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招聘市场回顾及2021年展望

乐活   财经   2021-01-10 21:00  
第1篇

导读


去年还说,2019年应该是目前为止就业最难的一年。然后就“迎来“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疫情黑天鹅。


2020,20届的毕业生和留学生应该是2020年最惨的人群之一。


在结构性失业依旧没有改观之外,摩擦性失业,周期性失业,技术性失业因为疫情而产生显著增长。


此外还有隐藏性失业。所谓隐藏性失业是指表面上有工作,但实际上对产出并没有作出贡献的人,即有“职”无“工”的人,也就是说,这些工作人员的编辑生产力为零。当经济中减少就业人员而产出水平没有下降时,即存在着隐藏性失业。比如字节跳动。


以下依旧是我自己一年的感受和经验体会,仅为个人言论,不代表机构观点,不针对任何公司和个人,欢迎讨论探讨。

01

 市场回顾

总结起来,2020年的市场是这样的。主旋律依旧是2c消费和全民2b。


此外还有2条细分情景:

1:身边(和身边)的人不在去字节的路上,就是已经去字节了;


2020年,字节跳动招聘数量突飞猛进,与日俱增,日新月异。员工总数1年内猛增3-4万,目前已经接近10万,算下来,平均每个工作日都有150人在排队办理入职,仅总部,就有近40个办公点,放眼全球则超过240个办公点。其它公司往往20-30年才达到的规模,字节压缩到了8年。

而伴随快速扩张而来的,是人均产出的下降。和其它巨头10万人规模时的收入及每个员工撑起的估值/ 市值相比,字节基本垫底。且随着人员增长,字节的人均产出过去三年都在下滑。


这些不重要,其实最令我不解的一点是:17,18年大家都去哪?为什么不选择在上升势头最猛的时候的加入,反而都一窝蜂的,在大好的position已所剩无几时,19,20年去选择更为拥挤的道路。


  2:越来越多的人想从一级跳到二级,已经不止咨询公司,BDA,一些top 美元基金的人,也想从一级去到二级


如果说之前一二级从业者还比较泾渭分明的话,那这两年这个gap在逐渐的缩小,但仍有鸿沟。想转的一个原因很简单:二级标的更多,反馈更快,赚钱更多。


不过,在一级想转二级的背后,体现的是:原子与比特之间的矛盾。换言之,大家等了很久,并没有看到线性的科技创新,这也是16年至今2c方向的创业和投资热度急剧下降的原因之一。


彼得·泰尔有一句话是:“我们想要会飞的车,但得到的却是140个字符(指推特)。50和60年代的未来学家曾预测:到21世纪,飞行汽车将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然而这一切并没有实现。


“会飞的车vs 140个字符”本质上描绘的是相对于比特世界(软件)的创新,原子世界(物理事物)中的创新极其缓慢。


波音747第一次飞行是1969年,是全世界首款宽体民用飞机,现在仍然是主力的远途飞行。汽车虽然更省油,更安全了,但依旧不能飞,不会飞。


比特则不然。很多年前,手机叫大哥大,像砖头一样大,一样重,10年前手机开始变小,变轻,但本质还是部手机。而今天则是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电视、电影、交通卡、信用卡、健康管理设备和办公工具的共同体。


其实,只需要一点观察和反向思考就可以认识到:当下,我们正处于其他技术停滞不前的状态。


经济学中最接近技术进步的指标叫做:“全要素生产率”(TFP,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的指标。它是指:在劳动力增长和资本投资之后剩余的生产力增长。当全要素生产率上升时,意味着相同数量的劳力,使用相同数量的土地和机器,工作产出却比以前还多。


借用乔布斯的说法,即做到“更聪明地工作”,为我们带来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简而言之,如果TFP持平,那么生活水平也将停滞。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随着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大部分人的劳动已经不产生价值了,甚至是在拉低劳动生产率。Hartnett最近就警告说:十年来,美国市场的流动性非常充裕,但是技术革新已经中断。这些因素引发的巨大不平等和社会分化,都可能造成严重的问题。更不要说,现在美国的金融资产规模已经达到美国GDP的6倍。



