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01
回顾
23岁时,我告诉自己的是:过去几年太执着于be cool,be smart,be interesting,走了很多弯路才肯承认自己是个不洒脱又无聊的蠢人。不如把be interesting这样的事交给那些真正有趣的人去做,我就负责站在台下真诚鼓掌。希望新一岁可以be real,be kind,beindependent。
24岁,告诉自己的是:多关注本质,少在意噪音;多尽兴,少回头以及不要很快的磨去棱角。
25岁,和自己说的是:Be sharp, be open
26岁,和自己说的是:Be patience ,be brave and be constancy。
27岁,和自己说的是:新岁月里,勇敢无畏。
28岁,和自己说的是:愿人生少一些荆棘,多一些坦途。活的尽兴,洒脱,有质量
29岁,和自己说的是:人生没有标准答案,不如肆意书写自己的故事。
30岁,就和自己说:愿此生尽兴。
回顾这年,给自己打个85分吧。
02
关于三十而立:Aging is a fact of life. Old is a state of mind.
最近又翻出了27岁的张一鸣和张老师的人生三个悖论,常读常新:
16-18 岁在对学科与知识一无所知的时候,被要求选择自己的专业;22-25 岁在对商业世界运行规则毫无概念的时,被要求选择工作方向;25-28 岁在对自己和人际关系一知半解的情况下,被要求确定长期伴侣;这样想来,其实人生出问题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27岁的张一鸣:我快30岁了,这几年又开始重新学习/补习本应在青少年时间学习的东西:如何阅读、如何了解自己、如何与人沟通沟通、如何安排时间、如何正确看待别人意见、如何激励自己、如何写作、如何坚持锻炼身体、如何耐心。
到了30岁,好像必须要直面人生中很多的具体问题,没有办法像以前那样随便“糊弄〞过去,但又觉得自己好像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建立起一个清晰的价值观来厘清这些问题,这时候就会感到无力。
但某个瞬间也会发现:30岁的关键词,可能是清晰——开始理解更珍惜时间的成年人的选择偏好:相比于年轻时,少了很多东张西望的好奇,转而对真正好奇的人和事,更谨慎而炽热地追求。
意识到也接受了——即便自己 30岁了,在某些方面依然是个小孩,对自己有很不诚实的部分,有在努力试着去面对,同时不要太为此苛责自己。
30岁之前和30岁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我觉得可能更多是心理或者心态上:以前可能更偏执,偏向非黑即白,总想毕其功于一役,现在就觉得人生其实很丰富,慢慢来也很好。
于我自己而言,这么多年来,一直都在学着更了解自己。
还是那句话:打心底里儿由衷地承认,正视,接纳,拥抱,喜欢这个不那么好的自己,是一直以来的功课之一。
我自认为我是一个有理性野心的人;我本身不是一个特别激进的人。我身边很多人都相当“人上人”,而我只想要一个A- 甚至B+的人生就够了。要成为金字塔塔尖A+的人,需要的不只是时代的命运和自身的运气,还需要付出相当多的代价。
于我而言,我把快乐和体验看得很重,我愿意为这部分的感受让步(成功),所以A- 和B+就好。
如果说给10年前自己和10年后的自己一句话,或者一个词,我会选:勇气和智慧。
10年前,我20岁,可能会想更多给当时候的自己多一些勇气,虽然那时候已经非常有勇气了,但回想一下:那时候还不够勇敢,或者换个词叫不够自信。那会儿可能我还是更多想要追求一个确定性,所以并没有真正的打开自己。勇气,并不一定是去尝试更多东西,而是说你可以不做一些东西。
10年后,是40岁,会希望自己能够更有智慧,应该有家庭了或者有孩子了。生活是更复杂的,变成一个我不是独行者,从一个人走可能变成一群人走。希望到时候已经不设定任何目标,只是为了我的人生可以欣赏到各种不同的景色。
经常看到有人问:有一天我觉得我应该脱离轨道,去面对于旷野,什么时候最好?
