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林:我的情境教育探索之路

2024-11-28 09:01   中国  

李吉林(1938年5月-2019年7月18日),江苏省首批特级教师,情境教育创始人


苦难的岁月

我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家庭,父亲很早病逝,母亲独自撑起了这个家。在我的记忆中,童年是灰暗的,没有色彩,没有欢笑,甚至连一张照片也没留下。

贫穷催逼着穷孩子快快长大。春天是野菜长势最盛的季节,放学回来,我常常提着小篮子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到河边、田埂挖野菜。小小年纪,我已经知道枸杞新冒出来的头最嫩,而荠菜开出子小白花就老了;马兰头一长一大片,不必一根一根地摘,可以一把一把地采;野苋菜则要小心地一片一片地摘,要不就被尖尖的刺划着手......大自然成了我的第一位老师。

母亲年轻守寡,含辛茹苦,但她从不絮叨。母亲的几次谈心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对我人格的形成起着打根基的影响:“孩子,人穷志不穷,就是人家有座金山,不是你的,千万别去碰。”天长日久,穿孩子的自尊,在心中渐渐形成。母亲还说:“天底下有三种人:上等人,不教自成人;中等人,一教就成人;下等人,教死了也不成人!”我心想,上等人当不了,因为我不可能不教即成人;下等人则不能当,怎能教死了也不成人呢!我只能是教了就成人。于是,一种自我向上的力在心中孕育起来。

1956年,我师范毕业了。那年师范生可以报考大学。我作为一名成绩优秀的学生,又何尝不想迈进大学的门槛呢?但是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在大学与小学之间,我选择了小学。 

那年初秋,我走进小学,走到了孩子们的中间。

终于挣钱了,能养活母亲了!我体验到了作为女儿履行责任的一种快慰。

认认真真当了8年老师。想不到1966年,一场浩劫开始了。那年我28 岁,一个刚刚拼露头角的青年教师,一夜间成了“修正主义黑苗子”。无情的打击接踵而来,大字报批判,围攻抄家......我不得不忍痛把备课笔记和公开课教案一把火点着了泪汪汪的双眼看着那些凝聚着8年心血,凝聚着一个小学老师对孩子、对小学语文教学真挚情感的文字,在火光中变成灰色的蝴蝶,化成灰烬,我的泪水簌簌而下。

外语情境教学的启示

1976年,我已近不惑之年。阴霾已散,雨后天晴,小鸟又能展翅。我真没想到,我还可以重新无拘无束地走上讲台。我贪婪地呼吸着暴风雨后清新的空气,仿佛重生了一般!

我开始了突破传统的条条框框、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求索。

就在我苦苦探案寻觅时,一次偶然的谈话,引发了让我为之奉献终身的课题。

那是1979年“五一”前夕,我巧遇初中时的外语老师蒋兆一先生。我问他:“蒋老师,外语里面有没有什么方法汉语教学里可以用呢?”他思索了一下说:“现在有一种方法叫情境教学。最近一期《中小学外语教学》杂志作了介绍,你可以看看。”

我迫不及待地把杂志借来,几乎是一口气读完。读完之后的第一感觉就是:在外语教学里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孩子学习词汇、进行句式训练,变得生动有趣,非常轻松,而我们汉语教学却是呆板而抽象。于是我想:能不能把外语的情境教学,移植到汉语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来?

我联想到在具体生活中,不管是中国孩子还是外国孩子,他们都是在一种情境中开始学习语言的。孩子的第一声“妈妈”,是“妈妈”的这个形象多少次出现在他面前,然后大人再教他“妈妈”的发音,他才渐渐学会了叫“妈妈”。推而论之,所有的语言都是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学习的。我想,这就是两者的相通之处,这是它们的工具性的本质属性决定了的。既然外语、汉语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那么情境教学就可以为我所用。

精心准备之后,我开始做局部的尝试。那是在阅读课上留下分钟进行片断的语言训练。课文是《小马过河》,一篇童话,里面有几个角色:老马、小马、松鼠、老牛,课文生动地描写了它们的对话和说话时的神情动作。我想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描述中运用提示语。那天我班刚巧获得卫生红旗。我请班上年龄最小的吴洲表演。

