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归来,全球面临的潜在风险及对中国的挑战

财富   2025-01-22 07:45   北京  

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宣誓就任美国第47任总统,这是他第二次出任这一职位。此次就职演讲中,特朗普延续了一贯的“美国优先”政策基调,承诺推动“常识革命”,强调了对过去政府政策的批评,并宣布将采取一系列行政命令,涉及移民、贸易、能源和国家安全等领域。
特朗普在演讲中多次提到“美国黄金时代的到来”这一愿景。
在就职当天,特朗普签署了超过40项行政命令,创下美国总统就职日签署最多行政令的纪录。这些命令涉及多个关键领域,包括重新启动化石能源的开发、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加强边境安全等。这些政策将对全球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在气候变化和国际贸易方面。
从他的演讲和已经签署的文件来看,未来全球可能面临的潜在风险包括:
一、气候变化风险
(1) 美国能源政策的倒退
  • 特朗普批评了拜登政府绿色政策,他在演说中表示:“我们将恢复我们的能源独立,并重新启动石油和天然气钻探。” 他了用很有意思的表达,drill baby drill(钻吧,宝贝,钻吧)。
  • 化石能源的重新开发将导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
  • 世界资源研究所(WRI)指出,美国的政策转向可能鼓励其他国家放松气候变化应对行动。
(2) 气候治理体系的弱化
  • 美国可能推动化石能源依赖型国家,退出《巴黎协定》或降低履约力度。
  • 长期来看,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可能分裂。
二、 经济逆全球化与贸易摩擦风险
(1) 保护主义抬头
  • 美国重启保护主义可能引发全球范围内的贸易战,影响国际经济秩序。他在演讲中指出:“我们将建立一个对外税务局,对外国征收关税。”
(2) 全球供应链中断
  • 特朗普的政策可能导致产业链重组,特别是在高科技和能源领域。
三、地缘政治与国际治理的不稳定性
(1) 多边机制削弱
  • 特朗普上一任期就推行了一系列退群,特朗普的单边主义政策可能影响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多边机构的有效运作。
(2) 地区冲突加剧
  • 在亚太和中东地区,美国可能通过强化军事存在增加地区紧张局势。
(3) 巴拿马运河的战略博弈
  • 特朗普可能进一步强调巴拿马运河在全球贸易中的重要性,增加对其控制力度,以限制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四、科技与数据安全风险
(1) 技术封锁
  • 美国可能进一步限制对特定国家的高科技出口,影响全球科技创新。特朗普政府可能会继续实施针对中国科技公司的限制措施,例如对华为和抖音(TikTok)等公司的打压。特朗普当天签署行政令,要求TikTok“不卖给美国就禁用”,给予75天缓行期。
(2) 网络安全对抗升级
  • 特朗普可能强化对外国企业的网络制裁,增加网络对抗的可能性。
五、移民政策变动

特朗普计划加强边境安全并驱逐非法移民,这可能引发与邻国(如墨西哥)的外交摩擦,同时也可能导致人道主义危机。

他在演讲中表示:“我们将停止所有非法入境。”这种极端移民政策不仅会影响美国与邻国的关系,还可能导致大量难民问题,加重国际社会的人道负担。

另外,特朗普提及计划将墨西哥湾更名为“美国湾”(Gulf of America),不过,特朗普可以寻求修改墨西哥湾的名称,但墨西哥拥有管辖权的部分没有义务跟进。

从中国视角看未来可能要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能源转型与国际责任的博弈
  • 我们需在实现碳中和宏伟目标的同时,应对美国放松能源政策带来的国际责任分担压力。
  • 气候外交挑战:需领导发展中国家,填补美国退出后的国际合作空白。
二、经济竞争与外贸政策调整
  • 美国的保护主义,提高关税等措施可能直接打击中国的出口。
  • 中国需加速内循环经济的发展,降低对美出口依赖。
三、技术封锁与产业链重塑
  • 美国大概率还会在关键领域对中国技术进行封锁和限制,中国需加强在芯片、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自主研发。
  • 确保关键技术与资源的供应安全。
四、全球贸易影响与巴拿马运河争端
  • 贸易通道安全:巴拿马运河对中国的海运物流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美国若强化控制,可能影响中国与拉美市场的贸易通畅。
  • 在拉美地区及与其它区域的合作,平衡美国的影响力。
五、国际话语权与多边治理的挑战
  • 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应对单边主义,在全球治理中推动公平与合作,减少美国单边行动的负面影响。
总之,特朗普的新一届政府的这些政策具有高度民族主义与保护主义特征,其在能源、贸易、科技等领域的调整将对全球局势产生深远影响,继而引发一系列全球及地区性的风险与挑战。

大风控系列丛书上市


更多资料汇总

 【重磅】大风控领域资料文件大全(753份)

大风控
大风控ᵀᴹ,中国风控人之家,大风控理念的提出者和推广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