不用看工人,就看那些过去以为不会被机器替代的工作,司机、法律、银行、教育……都处于全面失业的前夜,这些智力工作的中低岗位正在被机器替代。


这也是内卷的体现。


美国西北大学杰出的宏观经济学家和经济历史学家罗伯特·戈登的计算:近几十年来,TFP基本处于持平未变的状态。70年代以来,全要素生产率仅是20-70年的增长速度的三分之一。换成经济学外行也能听懂的话就是,这代表和意味着我们更穷,工作时间更长,给子孙后代留下比从祖辈那里所继承的更糟的世界。


那问题就来了:为什么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群之一:硅谷创始人和风险投资家在显而易见的社会下行趋势中,却大多时候保持着昂扬的乐观和自满。


或许只有一个解释:自私自利。


经济上其他部类的乏善可陈使硅谷变得更富有、更重要,也更有价值。由于正反馈效应的影响,钱和声望几乎都流向一个领域,因此获得了足够多和大的势能,不仅自身不断发展壮大,而且还凭借自身势能扩张蚕食其他领域。


手机这类电子玩意的突飞猛进的进步,分散了我们对社区停滞的注意力。屏幕到处都是,从世界是平的,变成了世界是屏的。


TMT技术的一路高歌,它自身化作成员全面参与社会的关键前提。使得大众生活的全面的社交媒体化:报刊广播播和电视皆延伸了人的的特定感官,互联网先融合,强化了这些延伸,进而通过社交平台和移动互联网重构了与世界的关系。


当一部电脑,平板能提供工作,消费,娱乐,沟通等各种需求的实现路径,人自身就被社交媒体化,成为行驶在社交媒体轨道上的火车,急缓进退尚可控制,脱轨则会受到规训和惩罚。


被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全面规训的后果是:今天的劳动地点具有“漂移性”,单位、地铁、公交车、咖啡厅、卧室等均被可以被数字信息技术“勾连”;劳动时间具有“分散性”,吃饭、睡觉、娱乐、办公、聚会的各种缝隙中,互联网“见缝插针”,让人们在心理和身体上产生冲击与震撼;劳动方式具有隐蔽“协作性”:用户日常的集赞、转发、拼单、评论在不经意间就沦落为商业资本的“筹码”,助力其发展壮大。


微信俨然变成职业工作的“第二战场”,人与微信的关系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开始走向“异化”。


日常生活中微信对人们时间和空间的“强制挤压”被戏谑表达为——有一种工作叫“微信传送”,有一种电话叫“微信语音”,有一种寻找叫“微信定位”,有一种逃离叫“微信卸载”,有一种声音叫“微信叮咚”,有一种无奈叫“微信在线”,有一个纷扰叫“微信群聊”,有一种“票圈”叫“公司广告”......


如今,信息化社会造成的“强连接”使得“脱域”(逃避)变得越来越难。资本家变得越来越富有,而留下的,则是无数挣扎的打工人。


02

运气


老祖宗说的好:一命二运三风水。除了命,最重要的就是运气。招聘和就业市场运气是占很大成分的。很多时候只是你运气好然后带来的“阴差阳错“:毕业时间(读研与否),跳槽时间选择,行业选择,公司选择,老板选择,城市选择。


2019年还是最惨的中国人之一的李斌,20年就突然“迎来了”巨大的利好,相伴而行的还有20年之前买了蔚来,小鹏股票的人。


工作也是一样的道理,你想去的公司这时候不招人,招人的时候你去了别的公司或者刚跳槽,或者title不匹配。

03

 地域


前段时间刚才上海回来,不得不说上海真是太舒服了,舒服其实还不是安逸,安逸这个词可能更适合成都一些。很多人都想去/回上海工作,然后找/等了好久,甚至好几年,还是没能回去上海。


我不止一次和朋友说过:上海除了工作机会少,别的各方面,几乎全方位碾压北京。但上海这个机会少,又不是绝对的。


从具体行业来看,互联网,肯定是没有上海的机会的。或者换个角度说,互联网行业在上海,是严重的供小于求。


15家百亿以上的公司:阿里,腾讯,美团,拼多多,京东,网易,小米,百度,中通,好未来,新东方,携程,爱奇艺,哔哩哔哩,唯品会和7家50亿以上的公司:华住,汽车之家,微博,58,跟谁学,中芯国际,欢聚时代。再加上未上市的巨头:字节,滴滴,猿辅导,作业帮,Shein。