我觉得,没有所谓最好的时候,随时都可以。任何时候当你发现想要去跳出轨道时,都是最好的时候,世界上最大的缺点就是不确定性,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
可能很多人他不敢去面对自己想要的东西,他说需要有非常好的经济基础,非常多的东西感受到安全,但其实这种安全感和恐惧都是一种感觉,它并不是一个真实的客观存在。
有可能大街上躺着一个乞丐,他感觉到无比安全,也可能你坐在繁华都市CBD里,你整个内心无比的不安全,所以我的更多的时候是要去面对自己内心的恐惧。
选择没有好坏,只是说他是你成长的路径上你必经的一个过程,所以我现在更多不会去批判去评价很多人的选择。因为我知道他在当下已经做出了对他最好的选择了。
有很多人会在30岁,或者35岁担心自己此生一事无成。我想说,首选,可能是你自己给了自己不合理的期待:认为自己名校毕业,大厂(牛马)就应该怎么怎么样;但你本质上,并不掌握任何生产资料。所以可以早点收起自己的ego。
这几年愈发感觉到,作品是我们和这个世界最主要的连接方式,希望大家新一年都可以创造点什么,哪怕只是很微小的东西。
之前看过一个专栏的文章:《科学家、发明家、创业者、作曲家、小说家、电影导演发表自己最好作品的年纪》
结论 1:各个领域出成绩的平均年龄差不多都 40 岁,但这些人先前在他们领域平均来说都已经做了 10 - 20 年的工作。
结论 2:至少是在需要资源多的科研、电影领域,PI 和导演的年龄越来越大了。
所以,人生还是充满希望的,健康开心生活 + 坚持最重要。加油!
我们生活的大多数时刻比短视频还要快速、重复、肤浅、不可控和无意义,记不住什么东西。但你在读书、学习、运动、旅游或创造的时候,就会感觉时间被拉长,记忆有被丰富。
一部分是因为刻意训练带来的痛苦,一部分是因为有投入和反馈的心流,还有一部分是因为进度可控,而不是被别人的时间进度条拖着往前走。
意识到在同一时间段里进行不同活动给人带来的记忆信息是完全不同的,以及对于时间的敏感度和控制力也取决于互动的媒介后,自己才对什么叫“浪费时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毕竟,定义我们的从来不是我们消费了什么,而是我们创造了什么。
最后,少年气、勇气、进取心都是金子一样珍贵的东西,少蛮力,莫挥霍。要小心守护好它们,这也是一种责任。
03
关于人生和生命:人活着是为了图个爽,而不是为了拿个奖
最近深刻理解:用90%时间解决10%重要的事,用90%思考寻找重要事情里最关键的10%。
事业跟爱情的诡异共通之处在于:越努力,越不一定有好结果。
逐渐意识到,取得好结果的公式大概率是:做对的选择✖️70%的努力➕付出即遗忘的好心态✖️别太在意满分答卷=头号玩家。
《纳瓦尔宝典》看下来,他始终在表达的核心观点也是努力的意义被高估了,我们应该核心提升的是判断力。判断力不对,努力白费。如果判断力足够准确,那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努力。玩愚蠢的游戏,无论多努力,都只能得到愚蠢的奖品。
不要每天和别人瞎聊天,你是砍柴的,ta是放羊的;你陪ta唠了一天,ta羊吃饱了,你的柴呢?
人生不是一场满足别人的游戏,而是一场满足自己的游戏。想一想。与他人的关系是暂时的,但与自己的关系是终生的。别人对你的看法,和你无法控制的事情并不重要,但你对自己的看法要重要100倍。
还是要不断了解自己,know your game:从头到尾的、透彻的理解“自己是最珍贵的”,这种珍贵,不是基于傲慢的、认为自己优越于他人的珍贵,而是基于平等的、对自己才智和能力的珍惜,对自己想法和时间的珍惜,对自己情绪和体验的珍惜,对自己生命的珍重,并且愿意穿越很多灰尘和杂音,不以迎合和从众去获取安全,而是愿意跋山涉水、纵使有时孤独前行,依然去寻找且只寻找同样珍惜和珍贵的人和事——这个透彻的信念,帮助人扫掉一切犹疑和内耗,也当然吹散世上所有糟粕与轻微的尘埃。
人生中到处都是类似经济学中的不可能三角或者「四选二」的逻辑:家庭、工作、朋友、健康,如果想要「成功」就要放弃一个,而想要特别成功就得放弃俩个。总要记得火箭是要靠不停脱落一些东西才能飞得更远的。所以,只有真正的清楚自己要/不要的是什么,才能玩好人生这个game。
一个人的选择和做的事,时效性越强,起作用的时间就越短;反过来,所谓「没有时效性」的事情,其实是「在你余生中都会起作用」的事情。