我对吴洲说:“吴洲,今天班上得红旗,你高兴吗?”他点点头,我又接着说:“那你就告诉大家这个好消息,蹦蹦跳跳地跑进教室,非常高兴地吿诉大家,最好说两遍,好吗? ”

可爱的小吴洲跑着,笑着,报告好消息。我要孩子们把吴洲的 神情、动作、报告的内容说一说。结果看了吴洲的表演,大家开心得不得了。因为那时语文课堂上有这样的表演,还是十分新鲜的事!孩子兴奋不已,纷纷举手,争相发言,他们说:

“吴洲连蹦带跳地说:‘我们班上得红旗了!’”

“吴洲跑进教室,欢天喜地地说:‘我们班上得红旗了!’”

“吴洲连声喊:‘我们班上得红旗了!我们班上得红旗了!’”

“吴洲兴高彩烈地大声喊:‘我们班上得红旗了!’”

......

描写吴洲动态的词语,像炒豆子似的从孩子们嘴里蹦跳而出。孩子们的兴奋感染了我,我即兴地创设了一个情境:

“现在你们看李老师,”我望着孩子,笑嘻嘻地对大家说,“小朋友们好!”随即要求:“你们能描述一下李老师刚才说的和脸上的神情吗?”

孩子们更兴奋了,纷纷举起了手,几乎是不假思索地说:

“李老师微笑地说:‘小朋友们好!’”

“李老师满面笑容地说:‘小朋友们好!’”

“李老师亲切地说:‘小朋友们好!’”

我真想不到,孩子们对创设的情境是这么欢迎。语言活动热烈地进行着,学生思维非常活跃。我真是开心呀!那天,听课的老师都说:"李吉林,你今天这个办法好。”

第一次的成功给了我极大的鼓舞,我认真思考怎么把它继续往下做。第二课、第三课我从创设一个情境说一句话,到创设几个情境说几句话,到创设连贯的情境,说一小段话。有时我甚至和学生一起分角色进行表演。

情境的创设为儿童提供了鲜明的感知材料,激起了孩子热烈的情绪和强烈的表达欲望,而且师生关系也变得十分融洽。我开始意识到儿童语言的学习必须借助于特定的情境。

我思忖着,我创设的情境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一是创设的情境是儿童生活中经历过的,他们觉得特别亲切;二是创设的情境与课文语言是有联系的,他们就有词儿去描绘,这就非常顺当而且很自然地促使儿童运用课文语言。

我感觉我找到了一条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光明大道。

用情境教学法改革作文教学

中国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魂宝。我们古代的诗人为什么能够写出这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呢?我以为首先是因为诗人在情境中萌发了情感,境中生情,情动而辞发,使诗人写下了动人的诗篇。这就是刘勰所说的“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尽管小学生写作文不是诗人做诗,作家写文。但是,它同样需要情感。何况我们的儿童又是富有激情呢!于是我想通过创设情境,突破小学作文教学的难点。

我首先选择了大自然。

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欢亲近自然。大自然中那青山绿水,绿树红花,小桥流水,鸟叫蝉鸣,都是可以和孩子对话的。那初升的朝阳,落日的余晖,璀璨的明星,蒙蒙的细雨,飘飞的雪花,都是令人神思飞扬、流连忘返的。大自然是一本读不完的教科书。所以我引导学生从观察大自然开始,从这么一个广阔无垠的世界里,去获取丰富的作文素材。

记得那是春天的一天,风和日丽,我带孩子来到了公园。我事先安排好观察顺序:走到公园桥上,我让他们停下来,凭着桥栏杆看桥下的流水。“大家看河水是什么样的呢?. ”我问。

“冰雪消融了。”(他们刚刚在课本上学到的词句)

“小河水在轻轻地流着。”

在这有意观察中,孩子觉得周围世界特别的新奇,唤起了他们对大自然的关注。我们继续往前走,放眼望去,“春风怎样拂起了岸边的柳枝?”

