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最为基本。这不仅因为所有的语文教材都可作为阅读的材料,更在于它是识字积词、扩大知识面的重要途径,能有效地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阅读教学之功在于有计划有目的地促使学生产生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学习语文的愿望,主动积极地运用眼睛和大脑感知文字材料,理解文中各种语言的构造与多种表达方法的运用,探求思想内容及其社会意义,对各种文体的作品有一定鉴赏与评价的能力。
激发兴趣是阅读教学入门的金钥匙。学生面对每个学期数量可观的阅读课,是积极参与,兴味盎然地吸收,还是被动应付,乃至厌恶排斥,直接影响阅读质量,影响阅读能力的提高,是阅读教学中必须悉心研究,探索其中规律,并寻求最佳方案加以解决的重要课题。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它是推动学生掌握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的欲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在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中须着力启发学生“好之”,初则萌发热爱的感情,继则求知的欲望在胸中激荡,终则进入徜徉于美文佳什之境,咀嚼品味,乐在其中。
兴趣从何而来?新,趣,情,思。中学生具有好奇好胜的特点,新异的刺激物能引起他们的定向探究活动。如果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更新与变化,就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新的探求活动,保持与发展旺盛的求知欲。如果总是采用同一或相仿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压抑。即使某一种教学方法比较好,但如果在教学实践中使之程式化,这种教法也就停滞起来,缺乏活泼泼的生命力。为此,设计各种体裁课文的教学,要以语文教学大纲为依据,从学生的心理实际、学习课文的愿望出发,采用多种方法组织教学内容,使每个单元、每篇课文的阅读有新意,有新鲜感。这里所说的“新”,当然包括新的内容,新的知识(对学生而言),新的能力(也是对学生而言),但更要注重新的角度的选择和时代活水的充盈。
比如同是指导学生阅读描写景物的散文,可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入口处:可以画面的展开来展现一幅幅图景;可以时间为线索拎起变化中的景物;可抓住文章的“眼睛”、牵动全局的关键词语引出景物的特色;可先领略景中人,再理解人物所活动的环境;可整体理解,打好轮廓,再由粗而细;可先细部,笔笔增添,再得完整的形象。凡此种种,不胜枚举。犹如进入某建筑物,登堂入室是目的,至于从哪个门进去,则完全有选择的自由。当然,选角度只是方法而已,重要的是要求出新意。就知识而言,或加深,或添浓,或扩展,或延伸;就能力而言,更扎实,更有效,效率更高,学生真正学有所得。教材中有一定数量是古 人与外国人的作品,距离学生的生活很远,即使是现代文,当代的为数也不多,与学生仍然有距离,因此,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须注意缩短课文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课堂内要有时代的活水流淌。时代的信息与学生的思想感情最容易沟通,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根据课文的特点作适时适度的“点”“联”,气氛就会活跃,精神就会振奋。
阅读课要有趣味性,使学生迷恋。教学的趣味性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文学作品虽比较容易教出趣味,而说明文,议论文教学也不是不可做到。阅读教学是通过一篇篇课文对于语言文字千变万化的运用触动学生思想情感的,有它独特的引人入胜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引导学生体会到文章的“味”,从而步入胜境。这里所说的“趣味”,当然不是庸俗低级或故弄玄虚,而是与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紧密相连。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对青少年学生有巨大的吸引力,了解并熟悉学生在阅读方面渴求知识的心态,紧扣课文的特点以知识的清泉水浇灌,学生往往就被吸引,沉浸在求知的氛围之中。
阅读课的起始阶段犹如一篇文章的开头,须反复斟酌,让学生的思维兴奋起来,迅速进入学习的轨道。课中要注意张弛结合,学得愉快。课的结尾力求余音缭绕,启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为了使学生咀嚼到阅读课文的甘甜,可采用直观演示,开阔想象、抓点拎线、形成悬念、展现意境、激发感情、讨论答辩、运用学生“逆反心理”等方法作为阅读的直接诱因,也可充分调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光、 电、声、像作用于学生耳目,与文字相互映衬,入目入耳,最终达到入心的目的。教学是通过语言进行的,有时一个贴切的比喻,一段富于哲理的话,甚至一个眼神,一个无声的手势,都会像童话中的魔棒一样,使学生全神贯注,煞有趣味。教师语言要有趣味,除了规范、鲜明外,要有较强的形象性,能“粘”住学生注意力,开启心窍。