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29岁到来之际

乐活   科技互联网   2023-10-10 17:12   山西  
第3篇

导读


这是一篇长文。全文大约14000字,阅读时长建议不小于15min。
建议你耐心读完,如果能完整读完一遍,建议你再读一次。

01

 回顾


我们常常说抓紧时间,实际上是时间紧紧抓住了我们。


时间如白驹过隙的弹指一瞬间,转眼间又是一年生日。这回真的要奔三了!

岁月在二十多年的漫漫长夜和那些晴朗或阴沉的白昼过去之后留下了什么?


回首往事,就像是翻开泛黄的日历,往昔曾出现的点滴快乐和丝丝痛苦,一并成为了同样的颜色,在泛黄的纸上字迹都是一同样的暗淡无光,使人无法辨别和区分。这似乎就是人生之路,经历总是比回忆更鲜明,有力。


回忆在岁月消逝后出现,如同一根稻草漂浮到溺水者面前,回忆无法还原过去的生活,它只是提醒我们:过去曾经拥有过什么?


而且这样的提醒也时常以“篡改”为荣,人们也需要“偷梁换柱”的回忆来满足内心的虚荣,使过去的人生变得丰富和饱满。


有些记忆并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被遗忘,恰好相反:越久越清晰,如同窗边的明月,时时勾起往事。


于我而言,写作和体育一样,有益于身心健康,因为我感到自己的人生正在完整起来。写作使我拥有了2个人生,现实的和虚构的,当下的和过去的。


其实拿年龄说事,有时挺矫情的。因为首先很多事情,其实和年龄无关,活的岁数多的人也不见得明白更多。其次就算有关,很多重要转折也和生日是这天完全没关系。


人生是一天天的过,今天和昨天,怎么会有很大的区别?但人类最擅长的事之一,就是赋予意义,那就顺着来,借这矫情,聊聊马上奔三的我,想明白的一些事。


(虽然)马上29岁了,希望自己依然能毫无保留地敞开心扉,感受一切宏大或细微的喜悦、痛楚、愤怒与感动。不管年龄几何,最酷的就是毫无保留去 care,拼尽全力去追求,成功了就无比开心地放声大笑,失败了就痛彻心扉地嚎啕大哭,然后爬起来,像从没失败过一样去继续上路。


回顾这年,给自己打个70分吧

02

关于三十而立:人生没有标准答案,不如肆意书写自己的故事


有时候就在想:真的好想写个年轻20岁的脚本运行一下,看看有哪些bug当时可以修复。如果我现在回到18岁,会觉得什么东西是酷的?什么东西是老的旧的?什么东西是我想要的?什么东西是我看不起的?我如果有大把的青春可以浪费,大把的时间可以消耗,我会把它浪费在什么地方?我觉得什么事情是有意义的?


我觉得27岁的张一鸣原来的一段话可以解答我这个疑问:我快30岁了,这几年又开始重新学习/补习本应在青少年时间学习的东西:如何阅读、如何了解自己、如何与人沟通沟通、如何安排时间、如何正确的看待别人意见、如何激励自己、如何写作、如何坚持锻炼身体、如何耐心。


其实大抵是这些看似平常普通但会产生很大影响的东西:耐心、阅读、写作、锻炼自己、了解自己、激励自己、与人沟通沟通、安排时间、正确的看待别人意见。而且每隔几个月,几年可以重新拿出来复盘一下。


之前看到朋友圈有人感慨,「29岁太棒了」。或许吧:29岁是摆脱幼稚的年纪,是看明白许多事的年纪,也是压力还没有排山倒海来袭的年纪。后面的日子,总体上越来越难。29岁也意味着你身体各项指标要开始注意和保养了,你再也无法任性的吃很多东西,熬很多夜。试错成本也高了很多。


莫欺少年穷是年轻时最经常看到的一句话。的确,20多岁的人,除了时间一无所有。但前提是你把时间花在正确的地方和人上。


所以我非常喜欢雨森老板关于加仓的那段分享:Double Down(加仓)是一个在很多领域都可以被复用的思路,但往往会被人忽视甚至完全做反。

  • 人际关系中,强化对自己真正的深度关系,往往上比不断扩张弱关系在很多情况下来得更有益处。

  • 年轻人应当用第一个10年,打造自己在某个细分领域强有力的竞争力,但是很多人却喜欢不断当斜杠青年。


《一代宗师》里说:如果人生有四季的话,我四十岁前,都是春天。如果按人一生能活80岁,按一生12个月来计算,80÷12 ,意味着每一个月的代表和增长约为6.6岁。那24岁就是3月中,33岁才5月,盛夏未到。6月即40岁,还不到收获的季节。


30岁正好是5月左右的夏天呀,夏天当然是一年中最有活力的季节和状态呀,那么焦虑干什么呢?谁会不喜欢过夏天呢?


