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评估技术—帕累托图(2/8原则),关键的问题在于找到问题的关键!

财富   2024-12-15 20:00   北京  

介绍帕累托图时,让我想到了大鹏在电影“年会不能停”里说的一句看似搞笑的话—
“关键的问题在于找到问题的关键”
好像就是帕累托图要解决的问题,关键的问题是不是能找到决定80%结果的20%这个关键,就是大家熟悉的“二八原则”或称“二八定律”。
帕累托图(Pareto Chart)是一种重要的统计工具,广泛应用于风险管理领域,特别是在风险评估和排序方面。它基于帕累托原理,强调在众多问题中,少数关键因素往往对整体结果产生了最大的影响。
一、概述
1.1 帕累托图的定义
帕累托图是一种结合条形图和折线图的统计工具,用于展示不同类别的内容或数据发生的频率或成本,并按降序排列。每个条形代表特定问题或原因的发生频率,条形的高度表示其重要性,同时在同一图中绘制的累积百分比线展示了各类别对整体的贡献程度。
1.2 帕累托原理
帕累托原理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提出,最开始是从意大利 80%的土地由20%的人拥有现象得出,后来扩展到许多现象中,大约80%的效果是由20%的原因引起的。在风险管理中,这一原理帮助组织识别出最关键的问题,从而集中资源进行改进和控制。
1.3 帕累托图的组成部分
条形图部分:展示不同问题或原因的频率分布。
累积频率线:显示各类别累计对整体结果的贡献,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二、主要用途
帕累托图在风险管理中的主要用途包括:
2.1 风险识别与优先级排序
根据帕累托图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出最常见的风险或风险驱动因素,从而确定优先解决的事项。例如,在风险评估中,通过分析导致风险出现的情况,可以快速找出导致大多数诱发风险的主要原因,并集中精力进行预防。
2.2 资源分配优化
通过识别关键风险,组织可以合理分配资源,将精力集中在最重要的改进问题上,以实现更高效的管理和运营。这种方法确保有限的资源得到最佳利用,从而提高整体效率,风险管理发展到高级阶段,表现之一就是可以实现基于风险的资源分配(risk-based resource allocation)。
2.3 改进效果评估
在实施改进措施后,帕累托图可以用来评估改进效果,通过比较实施前后的数据变化,判断改进措施是否有效。这种反馈机制有助于持续改进和优化管理流程。
2.4 决策支持
帕累托图为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持,使管理层能够基于实际数据做出更科学、更合理的决策。通过可视化的数据展示,决策者能够迅速理解问题的严重性及其优先级,从而制定相应策略。
3. 模型输入
制作帕累托图时,需要准备以下输入信息:
3.1 数据收集
收集与分析目标相关的数据,例如:
风险损失事件记录;
风险隐患排查情况;
质量缺陷报告;
客户投诉数据等。
数据应尽可能全面且准确,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3.2 分类原因
将收集到的数据按照潜在原因进行分类。例如,在项目风险分析中,可以将风险类型分为“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等。分类应具有逻辑性,以便于后续分析。
3.3 计算频率
对每个分类进行计数,确定其发生次数或成本。计算得到的频率将用于构建帕累托图中的条形部分。例如,如果某类风险发生了10次,而总风险事件为100次,则该类风险占总事件的10%。
四、模型输出
通过制作帕累托图,可以获得以下输出结果:
4.1 条形图
展示不同问题或原因的频率分布情况。条形按降序排列,使得最重要的问题一目了然。高频问题通常位于左侧,而低频问题则位于右侧。
4.2 累积百分比线
显示各类别对整体结果的贡献程度,帮助识别出哪些问题是最关键的。通常情况下,前几个条形就能解释大部分问题,这符合80/20法则。
4.3 改进建议
基于分析结果,可以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例如,如果发现80%的客户投诉来自于20%的问题类型,则可以集中精力对这些问题进行处理和改进,以降低未来发生的概率。
五、优势和局限
5.1 优势
直观性:通过可视化方式展示数据,使得复杂问题变得易于理解。决策者可以快速把握主要问题。
重点突出:帮助团队聚焦于最重要的问题,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这种聚焦能够确保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数据驱动:基于实际数据进行分析,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数据支持,避免了主观判断带来的偏差。
灵活性:适用于各种行业和领域,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无论是制造业、服务业还是项目管理,都能有效应用。
5.2 局限
主观性:分类和优先级排序可能受到个人判断影响,导致结果偏差。在某些情况下,不同团队可能会对同一数据有不同解读。
数据依赖性:分析结果高度依赖于数据质量,如果数据不准确,将影响结论。若基础数据不足,将导致分析失真。
短期视角:可能导致过于关注短期问题,而忽视长期战略目标。在某些情况下,短期内解决的问题可能并非根本原因。
复杂性处理不足:对于复杂系统中的多重因素交互,帕累托图可能无法全面反映其影响。在面对复杂环境时,仅依赖单一工具可能导致片面理解。
六、案例
案例一:制造业中的质量控制
某汽车制造公司发现产品质量问题较高,因此决定使用帕累托图来分析缺陷原因。以下是该公司的具体步骤:
步骤:
数据收集:收集过去一年内所有产品缺陷报告,包括缺陷类型、发生次数及相关成本。
分类原因:将缺陷报告按类型分类,如“车身附件及电器”、“发动机”、“变速器”等。
计算频率:对每种缺陷类型进行计数,确定其发生次数。
制作帕累托图:使用Excel等工具制作帕累托图,将缺陷类型按发生频率降序排列,并添加累积百分比线。
分析结果:分析发现,“车身附件及电器”占总缺陷的将近50%,成为主要问题。根据这一发现,公司决定加强附件质量提升和电器系统完善。
成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改进,该公司的产品缺陷率显著下降,客户满意度提升,生产效率提高。
案例二:项目管理中的风险评估与排序
某大型工程项目中实施了风险管理流程,利用帕累托图来识别和排序项目中的潜在风险,以便集中资源进行有效控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
数据收集:收集与项目相关的所有潜在风险,包括技术、环境、法律等方面的问题,并记录每个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其影响程度。
分类原因:将潜在风险按照类别进行分类,例如“技术风险”、“市场风险”、“法律合规”等。
计算频率与影响评分:对每个类别下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发生概率和影响评分(例如从1到5),并计算加权得分以确定优先级。
制作帕累托图:制作帕累托图,将不同类别下的重要风险按加权得分降序排列,并添加累计百分比线,以显示各类风险对整体项目成功的重要性。
分析结果与采取行动:分析结果显示,“技术风险”占据了项目总体风险的重要部分,因此公司决定优先制定技术应对策略,包括引入先进技术和加强团队培训,以降低这一类风险对项目成功的影响。
成果:通过这种方式,该建筑公司能够更有效地管理项目风险,提高了工程顺利完成的概率,同时降低了潜在损失和延误带来的成本压力。

延伸阅读

大风控系列丛书上市

更多资料汇总

 【重磅】大风控领域资料文件大全(753份)

大风控
大风控ᵀᴹ,中国风控人之家,大风控理念的提出者和推广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