人的生命力就体现在一些特别简单的地方:能大口吃饭,能好好睡觉,运动起来活蹦乱跳的,日常敢于表达自己的身体,爱开玩笑和插科打诨,说话的时候会盯着对方的眼睛。。。反正都是一些说起来很简单的事,但朴素的生命力就是特别有魅力的。
当你进行各种各样的创作的时候,比如坚持运动,写作、拍好的照片、录播客、坚持让一些人持续的听到你的想法和声音......都是在给自己增加一种「意外好事发生」的概率。当你的作品被传播出去了,可能就会碰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人,甚至某一天被某个重要的人听到,而他们就有可能给你带来新的视野、新的感受、新的机会,也许机缘巧合你就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
观察真正幸福的人,我们会发现他们不仅仅是坐在那里感受满足而已。他们让事情发生(make things happen)。他们追求新的理解,寻求新的成就,并能控制好自己的想法和情绪。
人到中年,慢慢开始活明白了。面对事业,面对生活,面对赚钱,面对情感,面对健康,面对生老病死还是要放松一点,不要勾稽上生存、攀比、尊严、父母意志、家族荣辱这样的压力轻装上阵,用游戏人间的态度,顺应规律,好好玩这场游戏,好好感受,好好体验,设定一个红线和底线,在底线之上,快乐的玩。
勇敢尝试自己能力边界,认知边界之外的东西。这一生,就是老天爷给的一次礼物。这样想问题,心态上会好很多,很多内心的压力和恐惧,就化解掉了,也敢做事了,也能接受失败了,也不会那么逼迫和追求完美。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这本书里边有一句话我觉得特别有意思:他说你做事不要着急,如果你特别着急做一件事的时候,说明你不喜欢做这件事,你想赶快做完以后做别的事。
所以,要Live with values, not results ,要根据价值观去生活而不是结果。
看了一些年度总结和2024年的规划,我们在做事的时候,有真的在享受自己的人生吗?不符合价值观的总结和心愿,其实是南辕北辙。如果我完全按照我的价值观过了每一天,好像每年读多少书也不重要。
不要把自己的人生建立在数字上:这个月今年我读了几本书,看了多少电影,上了多少课,运动了多少天。这些事情确实是完成了,但是完成这些事之后,我们有觉得自己活得更好了吗?有更接近自己的理想生活吗?
去年很重要的一个收获是:“高频”二字非常重要
高频做的工作,都值得画一张流程图,优化流程、简化流程,并列一张检查清单,便于对照衡量做得怎么样。
高频使用的工具,都值得写一份指南,精通这款工具,以提高效率。
高频的生活习惯与娱乐习惯,都值得反思一下是否有必要做,带来什么价值。
高频打交道的人,都值得为ta写一份人物档案,并且持续加注。
高频的环境,不管是卧室、书房、书桌、办公室,都值得精简物品,减少不必要的干扰。
高频的购物平台,都值得列一张常购物清单,定期检查一下,不用每次现想买什么东西,买哪个牌子。
以前墓志铭上那句话是“这个人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今天再被问到,决定换成“他享受了人生的每个瞬间”。
一生也许就是一次对于那些美好梦境、高尚信仰、真挚爱情、忠诚友谊、绝对理性和完美真理的“漫长的告别”。
04
关于工作:人忙起来是资源,人闲下来是自己
回头看,二十岁出头的自己,应该怎么都无法想象,自己选择踏入的这片天地,会如此广阔。把长远的可检验的目标定清楚了,每一件无聊和平庸的日常,都能转化成自己最终的养分:粉碎一切问题的能力、韧性、沟通协作、结果导向、和在无数新知领域里的潜心积累,都能转化成长远工作中有价值的实际生产力。
只有知道要去哪里的人,才不会中途下车。我已经能知道最终想到达的高楼是什么样了,我不能假装没见过。只是我会希望,能在变得很酷的过程中,也能在接受无聊和平庸的日常中,与更多的你们同行。
上班这件事情本身比较简单:做阶段性结果交付就好。职场中最难的之一是需要和傻逼互搏,与傻逼斗没办法其乐无穷,因为傻逼可以做到当众拉屎并且向你身上扔屎,但你得体面。
我发现当下职场有个很大的问题,很多年轻的小朋友过早的就对工作失去了兴趣,不会认真的去对待当下的工作,得过且过,敷衍了事,嘴上可能会说我们解决下某个问题,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我虽然深有感触并且疯狂认同:认为打工肯定不能一直打工,但打工是有它的好处的,而且大概率是适合 95% 的普通人的。
