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01
回顾
2023年,舆论场和社交媒体上讨论最多的,就是职业了:离职,裁员,中年危机,卖房。
大家的心态应该都相差无几:摆又摆不烂,卷又卷不赢,躺又躺不平。等你离职的那天,是不是心里会大喊一声:去他妈的前途。难缠的甲方,画饼的领导,比卷的同事,繁杂的工作,加量不加价的薪水,在此刻认真的告个别吧。即使工作非常的繁杂,那些曾经重于山的责任,交接也只需要半天。
努力的工作,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焦虑,脱发,失眠,半夜随时随地的消息,假期旅游随时都要带的电脑,即使在住院打针也要接的电话。看上去还不错的薪水,但怎么着也无法在北上买不起一套房。或许可以买一些高档化妆品,几个奢侈品包,来满足自己可怜的虚荣心。
如果无止尽的内耗,带来的就是这点虚荣,那么意义是什么?我觉得,可以压缩生活的成本,从而压缩打工的痛。
虽然很多人都在想逃离职场,做数字游民,旅居生活;但坦白讲,大多数人还是要不可避免的面对职场。只不过,你要工作,但尽量不要“上班”。不要更辛苦的去工作,而是更聪明的去工作。
02
职业即自我,选择即人生
1:我们找的不是工作,是工作机会。我之前就说过这个点。什么意思呢?求职的本质之一,是某个地方,某个公司,这里有没有属于你的位置,有没有属于你的一席之地。没有属于你的位置,你再优秀,也和你无关。
大家平时张口闭口都说找工作找工作,其实找的是工作机会,是你的position。不管大公司还是创业公司,寻找的是你的位置。对于基金来说,如果有人已经cover了你的方向,那大概率就没你的位置;对于corporate/company来说和firm是不完全一样的。Corporate,你来的越晚,越没有你的位置,晋升越困难;举个例子,不用太早,16年加入字节和18年之后加入字节,你的成长曲线和财务回报,一定差了一个量级。对于firm也类似,但不完全一样。
很多人,很多时候其实有自己的位置的,只是阴差阳错错过了。那position来自什么呢?来自老板对你的信任(trust),来自你做的选择,来自你的mindset(性格),来自你的ego。
2:乍一看,这两者好像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其实完全不同。重新定义后,你考虑的不再是工作,而是如何处理求职信和简历、如何进行面试、如何结束面试以及最后获得机会。
这种重新定义,最重要的是影响你的心态,可以不再纠结于是否接受这份工作(你其实完全不了解这份工作),而是带着更多好奇心,想看看在这家公司中,你可以发现什么有趣的机会;而且,你不会再带着评判(judge)、消极的心态,而是进行有益,多元的积极探索。
当你找工作时,关注的焦点更多是工作,所以也会更多围绕工作本身,试图说服雇主选择你,向他们传达你所谓的:对这份工作的“热爱,渴望”。你大多数时候假装充满激情,让他们相信你。换句话说,你要么在说谎,要么放弃这份工作。但没有人喜欢说谎。
换个视角,如果你的目标是获得尽可能多的工作机会,而不是工作时,一切就都不同,你没什么必要骗人了。
你可以真实地表达出你对这份工作想法,好奇心,因为你确实想要对这个工作机会进行探索和评估。这不是语义上的问题,这是一个“真诚与否”的问题。
当你转变心态,寻找工作机会,而不是工作时,就会变得更真诚、更有活力、更坚定,也更开心。有趣的是,这样做反而会让你获得工作机会。公司是在招聘人,招他们认可的人。
3:没有任何一个学校,没有任何一个公司可以确保你成功。教育的作用,其实只是兜底,保证下限,而不是确保成功。上限如何,发挥完全取决于个人,取决于个人的选择,性格,冒险精神,人生际遇以及时代的红利。
如果进入某个学校(哈耶普斯麻,清北复交浙南人)和进入某个公司,就能确保一个人成功或赚大钱,财富自由,那这个世界的逻辑就太简单了,运行逻辑也会全然一新:大家都去上那个学校,毕业进那个公司就好了。这样的简单和便捷,堪比王位世袭罔替。所以不要再问考上哪里能不能改变命运,进入哪里能不能成功了。
现在的国内学历卷到飞起。早就不是30年前的含金量了。以前工作包分配,大学生金贵,现在即便是清北,也是去互联网一起卷。同样的水平,一样的岗位,国内和国外比工作量大1.5倍至少,薪水少30%以上。清北的学生一样迷茫。