“柳枝在春风中荡漾。"

“柳树已经萌发了新的绿芽!”

后来有不少同学写了柳树日记,吴洲就连续写了5篇。

我们来到草地上,围坐在水池边,望着喷泉回忆课文中的句子:“泉水在歌唱,小鸟在歌唱,小朋友也在歌唱。”大家一起进入了春的情境中。有孩子惊喜地说: "李老师你看,小草从泥土里钻出来了! ”一个“钻”字用得多传神!这句话到现在我还清清楚楚记得,还感觉这就是诗的语言。路过动物园时,恰巧孔雀开屏,有孩子说:“孔雀开屏了,它要和春姑娘比美呢!”这么美的语言只有在特定的情境里才能自然生发出来。

......

每次孩子观察之前,我都要先实地优选场景。从学校北边的田野到城南的公园桥畔,直至濠河岸边……都留下了我的足迹。

有一次为了寻找“秋天田野”的典型场景,我一个人来到城南郊外,捜索着相关的景物。猛然间我看到了在大桥旁边有一大片扁豆棚和丝瓜棚。丝瓜开了小喇叭似的黄花;棚下结了丝瓜,有的就像小朋友指头那么大,有的像手臂那么粗,得意地挂在棚下。还有扁豆花,一串一串的,紫里间白,在棚上翘首张望;有些刚谢的花 已结了像蟹脚一样的小豆……这些色彩丰富、果实各异的瓜豆是多么适宜培养学生精细的观察力啊。从花到果实,从小果到大果, 又是多么易于激起学生的想象啊!而隔河呢,就是一片开着毛茸茸白花的芦苇,在秋风中自在地摇曳着,真是诗情画意。再往远处看便是稻田和棉田,真是金黄的稻田和雪白的棉海。这是最能显示秋天收获季节特征的。我终于找到理想的秋天田野典型的场景。当时我恨不得马上找一个人,把我找到典型场景的热烈情绪向他报告:我找到了!明天成了!

第二天,我兴致勃勃地把孩子带到这里来观察。孩子们果真捋起衣袖和丝瓜比粗细……

我优选了场景和观察对象,也优选时间,优选观察程序。

我一大早把孩子带到野外,因为只有此时能观察到平常难得一见的露珠。果然,面对野花上晶莹的露珠,孩子们十分惊喜,纷纷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小露珠给野花戴上了珍珠项链,在阳光下闪亮而圆润。”“小露珠像大自然的眼睛……”兴之所至,我和孩子一起背诵起课文“野花是很多的,野花是很小的,野花是很美的… …” “假如广漠的田野没有这些野花夹杂在芦苇中,微笑在田边地头,又将是何等的单调与寂寞? ”

我招呼着孩子:"那我们去寻找吧。野花是大地的孩子,你们可以采集。”

孩子们像蜂蝶似的飞向野花丛中,兴致勃勃地采集野花。不多会儿,他们又跑回我面前,要我告诉他们野花的名字。

“李老师,这开着小白花的野花叫什么名字? ”

“这是荠菜花儿。”

“这野花开着蓝色的花朵,像一个个小铃铛,叫什么名字?”

“它有一个很有趣的名字,叫婆婆纳。”

“这种野花呢?”

“这花儿粉红粉红的,它的叶边、叶茎都是紫红的,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紫苇。”

几个孩子齐声重复着我的话:"哦,紫苇,真怪好听的!”