每家公司能存活于这个世界上都有它的价值所在,要么是业务,要么是流程,要么是材料,要么是领导者会忽悠人,都是值得学习的东西。
之前已经写过很多次了:我们要工作,但不要上班。
工作有它的意义,但这种意义需要我们去挖掘,而且每个岗位的存在也有它的意义。如果我们认为这个岗位的意义被挖掘完了,那说明我们该晋升或跳槽,而如果完整链路的意义都被挖掘完了,那我们可以选择做高管或者创业,这都是人生选择。但如果没有明确的创业 or 副业目标,那还痛恨工作,是没意义的,因为我们完全没目标了。
职场上做决策,不要想着一旦决定就一定要干一辈子,这也不是结婚(况且现代婚姻制度下,结婚也很难一辈子)。所以,不要想着努力和做决定,都毕其功于一役。不然这个决定是不是一辈子不知道,但这种思维方式会害你一辈子。
人这一生需要快速决策的事情很多,但大致有几个原则:年轻的时候,以成长性为原则,凡是能让自己成长的事情,就多做。中年的时候,以多样性为原则,增加自己生命的层次性,这样就轻易不被打败。年老的时候,以减低痛苦为原则,怎么遭得罪少怎么来,给生命最后的尊严。
到底是努力更重要,还是选择更重要?当你有选择时,选择更重要;当你没有选择时,努力才重要。但是本质上,努力就是为了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
当下,很多人是被工具化了而不自知,一个高度理性而疯狂的社会进程。工具化不以是否为他人打工为界限,为自己工作,一样可以被社会工具化,变成干电池组的组成部分,“努力,不懈努力”。所以,有独立且尽可能完善的人格很重要,这跟人有多高的学历、有多少知识,赚多少钱没有强相关性。这才是万物之“灵”,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最后根基。
而很多小镇和大镇做题家之所以被“工具化”,是因为当初他们很多人的梦想,即:做题→刷学历→毕业找高薪工作→买房买车增加资产→靠着经济条件/身外之物向下兼容漂亮小姐姐→在北上深当地主。以及觉得自己名校毕业就掌握了生产资料(但事实上一无所有)。
事实上,现在大部分专业做题家的梦想链条,从高学历→高薪工作就已经破裂了。如果攻读高学历只是为了进入大公司和高薪,那遇到现在当下的环境,怀疑人生太正常不过了。
借用布尔迪厄的说法,学历在现代社会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文化资本”而存在,它和金钱资本之间,需要有“桥梁”联系,而大部分的专业知识很难形成高效的“桥梁”。
关于这个现象,我目前认知中能想到的最好的解:尽早加入创业公司。关键词:「尽早」 和 「加入创业公司」
港湾,是最安全的地方,但那并不是造船的目的。
「尽早」是因为可以给自己增加时间,增加概率,提高胜率。创业公司失败是常态,所以早加入,早死早换,如果 25 岁开始,每两年一家,35 岁,理论上可以加入 5 家,至少 3 家以上。因为数量多,所以增加了成功率,如果公司成功了,自己作为早期员工,基本也会有一笔不错的收入,成长曲线也会很不错。
如果加入的创业公司都失败了,也不要慌。「加入创业公司」就要明白,你加入不是在给老板打工,而是为自己工作。
在创业公司工作之余,要提升自己的全局视角,无论是做技术还是做运营,都应该学习老板的思维,老板的视角,帮助老板一起把公司经营好,避免失败,因为只有成功的经验才大概率可以参考和传递,所以不是纯粹打工,而是在不断验证自己的判断。
成功了,彼此皆大欢喜;如果运气不好,那也没事,起码自己也习得了几种死的办法,至少后面可以避免,还是可以提升自己的成功率。没有谁能一直待在大厂的。也没有谁能一直成功,
永远不要单纯为老板打工。永远要同时至少“打两份工”:一份给老板, 一份给自己,如果老板不靠谱,把老板开掉,换个地方。
如果你没意识到,等到 35 岁,公司会提醒你,你已经没有优势了,这个时候,你再开始出来做副业,你会发现,你除了会你的本职工作(代码、设计,运营)其他一概不会,这个时候再学,也要付出更多。而且关键来了:这时创业公司,因为性价比原因,你已经不是最优解了。
做职业规划和开公司其实一样。公司创立之后一定要尽早想清楚使命,公司服务的用户是谁,如果想不清楚,公司注定破产。个人也一样,要尽快想清楚自己的使命,自己到底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不想,那就是浑浑噩噩,终究被社会淘汰。在想「个人使命」这个事上,谁也帮不了你,多读点书(人物传记),或许有帮助吧。