但与此同时,30岁也并不是新的20岁,一个人一生中80%最重要的时刻发生在35岁左右。


这意味着十之八九的,能决定你人生的决定,经历和那些“顿悟”时刻,出现在30岁中旬。20多岁时性格的改变,要远多与别的时期。


30岁的时候,我觉得三件事比较重要:

  • 忘掉身份认同危机,获得一些身份资本(identity capital)和职场资本。获得身份资本,是指去做一些可以增加你自身价值的事,对你以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投资。身份资本会成为身份的资本。但不要做无谓的探索,那不是探索,是拖延。职场资本(Career capital)对个人所拥有的、在职场中属于稀缺而宝贵的技能的描述。要创建自己热爱的工作,这是关键通货。“正确地工作”远胜过“找到正确的工作”。

  • 不要“坐井观天”。好朋友是可以载你一程去机场,但20多岁的人如果只和想法相同的同龄人交往,则会限制了他们的交际圈和可能性,他们所知所想所讲和你不会有很大差别。新事物来自于我们所谓的弱关系:我们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你说你有执念,我就是改不了,那我教你一个方式,你多去找和你性格类似,但是比你年纪大5岁、10岁的人聊天,你看看他们在你那个年代有没有执念,他们在5年后、10年后分别放弃了什么执念,你就知道你未来可能应该抛弃什么执念了。执念如此、工作选择如此、行业如此。我自己去年的一个感知是:可以理想主义,但太理想主义容易走向虚无主义。

  • 经营婚姻的最好时期,是在你结婚前。这意味着选择爱情,要像选择工作一样积极。选择你的家人就是要理智的选择:你想要和谁过什么样的生活而不是为了消磨时间


20多岁的人,就像一架刚从首都国际机场起航的飞机,向东飞行,起飞时航道上一个小小的的改变导致目的地的不同,有如阿拉斯加和巴拿马之间的差别。


30岁不是一个新的20岁,认清你的成年期,获得一些身份资本,利用你的不那么直接的关系,选择你的家人,不要被你不知道的或者没有做过的事所限制。

关于三十而立,我自己觉得是:有理想,有正确的思维方式,有好的方法论。三条顺序不能错,太多人是反过来的,以至于人到中年产生中年危机,还需要满世界去寻找梦想和生活的意义。


当然这一切都是有前提的,要有健康的身体,不能有高强度的生活压力,你要足够努力,还得有足够的耐心。互联网让人太浮躁,适度相对的耐心已经越来越不可见。


三十而立是古代留下来的“传统”,但在如今社会其实是个伪命题,因为在大城市,过了三十,一般都“立”不起来。我觉得四十能立起来就很难能可贵了。


所以,或许我们要用新的角度去诠释三十而立:不是立业,而是立志向。

不要和别人比,就和自己比。伟大大多是用卑微来换取的。用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来要求的话,很多人都是失败者,大部分才能需要时间证明。有多少高光时刻,就一定有随之的低谷相随。没有人的强大和忍耐力是与生俱来的。


每个人都在找自己的战场,但很多人是找错了战场。我自己一直觉得,人生和马拉松的相像之处在于:就和跑马拉松一样,不同的跑者要找到自己舒服的配速和节奏,然后坚持下去,而不是总想用超出自己有氧能力范围的配速去追赶别人,到头来只会被别人拉爆。

之前做过一个小的research:看科学家、发明家、创业者、作曲家、小说家创造/创作最优秀作品的年龄。发现差不多都是 40 岁。所以人生还是有希望朋友们!


我们都在追求让我们的人生没有遗憾,但我去年的一个心智变换是:人生就是充满遗憾的,个人能做的东西太少了。有时候接受遗憾,从另一个纬度和视角出发,未必不是好事。


自由可贵,是因为自由是人类所有词语中代价最大的。而勇敢可贵是因为勇敢是人的品质里最为稀缺之一的。希望大家在勇敢追求自由的同时能平平安安。

随着年龄增长,面对人生的很多东西需要勇气,越往前走,越需要不断刷新自己对「意义」的理解:可以有意义,也可以没有意义,到最后,最珍贵的品质,应该是勇敢。


勇敢是什么呢:是更好地成为自己,而不是成为更好的自己。是做事,而不要传教;如果非要传,直接拿产品说话。

疫情3年,感觉突然多出来很多I 人,感觉现在社交网络上充斥着I 人,不知道是不是疫情3年把大家都搞I 了。也“突然”多出来很多不想上班,不想打工的人,大家都想着创业,做生意,言必称财务自由。


作为一个工作“这么多年”,以及见过很多大佬的人,简单聊几句财务自由这事。


现代人焦虑的原因是,被社交网络影响,忘了自己是普通人,而有了成功人士的包袱。仔细想想,一个正常的社会,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多财务自由的可能性呢?