4:聊聊钱吧,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钱很重要,没人能否认这一点。包括我自己,毕竟这世上没人和钱过不去,没人嫌钱多。但职场的一个本质是:如果你所有的工作都是奔着钱去的,那你高于90%的概率在这个公司/行业做不久,因为总有人比你年轻,比你能干,比你年富力强,比你在你当年更想赚钱,而升职加薪的快感,不会超过1个月。
你就会重新陷入无价值无意义的循环中。光凭工资高是不可能让人长期在一个厌恶的环境中呆下去的,光凭钱也不可能让一个优秀的人心甘情愿地做着狗屎工作。
忘记谁说的了:工资和金钱是保养因素,没有钱的激励万万不能,但是只有钱的激励,也不是万能的。任何一个渴望让自己的生活有意义、有内容的社畜,都不能忍受无意义的狗屁工作和上坟一样的工作状态。
作为一个一年要追问和思考thousands time 人生的意义的生物,表演性工作,为了摸鱼而工作,或者工作没有意义和正反馈,都会让我们人类发疯。
5:攀比是人性,那比收入是很多人免不了的行为。我之前聊过一个点,叫:如果真要比收入,比的是人生收入总和(life total package)。
起点很重要,但并不是决定性因素。我见过太多弯道超车型选手了,他们学历一般,颜值也一般,但对自己的行业有focus,对自己做的事有passion,想的足够清楚,做选择足够果断,专注于自己的领域,做时间的朋友(管它一手的还是二手的)最终守得云开见月明的。
也遇到了不少以一流的学历背景和高起点入行的人,后来黯然离开高薪行业或者逐渐趋于默默无闻的人。其特点不外乎傲娇、缺乏耐心、兴趣转换太快、缺乏谦卑、过于功利等。
6: 在职场是没有忠诚度的,所以才会有只要报出高薪,可以打动的人趋之若鹜。但是需要明白一点的是:猎头和雇主是不care你的职业生涯的,但你自己却经不起多次的打击和裁员。你的价格,是由市场的公允价值决定的,如果大幅超出了市场水平,你一定付出了些东西。
举一个最近的身边案例:已经在top 1 的咨询公司,19年的时候,追逐更高的薪酬去了一家boutique 的咨询公司,但黑天鹅在2022年出现了:由于美元撤资,客户没了,整个公司被裁员至少1/3,他们因为失去客户而自身本身薪酬太高,很多人薪酬“腰斩”甚至斩到脚踝。就你可以大概想象一下:你原来月薪3万甚至4万➕,现在市场只愿意给你1万的时候心理落差。
我之前写过:有一种毁掉你的方式,叫给你变态的薪酬。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创业公司挖人的时候,不过别的时候也有:当某一行业大火的时候,这个行业的需求和package都会变得“水涨船高”。某公司急速扩张,BT加薪挖人。某人原来18k,40k给挖去,很high,4个月后被裁,在家赋闲半年多,因为他只接受不低于乃至只看高于40k的薪酬,但有价无市。赋闲9个月后入职,20k,一直闷闷不乐,工作也提不起劲。和同事抱怨:以前我多少钱,现在才多少。煎熬几个月,又离职。寻觅40k工作。
当然说了这么多,个体的原因其实不完全是个体的问题,家庭,学校教育,社会文化都是不可脱离的一部分,都需要承担责任。但对于个体来说,越早弄清楚自己的性格,明白自己追求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真正的核心。
你性格保守,那类似创业,加入创业公司之类冒险的事,其实本质上就不太适合你。所以天上掉大钱在你身上的可能性几乎为0。大多数人嘴上都说想财富自由,但其实他们本质上没有那么多渴望这件事,更不愿意为之付出超出寻常的努力。
7:前几天有个文章蛮火的,一个段子说:有种观察行业见顶的方式,就是看清华北大的就业去向。第一条说05年外企就见顶了。你看看18年后,外企(nike,宝洁)的市值涨了多少,现在在互联网的从业人员卷不动想去外企养老的;外企其实从未见顶。变化的只是人们快速追逐财富的欲望。
宝洁的薪资,除了金融的核心岗位,核心公司;除了互联网,依旧是市场上最能打的;对人的training也依旧是全面而系统的;职业路径依旧是多样化和有选择性的。不信你对比一下你去了你在宝洁的朋友,看看人家的出路是不是比你多。