27家公司里在上海创业的,一只手就能数的过来。虽然有很多公司在上海开了office,但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一定程度上缓解。而且现在创业公司创业越来越逃离top2的北上,去向广州,杭州,成都,武汉,长沙这五个弱一线和1.5线。


上海是整体错失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10年。这其中有很多原因了,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上海的城市氛围影响的:上海太适合生活了,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而无形的,所以很多上海创业的公司都是小而美的,很多founder也没有像北京那么大的狼性和野心。


而温柔,是不适合狼性的互联网文化的,互联网讲究和强调的是其天然的“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这两个概念的解释,之前有说过


这两个原理已经被互联网奉为圭高:前期通过规模效应来触发网络效应,直到突破“临界点”,然后网络效应就会自动接管,反过来进一步点燃规模效应。如此循环往复,直到赢家通吃。


所以,互联网的战争是百米赛跑不是马拉松,胜负不在于谁先抵达终点,而在谁更快突破临界点。一旦临界点被突破,之后的巷战,都是用来清理战场的。已经和胜负无关。


而上海的城市文化,和这一点格格不入。创业公司少,也影响了后面要讲到的金融里的一级市场。


金融分开来看,一级市场上海依旧被北京碾压,你几乎看不到什么hc在上海;二级市场,上海可以和北京打个平分秋色,甚至六四开。


前面说到,因为上海文化的影响,上海创业公司少,创业者少,这就造成上海的案子(标的)少,所以对于一级市场(junior-中层)从业者,你就没法真正的base上海,所以很多fund就干脆不在上海招人。但标的这件事,对二级并不影响,加上上海是金融中心,所以上海的二级是很繁荣的。


上海是“买办文化“,所以国外的成熟工种,在上海都还不错:各种外企,投行,咨询,快消,四大。这些工种在上海机会还是蛮多的。


最成熟的还属于消费品。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全国的2.2倍,一季度增速不仅高于全国水平,还高于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可释放的消费潜力依然巨大。


疫情期间,上海的整体消费力依然强劲,网上零相对弱势,否则,消费品零售总额应该更出色。北京正是依赖网上强势,才保住消费下降没离全国平均线太远。


上海线下零售基因极强。20世纪初,首部手扶电梯,首屈一指的百货公司等,无一不是从上海开始发端。上海拥有全国数一数二的便利店网络,购物中心、百货商城密度。大型零售企业更是国内数一数二,贡献了至少约三分之一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综上,因为上海太适合生活,所以创业者和从业者很多都没有像北京那么大的狼性和野心,也没有频繁跳槽的动力,没有人走,就没有新的坑出来,如此循环往复。

04

 创投行业

如果说前几年vc/pe还处在巷战阶段,那2020的疫情的到来,让巷战提前结束了。


一级市场的战争,从某种程度上已经结束了。


“美元基金、美元基金,还是美元基金……天天都是大规模美元基金募资完成的消息,这可能是今年大部分中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从业者的心声“


2020 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新成立基金数量与募集资金总量出现「三连降」

新募资基金数量连年减少:18 年的3637 只减少至20 年的2585 只;

募集总金额持续缩水:18 年总募集金额超1 万3 千亿减少至20 年不足9000 亿

最扎心的是:「2/8原则」已变为「1/9原则」甚至「5/95」。顶尖(少数)机构接连超募,形成对照的是大批量的中尾部机构颗粒无收。




有很多人和我说,未来一定有本土人民币基金的崛起,可能会有,但能不能轮到我们或者在最有精力的时候看到,我自己抱悲观态度。现在这种形势坦白讲短期内,看不到有任何改善的迹象。财政资金忙着抗疫,出资要求越来越严,产业端则在收缩战线,个人财富端基本逃离风险大的私募股权,募资效率降低还是次要的,关键是根本募不到钱。


