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精准“拆弹”——我院胃肠血管外科微创介入(IBD)巧治复杂髂动脉瘤

文摘   健康   2024-12-20 17:03   浙江  


大医 尚学

1919

2024

创新 超越


74岁的魏先生(化名)因“腹胀10天,黑便8天”至我院就诊,查腹主动脉CTA,提示双侧髂总动脉瘤及左侧髂内动脉起始段动脉瘤,余招祥医师详细解释了瘤体的破裂风险及手术的必要性后,将魏先生收治入院。进一步检查后发现患者情况远比想象的复杂,不仅腹主动脉下端及双侧髂总动脉、右侧髂内动脉瘤样扩张明显,而且两侧的髂外动脉屈曲十分明显,这对于手术通路的建立造成相当大的困难。



目前,国内外针对髂总动脉瘤的主要手术方式包括开放手术和血管腔内手术两种。开放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并发症发生概率较高。故目前对于解剖条件合适的患者多推荐腔内介入治疗。综合考虑魏先生实际情况,我院胃肠血管外科主任俞国法同浙大一院下沉专家李栋林主任商议后共同制定了手术方案:先处理腹主动脉下端及右侧髂总动脉、髂内动脉瘤,二期再处理左侧髂总动脉瘤。在经过详细术前讨论、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后,为患者实施了腹主动脉及右侧髂总动脉覆膜支架置入+右侧髂内动脉栓塞手术。



2个月后患者再次来院,检查发现患者左侧髂总动脉瘤较2个月前明显增大。根据传统手术方式,当病变累及髂总动脉时,为了减少并发症的产生,不管髂内动脉是否有病变,往往会选择直接栓塞髂内动脉,以此阻断髂内动脉的血流来减少发生内漏的风险。但是如果双侧髂内动脉均被栓塞,那么盆腔脏器缺血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可能出现比如男性性功能障碍、直肠缺血坏死、臀肌缺血坏死等状况。因此像魏先生这样,最佳的方案就是保留或者重建一侧髂内动脉,以通过吻合支代偿的方式来减少盆腔脏器缺血的发生。因此李栋林主任、俞国法主任经过商议,同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最终决定采用髂动脉分叉支架技术来重建左侧髂内动脉。该技术因具有符合人体解剖、操作安全、并发症率低、远期通畅率高等优势,已经成为目前腔内重建髂内动脉的最佳治疗方案。


手术中,李栋林主任及俞国法主任逐一克服了穿刺难、髂动脉严重迂曲等困难,用覆膜支架成功隔绝了髂总动脉,并精确地重建了髂内动脉。最后完美的造影结果让手术医生们倍感欣慰。术后患者全身状况良好,不久即好转出院。

什么是髂总动脉瘤?


髂总动脉瘤是髂总动脉段的局部瘤样扩张,并非百姓口中所认为的“肿瘤”,在临床上并不常见,其最大的风险在于破裂。因髂总动脉管径较粗,血流量较大,如若发生破裂可能引起盆腔内大量出血,甚至危及生命。此外,动脉瘤内易形成血栓,如血栓向肢体远端脱落,可能发生肢体缺血坏死,甚至需要截肢。约半数以上的髂总动脉瘤无明显症状,常于体检过程中发现。如果出现腹股沟区域疼痛、背部疼痛或腹痛的症状,且既往合并高血压病史或长期吸烟的患者,建议到血管外科早诊断早治疗。



专家名片


李栋林 

 浙大一院血管外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浙江大学硕士生导师;浙江省卫生高层次人才;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中华血管外科杂志》通讯编委、《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编委。擅长主动脉夹层及动脉瘤、颈动脉及脑中风、肠系膜上动脉夹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动静脉血栓、静脉曲张等微创手术、血管瘤综合治疗等。


俞国法 

 胃肠血管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


浙江省抗癌协会胃癌外科学组青年委员会委员

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微创诊治委员会委员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四届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浙江省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绍兴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普外科专业委员会胃肠外科学组副主任委员

绍兴市肿瘤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绍兴抗癌协会胃癌专委会委员

绍兴市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理事

绍兴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绍兴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 

绍兴市医学会肿瘤营养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绍兴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绍兴市医学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来源:普外一)


END

编辑 | 夏冰涛
二审 | 陈   瑜
三审 | 陈   


嵊州市人民医院
提供患者移动服务与支付、包括导诊挂号、费用支付、就诊指引、报告查看、住院押金以及住院费用查看、就医反馈等全流程闭环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