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内卷”一词被用的过多,已经成为掩盖很多真实问题的万金油。感觉什么事,都能用内卷扯两句。
互联网卷,教育卷,都学金融,都想去投行;这只是现象或表现,而不是原因。
今天我们就来溯本追源一下。
本文全文一共15000字左右,分为4部分:第一部分阐释了真正的内卷,第二部分说明了一下内卷中的教育内卷;第三部分是重头戏:说明的是中国人这么累以及做选择的依据和根源;最后一部分是内卷系统出逃方法论。
大概需要预留16-20min时间阅读,建议你耐心读完
01
到底什么是内卷
首先,到底什么是内卷呢?
内卷一词源自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他也是解释人类学的提出者。曾先后担任斯坦福大学行为科学高等研究中心研究员、加利福尼亚大学巴凯学院人类学系副教授、普林斯顿高等科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教授。
他在20世纪中叶去印尼做社会研究时,发现爪哇岛内岛即使已经坐拥大量资本、工业技术不断涌入,能给当地人带来更有创造性的发展和更高的收入,但当地人仍然扎堆涌向低效率、低边际收益的农业和传统手工业。为了探究这种现象,格尔茨提出了“内卷”这个概念。
所以:“内卷”是指:劳动力不往更赚钱、更有创造力的产业去发展,反而扎堆往生产效率低下、边际收益小的产业、行业、岗位流动。
中国人很容易一哄而上。在当下,很多都没有按照原初含义来说问题。很多“内卷”现象,其实并不是内卷。
比如职场学历要求越来越高。这个要分开来看,都扎堆学商科和互联网,这叫逐利和盲从,不是内卷,都奔着最赚钱,最好找工作的专业,那最后肯定是内卷化和比拼“血统纯正”。所以互联网越来越投行化了。
而学历要求越来越高,本质是随着社会和工种成熟和,对岗位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这个高要求,整体上是可以创造更高社会价值的。
加班越来越多,996,007,这也不是内卷,大部分属于劳动剥削。背后掩盖的是劳动法保障不健全的问题。假如劳动法保障够刚性,当暗示加班成为一种人人鄙视的违法猥琐行为时,盲目追求加班的恶习绝对是可以好转的。
内卷也不是内耗,也不一定造成恶性竞争,欧洲整体,尤其北欧没什么大的技术突破或者技术领先,人民幸福指数照样甩我们几条街。
将资本、风投偏爱低技术含量产业,比如单车、社区团购、而非新材料,创新药、精密机床、芯片等高精尖技术,这也不是内卷。
因为很多资本是热钱。热钱最偏爱的,正是收益周期短的服务行业。拼多多,美团、滴滴这些看上去是互联网产业,但本质是互联网加持的服务业,它们提供的是交通、配送、游戏娱乐、餐饮、购物等服务。
热钱偏爱的收益周期短、会讲故事的服务业。而这些服务业恰好又都是服务老百姓的,所以在媒体的议程设置下就形成资本只喜欢这种产业的错觉。但事实是,高技术产业:精密机床、飞机、芯片……这些产业都有它们自己的体系,只是它们离我们的生活较远,我们不太了解而已。
内卷不是必然的,市场是可以创造的,热钱是创造未来还是抬高茅台,要看身居高位和手握资本的人,是不是目光如炬,世界上每天都有科技带来的惊喜,只可惜很少发生在我们这边而已
内卷为什么可怕呢?可怕之处在于那种无法挣脱,令人窒息的氛围。
每个人的人生目标与价值观本应是不一样的,但是在内卷中,大家的目标趋同,就是在竞争中获胜,而价值观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一统——金钱至上。失败与放弃变得不可接受。这就是典型的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和无奈现状。
我们站在时代的洪流中,看着人潮涌动,变得迷茫。每个个体都不想被步履匆匆的人群裹挟着加入这场挣扎。只想要在这种混沌中找到一些自主性。
我并不是缺乏奋斗的积极性,我只是希望我也有放弃的自由,有拒绝竞争的自由。
大家都在追求虚无缥缈的东西,凭借所谓“优秀”的外壳,逼迫自己像老鼠一样在迷宫里里一直寻找出口。
或许有时候peer pressure的魅力就在于,会push大家都跑得比之前快,但实际上这又有什么用?跑来跑去,都还在迷宫里面折腾。什么时候能跳出迷宫,才是真正的解脱。
内卷的赢家不一定是人生赢家。每个人的人生是不同。比起总是思考如何获胜,我更希望我能尽早想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02
“985废物”?3条绳索,造成教育“内卷”, “教育内卷”侵蚀内在逻辑
去年豆瓣上的一个小组,叫“985废物引进计划”,火了好大一阵,两个多月吸引超8万多人加入。
小组里的人有着相似经历:毕业或正就读于名校,却自视为失败者;有小组成员用“小镇做题家”概括自身:出身小镇或小城,“除了埋头苦读外啥都不会”。
为什么会有985废物?按理来说,他们是金字塔和鄙视链顶端的人物和存在。因为我们现在的教育,特别的实用主义,利己主义,虚无主义。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2013年在北大一次内部座谈会上提出:我们正在培养一批所谓绝对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所谓绝对的,是指一己利益成为他们言行的唯一的,绝对的直接驱动力,为他人做事,全都是一种投资。精致则是指,他们都有很高的智商,很高的教养,所做的一切都合理合法,无可挑剔。他们惊人的社会,事故,老成,“故意”做出忠诚姿态,很懂得配合,表演,很懂得利用体制的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第一条:功利主义驱动