据母基金研究中心的不完全统计,自2020年开年以来,公开报道的在中国设立的美元基金规模已超过43亿美元。


头部机构资产管理规模史无前例的扩张和各类资产的价格和估值全面推高是相辅相成的。而资产管理机构规模一大,钱一多,扩张业务是自然而然。


常见的结果和现象是两条线同时下手:垂直层面,后期基金开始设立涉足早期基金:红杉,高瓴,博裕etc,上下游通吃;水平层面,则是品类型扩张:传统并购型PE 从股权扩张到房地产、信用、衍生品etc。


如果说在之前,更加强调回报率为王的话(也是资产管理行业的使命和天职),那新时代,从某种角度说,除回报率外,你本身能帮LP管多少钱,甚至比回报率还重要。毕竟回报率要看天吃饭,但钱都没投出去,肯定是你工作失责了。


比如经常有人诟病radio的桥水的回报率并不是最好,甚至多次还落后市场。但不好意思,这个市场上能管理1600 亿美元这件事本身,就已经是核心竞争力了。能做这件事的人是极其稀少的。换句话说,这个钱给到别人,别人根本不知道怎么投,往哪儿投,投什么。


市场演化至此,大型LP 和大型GP 的关系已经演变为相互羁绊、你侬我侬的新范式。如同「灵魂伴侣」。比如Carlyle 和CVC 之前募集的投资周期长达15年的长期基金,Blackstone更是在17 年搞了个50 亿美元的20 年期核心基金。


LP/GP 的共生关系,也产生了一些新管理模式和相处方式,比如GP帮LP增强投资能力,甚至搭建内部体系。比如中投和Blackstone。

05

 女性职场困境


女性就业难是当下社会的一个不可承受之痛,不光是中国,全球都一样,只不过国外整体做的比国内好很多。


每逢重大天灾、疾病或经济事变,按经验法则,冲击和影响最大的就是弱势女性就业。另外,按照年龄观察失业原因,45岁至64岁女性失业原因即以工作场紧缩或歇业最多,所以此次新冠肺炎对服务业的冲击,首当其冲的便是女性。


很多人会说:很多男性并没有感受到性别红利,但是大部分女性却明确感受到了性别歧视,这是为什么?


因为其实根本就没什么性别红利,但性别歧视是的确存在的。为什么?


因为大多数男性也都是中底层,从事的工作或收入低,或强度高,或危险性大,这就没法算红利了吧。而女性明确感到受到歧视的原因是因为大部分女性连获得这份工作的资格都没有。


性别歧视的受害人不仅是女性,也有男性。因为我们的社会评判标准实在是太单一了,要求和教化男性承担更多,其实是某种程度上禁锢了女性,而女权主义核心是让广大女性和多元性别群体融入社会,投入到社会建设生产中,打破刻板映象。


在我国目前每年的猝死案例中,男性是女性的4倍左右。深圳工伤病例中,男女患者的比例大概是12:1。类似的数据数不胜数。


这些数据都说明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在当代社会中,男性承担了大多数高强度、高危的工作岗位。如果现在把性别倒转,男性全面退出这些工作岗位,换由女性来做。女性伤亡比例一定是远高于男性的,但很多女性依然会认为这是一种歧视,是一种压迫。


在企业看来,由于女性在职场上的“性价比”相对较低,因此在遇到危机的时候,女性被辞退或裁员的概率比男性大得多。


当下的女性职场困境问题,其实不是性别问题,是社会问题。


不是男老板会倾向于招男生,当你(女生)成为女老板后,你也会倾向于的招男生的。因为屁股决定脑袋,你当老板时,考虑的是公司的成本和收益。


而从公司角度来说,女性的福利越多就业越难。


招聘女性员工时,为什么很多企业会直接间接问女性是否已婚已孕?因为女性员工的怀孕会增加企业成本。


女性怀孕为什么会增加企业成本?因为国家政策怀孕享有3个月产假,怀孕会导致员工的工作效率下降,休假期间原本的工作量要么需要重新招人顶替,要么平摊到其他同事手中。同时休假期间薪水需照常支付。相比之下未怀孕的员工就不存在这些额外成本。


国家为什么要出3个月的产假政策?因为这是人道主义,因为国家发展需要年轻人,所以需要政策保证女性有良好环境来支持生育,而且生育后身体状态也很需要休养,不宜过早的参与工作。所以国家才会实行3个月的产假规定。


以上分析是从现象推导原因,反过来因为政策规定怀孕有3个月产假会导致企业成本增加,所以企业在招聘是需要先问是否已婚已孕。


为什么政策给女性的福利越多女性反而就业越困难?问题的关键点在于:这个福利的成本由谁承担?