曾经和一个某大厂技术的朋友聊天的时候说到:“我每个月挣8万多,我大学博士同学在航空科技一个月挣8000块钱,我俩研发的是同一个程序,工作内容都差不多;我在民营企业挣得比他多多了,但就是感觉我只是在给资本家打工,每天没精打采,他却工作特别带干劲儿。
我印象很深刻的是,他指了指楼下扫地的阿姨,说:你看那个阿姨,我的工作还没有她有价值,她起码能让这条街道变得干净。”
如果你工作的最终动力都只是为了改变个人的命运,实现阶层的跃升,迟早有一天你会倦怠。即使你一个月挣8万,哪怕一个月挣80万也会倦怠。为什么他的同学跟他干同样的事,一个月挣8000却很有干劲?因为他的工作和更大的意义连接起来了,和更大的叙事--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了。这样说好像很空很大,但也不尽然。
人做事,最终要看到意义感,如果长久看不到意义感,就会丧失做事的动力。钱能够解决短期焦虑,唯有成就感才能解决长期焦虑。
财富取决于少数的大高潮,幸福感取决于多次的小高潮。幸福不是悬在终点处的奖赏,只是道路中偶然乍现的亮光。野心和钱不可以,也不会一直驱动我,但爱可以。
但也不是一定要创业。很多朋友对创业也有一些误解和执念:“我如果要创业,那我先工作几年” “难道本科生可以直接创业嘛?” “我在大厂里做创业,不需要承担风险,还能白嫖老板”。
创业和打工所需要的mindset和skill set是不一样的,天选打工人不一定适合创业,你如果想学习创业,最快的方式就是去创业,不存在先工作再创业的说法,有些人可能就是不适合打工,但是他的技能点和心态都为创业做好了准备,二者是两个不同的东西,所以看清楚你适合哪一种很重要。
与此同时,要做有复利的事情。工作,要思考这份工作的尽头是什么。如果这份工作会让你是越来越好,就是一个有复利的工作;如果这份工作的尽头是越老越不值钱,这就是一种消耗性工作。
选择一份有复利效应的工作意味着要考虑到长远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而不仅仅是眼前的利益。
在人生需要具备的各种能力里,哪个不及格,优先练哪个。都及格之后,哪个最喜欢,优先练哪个。
时间被视作生命的终极货币。有效管理我们在地球上短暂的光阴,就如同管理任何一种稀缺资源:必须明智地运用,优先考虑最为重要的事务。随着岁月的增长,我们更容易像马可·奥勒留那样审视事物:“当你被外界所困扰时,困扰你的并非事物本身,而是你对其的看法。一念之差,即可洗去困扰。
多从事有价值的工作:科学家、工程师、医生、教师、艺术家是创造价值的职业,其他职业基本上都是寄生性的。
希望所有年轻人都可以找到创造价值的工作,寻觅到自己工作的意义,工作的意义往往也是生活的意义。
05
关于识人待人:人是人的需求,人也是人的供给
人是万物的尺度,也是幸福快乐/忧愁烦恼的主要源泉。
几乎所有好的转变的开始都来自于一个行动:离开糟糕的人际关系。
什么是健康的人际关系?我想了很久,觉得有这么几个条件:尊重,真诚,彼此关切。
尊重是先决条件。尊重说简单,就是把彼此当平等的人,不把对方当工具、手段。平时完全不打交道,没交集,甚至朋友圈都不互动,然后只会想白嫖别人的东西,建议,时间,这都是不尊重的体现。
然后是真诚。真诚不是没有秘密,无所隐瞒,而是要建立更亲密的关系所必须要进一步袒露的真实自我。表达时,诚恳说出真实的想法,并真心愿意进行交流;相处时,能一定程度展露自己的更多面,尤其是脆弱,而不是只展露一面,哪怕那一面也是真实的。
最后是关切,喜对方所喜,痛对方所痛。以上全都满足,就不仅仅是健康的人际关系,而且是真正对自己产生意义的那种关系,是在自己的社会支持圈中,非常内圈的关系。
按顺序反过来(关切、真诚、尊重),每减少一个,关系就往外走一圈。比如,少了关切,就做不成朋友或那种深度合作的合伙人;再少了真诚,就连普通朋友也做不成,就只是点头之交了。尊重也没有,这样的人际关系,趁早敬而远之。
很多人说人随着长大会失去棱角,变成一个观念圆润的人,我觉得不是,我反而是长大后才长出自己的棱角,逐渐对人事物有了超出关系本身的判断。
即使长大,也经常牢记:多和「真、善、美」的东西在一起。它们的珍贵程度也正是这个顺序。
之前从业的时候,一有公司上市,朋友圈里就有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去恭喜人家。恭喜公司就算了,还点名道姓恭喜。比如,恭喜周源、恭喜宿华、恭喜程一笑。。。人家认识你吗你就恭喜,在你朋友圈里吗?