首当其冲的:是教育目标出问题了,教育成了功利主义的工具。一切由功利主义驱动。我们的教育,是有筛选无培养的“教育内卷”。教育的筛选功能与培养功能完全脱节,或者说围绕筛选而进行训练,把教育内在的育人逻辑无形中侵蚀掉了。
“教育内卷”之下,教育本身成为被扭曲成为各方利益博弈的赌场,赌资是孩子的成绩和成就,但其本质是原生家庭,投入、经营以及相应的社会资源。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使人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健康的身体。即:活得快乐,活得幸福,活得更有质量。而功利主义最大的危害,正是在于牺牲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以及对社会的责任与对他人的爱,专在技能上智力上进行强化训练。
升学被当成一种典型的“内卷化”竞争现象,因为高考成功者的数量是恒定的,家长拼命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增加孩子的学习时间,开阔孩子视野,上辅导班并不能一定改变结果,但如果谁不上,谁就会受损。
但这个逻辑的推导是有问题的——学习10个小时,跟学习5个小时,孩子的收获一样吗?参加三个校外辅导班的孩子,跟不参加校外辅导班的孩子一样吗?
答案取决于学习的目的。
高考只是通过反复训练,将答题变成条件反射,去争取更高的分数,在核桃上雕刻小船一样,是无意义的“内卷化”。
但如果高考放开大纲的限制,考察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学习10个小时跟5个小时,报三个班和不报班,就有差别了,就不存在“内卷化”了。
所以,升学竞争的“内卷化”的原因是目标与规则的不匹配,高考是典型的选拔型考试,采用的却是合格型考试的操作模式,导致区分度太低,学生被迫陷入过度“精细化”的内卷式学习。
高考的内容越固定,越形式化,越有利于公平普适原则,但也越容易出现“内卷化”。
前两年主流媒体一直在宣传“赢在起跑线上”,但跑过中长跑的都知道,赢在起跑线并不能保证你能赢得比赛。
第二条:专制主义坐镇
80,90后都是应试教育下的过来人,深受其苦,也深得其“益”。
专制主义就是通过高考这个指挥棒,训练每个个体迎合出题人的意见,揣摩出题人的意图,只要你听我的,怎么做都可以。
现在的中国教育被一刀切的高考&统考统招制度卡的不能动弹,明明考试大纲之外还有很多有用的知识和技能需要探索,但是因为高考的存在,导致初中高中的教学资源全都集中到高考上。学生和家长被迫加入“军备竞赛”,造成了巨大的社会资源浪费。
也因为高考的折磨,学生进入大学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大打折扣,反而错过了最应当提升自我的一个阶段。所以很多有能力的富裕家庭,已经放弃现行的高考和大学教育,用脚做选择。不仅有很多父母送孩子出国上大学,而且其中还有不少人将这个进程提前到把小孩送出国上中学。
教育内卷化的一个后果,是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无效投入越来越多,从而推高了抚养孩子的成本,从而导致和压抑了当下育龄家庭的生育意愿。
美国当代教育家库姆斯警告说:教育不该被迫在聪明的精神病患者与具有良好适应能力的笨蛋之间作出选择。
一语中的,我们的学生很多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思辨的精神。在无休止的题海中,孩子们的学习乐趣被剥夺,生活乐趣被剥夺,没有了独立人格,不会思想了,只会人云亦云。
第三条:训练主义猖獗
“训练主义”,即为了一个功利的目标,制定出一整套完整周密的训练体系。学校成为工厂流水线,每一位不同学科的教师几乎在干同一件事——锻铸、雕凿符合“标准”的零件。美其名曰:灵魂工程师。
教育要受政治的影响和制约。我们的教学目标根本上不是为培养人而是为了制造螺丝钉。既然是为了制造螺丝钉,是为了让他们听话,把你拧在哪里就在哪里。
那么一切所谓的学习,都将是被动的。要听话,要根据统一标准,不能有自己的思想,更不能有独立的思想,叛逆的思想;只要能够按照上面的规定动作做就行了。
现在的大学生大一就被迫开始去实习,因为大三要秋招,秋招前你要有3-4份实习经历,不然就会成为陪跑;读研入学时,研究报告写的是要跟导师努力学习,认真“科研“,入学后,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拿来实习和找工作了(理工科同学因为被迫需要在试验室,而暂时没法出去),学校和导师对这种形象也不置可否,因为大家是命运共同体:就业率。
大学某种程度成为了单纯的技校,但这个“技校“并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只是年复一年的保证了每年的就业率,学习的最终诉求当然是工作,不然对个人,对社会都会造成影响。也并不是大学生,名校生就都应该服务基层,胸怀天下、以改造国家为己任,因为时代不同,当年大学生不愁工作,毕业分配,可以谈诗和吉他;现在大学扩招,高等教育普及,首先需要谋生。
职业培训所有错么?没有错。真正的问题,是不是一个好的职业培训所?这是现在很多大学的问题。学生的职业能力究竟如何?能否更好的为社会、企业、行业创造价值?学校教的知识如何更好的学以致用?老师的知识更新速度如何?