目前现实的情况是企业cover了大部分,国家只承担了一小部分。好名声归国家了,成本都转嫁到企业自己身上了。那就导致企业在薪酬水平相同的情况下,会优先选择男性或未婚女性,从招聘入口避免这部分“福利”的支出成本。所以才说:当下的女性职场困境问题,其实不是性别问题,是社会问题。


那这种困境能解决吗?目前来看并不能有效解决,只能相对缓解,方法就是是降低企业所需要支出的“福利成本”。一切国家不愿意买的单,要企业老板买单的政策,最终老板都会转嫁到员工和消费者身上。


国家让女人婚育假变长,那老板就不招已婚未育女员工。国家不许面试的时候询问婚育,那老板就不会让她进入面试。


目前看来,只有学欧洲:规定整个公司必须保证一定%的女员工,女员工生育期间国家按平均工资发钱,否则这题无解


例如美国,没有母亲带薪产假一说,只有母亲不带薪产假12周。这就相当于减少了企业的“福利”成本。所以在“福利成本“承担主体问题没有解决前,政策给与女性的福利越多,对女性的就业则越不友好。因为福利不会凭空产生,福利只是一次支付转移。


换角度看,企业自身也不容易。我国民企的平均寿命只有3-4年。企业虽有社会责任,但并非慈善机构。倘若企业自身难保,如何杜绝性别歧视?


政策不能只打巴掌,不给甜枣。目前部门政策都是惩罚性质的,最后取得的效果都是适得其反的。


有一种现行观点是给男人增加陪产假,比如考虑适当减少女性(带薪)产假,增加男性产假,或夫妻双方共同分享产假的方式来平衡。打破目前福利(歧视)全都给女性现况。当下很多欧洲国家都有类似的政策。


但我觉得,男性陪产假这个东西治标不治本。不如给企业减负减税和加强企业育婴环境建设。


男性陪产假是水中花镜中月。劳动法实行多少年了,法定劳动时间和加班费的执行到位了么?大家心里都有数。不然就不会有这么多996和猝死了。老板暗示男性产假期间偷偷来加班,你认为他们会举报投诉,还是乖乖听命?


目前企业一直把女性生育看作是撸企业羊毛,是负担。现在国家看到人口红利消失,于是开始鼓励生二胎,三胎,给予女性各种保护政策,但对于女性的强制保护越强,女性失去的机会越多。歧视女性就业者的风气越来越重。


其实给企业减负减税,是倡导正向鼓励企业招募女性:企业负担减轻了,就不会对女性这么苛刻。


比如,可根据女性职工比例或生育女性人数等给企业优惠政策。就像租房补贴一样。比如:一胎,企业减税××万;二胎,企业减税××万。


以这种方法,正向鼓励企业雇佣女性。而不是形成企业和女性的双重负担。孕育生命本来是伟大和神圣的事,只有企业能正常的接纳女性,女性才能安心享受作为母亲身份的快乐,企业也以雇佣更多职场妈妈为骄傲。


另外,企业加强育婴环境建设,育婴空间,专聘托儿育婴人员(根据企业不同规模进行建设),运转的育婴工作是可以方便有关部门周期性和突击性检查的东西。


要求每个一定规模以上企业必须配备上述软硬件,定期检查准备,配置情况和运转情况。就算企业只招男性,也得配备,也有成本支出,就没有必要只招男性了。育婴室成本可以用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来抵扣,相当于政府补贴了。


越强制保护越等于间接损害。女性福利越多,企业压力越大,女性就业歧视越严重。最后的受害者不仅是女性,是整个家庭。女性因为工作机会少,男性必然要承担更多赚钱养家的“使命”。


显然,只有女性工作机会更多,男性才活的更轻松,社会运作也更良好。目前,社会标准的单一固化了男性就该出去工作,赚钱养家,不带孩子是正常的观念——不利于家庭稳固,丧偶式家庭的风气越来越重。


