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级博物馆之050 内蒙古博物院

文摘   2024-11-08 12:12   广西  

内蒙古博物院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新华东街,原内蒙古博物馆作为1957年自治区成立10周年大庆的重点项目,是全区唯一的自治区级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全国少数民族地区中最早建立的博物馆之一。




01

场馆概况


内蒙古博物院原名“内蒙古博物馆”,1957年为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十周年而创办。2007年博物馆搬迁至现址,并正式更名为“内蒙古博物院”。



内蒙古博物院收藏文物总数超过15万件,其中珍贵文物5600余件(套),国家一级文物650件(套)。新的场馆展厅面积达到1.5万平方米,馆外广场上陈设有国务院向自治区赠送的“民族团结宝鼎”。



内蒙古博物院拥有丰厚的古生物化石、现生生物、历史文物、民族文物等资源优势,以“草原文化”为主题思想贯穿全部基本陈列和专题陈列,形成“草原文化系列展览”,分布于博物院三个楼层的展厅,计为14个陈列。



其中,博物院二层的四个基本陈列介绍草原文化的生成之地;三层的四个基本陈列以板块串珠形式展示草原文化从古代—近代—现代的纵向发展线条;四层的六个专题陈列以亮点聚焦方式呈现草原文化六大精彩之处。




02

基本陈列


--- 大辽契丹 ---


“大辽契丹”展厅集内蒙古辽代重大考古发现之大成,将辽上京遗址、吐尔基山辽墓、耶律羽之墓、陈国公主及驸马合葬墓、宝山辽墓、多伦萧氏贵妃墓等精品文物汇集一处,并通过多媒体等方式全面展现辽代历史,揭开契丹族神秘的面纱,为观众打造一场震撼的辽代文化盛宴。



契丹,一个从草原走来的古代骑马民族,公元916年契丹迭剌部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大契丹国”,耶律德光将国号定为“大辽”,建立起了雄踞在中国北方的王朝。



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特色鲜明的“官分北南”“五京”和“四时捺钵”制度在历史上首开先河。作为马上兴国的国家,契丹族鞍马具极尽奢华,充分展现出契丹族的审美情趣,宋人将“契丹鞍、蜀锦、定瓷、端砚”称为天下第一。



契丹是一个开放而包容的民族,宋辽榷场、草原丝路,契丹族融贯南北文化,吸收东西精华,结合马背民族的传统将草原文化推上了巅峰。契丹文化影响之大,传播之远,使以俄语为代表的斯拉夫语系国家直至今日仍用“契丹”一词称呼中国。



“大辽契丹”展览分为“契丹肇兴”“因俗而治”“开放交融”“崇释尚儒”“事死如生”“消亡之谜”六个部分。全面解读契丹民族起源,“因俗而治”的政治体制,开放包容的文化特征,萨满教与儒释道并行的宗教政策,礼法中原的丧葬制度,民族消亡的不解之谜以及女真族的崛起等方面的内容。




--- 远古世界 ---


内蒙古自然古生物化石陈列,展示自三十亿年前到一万年前起落恢宏的内蒙古远古生态环境巨大变迁,尤其突出中生代恐龙和第三纪、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标本。




--- 高原壮阔 ---


内蒙古自然现生生物陈列,展出现今生存于内蒙古的动物与植物标本,以东部森林、中部草原、西部戈壁沙漠的典型环境生物为点。




--- 地下宝藏 ---


内蒙古地质矿产标本陈列,展出内蒙古盛产的各类贵重金属矿产、有色金属矿产、有色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和建筑材料等标本。




--- 飞天神舟 ---


以内蒙古为基础的大型中国航天科技陈列,展示共和国航天史、航天成就和内蒙古人民对中国航天事业的贡献。




--- 草原烽火 ---


内蒙古现代革命斗争史陈列,展出自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内蒙古的社会状况和革命文物。




--- 草原风情 ---


内蒙古近代民族风情陈列,展出近数百年来生活在内蒙古地区的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满、回、朝鲜、汉等八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文化艺术、风尚礼仪、宗教信仰等风俗。




--- 草原天骄 ---


古代蒙古族通史陈列,以成吉思汗和大元王朝为点,展示从蒙古族起源到蒙元时代再到明清时期近千年的完整脉络。




--- 草原雄风 ---


内蒙古古代民族史陈列,展出草原先民、东胡、匈奴、鲜卑、突厥、契丹等古代民族的文物精品,其中突出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和辽文化的历史。




--- 草原日出 ---


内蒙古新石器时代文物专题陈列,展示中国古代北方草原先民新石器时代的农耕、狩猎、制陶、琢玉、居住、饮食、服饰、婚育、丧葬、文化、宗教和社会组织等内容。




--- 风云骑士 ---


内蒙古古代鞍马文物专题陈列,展现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民族驯养的马种、马具、马的牧放驯养、马对中原经济文化的影响以及历代骑兵兵器等内容。