据说,在诺贝尔经济学奖克鲁格曼的一堂课上,有学生问他:从经济学角度来讲,在经济危机那几年毕业的大学生,要花费多少年的时间,才能赶上经济繁荣期毕业的大学生?克鲁格曼给出的答案是:Almost Never。他的答案未必正确,但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和警醒。
其实在职业选择的问题上,一名大学生首先应该了解的问题是:我身处时代周期的哪个位置?再去结合家庭出身、个体特质,决定是采取激进或保守的职业策略,决定去选择何种行业、何种岗位。
一个现实的缩影:2020年在自己事业高峰,年薪百万时贷款2000万在上海买了豪宅;2021年在新能源、医药、白酒高点,怀揣着经济未来一路走高的梦想,把手里面的钱都买了基金。每天都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一边工作赚钱,一边房产增值赚钱,一边基金上涨赚,天天笑容满面。转眼才1年光景,2023年被裁员了,工资没有了着落,贷款要还不上了,基金账户亏了50%了。每天做梦都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失败的人,一边工资没了、一边房子也要没了,一边基金还亏钱,天天泪流满面!仅过了两三年时间,世界怎么就变了,我怎么就从天之骄子变成最失败的人了?
人真的不能拿时代的Beta,当做自己的Alpha。
没有最好的职业,宇宙也不存在尽头,最重要的是,永远依据严肃的调研与推理来做决策,以及遵从内心的声音。
8:人生的终极度量衡是时间,而不是货币。一定要和喜欢的人一起工作,一定要做喜欢的工作。二十多岁时可以骗别人,也可以骗自己。但一旦碰到三十的边,欺骗和忍受的磨损都开始大到无法接受。「是可以赚钱,但这钱我赚不长」基本成为大多数人面对没那么喜欢的业务的拒绝模型。
时间是人生逐渐增加的重力,真心喜欢的事情会越做越舒服,而厌恶的事情会越做越难受。做选择的时候,除了横轴纵轴的可见利弊,大多数人忘记了在另一个维度上还有一个强大但隐身的轴,它叫:时间。
很多人以为自己已经年纪太大以至于无法去开展一项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业了,或者误以为做这个事业需要很多前置条件,或者有所成必须花费十年以上的积累。人是一个非常为自己找借口的生物,事实上这些对也不对,但大都是源于自己内心预设的阻碍。“预设立场”是人最坚固的心理牢笼。而这完全可以通过客观事实来打破。
大部分行业从初始到从业都只需要2-3年的时间,你以为掉头太难,实际上当你决定去做了,你可以边做边想,边做边学,在行中知,在知中行。
不是先想明白了再干,你一辈子都想不明白的:you can never be ready。永远都不会准备好的。先起步再调整呼吸,先起飞再调整姿势。想只有困难,做才有答案。绝境只是心境,答案自在你心。
有基本学习能力的人对一个领域有巨大的热情,坚持2-3年,可以打败大多数意兴阑珊不带感情做事的熟练工们。
人低估了的自己起心,渴望和动念,以至于一个人如果怀抱着一个巨大的愿望,ta会愿意为之倾之所有,是真正的all in,这个愿望会化作愿力,助推你走到你自己都未曾想象可以去的地方。当你真正有决心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时,去做一件对你来说怀抱着热爱的事时,不妨先给自己2-3年的时间和耐心,会发现一切都来得及,不算晚,而一切令人兴奋的冒险才刚刚开始。
选择大于努力,选择一次自己,然后为自己努力。
9:正常年份可能感受不明显,觉得自己可以去任何地方,任何公司;经济和行业下行的时候,就真正知道有多艰难了。这时候就会明白:年轻人的机会确实是无限的,但年轻人也是无限的。多一些敬畏,少一些ego。
刚毕业和工作不久的学生,很多心高气傲,其中不乏名校生:觉得他们非哪里不去,哪里才配得上他们。等过几年再看,被社会毒打过后,原来的心气早已消失殆尽。
10:名校的学生基本也就是在校和刚毕业时有点光环。刚毕业几年,学校title还可以拿出来唬一唬人。毕业6年以上了,整体不离开的还是名校和大厂的title,一辈子都要靠学历来体现自己的价值的话,那说明他/她过的也不怎么样。
如果要炫耀,那炫耀以下更让人尊敬:公司营业额多少,给多少员工缴纳了社保,过去几年纳税多少等待。直接拿作品来说话,不要搬出母校来当挡箭牌。