同样,多年前在我还从业时,也经历过诸多被看人下菜的过程。有时是被美元同行,有时是被创业者。当时很不服气,疯狂学习各种知识,为的就是比比谁更专业。现在回头看、什么title,名校,机构,其实都不那么重要。
现在review,当时每天恭喜的人,也没做什么事,然后很多人都存在一个共性:竞争思维太强。这反而会影响竞争力。几十年的教育和职场环境,放大了排序、晋升的短期正反馈,数着坑,算总分的竞争思维,把很多正和的事情变成零和甚至负和博弈。
从事业角度看,自己真正有什么作品,做了哪些“产品”更重要。从人生的角度看,这些就更不必在乎了,还是要自强则万强。选择以何等姿态去度过独属自己的一生并不后悔才是个体过好此生的关键。
所以,大家可以不要相信任何大V,用尽全力,去打造,去构建自己的核心业务吧,增长增长再增长,把时间花在有意义的地方,社交平台只是社交平台,和实力无关,和人品也无关。
如果总结一下,人与人的关系可以理解为:要不然是金主、要不然是客户、要不然是伙伴、要不然是白嫖、要不然是路人;那该怎么做,一目了然:为客户提供价值、团结伙伴、让金主满意、减少白嫖、不care路人。
之前跟朋友聊天,提到热情没有被回应这件事情。之前不了解,现在我觉得很正常。主动交付热情,固然难能可贵,但跟人相处,不能靠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感动,也别为难对方。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做到让所有人都喜欢,也没有哪条规定说对方一定要对你的热情有所回应。一厢情愿的热情,对别人来说可能是一种困扰。
退一万步讲,热情没得到回应也没什么,及时止损就好了,别自己折磨自己。把更多的温柔留给亲人和朋友。你要相信,总会遇到那个合适的人肯收下你的真心,并把它视为珍宝。
与此同时,还是会坚信:这个世界上只有真心才能换真心。所有套路在高维度的人眼里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伎俩。
对人倾心付出,somehow是一种风投,失败是大概率事件,但下一个、下下个还要投,这就是风投的宿命,也是风投越来越有钱的原因。
足够的坦诚就是无坚不摧,但是祛魅也的确需要一个经历和过程。得经历被不真诚的对待过,毕竟所有人出现其实都是为了教会我们点什么。
如果要选一个简单的交朋友维度,我会推荐:「正直善良+强烈的个性与价值主张」是作为朋友的一组很好的性格特质。
最后,认知+搞人搞事的组合能力,也可以反映和体现在工作和在现金流上。
月收入到1万,说明能做点事;
月收入到3万,说明能带人独立负责一个小业务;月收入能到5万,说明在人+事上都有壁垒;
月收入到10万,说明自己从0创立了一个小业务;
月收入到20万,说明对行业有超过一般水平的洞察,且有自己的3-5人小团队来稳定业务;
月收入到100万,营收要有1个亿,一个亿的业务盘子,已经算见过世面了。
从业的时候,见过很多广东、江浙的土老板,画像也比较类似:学历不高、普通话讲不好、烟酒不离手。
直到后来,才明白:再高大上的排场,都比不过“能打胜仗”。
坦白讲,原来多少对“土老板”有点看不上。创业之后,真的是觉得土老板能当老板都是有两把刷子的:有自己的一套经得住打磨、赚得了钱的商业模式,至少当下的我不行,那就得佩服和尊重人家。创业之后,特别希望未来能成为“能打胜仗”的土老板。
回顾历史,在中国,从屌丝经济起家,靠大体量规模做草根生意起家,再转头收购白富美品牌成立集团的路线大有人在,aka农村包围城市。然而精英主义起来的,往往会被自己的偶像包袱绊住双脚。最牛逼的是明明是精英,却能下到草根群体的。最惨的是中间层,不上不下的那种。
普通人,不要把做大做强当成目标,而要把“赚到钱,活下去,多赚钱,活得久”当成目标。普人勿求大与强,活着赚钱才是王,副业三倍薪水忙,个体年入百万旁,小而美公司更上档,五百万收入心芳香。
人生成长之路:质疑规则,理解规则,利用规则,成为规则。
人生理想之路:质疑土老板,理解土老板,钦佩土老板,成为土老板。
06
关于体育:竞技体育是一本永不断更的小说
如果说我比谁幸运,那就是我在比较年轻的时候,就找到了对体育的热爱。
体育真是世间少有的好东西。少有的会把「你就是不行」、「loser」、「Try harder next time」写在台面上的场面。
经常上场、习惯就好,输就认,赢了就忘,专注于自己,不责怪别人。每个人都需要一些这样的时刻。这也是普通人在竞技体育中习得的重大意义之一。