“财务自由” 应该算感受过的最大“骗局”之一。在中国,我见到过的绝大部分有钱人都在工作,而且越有钱的工作的越狠,以至于直到身体出现问题或家庭出现状况才会迫不得已停下来,但“休息”的时候也依旧焦虑,根本闲不住,会去研究投资或者关注生意。


反而是身边有些放弃了非常好的商业或者职业机会的人,能做到闲云野鹤,大家提到这些人无一例外是伤仲永式的扼腕叹息:“他当年要是好好干,哪有xxx什么事儿啊” “他当年要是留哎在xxx,现在估计p11了”。同样,如果你是打工人,只要年薪超过60万以上,大概率你是停不下来的。


所以,单单靠“财务是”永远无法“自由”,只有“放下”才能收获“自由”


对于工薪阶层的调查显示,大家想象中,财务自由能带来的好处主要是这些:

  • 选择职业时不需要太考虑工资收入的因素

  • 去国外度假不用太考虑预算

  • 可以为自己的爱好花钱不会舍不得,比如滑雪、摄影、打高尔夫等

  • 买车、甚至买雪橇摩托和快艇可以直接付现金,而不用分期付款

  • 还清房贷。

  • 在亲友面前可以更大方


从这些愿望你可以看出,财务自由其实还不在于有“花不完的钱”,更多的是生活中的安全感和自由。财务自由是通向自由这个目的的手段,我们最终的目的是个人的自由。如果能够有其他办法达到这个目的,就不要只想着挣钱,甚至因为挣钱而失去了自由。

理解了财务自由只是通向个人自由的手段而非人努力的目的,就不必过的那么辛苦了。也就会在经济和时间上对自己好一点。


03

 关于工作:没有成功,只有成长


疫情三年,也突然多了很多不想上班的人。我之前完全没想到26岁的生日总结,会成为我所有作品阅读量最高,最受欢迎的一篇。当年我在里面写到说:做你擅长的事和你真正有passion的事。


我估计很多人其实没明白我当时真正的意思:追随passion很重要,但单纯“追随自己的passion”并不是一个好的建议,因为在大多数人身上并没有什么事先存在的激情等待被发现、被与某个职业相匹配。

不管是在工作当中还是其他场景,动机(motivation)很重要,三种基本的心理动机是个人在工作中所必需的充分必要条件:

  • 自主:感觉对自己的做的事和生活拥有控制力且感觉自己的所作所为是重要的。

  • 胜任:感觉自己擅长于自己所做的事情。

  • 归属:感觉自己能与他人建立联系。


把这三个动机转述一下,对好的工作的要求和期待中就会变成:

  • 创造力:你做的事不是日复一日的简单重复

  • 影响力:你做的产品或者提供的服务,可以改变或影响有些人或他们的生活方式。

  • 自主力:不用朝九晚五地出现在办公室里。没人告诉你几点起床、该穿什么。


以前网上有个略夸张但还蛮准确的比喻:做千万上亿DAU大厂产品打工人的成就感,还不如自己收集几个塑料瓶放进废品回收站赚几毛钱强。


缺乏成就感的根本原因是这个作品不是你的。是千千万万个人合力做的,你甚至没有办法衡量自己在这里的价值有多少。每做出一件事,都不清楚自己的价值到底有多少。况且99.9%的事你都没有参与决策,只是个随波逐流的钉子。


当然大部分人觉得在大厂就很骄傲了,我觉得这其实就是个假象幸福,以及给你的pay 仅仅取决于当时的市场行情,也不代表你实际的价值。


对待工作和职业生涯的一种方式:是以产出为中心的职业观,关注自己给世界(工作)带来的价值,你有什么作品。这种思维对于打造自己所热爱的事业至关重要。


作品即人。它不是人的一部分,而是人的一个个阶段。是这个阶段全部的那个你。你强作品就有口碑,你虚作品就虚,你脆弱作品就生硬,你高傲作品就小气;你浅薄作品就邪恶。你懒,就没有作品。

工作(job)、职业(career)和天职(calling)是不一样的:工作是谋生手段;职业是使工作渐入佳境的途径;而成为天职的工作则是组成人生的重要部分,是个人身份的关键部分。


Passion很重要,但我觉得难的部分在于:大多数人不知道自己真正的热爱是什么,以及这辈子要赚多少钱才算够。


前者要不断认识和追问自己,而后者容易被攀比、欲望和地位游戏反复拉扯。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或过一个自己感到幸福的生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怎么看待自己、财富、还有两者的关系。