11:建议大家自己在求职的时候,多多的关注和记录一下自己的心态。重要的不是换工作,而是为什么(why);关注别人拿到offer的时候,要倾注注意力的是:不是ta的offer本身,更不是所谓的ta的package;而是ta选这个offer 当时的心路历程和选择的原因及不选其他的原因。
在选专业的时候,大家一般都奔着高薪专业去,总在劝退最差的专业,但是不要忽视进了“好专业”以后发现自己根本不适合而离开的也大有人在。为什么?因为你所说的这个“差”和“好”是社会需求、社会结构决定的一个动态指标。首先不是一成不变的,其次没有引入你自身价值和自身特质的变量。你自己的人生选择,一定要考虑你自己才能决定好坏。
大学,工作,换工作这些本身都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使你离梦想、离理想的人生状态更近的摆渡车。如果你的目标已经比较清晰,对自我的认知已经比同龄人相对深入全面,你知道这个地方有一辆区间车是直达的,毫不犹豫地坐上去就完事儿了。
如果你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那么这些则是你最好的观光摆渡车,它给你机会试错成长帮你找到自己的方向,这时候你要明白的是:它只是会让你票价更值一点,车速更快一点,资源更好一点,让你寻找方向过程中的换乘稍容易一点点(出国申请优势,找工作优势,校友资源优势),但不会把你直接载向终点。
12:一个人在职场里能一路上升,基本靠的是长板,因为长板给老板创造价值。一个人自己创业时能做成,基本靠的是无短板,因为作为独立个体,从0-1-10的过程里,总有一个环节短板会坑死人。
13:凡事太强势,是很多名校毕业者的缺点。大家过去做事都很顺利,取得了很多人没有取得的成功,在有分歧时,自己常常是正确的一方,久而久之就容易变得强势。但示弱,并非真的软弱,水比石头软,却能穿石。
内心真正强大的人,不会在乎表面的软弱,在别人面前表现的柔软些,未尝不是一种优点。对“人”的攻击性,并不能让你走得多远。对“事”的,才行。
14: 国内学生找工作一些现状&存在的问题:
一是决定不好行业(eg.互联网or金融)
二是决定了行业却看不清路径最优解(eg.想做投资 认为毕业进入一家tier2的投资公司就一定是比先进四大再跳槽更好的选择);
三是选择了路径却看不清路线图 。
在媒体渲染互联网大厂应届生常青藤起步、35 岁失业的焦虑氛围的同时,社区团购风口让一个专科毕业的供应链两年经验产品经理能拿到极夸张的薪酬。从兴盛、美菜出来,可以手握 10 个 offer 慢慢选。
精力需求低、成长高、回报大——工作中的不可能三角。三中有二就值得做,如果只有一个就需要考虑考虑。三个都有的,恭喜你说什么也要全力拿下。1个都没有的,越早离开越好。
选择是战略层面的事情,努力是战术层面的事情。如果你的手牌已经不错了,希望你仔细想想未来要怎么打这副牌。不要用典型的战术上的勤奋掩盖了战略上的懒惰。短期目标推着自己走,而长期目标则是自己推着走。
做选择本身也是一种能力,为什么你觉得做题的能力可以通过练习提高而做选择的能力不能通过勤奋的练习提高?永远不要拖延自己去做选择,拖延选择无疑是最差的选择。
15: 建议大家工作中和工作之余交朋友不要太功利且尽量多元化多维度。一个有趣会感知生活的朋友比一个聪明赚得多的朋友更能显著提升你的生活质量。眼睛只盯着peer只会让你徒增烦恼。比较是偷走幸福的小偷,这个世界比你想象中和想象外丰富多了。同时,鼓励每个人都应该找到一个,不依赖他人只靠自身就能实现的、没有太明显副作用的、门槛不高,发生频率相对较多,可以填补一定时长,稳定提供适中剂量快乐的来源。工作外的兴趣爱好,就是我们对抗世界的方式
这个是2020年我写到的建议。在3年后的今天,感觉更实用了很多。
如果你只因别人在哪家公司而选择和别人做朋友,那你未来某一天也大概率因此而被别人如此选择和抛弃。所有的精致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的选择,最后都会反噬你自己。
你一定会遇到段位比你高的人,不管是在工作上,还是感情上抑或生活中。现在大家生活中,做什么事都需要提供价值,但人是可以展现脆弱的呀。男生也有脆弱的时候,女生也有。朋友/兄弟/闺蜜,也有不如意的时候。