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自古至今,一篇篇名诗佳作,之所以传诵不衰,常读常新,就是因为作家文人笔墨饱蘸着自己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心血和生命。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注意和运用这个特点,通过读讲的训练,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如出我之口,如出我之心。要做到“披文以入情”,教师钻研教材时自己必须“进入角色”,深入理解语言文字所传递的情和意。根据作品中的具体形象,展开丰富的想象,或唤起联想,或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生活知识来丰富和补充作品中的形象,真正把作者寄寓的情思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传之以情,以情激情,文字就有血有肉,而不是枯燥的符号,文中所描绘的景和物,人和情,所倾注的情和意,所阐发的道理就会叩击学生心灵,在学生心中引起共鸣。“情”忌外加,忌矫揉造作,忌滥。“情”是文章内在的、固有的,贵在咀嚼语言文字,深有领悟;教师只有自己真正动情,才能以情感染学生,这种情是真挚的、高尚的。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带领学生置身于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之中,使学生耳濡目染,受到熏陶。但并不是所有的阅读课都可如此,须因教材而异,因学生情况而异,来不得半点勉强。
学习内容能激发学习兴趣,而学生智力活动本身能激发学生更浓的兴趣。在中学生学习兴趣上,实用性和肤浅性虽占有一定的位置,但由于他们大脑功能的进一步完善,接触事物日趋广泛,他们对事物的本质、规律性和知识产生探讨的愿望,故而在阅读教学中应高度重视他们“思”的锻炼和发展。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过程,从认读文字形式开始,进入到对思想内容的理解,须臾离不开思维。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千方百计使学生的脑子转起来,动起来,使他们眼看、耳听、口读、手写、心想,吸取知识养料,获得语文能力。“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阅读认知的过程与此相似。阅读教学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在语文教学大纲指导下有目的有步骤地启发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持续不断的过程。
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启发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爱思、会思、多思、深思。求知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解疑欲、解惑欲。“疑”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奋发学习的动力。阅读中激励学生提出问题,在学生不易产生疑问处设疑,抓住矛盾加以展示,都能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惑的状态,认真思考,积极寻求解惑的途径和方法。学生生疑后,要注意设置辨疑的条件、气氛,引导学生谈看法、摆见解、比较分析、判断推理。辨疑组织得好,学生课堂上的精神生活就积极、充实,甚至非常热烈。辨疑要尽量注意新旧联系,启发学生挖“知识库存”,使它们运转,发挥温故而知新的作用;要灵活地运用各种比较方法培养学生精读深思、探幽发微的能力,在古今作品、中外作品之间,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之间,无论是遣词造句、结构层次、构思、主题等均可通过比较对学生进行语言和思维的训练,促使他们垂直思考,开拓思维的广度,训练思维与阅读的敏捷性和准确度。辨疑要注意处理有限的课内和无限的课外的关系,有意识地将课内的知识延伸到课外,进行兴趣迁移,再把课外有关的知识引进到课内,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对读书的浓厚兴趣。
学生辨疑、析疑时,教师不能以自己思考问题的范围教学生“就范”,使学生“画地为牢”,学生往往有自己的思路,有时能够突破习惯的羁绊,散发创造性的火花。教师只要善于发现,真诚鼓励,学生就活跃非常。这些课堂上的“神来之笔”往往是教学中最精彩的,它反映了学生长知识与长智慧相互结合的智力活动过程,它使学生情绪激昂,内心喜悦,求知的欲望倍增。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铺垫,帮助学生孕育智慧的火花,积极地组织讨论,鼓励学生施展语文才能,超水平地发挥。
各种类型的课文都是思想内容和语言文字的统一体,阅读教学贵在阐发它们的个性,组织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参与阅读的全过程,使他们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学得愉快,学有所得,越学越要学。这是科学,也是艺术。
来源|《于漪全集》(第9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