孩子接二连三拿来野花,我真有点答不上来了。

学生是自然的人,更是社会的人,他们必须学会观察社会。因此,我在中高年级便引导孩子去观察社会生活的场景和人物的活动。这与今天“课标”中要求低年段观察大自然,中年段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的要求相符合。

记得在学生上三年级学到建筑物这个单元时,我让学生观察了新建的汽车站,又去观察市图书馆。我设计四个程序,以促使学生渐渐入境:

一、在图书馆门口看整个建筑的全貌,然后看进出图书馆的读者,尤其注意借到书的人迫不及待地边走边看的形象。

二、参观书库藏书。从现代到古代,从中国到外国,孩子们面对琳琅满目的图书,情不自禁地小声惊叹:"真是知识的海洋啊!”我特别让孩子注意《马克思全集》《鲁迅全集》,孩子为一个人一生能写这么多书而惊叹不已。再来到古籍书库,他们又因为看到一本本线装书而好奇,再听管理员介绍《全唐诗》,孩子们由衷地说:“我们背的一点古诗真是个小数点。”民族文化的丰厚震撼着幼小的心灵。

三、 参观阅览室。我让孩子在门口停留片刻,注视一下门旁马克思的一段语录:“在科学的道路上是没有平坦大道的,只有在崎岖小路上不断攀登的人,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孩子们读着,有所领悟地点着头。

然后我提醒他们:“阅览室里的读者正在崎岖的小路上攀登,你们千万别打扰他们。”孩子们会意地踮起脚步,踱手蹑脚地走进阅览室。

在那静谧的阅览室里,面对读者专心致志研读的情景,孩子们十分惊讶—— 他们第一次看到大人读书原来这样专心。不多一会儿,在我的示意下,孩子们蹑手蹑脚走出阅览室,他们惊喜地告诉我:"李老师,这些叔叔阿姨真是太专心了,我走过他们身边,他们连眼皮都不抬一下。”“我站在一位叔叔背后,看他在看什么书,然后我又弯下腰,想看看书名,他竟然没有发觉。”

......

我深感这既是观察,更是人文精神的熏陶,同样是榜样的暗示。鲜活美好的生活画面镶入了儿童精神世界的屏幕上,无疑会影响他们的心灵,影响他们的兴趣,影响他们的追求。

最后我让孩子体验一次在图书馆当小读者的乐趣。他们兴奋得欢呼起来。一走进儿童阅读室,大家就安静地各自选了图书,有滋有味地读了起来……'

这样一番参观考察结束之后,在作文课上写《参观图书馆》,孩子们文思泉涌,写得轻松而愉快。作文 的精彩自不待言。

当我把儿童带入特定情境中时,我发现学生情绪热烈,在这样的境界中,儿童非常容易地将情境中的声、色、形这些浸染着情感的表象与相应的词语沟通,产生“视觉经验的词语化”,所谓“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这就使儿童在学习语言的初级阶段,词语伴随着形象,带着情感色彩进入他们的意识。这些词贮存在他们大脑的词语仓库里,是那样的鲜活,可谓“呼之欲出”。儿童作文由"难”变“易”,由“苦”变“甜”。儿童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情感素养也同时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发展。

这一段尝试,我觉得效果非常明显。孩子们喜欢作文了,有话可写了。他们作文再也不是“小媳妇难为无米之炊”了。这样的情景在当时经常出现——

上作文课,下课的铃声响了,孩子们一个个还在埋头写着。我忍不住说:"同学们,该休息了。”

“不休息!”

“李老师我们不休息!”

“休息了会打断思路的。”

孩子们的认真执著让我心底发热,十分感动。

我清晰地记得三年级时,教完《海底世界》《海底的冷灯》一组课文,我让他们写想象作文《海底世界漫游记》。孩子们一口气写了两节课,就是不肯休息,他们似乎真的飞到了大海深处,已经在和海星、乌贼,和大海龟在对话了,有的甚至还遇到了海龙王,碰上了美人鱼,有的还骑在大鲸鱼背上了……

我说:“你们该休息了,到外面活动活动。”他们异口同声喊着:“我们不活动了,我们还没写完呢!”是怎样的力量,让一个个刚满十岁的孩子习作两节课仍如此快乐地写下去?我想,毫无疑问,这是情感产生的巨大驱动力!孩子们作文时,如果你走进我们的教室,你会发现他们中有许多人脸上浮着笑容。有一回,我偶然问起其中的一个学生:“写作文怎么笑眯眯的? ”她脱口而出:“我好像又看到力那个情景!