踏踏实实做事,不要每天整体整些虚头巴脑的攀比,鄙视链,组局;不要被毫无意义的虚荣,自尊所淹没;不要被过度审视的自我所限制。
03
投资:每个人都在找自己的战场,很多人是找错了自己的战场
首先来说说投资行业(主要指一级:天使/VC/PE,二级不在讨论范围内)。变化实在太快,21年的时候还信誓旦旦说美元恒强,然而没想到只过了1年,这个行业都快没了。实在是啪啪打脸。
22年和23年,越来越来的人开始离开或者逃离投资行业。我大概浅浅的估算了一下,从16年年底“入行”接触投资行业到如今,只有大概还有1/3的人,还在继续做投资。Director以上的人,有6-7成的比例还在行业里;vp以下的,基本算是换了好几轮了。
离开的人里面,女性比例高于男性,也符合基层女性多,越往上女性比例越低。毕竟女partner 几乎一只手就可以数得过来了。离开之外的去处,大约是这些方向:
互联网:战略;战投;商分;业务(还有从自己战投转去业务的)
FA:个人的;机构的;合伙的
创业:好几波;包括不限于投资人下海创业,FA下海创业的;
Web 3
总结了一下离开人的几个点:
没有出手机会/上升通道;
觉得老板傻逼,同事傻逼。
Pay 不高;
大多数人,不管男女,经不住时间(周期)的考验,或者被现实生活的压力,看清行业本质后,觉得还是做fa来钱快,赚钱多。
一级市场,坦白讲,不适合大多数人。当然这么讲,可能会得罪很多人。但事实是这样的。不管国内还是国外,在行业里看,成功的,没有一个是应届毕业(本硕)去做投资的。
不管是VC还是PE,放眼全球,没有任何一个成功的或者顶级投资人,是应届生直接毕业就做投资的,至少是第2或者第3份工作。尤其是,你去国内看行业公认做的好的:曹老板,韩老板。或者别的partner,没有一个是毕业第一份工作就去做投资的。更别说Neil ,Hans,Hurst这些大佬了。
不管职业路径,赚钱速度,hard skill ,二级才是更适合普罗大众的选择。做vc很难,女生做vc更难,天花板一眼看得到头:全行业的女partner,加起来也就1只手左右。其中4-5个还都是founding partner。PE也一样,每个机构d/ed以上的女性,一般不超过5个。
当然,我不觉得离开投资行业的女性,就做的不如现在还在行业里的。但是:真正在行业里做的好的,不光是投资,他们,他们除了运气之外,都做对了一件事或者做了一个对的选择:不断发挥自己的长板。但其实还有前提条件:在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跟对了一个好老板,选了一家好公司,有了自己的一个好位置,之后不断发挥自己的长板,发挥到极致。那世俗的成功,只是时间的结果
很多聪明人的问题,就是太聪明了。或者说因为太聪明,ego太重,什么都看不上。
我自己其实一直是不鼓励年轻人尤其是应届生直接来做投资的。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说:
第一:机会太少,漏斗太小:说白了,原来的人想去的是美元VC。但美元每年招募的人数极为有限,top 30 加起来不超过60个人。想跻身这个行业,要承受极大的筛选,你试想一下这个比例是多少呀。没被挑选上其实大部分时候并不是求职者的问题,而是应聘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尤其是近几年2b科技投资盛行,基本各家都是清一色的:男生,理工科,产业里的硬性要求。直接卷成了菠菜。
第二:roi其实并不太高。除金字塔顶尖的头部美元VC外,大部分腰部和臀部VC的薪酬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并且carry这个东西,对于99%的人来说,都是镜中花水中月。对于VC来说,最核心的技能是判断,而不是sourcing,而且,sourcing的本质我觉得也是判断。当然这个判断有时候也是运气。但大部分vc机构的Junior,是根本没办法也没机会判断的。换言之,你无法真正的扣动扳机,你永远也不会有一手的感知和经验。对于从业者自己,也不会有实际的产出,并且如果投资历史缺少track record,行业内跳槽来说,也是不太容易的。