--- 草原服饰 ---


内蒙古古代服饰文物专题陈列,用跳跃串珠式方法反映北方草原民族和森林民族特有的服饰风格。




--- 苍穹旋律 ---


内蒙古古今歌舞艺术专题陈列,反映北方草原数千年生生不息的歌舞传统和独具风采的民族艺术创造力,可与观众直接互动。




--- 草原华章 ---


内蒙古古代文化美术文物专题陈列,展现新石器时代至清代数千年来北方草原民族的岩画、碑石、石雕等文物。




--- 古道遗珍 ---


内蒙古古代草原丝绸之路文物专题陈列,展示自战国时期至清代二千余年间从中原传入草原的文物、西方传入草原的文物、受东西方影响产生的草原文物精品。




03

馆藏珍品


--- 匈奴王金冠 ---


战国时期的匈奴王金冠,鹰高6.7厘米,冠带直径16.5-16.8厘米,重1211.7克,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阿鲁柴登出土。这套金冠饰的主体造型为,一展翅的雄鹰,站立在一个狼羊咬斗纹的半球状体上,俯瞰着大地。额圈由三条半圆形金条榫铆插合而成,上有浮雕卧虎、卧式盘角羊和卧马造型,中间部分为绳索纹。是国内发现唯一的匈奴贵族金冠饰。





--- “己酉”天青釉鼎式香炉 ---


元代钧窑瓷器,国家一级文物,目前已发现的钧窑香炉中大器型的典范。1970年出土于呼和浩特市白塔村,口径25.5厘米,高42.7厘米。口沿至肩部两侧饰兽形耳,腹部饰四个兽面铺首衔环纹,通体施天青色釉。颈部正面有一长方形题记,上刻“己酉年九月十五小宋自造香炉一个”楷书铭文。


这件“己酉”香炉打破了民间“钧不过尺”的说法,是目前已发现的钧窑香炉中大器型的典范。“己酉”香炉的十五字铭文,明确记载了它的烧制时间与工匠姓氏,为判定器物的所处年代和历史背景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





--- 查干诺尔龙骨骼化石 ---


查干诺尔龙,生活于距今约1.3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体长约26米,抬头可达12米,1985年发现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查干诺尔(查干诺尔的蒙古语意思为白色湖泊),故名。它属于爬行纲、蜥臀目、圆顶龙科的一个新种。


查干诺尔龙骨骼化石是目前亚洲已修复装架起来的白垩纪最大的恐龙。从查干诺尔龙形态可以看出,它呈现出蜥脚类恐龙最显著的特征:头小,牙齿呈勺形,脖子长,尾巴长,身躯庞大,四肢粗壮,四足行走,以植物为食,生活于陆地。





--- 辽墓彩绘木棺具 ---


吐尔基山辽墓以其随葬品的丰富、墓主人的身份之谜,引起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入选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该辽早期彩绘棺具,木质,棺体最长处2.31米,最宽处1.31米,最高处0.9米,2003年出土于通辽。该彩棺曾作为原型出现于电影《寻龙诀》当中。棺椁相套,下有棺床,共计八层,棺、床均施彩绘。彩棺以红、黑两色为主色,上面雕刻有仙鹤、凤、缠枝牡丹和祥云等图案。彩棺上贴金之凤暗示着墓主人显赫的社会地位。





--- 棕色罗花鸟绣夹衫 ---


满池娇是元代重要的图案,在皇家、贵族的服饰、青花瓷上均可见到莲花池中水鸟的形象。满池娇本是元文宗皇帝御衣图案。柯九思《宫词十五首》中记载:“说与小娃牢记取,御衫绣作满池娇”。天历年间,御衣多为池塘小景,名曰“满池娇”。满池娇在南宋已经成为服饰图案,推崇儒学的元文宗将其作为御衣图案,也是民族融合的体现。


这件棕色罗花鸟绣夹衫共绣大小99组图案,小图案有折枝花草、双鱼、水禽池塘、凤衔火珠、翟衔瑞草等,大图案为左右肩部各一组池塘小景满池娇。




--- 清白伞菩萨坛神咒板 ---


清代清白伞菩萨坛神咒板,材质为木,长66.5厘米,宽66.5厘米,厚3厘米,一级文物,内蒙古地区征集。此为大藏经供奉咒轮图。大藏经中咒经类占据了很大分量。在喇嘛教各派瑜伽部中,特别是密教,十分重视密咒,它是达到“道果”的最高尚的内容。如果把此咒写在纸上或叶上,长期佩带于自己的身边,便能免除灾难。




--- 清鸟羽式萨满服 ---


清代清鸟羽式萨满服,材质为布绸,衣长145厘米,两袖宽177厘米,一级文物,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征集。此对襟萨满服集中展示以鸟类崇拜为突出特征的蒙古萨满信仰的基本特点。长袍前后及袖上缀饰彩布条,伸开双臂直立时,布条展开呈倒扇面形。同时,其前胸、后背都佩带铜镜和小铃铛,以表示其“法力”非凡。




◇ 本文部分信息来源于内蒙古博物院等

◇ 本文未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End -

思迪爱逛博物馆
一起逛逛博物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