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既让孩子们得到休息,又不挫伤他们习作的热情。我说:“这样吧,课堂上没写完的在《观察日记》本上继续写,可以写续集。”孩子们在以后几天里,在《观察日记》上每天写上一段,每次都要在作文后写上:“要知美人鱼游向何方,请听下回分解。”有的写上“待续”,如此不知疲倦地整整写了一周。

孩子们深深地爱上了作文。

二年级的时候,我们班上就出了一本《小学生观察日记》,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那是 1980年的春天,一个大出版社为一个班的小学生出习作的集子,在全国都十分罕见。书出版后,我把书发到孩子们手中,他们捧着、看着,成就感充溢心头。每个小作者拿到了5元钱稿费,我帮他们一人买一双白球鞋当作纪念。孩子们把鞋子穿在脚上,幸福无比,也自豪无比!孩子们开心极了,我们开了一个“我们的作品发表了” 的主题班会。此后孩子们作文的积极性更是推向一个新的高潮。这以后不断地有孩子的作品在报纸上、刊物上发表。在那儿童报刊还不太多的情况下就发了70多篇,其中有三位同学在全国作文比赛中获一等奖。

情境教学法让我收获了作文教学的丰硕成果!
让艺术走进语文教学
情境教学在起步阶段是摸着石头过河,凭着感觉走。在第一阶段的“运用情境,进行片断语言训练”以及第二阶段“带入情境,为学生提供作文题材”都取得明显效果后,我作了反思:孩子的作文水平之所以迅速提高,其中一条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为孩子创造情境时都是优选富有美感的、意境广远的场景。于是,从我脑海中跳出一句话:美的魅力无穷!那么,美的作文教学成功了,如果让阅读教学美起来,不也同样可以走向成功?再说小学语文一篇篇课文是作家饱蘸情感写成的美的人、美的事、美的景、美的物。小学语文本身就是美的。于是,我提出:让艺术走进语文教学。

根据艺术与教育两者的特点,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我把艺术的直观与语言描绘结合起来创设情境,从而找到了在阅读教学中借助情境进行审美教育的途径。

一、以图画再现情境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描写了许多动人的画面。用图画再现课文描写的情境,课文中的形象一下子就鲜明起来。无数次事实表明,教室里图画一出示,孩子的眼睛就亮了。

我首先想到的是放大插图,但这样做费时费力,而且往往要请美术老师来帮忙。于是我想到简笔画。它简便易行,只需勾勒一个简单的轮廓,便一目了然,而且颇有情趣。例如教古诗《锄禾》,我用单一线条寥寥数笔,一个农民在烈日下耕作的形象瞬间再现。再如《月光曲》,课文描写了三个画面。第一幅我用粉笔画了一根细线,表示海平线,线上画一个圆圈表示月亮,表示“月亮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第二幅是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缕轻纱似的微云;第三幅是月光下波涛汹涌的大海。我都是几笔呈现的。

有人可能说我能唱会画,这就错了。我歌唱得很不好,画也挺蹩脚。不过我有一条,不会就学,不熟就练。就说这第三幅波涛汹涌的大海,怎么用简单的线条呈现?我先向美术老师请教,然后晚上一个人在家一遍遍地练。课堂上每分每秒都是珍贵的,不允许老师在上面慢慢地一笔一画地描。所以我必须练速度,上百遍练下来,手腕都练得酸疼了。在课堂上我给人的感觉好像画得那么纯熟,一笔就把波涛汹涌的大海再现在学生眼前。谁知道我在课前下的功夫呢!

可是有些画面不是简笔画能表现的,于是我就想到了剪贴画。

剪贴画以图形表现形体轮廊,不像放大图那样要求逼真,只要大体相似即可,即使有些变形也无妨。因此操作起来就方便多了。剪贴画最大的优越性是可以贴上拆下,灵活运用,使画面易于呈现“动态”;又无需现场操作,可节省时间。

例如《海底世界》这篇常识性课文,向学生揭示了海底的奥秘,老师应设法通过情境的创设把学生带到海底去。上课前我准备好一张用蓝色画就的大海图作背景,然后剪了一个潜水员的剪纸,通过语言描述,让学生担当潜水员,潜入大海深处去进行现场考察。随着老师的语言描述,学生仿佛真的来到大海深处,感受特别真切!

