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嵊医丨你们让患者家属看到了医生这个职业的伟大与光辉
文摘
健康
2025-01-27 09:49
浙江
-2024年年末的一个夜晚,时针指向23点,EICU值班医生顾向荣忙完科室内的事情,正准备去休息。突然,抢救室的章医生打来电话:复苏室有个高龄呼吸衰竭昏迷病人已气管插管,需要紧急会诊。顾医生立马赶到复苏室,一看,立即意识到患者刘大爷病情极其危重:深昏迷,发热,高钠高氯,休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状态,要命的是呼吸机支持的氧浓度已到100%,意味着呼吸机的支持已到极限,如果连呼吸机支持都挡不住了,就唯有请出生命支持的终极神器——ECMO(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的英文简称),否则回天乏术。和患者家属讲明病情和治疗方案后,刘大爷的妻子和女儿陷入了沉思:如果住院使用ECMO,患者高龄的身体会遭受有创操作的大打击,经济上也会有一笔大支出,且治疗效果也没有100%的把握。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刘大爷的家属们决定让患者入住EICU,ECMO不打算上,但希望医生们能用其他措施全力抢救。于是,入住EICU后,开医嘱,谈话,深静脉穿刺等一系列操作后,在天亮之前,刘大爷的妻女心情沉重地离开了医院。离开前,刘大爷的妻子含着眼泪对顾医生说:“我把老伴交给你们了,我已经知道病情的危重性,你们帮我好好治就行。”重症监护室的工作是没有日夜的,但医护是人,第二天白天交完班后,疲惫的顾医生把救治工作交接给了管床的周敏医生。终于,在医生护士接力治疗下,刘大爷的病情慢慢稳住了,呼吸机的氧浓度支持一点点往下调,血气分析里的高钠也一点点往下降,体温也降下来了,休克也慢慢控制,尽管后来的血培养确诊刘大爷得的是死亡率高达50%脓毒性休克。5天后,刘大爷生命的各项数据已正常或接近正常,在停了镇静镇痛后,医生人员和家属欣喜地发现刘大爷的意识反应了。又过了几天,刘大爷成功脱离了呼吸机的支持,可以转普通病房了!刘大爷的妻女回想起来深觉后怕,由于对长期身患高血压,糖尿病的刘大爷关注不够,刘大爷吃东西时出现了误吸,送医又延误了时间,才造成了如此严重的后果。EICU对刘大爷的精心护理,刘大爷的家属看在眼里,感激在心头。老伴张奶奶反复跟周敏医生说:“我们不转普通病房,把老头子交给你们,我放心,虽然监护室我每天只能看他半小时,但你们给他的照顾绝对是最好的。请你们考虑一下我的想法。”周医生告诉张奶奶:刘大爷下一步治疗需要家属陪伴,而且监护室的资源是有限的,需要留给最危重的病人。张奶奶想了想,深有感触地点头:“对!我发现配合你们医生总没错,如果老刘下次遇到危险,我马上会想到你们。”![]()
众所周知,重症监护室是收治最危重病人的地方,是捍卫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说是鬼门关一点也不为过。在这里,医护人员时刻严阵以待,尽职担当,用坚守与时间赛跑,用大爱为生命续航。每一个被按下重启键的生命,他也许并不知道自己在死亡的边缘经历过怎样的挣扎,也不知道医生们对自己是如何展开精心救治的,但可以确信一点,那就是医生对每个生命决不轻言放弃的承诺会化为他们心底那份永久的感动。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医者,总是怀着非凡的爱,做着平凡的事情。他们心中装着患者,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像一束光一样,用不变的初心和纯粹的梦想,守护着生命的温暖。这一封给EICU全体医护人员的感谢信,让我们再次看到医者之光!(来源:EICU顾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