第三:很容易滋生不接地气的毛病。应届生做VC往往是基于对行业光环的仰慕,毕竟这是传说中金融的金字塔顶尖。但圈子里面聪明人太多了,挖掘资源也需要你是个长袖善舞,能在各种圈子里面左右逢源,如鱼得水的,但是,你确定你的能力和性格真的是这样的人吗?选工作别人怎么说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适合自己呀!。毕竟,用自己的长处赚钱才是聪明的办法。原来做投资的时候,身边围了很多人,经常有各种局:“改天约一个” 离开行业后基本变成了:“没啥事的话就别约了”。
实际上,“一级市场投资”真的是一个人人都可以做,什么时候都可以做,但鲜有人能做好的行业。进入这个圈子,很多时候只是学历光环,并不能代表什么。真正投出案子,才是受到行业尊敬。从业者都有过类似经历:路演的时候,让坐在对面的公司创始人谦虚的介绍公司,并且别人介绍完了还要说一句:请各位老板指导。你那时候是不是心虚的想:我指导个毛线啊。。。我是来向你学习的。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VC应该是最后一份职业,而不是第一份工作。相比一级来说,二级是适合大多数人的选择,不管是财务回报还是别的方面。二级市场相对而言,最干净、权力资本介入最困难、破事相对最少的金融领域。
我们看似是在选择工作,但本质上是在选择从哪一个视角进入社会而已。 最后1句话总结:
格局打开,视野放大.
04
互联网:You are human being;Not human doing
只有马才会为了工作而死,而你是人。You’re a human being, not a human doing.
2019年1.13的时候,发过这样一个微博:
“互联网行业崛起的红利已经开始慢慢散发出其传导效应,由从业人员流动性角度来看近期越发显现人才断层的现象,产业周期波动经济大环境下行所造成的各行业的不景气,促使行业中的各个经济体开始缩减规模进行裁员。而裁员过程之中出现的岗位缩减,再就业困难这样的情况也是在求职者与用人单位这样双方契合不佳的情况下发生的。
试想一下,如果以往在互联网行业的求职者降低就业预期,愿意带着互联网思维深入到传统行业去开创一番事业何尝不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可问题就在于需要被新兴产业加持赋能到传统行业的工作氛围,管理方式,薪酬体系制度等等能否达到互联网求职者的预期,毕竟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因此,度过经济周期的低点波动,产业转型阵痛归根结底还是需要人才迭代流动,时间,政策应对等多种综合要素的考量。
19届秋招的同学以及毕业一两年的职场新人刚开始职场生涯就面临这样的就业环境,确实可以算一场“灾难”,但拉长纬度看,大周期至少要经历4个左右,谁都避不开,所以晚经历不如早经历。海阔天空,狂风暴雨以后。经历过阵痛期,新一代年轻人才会更清楚自己未来的使命以及真正想要的东西吧。”
4年以后看,确实出现了一些变化。互联网行业,尤其字节依旧还是从业者的最大流向;但也有一部分人开始逃离互联网和字节,去想制造业,零售业,新能源行业等。
事实证明,年轻人不是不愿进工厂,而是不愿意进又苦又累、收入低还没前途的工厂。如果制造业能提供好的条件,包括待遇与发展空间,也一样能吸引人才纷沓而至。
吉利的配套工厂,如今的本科应届生入职人数就已大大增加,其中大多来自机械、电子、计算机和数字化等专业,成了制造业转型升级并重构就业格局的一个范本。范本之外,是整个制造业对更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人社部预测,到2025年,我国智能制造领域人才缺口将达450万。
而缺人才的公司,一直在上演激烈的抢人大战。薪资方面,即便是一般的制造企业,专业人才的薪水都会月薪过万,诸如手机大厂荣耀更是直接许诺,愿意给出高于同行40%-50%的待遇。
互联网行业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红利消失也是不争的事实。现在最为大家所诟病的就是:卷,累,不拿员工当人。
听起来好像不对。毕竟互联网企业很多福利多,“活力”十足,管饭,晚上几点后打车可以报销,逢年过节月饼水果人手一份。但你原来入职这家公司,不是来吃月饼的吧?