又例如《下雨了》一课,课文描写的“草地”“池塘” “路边”,完全可以用简笔画分别勾勒出来。但是故事中的角色——小白兔、 小燕子、小蚂蚁在课堂上用简笔画就费功夫了,而用剪贴画则十分方便。“小白兔”可以从“草地上”到“池塘边”再到"路边”,分别 与“小鱼”“小蚂蚁”对话,角色随着情境一个接一个出现,从不同角色的反应,表明下雨前的种种自然现象,这样的情境可以说是简明、生动、有效。

无论是简笔画,还是剪贴画, 我都搞得比较粗略,因为倘若线条过于细腻、逼真,就会影响孩子想象。因此情境教学的画面是生动形象的,又是简约的,为的是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

当然语文插图也可以利用。尤其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更应该经常使用,同样可以创设生动的情境。例如我教《小音乐家扬科》《凡卡》这类课文,课文中的小主人公遭遇凄惨,简笔画、剪贴画就难以恰切地表现了,那我就索性利用教材插图,加上语言描绘,同样把学生带入了情境。

二、 以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具有更强烈的感染力,更易于激起学生的想象和联想。

例如《荷花》,课文中“我看着看着,自己也变成了一朵荷花”,这样精彩的叙述怎样让学生获得真切的感受?借助音乐是再合适不过了。可以在新课开始时播放音乐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入课文描写的情境;也可以是在教学重点段时,通过音乐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语言。

用音乐渲染情境,并不局限于播放现成的乐曲、歌曲,对一时找不到合适曲子的课文,在教学必需时,教师自己的弹奏、轻唱以及学生的表演唱、哼唱,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问题是要运用恰当。《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篇课文,新授时,我轻轻地哼唱几句,那很有力度的节奏感,鲜明强烈的曲调,似乎每一拍都伴随着纤夫沉重的脚步,让学生感受到伏尔加河上纤夫的愤懑情绪,唤起学生关注的情感。

有些接近儿童生活的课文,有相适应的歌曲,不妨让学生自己轻唱或哼唱,同样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以表演体会情境

孩子喜欢表演,也喜欢看别人表演。既是表演,就得担当角色。担当了角色,孩子就由“本角色”变为“他角色”,那种新异感,往往使他们激动不已。当然表演角色不只是个别儿童,有时全体儿童都是角色担当者以表演体会情境,孩子担当的角色一般是课文中原有的,有时随着情节的发展和为了增强效果,也另外增添角色。如《蚕和蜘蛛》,就增添了蜻蜓作裁判员;《刻舟求剑》,就添加了同船人以帮助丢剑人。用得最普遍的是童话、寓言、故事中角色的扮演,那些狼呀、大公鸡呀、小山羊呀、小狐狸呀,头饰一戴,教室里的气氛立刻热烈起来。扮演角色的,当观众的,个个兴奋不已,如同身临其境。表演开始,教材中的角色活灵活现地再现在学生眼前,孩子们成了热情的演员或观众,很快进入了教材描写的情境之中。课文中的角色不再是在书本上,而就是自己或自己班集体的同学。此情此境中,儿童的情感很自然移入所扮演的、担当的角色。于是,角色的喜怒哀乐,就是自己真情实感的表露。