如果男女都要休产假,某种程度上,对企业就无差别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期待未来男性有更多生娃休假的权利和机会,共同照顾家庭,这样男女就越能得到相同的就业机会。


生育往小了说是一个家庭的事,往大了说是一个国家的事。但在实际情况中,生育在职业发展中的负收益,绝大部分都是由女性去承担的。这个宏大的社会问题,只有也只能由麻政府真金白银把生育负担接过来,既然人口红利是国家得,就不要把成本转嫁到企业上。


其实,无论是男是女,大概率都只是个无产者和打工人。无产者的斗争应该是联手向资本家斗争要回本属于自己的权利,而不是像那些蟹篓里的螃蟹,看见别的螃蟹向上爬,就把它拽下来。最喜欢看到螃蟹们这样打来打去的,恰恰是那些准备把螃蟹卖了的人。


西方新自由主义通过身份政治,把无产阶级分割成了男人,女人,黑人,亚裔等一个个族群,再通过拉一踩一的方式让他们内斗,资本家和地主就隐藏在这些人中,成为他们身份的代言人,从而消解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性。所以不要再强调什么男女性别矛盾了,从来就只有阶级矛盾,没有人民内部的矛盾。


无产阶级革命,是男女团结一致,不是在自己的一成收成里疯狂内卷,而是把地主手中的九成拿出来重新分配。


06

 职场中的快乐

PDD的事情发酵至今,近乎已经被人们淡忘。其实世界本身一直都是不关心个体的,它只关心群体。



pdd员工这么玩命,买菜这仗肯定打得赢,所以没必要不要去这种公司上班,有需求的话,买它的股票就好了(虽然这个想法也好危险,和怪兽搏斗的时候要防止自己也变成怪兽)


快乐工作是员工应得的。我们要摒弃“工作原本就不是满足感的主要来源”这种错误观念。太多太多人以为,如果能获得成功,就能自动获得幸福。事实正好相反:“幸福比成功先来。”


因为工作中的投入、满足和价值感带来的积极情感有很多益处:让大脑更好地发挥作用,提高创造力和适应能力;精力充沛,决策明智,应对困难。


原理很简单:快乐的人比不快乐的人表现好。是时候要求快乐工作的权利了。

07

 因事而来,因人而走

对情绪的分析,有助于让我们了解情绪对人们决策和行为的影响力。


我们大多数人,求职的时候都是理性的:公司的过去,未来;自己的收入,是否有前景等,甚至经常见到拿一张excel表进行计算,排序的。而离职的时候都是感性的:理由总结起来都是老板sb、同事sb、办公室气氛sb等等。


很少人会为了感性的理由入职,也很少人因为理性的理由离职。这就是因事而来,因人而走。


你可以把回想一下,你选择这家公司的原因和自己现在要离职的原因,你会发现,人在入职和离职的时候,使用的是双重标准,两套系统。


当初你入职时考虑的那些因素统统都在:依然是BAT,MBB,公司依然很大(世界500强),工资依然很高,发展前景也挺好。那你为什么选择离职呢?


有人会说:老板傻叉,同事排挤。那你在找下一份工作的时候,会把“老板不傻叉,同事不排挤”成为你求职的重点,列为进入一个公司的主要因素呢?有人给你介绍一份老板对待员工就像对亲儿子一样,同事一团和睦的工作,但薪水只有目前的一半,公司发展空间也不如现在,你会去吗?你肯定会骂呢个人对不对。


你肯定不会为了这些理由入职,可是,你会为这些理由离职,那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职场上最常见的“双重标准”。


所以,当想离职的时,要直面自己的内心,给自己一个真实的离职理由,判断这个理由是理性的判断还是感性的体验,如果仅仅是因为“体验”不好,那么其实可以想想有没有解决办法,或者暂时忽略它,因为仅仅因为体验不好而离职,那下一份工作可能依然“体验”不好。