公司到底有没有“拿员工当人”和拿福利说事,也是偷换概念。“拿员工当人”是要尊重员工作为人的差异化。
比如阿里的问题,最鲜明的一点:酒文化。不喜欢喝酒的人,就不要以公司文化和职场习俗之名去强迫员工喝酒,这是发多少月饼也取代不了的基本权利。
字节呢:岗位多到开花,薪酬也很能打,福利全网杠杠的,估计很多dancers入职1个月就给养胖了。但bug在于:字节太容易把你当泡沫挤掉了。新业务来了。感觉高薪招一波人来。做着做着发现增长也就那样,就开始挤泡沫。你很可能会被作为泡沫挤掉。想发展的新业务的很多,又不会给新业务很多发展的时间,上个月作的汇报,下个月发现新业务没了,内部实在是有点混乱了。
大厂的终极管理目标是建立秩序,消除“自然人”身上的混乱与差异,从而去掉冗余动作,取得最大合力和共振,以最小成本在惨烈的竞争中活下来,所以必然要实施泯灭个体差异的强力规训手段。
从来不喜欢把员工当人的大厂,却特别希望员工把公司当成一个“人”。通过儒家的一套模式操作,把集体人格化,给它本不具备的性格和情感,维护它本不存在的道德故事,让每一个人和企业这个本不存在的“精神体”建立特殊感情。
儒学其实不是迂腐无用的学问。论语,一开始是教人修心养性的道理,人生规律。而后来的统治者们在其中里找到了诀窍,明白了如何去制定规则,利用和引导这些规律的方法,然后一代代地完善、增补,遇上问题,则修改、微调,找出折中的方法。数千年来,每一个朝代的顶尖人物都投入到这套统治哲学的完善中来,如同大浪淘沙。揭开面看来温和迂腐的外皮之后,本质是一套真正实干到极点的统治系统。
现代的管理哲学中,譬如一个公司,能够培养出公司文化,让人产生归属感就已经要花极大的力气,几乎已经是终极目标。而儒家则是一整套的基因树图,它管的是千千万的人心,而且根本让人感觉不到,人们只会觉得理所当然。
面对如今的形式互联网,如果非要说一些(可能也没啥用的)建议:
看看互联网企业之外,自己还能做些什么工作和工种,不要一棵树上吊死。
30岁前后,保质期内多去接触和了解外界信息,为自己未来能独立做点事做准备。
尽量去去核心业务不去创新业务,不要被大饼诱惑。少吃点饿不死。
职场就是要跟对人,大厂尤其如此。看看你的老板是不是卷王。即使卷,也要利他的卷,一味的利己,别人会弄死你。
别加太多杠杆,生命的大欢喜来源于现金流量表的质量,而不是资产负债表啊。
遇到裁员,尝试接受和理解这是一个正常的商业决策,接受它,去面对它。
关于裁员谈判:如果还要再找工作,不建议和公司对着干,N+3已经很好,就没必要盯着2N之类。如果不准备再去大厂,小撕一下可以为你争取更多利益。
面子不重要。
05
写在最后
很多人在职业生涯中都是在做一件事:追逐。追逐进某一个行业(快消,金融,咨询,互联网);追逐进行业里的big name(宝洁,红杉高瓴,MBB,BAT)。
该有的或者正确的职业规划是:寻找自己的热情,发挥自己的长板,认准大方向,然后日拱一卒。这样的路径适合大部分人,你的职业收入总和,也不会太差。追逐风口,寻求暴富只是极少数人的概率游戏,无法复制的。大多数回顾都是后视镜式的。
人和组织一开始的差异是正态分布的,但一味跟随利弊做选择,加之终极度量衡:时间后,就可能把正态分布变成幂律分布。
现实是:几乎没有几个人能真正把历史总结好,反面是:大家又都非常热衷于预测未来。
有一句话,我一直记着:什么是兴趣?实力就是兴趣。你在竞争中占优自然就有兴趣,你老是落后,自然就没兴趣了。
无论你处在人生中什么阶段,都希望你们可以找到能让你们人生立住,立足的东西和筹码,不是金钱,不是权力,而是内心发自深处的渴望,比如我一定要成为那样的人,我一定要那样的生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