我们的教育问题在于,我们的教育和高校缺乏应有的,合格的,跟得上时代的职业培训,重视以及引导学生不断进行自身的职业探索和规划,这才是目前高校教育最缺失的一环。我们的教育,对什么是工作,什么是好的工作,适合自己的工作,能发挥个体能量的工作,恐怕都没办法很好的回答。
家庭,高校,社会三者本应该是“命运共同体“,但现状是三者都在推诿,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学校认为让学生顺利毕业,就可以高高挂起了,而步入社会后,一切问题才开始显现:
个人的ego带来的迷失;
求职时没什么思考力和判断力
工作不久就想换,很多原因是因为不开心;
职场中不知道自己的价值和能量所在,喜欢什么,擅长什么etc
我看到有很多人中途“觉醒“,但很多人选择将错就错。
学校教育并不是万能的,DNA > 家庭> 自学> 学校,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后两名位置可能颠倒,聊学校还不如聊人本身,教育本身。学习者-家庭-社区-学校,是一个生态循环缺一不可。学校和家庭对学习者的影响是最大的其中家庭又最为根本。
很多人当年都是以找工作难易程度以及是否赚钱这样的功利心来选择专业的,但当初的专业选择,对于以后的人生都是充分不必要条件。对于一个家庭状况一切都没有意外的孩子,兴趣可以陪伴他一辈子,无论顺境逆境,只要是自己感兴趣自己选的,他都会也能够坚持下去,也懂得坚强。但如果仅仅是被钱和地位驱动,一旦遇到挫折就很容易产生怀疑,无法坚持。
现在教育领域英语和数学培训一直很火,但其实我个人觉得:语文才是真正应该提高和培养的学科,很多人,缺乏基本的沟通和表达能力,通俗点说:话都说不了,说不好。
功利主义:浮躁浅薄,急功近利。
专制主义:扼杀个性,奴化教育。
训练主义:制造工具,剥夺灵性。
独立人格不见了,独立思想不见了,自由精神消逝了。“人”不见了。
中国今天已经嵌套在全球化的政治经济框架之中,中国精英阶层的子弟同样也希望到投行、律所和咨询公司就职,他们很清楚地规划好了自己未来的每个步骤:
暑期去哪实习,本科毕业入职哪里。工作几年去读MBA etc。身边和行业里见过挺多这类人了,好像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举个身体的例子吧:北京最好的中学→光华→高盛→斯坦福MBA→创业&卖给bat。目前不到30多岁,职业生涯和履历在大多数人眼里绝对是熠熠生辉和光鲜,也totally不缺钱了——然而横亘在心中的两个问题始终没变:
1. 这辈子我到底要干点什么呢?
2. 我也挺算世俗眼中的的功成名就了吧,为什么还是不特别开心呢?
因为在我们的社会中,别人都告诉他们同样的故事:你即使现在不幸福,也不要担心,一旦你成功了就会获得幸福。所以当他们成功的时候,他们想要找谁就找谁,别人尊敬,崇拜他们,他们刚成功的时候,觉得这是世界上最美妙的感觉,但很快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就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
国外的月亮就更圆么?也不是,只不过,欧美式的精英往往分不同的场域,比如经济精英、学术精英、政治精英……这些场域彼此联系,但也彼此区隔,有不同的实践逻辑,因此他们有不同的成长路径和选拔规则。
但相较而言,中国目前的各个场域,就像互联网公司一样:都属于有一家独大和赢家通吃的危险,发育还有待更充分。
此外,在具体的选拔层面,国外也看重客观化考试,但不是一刀切,而是看重整体package。越精英的学校越重视学生的多元素质,譬如,候选人的个人履历筛选的是人格资本(personal capital),譬如进取心、好奇心,勇气、持久力等性格特征。
而在中国,还是考试成绩仍牢牢占绝对主导,无论是高考改革的谨慎放缓,还是自主招生的小心刹车,都是在重申考试的客观性。
教育不是哆啦A梦,不是万能的,是极其有限的,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就如同月亮从属于太阳一样,是社会结构决定了教育制度,教育很难去解决社会的根本问题,所以也不应该被异化为利益分配的工具、阶层逆袭的杠杆。
换言之,教育解决不了社会结构问题。
03
中国人行动的逻辑:关系、人情与面子
如果你去观察就会发现,一般而言,那些比较难定义的概念都是由中国传统文化自身孕化出来的并不断被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及在儒家思想中反复使用的,比如人情、关系、面子。对于这些概念,定义它们不但是困难的,而且定义后会带来很多困扰和麻烦。
中国人爱扎堆,内卷,跟风,这些都属于现象和事实,但所有的现象和事实背后都是人做的选择,有深刻的文化和习惯的烙印。中国社会运作的核心概念是:“关系”,及由此延伸出来的人情、面子与权力运作等。中国人活得很累,和以上几点有很大的关系和影响。
