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中国人民银行梅州市分行 江锋 管忆军 丘杰雄
近年来,人民银行梅州市分行切实发挥金融科技的创新赋能作用,增强对梅州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指导,加快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推动农村发展方面的应用,探索梅州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特色发展路径,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打造了多层次、高效率、可持续的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增强了农村金融服务可得性和普惠性。在调研中发现,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工作中仍存在金融科技人才储备不足、农村居民金融素养偏低、移动金融客户端易用性不强、农村数据治理能力不足四方面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优化机制体制补短板,全面提升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水平。
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梅州实践与成效
1.聚焦数据要素赋能作用,将物联网技术嵌入农业产业发展各个环节,提升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能力。依托“公司+农户”模式,基于农户与核心龙头企业的稳定委托关系,辖区金融机构运用物联网、大数据技术,扩大授信范围,充分降低贷款风险,推动产业链整体发展。如,梅州客商银行联合核心企业温氏股份,依托“公司+农户”模式,为养殖户提供纯线上贷款的信贷产品,在养殖户农场引入物联网设备等作为风控系统“识别风险-辅助决策”的基础终端,以农场全生命周期生产数据为基础,通过央行征信、农场选址、建设进度、农户历史业绩、农户日常行为等各类数据,形成贷前反欺诈、贷中资信情况综合评价、贷后持续检测的大数据风控系统。根据系统评分向养殖农户发放用于场地建设、日常周转等用途的经营性贷款。截至2023年11月,梅州客商银行温氏养殖户创业贷,针对养猪客户累计放款1620户,放款金额近15.19亿元;针对养鸡客户累计放款429户,放款金额近1.51亿元,对梅州养殖行业产生积极作用。
2.聚焦普惠金融服务,促进生物资产实现金融产品化,切实解决活体资产抵押难问题。针对农户融资普遍存在的“抵押登记难、价值评估难、资金监控难”难题,辖区金融机构运用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因地制宜创新推出活体资产抵押金融产品。如,梅州农商银行系统(即梅州辖区农商银行)采用区块链技术,通过对生猪个体进行身份识别,让每头生猪都有唯一的“真知码畜禽身份证”活体耳标,全流程记录活体生猪信息,确保生猪可溯源,以活体资产进行抵押,便于价格评估及抵押登记,有效缓解养殖户融资难问题,为生猪金融服务生态奠定基础。目前梅州农商银行系统累计发放“生猪贷”682户,共21.621亿元。截至2023年11月,人民银行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梅州辖区)共登记公示了26笔活体抵押贷款业务,共有18笔业务引入了“畜禽数码身份码”技术。
3.聚焦高质量发展,以科技手段助力金融资源和绿色能源有机融合,引导信贷资金流向绿色低碳产业。为推动农村低碳转型和绿色高质量发展,辖区金融机构创新推出绿色金融信贷产品,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智能风控,对客户授信到光伏业务运行维护进行全流程管控,降低融资担保风险,引导资金流向绿色低碳产业。如,梅州客家村镇银行推出惠民绿色工程-绿色光伏项目,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智能风控,对客户风险进行全面精准画像,结合线下推广和调查,实现无纸化绿色信贷、客户信息安全保障、全新高效快捷服务。截至2023年11月,梅州客家村镇银行绿色光伏项目已发放贷款794户,累计发放贷款金额超1亿元,并已推广至梅州98个乡镇,乡镇覆盖率达89%。又如,农业银行梅州分行通过金融科技赋能,批量获客、精准调查,创新推出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光伏贷”信贷产品,通过农行数字乡村平台、三资平台等数据分析归纳,实现“银政农”三方联动合作共赢。