人的选择,多数由情绪和感受决定。不同的情绪对人的影响不同,对人来说麻烦的其实不是负面的情绪,而是混乱的情绪。混乱让人失去理智,失去对时间和空间的感知。


如果无法确定情绪,人就很容易做出所谓“情绪化”的选择,而“意味着什么”式不断深挖和对焦能更有效率的找到准确的情绪。


08

 写在最后

从小到大,几乎从来没有人提醒过我们仔细思考一个问题:“自己真正喜欢做什么?”很多人也没有细问过自己这个问题。


基于热情选择职业才是最优解

极少有人从一开始就能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探寻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摸索和雕琢。就算在尝试中失败,或觉得不合适,至少我们也借此了解自己的特质。也给了我们暂停和转弯的机会。


你试想下,人类何曾因为最后会分手,就停止去恋爱。大多数人的做法是在恋爱的时候有过多不切实际的期待和要求,却并未对职业倾注相当或类似的精力。


当不清楚自己喜欢做什么时,可以先做排除法,从不喜欢切入,了解自己的性格很重要。而在工作中一旦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点,立刻开始行动。一条路走到黑,不瞻前顾后,畏首畏尾。这种选择是基于自己的兴趣。


天才是稀缺的,几乎所有的人都是普通人。但没必要成为天才,因为很多天才的成长,要承受极大的痛苦。


而人的天赋则是极为细化的,正所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所以应努力去找到自己那一瓢,持续投入时间,迭代精力,专注做到极致。


生命长河里的每一个点都会以某种方式连起来

每个机会、每段经历,都是生命长河里的一点星光,它们终会以某种方式连起来。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演讲上这么说过:你不能向前看去连接你生命里的点,你只能朝后看将它们连接起来。你要相信这些点:你的直觉、命运、生命、因果等等将会以某种方式在你的未来里相连。


直觉从本质上讲是,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声音。人们常在所谓的理性思考中丢失直觉,而做出偏离自己内心声音的决定。


你的才智有可能会混淆是非,但是你的情感永远不会对你撒谎。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都是通过情感做出的。


我们要能接受到自己的直觉。这需要我们让自己的大脑安静下来,远离各种来自大脑的声音。乔布斯常年打坐,因此培养了他对直觉极度敏感的能力。不仅能听到自己的直觉,还能遵从它。


不断向内探索和自我内省能让我们更靠近自己内心的声音。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拥有丰富人生的基石

有人认为,工作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生活的目的。我完全不同意这一点。当代人在公司的时间远超在家的时间;坐在办公椅的时间远超床上睡觉的时间;见同事,生意伙伴的次数更是碾压和朋友,伴侣的时光。


当一个人至少人生三分之一的时间,都花在,都在做自己不擅长,不喜欢的事时,那生活也未免太悲哀了。


可是往往最难的事情,便是如何知道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这也是关键问题所在。十八岁时喜欢的东西,到了二十八岁时不一定还喜欢。人的喜好和认知总是在一个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所以往往是在不停的尝试中明白自己不喜欢什么。比较之下才可能发现自己喜欢什么。


所以,一来有些弯路,是必须走的。二来,你在做某件事时,你的内心感受会告诉自己是否喜欢。在探寻路上,最重要的的确是勇气和坚持。而听从内心声音的勇气来自于自己活在当下,让自己的大脑安静下来。

 

所以,首先要勇于探寻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事,而不是以赚钱多少来作为自己做出决定的首要考虑因素。要始终让自己的感受雷达保持敏感,因为感受是真实的,不断感受和体验它,就会听到内心的声音。


当我们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并日益投入,做好做精它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这个时候,钱只是随之而来的结果。


有一句话,我一直记着:什么是兴趣?实力就是兴趣。你在竞争中占优自然就有兴趣,你老是落后,自然就没兴趣了。


无论你处在人生中什么阶段,都希望你们可以找到能让你们人生立住,立足的东西和筹码,不是金钱,不是权力,而是内心发自深处的渴望。


参考资料

  • 字节跳动怎么都十万人了

  • 无论网络多么高歌猛进,技术也无法取代人的接触


推荐阅读:

2020年 年终总结

写在26岁到来之际

写在“金三银四”之际的一些话

2019年招聘市场回顾及2020年展望

世像
Sneaker Marathoner Traveler;热爱篮球、马拉松、羽毛球、登山等体育运动;关注消费、品牌和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