关系
在中国,关系是极其强大的,强大到可以取代和绕过制度。一切在其他国家和社会本应作为基本型和制度性的功能,在中国都可以让位给关系来运转和操作。
举个小例子,我们家那边,之前有个煤矿倒塌,出了人命,煤矿的老板通过省里“朋友”的关系,将关系打点到了文工团,由文工团的一位大佬背书,将此事压了下来,后来赔了点钱不了了之。
关系是每个中国人必须懂的事,是他们每天必须应对的:有同舟共济、雪中送炭、侠肝义胆、感恩戴德、荣辱与共,也有迎来送往、请客送礼、应酬打点、八面玲珑、溜须拍马、拉帮结伙、处心积虑、阳奉阴违、勾心斗角、排斥异己等
首先,用翟学伟老师的话说:中国的人际关系的展开来讲是:人缘、人情、人伦构成的三位一体。它们正好同林语堂的阴性三位一体(the female triad):面、命,恩——面子,命运,人情,其中“命”对“缘”, “面”对“情”, “恩”对“伦”。
人伦很好理解,是基本样式的制度化,家庭在任何社会都是人们最初社会化的场所,其本身的特点也是构成不同人际关系的核心问题。人伦使人们在社会互动中遵守一定的秩序,决定怎么样
人情是受血缘关系和伦理思想影响的人际交换行为,是核心,是基本样式,决定中国人际关系是什么:传统中国人以家(亲近)为基本的心理和行为样式。
人缘是指命中注定的或前定的人际关系,是对这一样式的解释框架,从根本上解释人际关系的为什么。它把人与人的一切关系都设定在一种表示最终的而无须进一步探究的总体本源框架中。
由此,情为人际行为提供是什么,伦为人际行为提供怎么做,缘为人际行为提供为什么,从而形成一个包含价值、心理和规范的系统。
在日常生活中,作为一个整体而运行。三者彼此包含又各有自身的功能。彼此之间合一,来源于中国传统社会文化中的天命观、家族制度和以儒家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的合一,由此而构成了中国人为人处世的基本模式。
其次,在中国的文明,文化和历史上,有一套制度一直在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建构:宗法制。宗法制在春秋后就逐渐趋于解体,但作为一种思想行为模式和日常社会构成方式,在儒家大一统的思想和话语实践中一直被传承和延续下来了。后来对中国社会建构最具影响的,是宗法制中的分封原则。
宗法制和儒家一起相互建构了中国社会:
1.儒家的社会建构是同中国的宗法社会相吻合的,它一方面来自于宗法制,另一方面又进一步地指导、参与了中国宗法社会的建构。
2.儒家的社会建构本身具有非常强大的社会基础,原因在于它以每个个人和家庭生活为起点,无形中使所有人都可以来实践和建构这个过程,而不是把对社会的建构和解释权限制在统治者和知识分子之中。
人情
中国的人情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人情。人们对人情的理解和操作一直受到家族主义的影响。
首先,父子关系是最主要的人伦和成员关系。
父子关系的中断,将象征整个家庭连续体的终止。中国文化为了凸显这一重要性,有一种形象的象征性表达:香火。表示父子关系就像一根连接和贯通过去,当下和未来的永远烧不完的香一样。
就像之前说的,因为儒家和社会建构以每个个人和家庭生活为起点,无形中使所有人都可以来实践和建构这个过程:每个父子关系都是这一香条上的一个节,任何一节的中断,就意味着香火的中断,即意味着家庭的生命线后继无人。这点无论从经济或社会意义上看,都是致命的。为了保证这一关系的永久性和稳定性,多生和纳妾是家族制度中的两个基本保证和诉求。
五伦是中国传统中国的五种人伦关系和言行准则: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
五伦的形成是有先后次序的,夫妻乃人伦之始.。如果没有夫妻这伦作伊始,就没有后面的任何一伦。因此,中国文化将人伦之始用缘来表示,实际上代入了所有人际关系的前定性。有了夫妇,才有父子。孩子一多,就又有了兄弟。孩子长大了,进入社会工作,就有了长官与部属。这最后一伦,也是最大的一伦,就是朋友。
西方是团体格局,是生育社群,夫妇是主轴。主要承担者生儿育女的功能;子女是配角,长大成人了就离开了团体。其他诸如事业,宗教等由其他团体承担。以生育社群来担负其他很多的功能,使这社群中各部分的关系内容也发生变化。同时因为夫妇是主轴,两性间的感情是凝合的力量。两性感情的发展,使他们的家庭成了获取生活上安慰的中心。
中国是差序格局,是绵续性的事业社群,主轴不是横向的夫妻,而是纵向的父子和婆媳。除生育外,夫妻还要承担政治,经济等其他事务,因此必须团结协作。而事业,就偏重工作导向,讲求效率,因此需要各种规矩,纪律等级。于是就有了家法,夫妻,子女之间分工明确。所以男主外女主内,是这么传下来的。而除共同事务外,夫妻闲暇时间大多和自己同性人相处,因此两性缺乏沟通,感情淡漠。
所以,在中国传统的家庭观中,夫妻的感情并不是最重要的,能否维持家族事业的正常运作才是“王道”。