同时,我觉得真正理解了体育内核的人,做商业都不会太差。运动是:如果你能,你就一直能。如果不能一直能,就会不能。做不到可以有一万个理由解释为什么做不到,做得到大概只有一个理由:就是想做到。
我觉得体育给普通人最大的帮助之一,是可以让你意识到:拉长时间、放大视野,并通过做成一点小事情增加成就感和自信,可以解决人生中几乎所有问题。
与此同时,把自己领域的事情做到最顶级,那么不管其他领域发生了什么,你也其实什么都没错过。因为在最上面那个地方,人与人之间是不分具体领域的,他们都拥有归同一个名字,叫做「把事情做到了最nb水平的人」领域。
竞技体育中,科比,费德勒,他们带给我几个很重要的lesson:
孤芳自赏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品质”。作为想做点事的你,必须做到孤芳自赏,孤芳自赏是好学者的必要技能。如果有非常多人欣赏你,那你一定是一位面向大众的normal people。在绝大部分专业领域,能有200个人欣赏你就不错了。那怎么办?必须自己欣赏自己啊,并且要把给自己的权重提高到80%,这样人才不会抑郁。
超级球星一场球手冷投不进球太正常了。没事儿,下一场继续投你的篮做你的动作就完事了。
当你不顺的时候,那种顶尖的好胜心,对赢球极度渴望的眼神和肢体动作,是你最后的避风港。
体育给我的第一个感知是:作为运动员,他们一直都在打造自己这个作品。而类比我们,我觉得就是:在你充满激情的领域, 以真实性构建你的独特,以累进达成复利,那么你将拥有其自己专属的飞轮” 真实创作的非凡意义。
首先,你的创作会「定义」你自己。如果用斯多葛哲学的视角,想象一下:一年后、五年后,甚至生命最后的时刻, 未来的自己希望看到什么?是沉迷短暂的数字娱乐带来满足,还是真诚创作带来的骄傲。
其次,成为真正的自己, 会带来难以估量的复利效应。Naval 甚至以此创造了「真实性复利」的概念:真实性意味着你将自己的理念和努力注入作品,随之而来的原创性便会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和生态位;你的作品不断塑造你的形象,人们开始信任你,愿意推荐给更多的人。当你在推广的是自我的延伸,那么「没有人能与你竞争」。
最后,真实创作能让你保持激情和专注。别艳羡那些看似流行或病毒传播的内容,它们追逐短暂的关注,而非深度的连接;减少关注你信号体系以外的资讯, 噪声一旦抢夺你构建激情的学习时间,专注就会丧失,高品质的创作也无从谈起。
体育给我的第二个感知是:长期来看,在一个领域内保持稳定、持续的输出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每次都意图获取远超平均值的发挥。当你有了足够丰富的经验,就会散发出某种自信。而自信会带来极强的正向循环,而passion某种程度上是精通的副产品。
东亚文化下生产的国人,大部分人的大学是家长实现自己梦想的延伸;而很多年轻人在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则认为完成了父母交给他们的使命。当他们拿到毕业证书的那一刻,又会觉得自己总算结束了不情愿的考试生涯,接下来一辈子再也不想学习了。
遗憾的是,人生的确是场漫长的马拉松,一张毕业证书,不过是在马拉松中取得了一个还算不错的站位而已,而人生—这所真正的大学—路途才刚刚开始。
看过马拉松比赛的人都知道,在起跑的那一瞬间道路是很拥挤的,但是当1/4赛程过去之后,选手们彼此的距离就拉开了,在起跑时占得的那一点便宜到这时早就荡然无存了。
而真正的比赛,发生在30甚至36公里之后:这才是拼刺刀的时候。人生亦然:少年成名者,鲜有“善终者”;虽大器而晚成者,也并不令人遗憾。
很多中国的家长都在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想方设法让孩子在起跑线上尽可能地抢位子。但其实,成功的道路并不像想象的那么拥挤,在人生的马拉松长路上,绝大部分人跑不到一半就会主动被动“退赛”。到后来,剩下的少数人不是嫌竞争对手太多,而是发愁怎样找一个同伴陪自己一同跑下去。
因此,了解自己,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我觉得相比所谓的基因来说,自我的性格(ego,勇气,坚强,独立)这些更容易影响孩子,以及对孩子产生积极影响。