4.聚焦优化公共服务,加快金融与民生系统互联互通,推动社保、医疗等缴费服务便利化发展。聚焦普惠金融,优化公共服务,辖区金融机构通过智能移动设备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为客户提供社保、医疗等公共缴费服务,打通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提高金融服务可得性。如,梅州农商银行系统推动“村居E支付”工程建设,利用移动POS终端、智能PAD为农村群众办理“两险”及公共事业代缴,给缴款人带来极大的便利。截至2023年11月,梅州农商银行系统的“村居E支付”覆盖2089个行政村,部署2187台移动POS终端,服务范围已覆盖梅州全市100%以上行政村,为250余万城乡居民提供金融便民服务。又如,工商银行梅州分行充分发挥金融科技优势,与蕉岭燃气公司充分沟通,了解目前最迫切的需求及运营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后,联合工行广东省分行开发了“公共智慧运营平台”,帮助农村地区获得更多更便捷的金融服务,住在偏远地区的当地居民可通过手机小程序实现燃气缴费。通过线上化的运营平台,大大降低燃气公司的人力费用与运营成本,每年可为企业节省技术维护人员和财务人员6名,节约50万元的运营成本,为全县两万七千多户家庭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
存在问题
1.金融科技人才储备不足。农商行金融科技人员在梅州本地数量为30人,占比1.07%,金融科技业务主要依托省联社为主;而村镇银行主要业务依托发起行,本地金融科技人员数量则更少。农村金融因其地域“洼地”效应,且受收入水平和高等教育普及度等方面的影响,农村地区科技与金融复合发展的专业人才非常稀少,这会给金融科技创新与应用带来一系列连环反应,如创新性产品的研发与应用难以完成。
2.农村居民金融素养偏低。农村居民金融素养偏低抑制了金融科技在农村地区的纵深发展,农村中老年人、低收入群体和低学历群体占比较高,对于人工智能和金融方面的知识较为匮乏,难以熟悉掌握线上金融平台,且深受“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传统交易习惯的影响,较排斥新型金融产品,导致线上金融业务在农村难以顺利推广。
3.移动金融客户端易用性不强。部分金融机构移动金融客户端易用性和便捷性有差距,没有充分考虑农村居民的个体情况和使用实际,如农村中老年人、学历低人群占比较大,使用上过于复杂或者字体偏小等,不利于正常金融业务开展。
4.农村数据治理能力不足。一方面,农村居民在征信、社保等方面数据缺乏,涉农数据分散、质量低、整合难度大,且缺乏科学、快速、有效的收集方法,数据更新周期长、效率低,大数据、人工智能相关的建模技术难以适用,导致风险把控缺少重要数据支撑。另一方面,随着金融数据规模扩大,越来越多的信息需要共享开放、交叉使用,数据采集、存储、使用权责界定空白,监管缺少标准与依据,且由于机构自身缺少自律性,风险防范意识不强,数据隐私泄露等金融科技应用风险加剧,导致金融监管难度增大。
下阶段改进路径
1.强化金融科技人才培育,夯实金融科技发展基础。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分层次、分重点对产品经理、技术开发、市场拓展及互联网平台运营人员进行培训,完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和薪酬管理体系,提高金融科技在考核指标体系的权重,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动力,让人才留得住、用得好。
2.提高农村金融素养,培养乡村振兴基础力量。通过金融知识下乡、邀请金融科技专家开展讲座等方式,把数字科技教育作为金融知识普及的重要部分。既要大力宣传金融科技的便捷性和可靠性,也要提升农村金融消费者的风险防范意识,引导参与者预防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等潜在金融风险。借助线上化、智能化的终端设备,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广大农民随时随地接受金融知识教育,提升金融科技认知水平。
3.提高移动金融客户端易用性,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结合《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的实施,督促金融机构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步伐,探索更广泛地应用语音交换、图像识别、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客服等无障碍易用型技术,在“关怀模式”“长辈模式”基础上,建立“容错型”交互机制,完善移动金融客户端、智能终端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从技术层面来降低特定群体获取金融服务的难度。
4.完善信息数据的积累和共享,助推数字乡村建设。依托互联网和手机移动终端在农村地区的普及,将金融科技产品和服务嵌入农村地区衣食住行、医疗、娱乐等各个消费场景中,提升农村用户体验的同时,为农村金融业务积累大量原始数据。此外,加强与工商、税务、海关及电商平台的合作,强化部门间信息互联互通,使金融科技的运用成为推动农村振兴发展的新引擎。
(此文刊发于《金融电子化》2024年10月下半月刊)
新媒体中心
主任 / 邝源
编辑 / 姚亮宇 傅甜甜 张珺 邰思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