《春晓》这首诗运用了倒叙的手法,对于一年级的孩子,理解这一点是有难度的。我便让孩子担当诗人,让他们经历诗人写作前所经历的情境,这样难点就可迎刃而解。

教学时,我让全体儿童都担当诗人,我轻轻地放慢语速描述: “现在你就是诗人!你听着老师的讲话可以自由地做做动作。”孩子一听“当诗人”,快活的劲儿一下子提上来。我轻声细语:“夜深了,你还在灯下看书。看着,看着,你就睡着了。”孩子很自然地伏在桌上,表示睡了。片刻,我继续描述:“半夜里,外面刮起了大风,诗人你被风雨声惊醒了。”孩子们坐起来,表示醒了。“听着听着,一会儿你又睡了。”孩子又伏下身子。“清晨,耳边传来一阵阵鸟鸣声,诗人你醒了。”孩子们有的伸伸懒腰,有的站起来。此时我问:"在这春天的早晨,你被小鸟的鸣叫声吵醒以后,你起床了,走到窗前,想到哪两句诗呀? ”孩子们快活地争着说,还模仿着古代诗人吟诗的腔调:“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大家乐不可支。我又提出: “诗人你忽然想起昨天半夜里风吹雨打的情景,于是你又写了两句诗,是哪两句呀? ”孩子们稍作思考便说:“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就这样,他们带着角色意识和体验,不知不觉地走进了诗歌描写的情境。此时,儿童的整个身心都投入了角色,他们成了真正的主角。

在情境教学向前发展的过程中,我总喜欢回过头来看,带着对儿童、对教育发自内心的热爱,去回味、体验,其间渗透着理性的思考。通过反思,我发现第一阶段运用情境进行片断语言训练,第二阶段带入情境提供作文题材,第三阶段创设情境进行阅读教学,渗透审美教育,虽然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摸索,一个局部一个局部地去认识,但这些都不是单一的、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每一个阶段都包含着儿童发展的各方面要素。至此我顿悟到,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

这时,我开始接触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同时看到四川教科院的一位学者査有良先生著的《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这些论说在当时令人耳目一新,我如饥似渴地学习,很快就将它和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以及“场论”联系起来。在 这些理论的启发下,我的脑海里突然跳出一种概念,我觉得我所创设的这个情境就是一个“心理场”,在这个“心理场”里,老师的语言作用于儿童心理,儿童的反馈又会作用于老师的心理。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与教材之间是一个多向折射的 “心理场”。于是我意识到:情境教学是可以促进儿童整体发展的。情境的创设必然对儿童的知识、能力、智慧、情感、意志全面地产生影响。

于是1982年秋天,当我的实验班升入四年级的时候,我尝试着把“系统论”和“场论”融合起来,努力运用到自己的情境教学中来。经过归纳,演绎,我提出了“运用情境教学促进儿童整体发展”的新思路,总结出情境教学促进儿童发展的五个要素。到此,我觉得自己又提升了一步,情境教学不再是平面的,情境教学站起来了!

我将情境教学促进儿童整体发展的五个要素概括为:

第一条: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诱发主动性。

第二条:以指导观察为基础,强化感受性。

第三条:以发展思维为核心,着眼创造性。

第四条:以激发情感为动因,渗透教育性。

第五条:以训练语言为手段,贯穿实践性。


让我“过关”的一次考试

情境教学的第一轮实验进行了整整五年。

五年里,我和孩子朝夕相处,带着他们拔过萝卜,找过野花,看过中秋的月亮从天边升起……五年了,他们已经从刚入学时六七岁的幼童长成少年了。他们的知识多了,视野宽了,情感、智慧的幼芽是那样自由而幸福地生长着。我向领导提出:能不能让实验班学生不分班直接升入中学,以便跟踪。我的建议,有赞成的,有反对的。是参加统考还是不参加,上面迟迟没有定下来,我的心总是悬着。直到4月底,在距离升学考试仅仅剩一个多月的时候,决定掲晓:实验班参加全市统考。

局里某领导对我说:“李老师,你课上得不错,报告做得不错,文章也写得很好,现在就看学生考得怎样了! ”听罢此言,我异常吃惊!统考我并不害怕,但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一些人眼里,最终的统 考竟是情境教学多年实验唯一的检验标尺!