也因此,中国的婚恋问题一直很受关注,让人备受压力。因为在中国:婚姻是事业,所以人到了一定年纪就应该结婚,不然就是一事无成,若是半路离婚了,就是事业失败。事业的成功标志之一就是生个儿子,使这事业千秋万代持续下去。
传统文化造就了扭曲的婚姻观,扭曲的婚姻观进一步影响了人们的婚恋生活,心灵并不相合的男女组成家庭,被束缚在伦理的框架里,体面的表象之下其实是互相折磨的一生,以及私底下与所谓伦理道德毫不相干甚至背道而驰的行为。
所以随着经济发展,妇女权利的提升以及经济的独立,结婚率生育率直线下降,离婚率每年递增。
其次,中国人际关系的基本样式就是人情。
人情就是传统中国社会强调家族制度的最直接体现也就是在血缘关系基础上和儒家伦理的规范下发展出来的一种带有社会交换性的社会行为。
中国人的人情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人情。人们对人情的理解和操作一直受到家族主义的影响。安土重迁和血缘关系导致人际交往的长期性和连续性,因此算账这种行为,是不通人情的表现。人情应该是算不清、欠不完的,这样才能旷日持久地循环往复。
在古代,因为小农生产,安土重迁,土地不能移,大家聚族而居形成的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经济和家庭生活中的血缘亲情等,导致中国人的生活交往需要以长期、稳定和和谐为根本和核心,在社会生活中的第一要务是要考虑怎样来保证人际关系的稳定和和谐。
这一保证又因人情中的血缘关系和儒家伦理的影响而倒向重情抑理。中国人在为人处世上加重情的成分。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态度中的情感成分稳定与否将决定态度是否转变。也就是说,情感稳定,关系就稳定,情感不稳定,关系也就发生变化。因为“情”字的内涵是义,是适宜,是和气,而非利;而“理”字往往包含利益、是非、章程和道理等。追求后者会妨碍前者的实现。所以,中国人总是在处世原则中把理放在情中来考虑,达到情理交融或合情合理。即私情很多,很广。
那是不是公共情感在中国社会就很少,不存在呢?也不完全。
它的存在基础就是由个体发生的将心比心而来的同情心。同情心是推己及人的结果,即是将自己的“徇私情”合理化为“哪个”都免不了有求人的时候之共同感情。
所以中国人在为自己的私情辩护时往往会说:“谁还不会遇到点难处”, “谁都有落难的时候”等等,用这样一种“将心比心”的方法获得普遍主义。中国人的人情总是以特殊性开始而以普遍性结束,以实现用自己的私情换来他人的同情。
人情和恩惠的本质含义在于为他人做事并使他人因此而长久地感激并设法回报。这其中的价值之所以不能确定,是因为中国人不希望就事论事,而希望对方(受惠者)能理解这一件事的意味和用心。
价值计算是理性的,而恩惠报答是感性的,即情理交融的。情理社会在人情往来上的非对等性,在于期望彼此因为情的产生而使交换关系不是一次(或若干次)性地完结,或结束一次重新开始下一次,而是期望发生了一次之后就能连续性地循环下去。
由于中国人情关系是从血缘关系中发展出来的,所以施报相等的情况不是没有,而是处于人情关系建立以前或无人情往来的情况下,中国人情法则更多是报(恩)总是大于施,反之(报仇)亦然。
以家族为中心的伦理,最重视的就是“情”,情是维系伦理关系的核心,在中国文化里,情与理不但非对立,理就在情中,说某人不近情,就是不通理,不通情又远比不通理严重。儒家坚持爱由亲始的等差之爱,就是因为这种爱最近情。
中国的人情的运作期待,也不是希望直接利益最大化,而是互惠的最大化,即里面有许多非(直接)利益上的考虑。不对等的交换目的不是为了单纯地获得自我利益,而是要把目标放在关系的维持(或不维持)上,因为维持交换的长期性,比较个体主义社会宣扬的利益最大化而言,更能获得利益的最大化。
人与人之间是否亲密,是否团结,就倚赖和仰仗各分子间都相互地拖欠着未了的人情。比如在社会中,朋友之间抢着付账回账,深意其实是要对方欠自己一笔人情,或者可以理解为一笔投资: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欠了别人人情就得找一个机会加重一些去回个礼,加重一些就在使对方反欠自己一笔人情。来来往往,循环往复,不断维持着人和人之间的互助合作。彼此之间既无法不互欠人情,也最怕“算账”。“算账”等于绝交,因为如果相互不欠人情,也就无需往来了
人情方面,中国人更强调同质性交换,西方异质性交换更多一些。什么叫同类交换?我今天请你吃饭你别忘了下次请我吃饭。如果我请你吃饭,你帮我做另外一个事,叫异质性交换。同质性交换是为了感情而发生的交换。异质性交换是为了利益而进行的交换。
所以西方的人际交换大多具有等值倾向,因而使他们的社会交换具有理性、短暂性和间断性等特点,这些特点源于他们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引起的自我利益及小型的家庭生活及人口的流动性。这种交换行为通常以清算、明算和等价、不欠和公平为原则。