马斯克曾经被问及“你一生中最大的挑战是什么?”一向思维清晰,滔滔不绝的马斯克少见的陷入了沉思,然后说出了他对我启发最大的话之一:One of the biggest challenges I think is making sure you have a corrective feedback loop, and then maintaining that corrective feedback loop over time even when people want to tell you exactly what you want to hear…(有一个纠错反馈循环,并且始终维持这个纠错反馈循环。)
纠错反馈循环是个说穿了没什么深奥之处,但是大道至简,很少有人能真实贯彻:我们天天说的“迭代”本质上就是要打造一个纠错反馈循环。但问题在于绝大多数时候,反馈是不明确,没有指向性,无法纠错的。而这就是我们停止进步的时候。但体育的纠错反馈循环,非常直接和及时。
体育给我的第三个感知是:人不仅是其经历的总和。人还是其信念的总和。「别人很好,我也很棒」是一种可以时时练习的心态,如果总敢于认可自己,奇迹就会变成日常。永远不要用「小透明」这样的词来称呼自己,在每一个很小的事情上,经常用自然、平和、赞美的眼光看待自己。人对自己的称谓,都是说多了就自然灵验的咒语。
做自己喜欢的事,以坚韧的态度,怀揣着必胜的信念,热爱我所热爱。所有你坚持的,必将让你收获坚持的喜悦,只要你保持初心。
而把自己热爱领域的事情做到最顶级,那么不管其他领域发生了什么,你也其实什么都没错过。因为在最上面那个地方,人与人之间是不分具体领域的,他们都归属于一个统一的名字,叫做「把事情做到了最 NB 水平的人」领域。
所以,在你充满激情的领域, 以真实性构建你的独特,以累进达成复利, 你将拥有自己专属的飞轮。
有人问:请问我爱好太多怎么办?感觉什么都有点兴趣。答:不好意思——爱好不是你享受的东西,是你即使付出代价和做出牺牲也愿意做,并且还乐在其中的东西。
在沙滩上躺着,那不叫爱好,那是屈服于懒的基因。所以很多人并不喜欢赚钱,因为赚钱是很辛苦的事,他们只是喜欢拥有钱和花钱。
所以,做那些你热爱的事,这样,你就拥有了两个人生。
07
心愿单
首选,祝自己明天Berlin能sub 330!
曾有一张“国际孤独等级表”,在互联网上流传多年:一个人去吃火锅、一个人去医院、一个人去游乐园……
在这张表格横空出世的年头,独自完成这些事情,听起来似乎很不可思议,但这些年,就是在不知不觉中一步步“完成”了所有list。与此同时,孤独感没有减少,独来独往的生活方式反倒成了日常标配。
但有时会突然觉得:“自己陪自己长大”好浪漫。或者换句话说:虽然我孤独,但也不独孤。说的浪漫些:我完全自由。
长大后发现,心想事成实属幸运,事与愿违才是常态。即使作为一个J人,也必须要做好一次次失望,失败,失去的痛苦,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作为一个情绪敏感的人,总是会比同龄人感受到更多的悲喜,仿佛总是感受到更加层次丰富的世界,感受到更加大开大合的人生。
我越来越相信性格敏感是上天给的礼物。虽然偶尔可能会因为自己的热情没得到回应或者付出和回报不对等感觉扑了空,但很多时候还是会在和这个世界一次又一次的感同身受中觉得世界很美好。
它会时刻提醒着我,生活可能没有那么理想,但也不至于糟糕透顶。即使身处黑暗,也不要忘记曾经生活中那些家人,朋友,路人给予自己的温暖和光亮。
但随着时间流逝,也逐渐明白:当面临选择与困惑时,记住一个原则就足够——永远向更宽阔之处去。
新的一年,祝自己继续乘风破浪和世界勇敢交手。
也希望大家都能拥有真正的炫耀:无需任何辅助药物,即可入睡不失眠的能力以及身体没有任何结节和隐患。
其次,心愿单如下,依旧是:不以年限划分,实现了就划掉,有新增就加上。
1:有生之年,祈祷大陆不要打仗
2:跑步(按时更新系列):BQ Boston、New York 、Chicago,Berlin; 10km sub37min;全马:2:55
4:旅行:国际:南极,非洲,新西兰
国内:新疆,西藏,云南
5:听Ta们的演唱会:Bon jovi(如果还有机会);林宥嘉;张信哲;刘若英
7:学习室内装修
最后,「祝你勇猛,愿你享受,寒冬过后,成为新人新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