我及时召开了家长会,告诉家长我们要准备考试。很多家长都主动安慰我:"李老师,你不要担心,我们小孩就是考不取重点中学,也不怨你。孩子的学习质量我们是放心的。”有个家长说:“孩子的妈妈出差在外边,收到儿子给她的信,信写得非常好,我爱人就把信拿给同房间的人看,同房间的人看了竟不敢相信这信是小学生写的。”还有的家长安慰我时,自己都掉泪了。多好的家长啊,他们如此理解我,支持我,打消了我的一些顾虑。这种感受让我难以忘怀,考试成绩出来了,我班学生的成绩打破了记录!作为五年制的学生和兄弟学校六年制的学生一起考,班上43个人考入省重点中学的就有33个,其他10个孩子考上了实验中学,93. 5%的学生作文考出了好成绩,其中55.8%达到优秀,优秀率是城区小学平均比例的12倍之多,阅读优秀率是城区平均水平的4.58 倍。

教育局为了全面考察实验班学生的语文质量,决定再进行各项语文能力的测试。单项、综合加起来一共有10项,现在我都记得很清楚:

  • 默写100易错的字

  • 两种复述。让学生读一篇阅读材料,20分钟后把阅读材料收上来。先作简要复述,看学生概括的能力;再作接近原文的复述,进行理解、记忆和速度三个方面的检测;

  • 朗读。先朗读自己最喜欢读的一篇课文,然后指定一篇学生没有接触过的文章现场朗读;

  • 观察实验写作文。先观察一个小实验,然后写两篇作文,一 篇是记叙文《记一次有趣的科学小实验》;一篇是说明性的,写实验小报告。

  • 看图作文。从《人民教育》上选了一幅反映农村改革以后新景象的图画:《爷爷学骑自行车》。图上一个农村的老大爷,头上扎着条毛巾,骑着自行车歪歪倒倒的,孙子在旁边看着。我当时听说这是初中的作文考试题目, 而且当时是1983年,是改革开放的初期,城市里的人对农村的新景象知之甚少,何况是小学生。写这样的作文确实难度很大。

  • 应用文。写一张留言条。意思是AB给爸爸写一张留言条,告诉姑妈从外地来了,要到哪儿去接谁。人称几次转述非常复杂。

  • 童话作文。在黑板上画着许多的动物,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都有,让学生从中选择几个,编写童话,考学生的创造性。

市教育局对这场考试极为重视。从南通师范学校、省重点中学请来老师监考,考试结果进行了数据统计:全班83.6%的学生考得很出色,其中51. 1%学生达到 优秀,合格率100%。最后的结论是:“李吉林班的学生不怕考!”

优异的毕业考试成绩从一个侧面证实了实验的成功,证实了 情境教学的有效。当时市委管文 教的副书记遇到我,说了一句话:“李吉林,你终于过关了。”——因为传统观念的影响,考试成绩总是比任何一堂课,任何一个学术 报告,任何一篇论文、一本专著. 包括学生的实际能力,都更容易使人信服。

这一年,我当选了省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经历了 “决战”时刻的惊心动魄,我终于可以喘息一下了!

此后的一年,我将整个五年的实验进行总结。想啊,写啊,写啊,想啊,我常常伏案笔耕、彻夜不眠。我回顾了情境教学五年的探索历程,终于写成了《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一书。建国40周年的时候,那是1989年底,又从北京传来喜讯,我的专著《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在国家教委举办的首届全国教育优秀成果评比中获得一等奖。这一年,我51岁。

此后,我沿着情境教育的大道继续上下求索,为了孩子们的发展,奉献着我的心血和智慧。
原文载于《基础教育》月刊 2005年第7、8期。

推荐阅读:

余映潮:语文教师的积累之法

支玉恒:关于语文教学,我有12条教学主张

李镇西:怎样备好一堂课?我有5条建议

李希贵:为什么阅读比上语文课更管用?

漆永祥:我对高中语文教学与写作的一点看法

黄厚江:阅读课上的“读”要追求新常态

张   华:大观念、大单元、大任务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薛法根:一课需三“磨”

肖培东:什么才是老老实实教语文?

王荣生:阅读策略与阅读方法

王本华:回归教材,抓好教学,走出以刷题代替教学的怪圈

语文教育研究
发布《语文教育研究》学术辑刊相关的稿件征集、专家观点、论坛活动等内容,助力提升语文教育研究的质量与层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