人与人之间,若能“动之以情”,则可以无往而不胜,如果一直想要“晓之以理”,那就是不近人情,跟自己找麻烦。这种情形到现在我们的社会里仍很普遍。到现在仍可以常听到“国法不外人情”。极其重情的伦理,如果不是长期生活在狭小而孤立的环境里,是没有生长土壤的。
大体说来,中国人如此看重人情是因为人情可以给个人生活带来正向便利和改变,比如个人的成长和发迹、家族的兴旺和发达等,都可以通过人情来打点和疏通和达到目标。
其运作背景同中国社会自身的构成及运作——即家族和乡里成员长期而共同的生活和互相支持、儒家伦理的强化和中国传统法律对个人义务的规定等紧密相连。
《诗经》中的“投桃报李”的最后一句说是为了感情,即永结为好,是很有见地的。
脸面
中国社会从价值层面直至现实层面都是一个重视和讲究关系的社会。由于中国人的做人重心落在关系上,所以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明白:中国人为什么把把面子和人情相提并论。
中国人,说白了一辈子就是在为别人而活的。中国人做人的重点,大部分时间都不落在自己的人格与品性的施展上,而是放在以他人为重或表面应酬上,即处处考虑情面。
人情偏向的是交换上的一种一对一的关系,因此它的回报方式就不是正面评价的问题,而是实惠和实质性的帮助;而面子偏向的是赋予交往关系以价值判断。平时多做人情,就会得到较大的面子,平时不讲人情,就得不到面子。
比如我今天找你吃饭,你说没空;饭局上让你喝酒,你说你不会喝。这些都是不给对方面子的表现。
在他人取向下,传统中国人对别人对自己的批评意见特别敏感,凡事要顾及“面子”,要有“脸”,希望在他人的心目中保有良好的印象。同时,也希望与其他个人(不限于家族)维持和谐而良好的关系,而不愿意得罪任何人,为了达到此一目的,同一个人可以在不同的社会情况下对不同的人讲不同的话,即使前后不一致甚至矛盾。
换句话说,为了在不同的情况下与不同的人都能保持和谐的关系,常不得不说有违自己真实意见或感受的话。
同时,在他人取向下,中国人所讲的做人不是指自己表现得如何,而是指自己的关系建立得如何;或者说,一个人一旦有了关系上的建立,就意味着自己是谁并不重要,反之,一个人只顾自己的形象,到头来别人还是可以不给此人面子。所以中国有一句老话:脸是自己挣的,面子是别人给的。
之前说过,在中国,个人是家族链条上无论如何都摆脱不掉的部分,因此他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世、事业功名、做官掌权的问题就不仅是他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家族的期待并由此可以沾光的问题。
尤其当官的,比如说你舅舅和你大爷,一个是做买卖的,家里有几个亿,一个是厅部级干部,这时候,你们全家大部分都会靠向你大爷,而不是你舅舅,因为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当官是一家子人的事,是光照千秋,荫及子孙,福佑后人的;而发财是个人的事,你舅舅再有钱也不会分给你。
如果一个人做的事业符合家族众人的期待,那么他不但自己感到非常荣耀,他的家人也会为他感到骄傲,并因此能分享他的荣誉和资源;反之,如果他做的事业或选择违背了家人对他的期望或虽然努力了,但以失败而告终,那他就会感到羞耻,丢脸。
因此,在中国,许多事情不是个人想不想做的问题,而是家里人想不想他做以及他做了后为家人带来什么后果的问题。
在中国社会,单凭自己的目标和兴趣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情,或表现得知书达礼、彬彬有礼,不能算真正的脸面行为,它们不过是个人奋斗成功或行为得体而已。
通俗来讲,即在一个社会生活圈中,如家族、乡里等,如果没有人争光,也就没有人沾光。
中国人在社会行为和社会形成的这个特征上是通过个人地位的获得来联结成一种网状社会。如果一个处在关系中的个体能获得他的个人地位,如“面子”“人情”等,那他的关系圈就能迅速扩大,形成他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如果一个处在关系中的个体无法获得他的个人地位,他同其他个体无法产生联结,但或许会通过寻找一个中间人来联结。
人情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资源交换上,不论有形还是无形。显然,有交换或恩惠关系才有人情关系,没有交换关系就没有人情关系。
面子则不同,中国人讲面子和有脸面,更是倾向于把相关者的有关心理和行为考虑进来,因此具有层层辐射的表现和作用。
它涉及的是个人的资源无论自己愿意与否都会有他人来分享。如争脸和争面子的意思是指一个人获得了受人羡慕的学识、人品、才华、职务或有了当地人认同的行为和事迹,结果那些没有这些成就的人只要同此人有特定的关系,就可以分享到这些特征。
