◇ 本文未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End -

思迪爱逛博物馆
一起逛逛博物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