比如刘强东现在财富自由,有钱有地位有漂亮媳妇,宿迁的乡亲们提起他就开心和高兴,刘强东回到家乡,不管给不给乡亲们发钱,也愿意和他们唠唠家常,因为乡亲们给他面子。可以让那些相关的他人分享自己的荣誉、名声及由此而来的物品、财富、地位、权势等。
乡亲们(他人)对刘强东(施予资源者)的接受、感谢、感激、颂扬等会让有脸者感到自己有了面子。
有脸者愿意与谁共享脸产生的资源,就是在赏脸给他,而他所要的最好的回报,不是物质帮助,而是多多的恭维、抬举和捧场。
所谓给他人面子就是对他人重要性的承认,也就是对他人成功、德性或善举的肯定、羡慕、欣赏、尊重、敬佩等。如果一个人虽有物品、财富、地位等脸面资源,想找人分享时,别人都表示出轻蔑、不愿搭理或拒绝要他的东西,那就叫不给他面子
面子是一个为脸活着,为脸奋斗的人最想得到的东西,所以自然比金钱和财富更为重要,因为是在金钱和财富之外,赋予以社会和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也使奋斗者感受到了为之奋斗的幸福感。
04
“内卷”系统出逃指南方法论
每个人都以不同的方式面对。有些人试着忘记它的存在,继续努力争取更多一般人认为能使生活更美好的东西——好车,大house,更大的权力,更多姿多彩的生活方式。
他们奋斗不懈,不得到手誓不罢休。有时这种方法也会奏效,因为一个人沉溺于竞争中,就没有时间去研究离目标究竟有没有更近一些。只要每当他有时间稍微停下来,幻灭感就会油然而生:每次的成功只是证明,金钱、权力、地位、财富都不见得有效的能提升幸福感。
从而,他们会发现:这些零星的解决方案发挥不了作用。不论下多少功夫,老化的定律不会因此而改写;提升了自信,无形中却疏远了朋友;花太多时间结交新朋友,就忽略了配偶与家人。
在无法同时满足太多要求的挫折之下,有些人干脆投降认输,躲进自己的一方天地。他们可能会培养一种爱好,比如画画,跳舞,有时候也会沉溺于酒精或麻醉品构筑的迷幻堡垒中。异国情调的娱乐和花费不菲的消遣活动纵然能使人暂时忘记根本的疑问:“这就是一切吗?”但却不能提供解决问题的路径和答案。
空虚+内卷,怎么样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幸福,快乐呢?
活在当下,善用体验,寻找心流
虽然我们比古代的人活得更长久、更健康,普通人也能享受到古代连做梦都想不到的奢侈品:路易十四的宫廷里没有一间符合现代标准的浴室,中世纪最富裕的人家也难看见飞机汽车,古罗马皇帝无聊时也不能玩手机,看电视打发时间。但仍然有许多人觉得生命无聊,空虚,是种浪费,漫长的人生岁月不仅幸福难求,还时时处于焦虑和倦怠之中。
社会在用各种手段控制我们:科技,基因,文化,制度。我们很多的不快乐就是来自于被控制。而要克服现代生活的焦虑与沮丧,必须先从社会环境中独立出来,不再只以社会赋予的赏罚为念。
我们从小就被告诉以为:要为明天做打算,最重要的是未来。父母教孩子养成好习惯,为的是长大后对他们有益;老师向学生保证,课程日后有助于他们毕业求职;老板告诉新来的员工,要有耐心,努力工作,有朝一日会晋升为主管—然而在漫长的晋升之路尽头,退休的时刻也会同时到来。
从社会制约下解放自我,最重要的步骤就是时时刻刻发掘每一事件中的愉悦,快乐和回馈。我们花了这么多时间时间思索究竟自己能够成为怎样的人,却几乎从来没有停下来体验自己已经成为怎样的人。这大概是人类不满的的根源吧。
多去寻找自己的心流体验,幸福更多源自内心的秩序,而心流体验会带来自信:你感觉自己完完全全在为这件事情本身而努力,就连自身也都因此显得很遥远。时光飞逝。你觉得自己的每一个动作、想法都如行云流水一般发生、发展。你觉得自己全神贯注,所有的能力被发挥到极致。”
体育具备造就心流的最佳条件:明确的目标,即时的回馈,易学难精带来的上不封顶的挑战性。体育的最大功能就是可以帮助人们控制自己:既学习控制自己的身体,又要学习控制自己的精神,控制自己的注意力。
喜欢网球的人都知道纳达尔其实身体素质并不突出,爆发力不好更是其致命弱项。而爆发力几乎是一切竞技体育所不可缺乏的。那他靠什么制胜?答案是:靠专注。
他可以在四五个小时内一直集中精力。俗话说老虎也有打盹儿的时候。对手领先纳达尔时会很自然地放松一小会儿,不想一下就被逆转了。在专注上你比不过他,你做不到专注每一个回合,结果满盘皆输。
瑜伽的本质,其实就是控制内心所发生的一切。从身体到精神。它主要是学习从外界事物上撤回注意力,控制感觉的出入——能够只看、听和感知准许进入知觉的东西。
生活越改善而越不满足的矛盾表明,提高生活品质是一件永远没有尽头的苦役。多去寻找和享受当下的心流。不要把所有心力放在新目标上,不能享受现在,因此与知足的快乐与你绝缘。
太多人开始时靠目标证明努力的必要,到后来却变成靠努力证明目标的重要性。
如果我们学会在不断向前推进的体验中找到快乐与意义,社会制约的重担就会从肩上自动滑落。当奖赏不再受外在力量管制时,权力就回到了个人手中。
多去感受真实的存在
前些天和一个朋友聊天,谈到“失去生活热情”这件事。ta说自己:“虽然过得也挺好,但总感觉生活中没什么值得期待和开心的事”。自己没办法产生那种真实的愉悦感,更像是在“行尸走肉”:仿佛一直是在“戴着面具”扮演不同角色。固定的时间做做该做的事,见该见的人,说该说的话,偶尔停下来思考时,就会觉得一切都没什么意思,也不知道自己生活的意义到底在哪里。
相信每个人的身边,都有这样的人。
事实上,这种空虚感的本质,是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而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更多的去感受“真实地存在”。
弗洛伊德曾指出,“本我”与“超我”是争夺心灵控制权的两大暴君,前者是基因的奴隶,后者则与社会沆瀣一气,两者都算是“外界”。与它们相对的是“自我”,代表一个人在现实环境中真正的需要。
“本我”遵循的是快乐原则;“自我”被现实所允许的快乐;“超我”服从于道德原则。自我,是现实中真正的需要。每个人都是精神分裂者,同时每个人都是一支队伍。我们生而为人,更多要寻求“本我”存在。
当我们说一个人“以一种不够真实的方式存在着”,指的是:很多时候,ta无法真正察觉自己的的感受、情绪、情感到底是什么,也不能理解自己真正的需要和欲望是什么,无法为生活找到目标和意义感。
因为这些人并不清晰,准确地了解以及分辨的清自己的需求(need)和欲望(desire),因此无法基于自我觉察,做出清醒而坚定的行为选择。
更多中国人是为他人活着,他们以一种“回应外部世界”的方式开展生活,选择那些外部世界认为是好的行为。而因为不同环境的标准不同,往往为了回应不同要求而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自己”。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做出一些前后矛盾、自己也难以理解和解释的行为和选择,并经常感觉自己像变色龙一样,有很多副令自己都感到困惑的面孔。甚至在亲密关系中,也找不到真实自我的状态。
时而自信,时而自卑。时而开心,但更多是抑郁。经常陷入一种无所适从又难以摆脱的情绪。这种状态,被认为是“不真实地存在”的状态。它会给人们带来很多负面感受。
在研究中,“真实地存在”被给出了如下定义:在日常的生活运作中,可以顺畅地基于自己的真实的核心自我展开运行。
一个人的感受、想法和行为,反映出这个人“真实/核心自我”的程度越高,我们认为它真实存在的程度也越高。
这种真实存在的状态,在商业社会中并不被鼓励。人们被鼓励“管理”自我的呈现,被要求掩藏自己的情绪,在短期内可能带来比真实袒露更高的回报。但事实上,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长期来看,真实地存在对我们的福祉更为有利。
一百多年前,当马克吐温回顾自己的一生时,他写下了:「生命如此短暂,我们没有时间争吵、道歉、伤心。我们只有时间去爱。」
2300年前,亚里士多德曾说,世人不分男女,都以追求幸福为人生最高目标。
真正的快乐来源于自我意识。幸福是一种内在状态,而非外在状态,通过创造心流——创造那些完全专注于艰巨但可行任务的高光时刻,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幸福感与创造力。
一个人可以不管外界发生什么事,只需要通过靠改变意识的内涵,就可以使自己快乐或悲伤;意识的力量是巨大的:ta可以把无助的境况,转变为反败为胜的挑战。
幸福是快乐的升级,由自我意识和意志带来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我们平时之所以感到快乐不能持久,是因为我们的意识一直在表层的世界,由此带来的是:浅浅的喜悦、浅浅的参与、浅浅地工作,从而浅浅地活着。
真正幸福的人是更多能寻找和感受到自己的心流状态,闲暇时也过得丰富多彩。他们全身心投入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而不是刻意去寻找,直接去找反而不会奏效。
让我们投入且深入地生活,去感受,去体验,去获取回味无穷的乐趣。
这种快乐也就是幸福,幸福是真正快乐的升级。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和宝贵时间。
Reference:
《很久没有过快乐的感觉了。” 内卷之下的空虚与不快乐,如何改变?》
《五条绳索捆绑了中国的孩子》
《为什么会有“985废物”》
《乡土中国》
《中国人行动的逻辑》
《心流》,
《在工作中如何获得心流??
推荐阅读:
科学家有钱以后,不是一般的吓人——论D.E.Shaw的牛逼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