于我自己而言,我想要一个A- 甚至B+的人生就够了。我不是一个特别激进的人。要成为金字塔塔尖A+的人,不只是命运和运气,还需要付出很多代价。于我而言,我是把快乐和体验看得很重的人,我愿意为这部分的感受让步(成功),所以A- 和B+就好。


我物欲很低,穿运动服饰最让我轻松自由。不抽烟不打游戏不酗酒,也不去夜店泡妞。长期不变的爱好仅仅是跑步(跑鞋),读书(买书)和旅行(机酒)。

而对于工作,我自己有三个唯独供参考判断:精力需求低、成长高、回报大——任何项目,三个都有,恭喜你中彩票了!职业甜点!三者有其二就值得做,如果只有一个就得琢磨一下。一个都没有,对不起,那爱谁谁,撂挑子走人。


选择高自由度+低风险,就要接受低收益(兼职);选择高收益+低风险,就要接受低自由度(上班),不可能三角永远存在。


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不擅长什么,哪些可以努力进步的,哪些需要暂时妥协,哪些是坚持不变的;财富意味着什么,最终要拿来干嘛,自己需要多少,过一个有尊严的生活就可以还是一定要达到享受炫耀的阶段,你愿意为此付出哪些代价,不愿意放弃什么。


这些问题想清楚了,大家会更大概率或自然而然地找到合适的工作吧。


相比你单纯追随passion,我觉得不如追随使命:当你有些个长期的事情要去做,短期的焦虑就都全部消失了,更多是发现你的时间不太够用。


专注想要一件事情的时候才容易感到快乐,就像你生病的时候只想要痊愈一件事。我大学的时候觉得白领希望自己生病不可思议,疫情过后的现在大概能理解了。

从长期效果来看,学习、工作和体育运动,都要适度,保持长期的连续性比制造短期的冲劲更重要。


很多人都是一下用劲太猛,超过极限,削减了热情,身心要缓很久才能再接上,也断掉了大脑记忆和肌肉记忆,看似很苦很努力,其实一点都不科学,也鲜出高手。Make recovery your first priority. # 10x Is Easier Than 2x #


我觉得,“认清自己的天赋和热情”这件事里也包含着“认清自己很难改善的弱点”这一重要的部分。只是知道自己喜欢和擅长什么是不够的,知道自己这辈子都很难做好的事情是什么并且避开它也重要。


不选那些符合你弱点和厌恶的事业:挑战自己擅长的极限而非挑战自己的弱点;以及承认自己的无能并找到其他人的帮助。这才是发挥自己才能的全部过程,而不是只踏出了第一步。


你不感兴趣,没有热爱的行业,仅仅因为高薪而加入的公司和行业,当然干不过人家真正热爱的。就像商业上竞争,职业经理人和创始人是完全不一样的。

导航软件经常会说三句话:“你已偏离路线”“正在为你重新规划路线”“请在合适的位置掉头”。人生也需要这样的导航:在你已偏离正确的方向时,需要重新规划一下路线,在合适的位置掉头,重新开始。


还有一点:心态很重要。很多人职业生涯的脆弱,很大原因来自于心理素质的脆弱。比如经常看见一种:一个人在能力还没有完全准备好时被提早提拔。看似是种幸运,但实则是种隐患和诅咒:能力的欠缺使得他无法胜任新的级别所对应的工作。


而心态上往往又无法接受继续之前等级的工作,只能僵在那里勉强找些恰好适合的工作。一段时间下来因为缺乏足够的锻炼,能力完全没有成长,职级进度反而落后于其他后晋升的人。最终只能通过转组甚至离职来重新开始。


最后,不要年年鼓吹“30 under 30”了,“40 under 40”。人做出东西来,才是最重要的,和年龄无关。你可以去观察一下:年少得志的,年老的时候怎么样。更希望看到的是“80 over 80”和“90 over 90” ,这才是真正的做时间的朋友。


也不要再追求wlb:work和life从来都不是天平关系,而是双引擎驱动的关系。


一些工作多年后认为真正的炫耀:不失眠和无需任何辅助药物即可入睡的能力,一个健康的甲状腺以及身体没有任何结节和隐患。

04

 关于人生和生命:储藏热爱,复习喜欢


如果选一个词来形容或者描述当下,我会选过去进行时:是过去的每个瞬间让我成为现在的自己。


看过去我会更知道未来,而不是看未来更知道未来。一个向后看然后能感觉自己要去哪儿的人就像一个弹弓,往后拉的时候会比较知道向哪冲。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几乎所有困惑都能归于一个命题,叫做「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而这个命题的背后指向的是时间和生命的有限性——每个人都需要思考你将选择以何种方式度过此生;生命太脆弱了,随时可能结束。从这个角度讲,人生观即是人死观。


人的一生只有5%是精彩的,也只有5%是痛苦的,另外90%是平淡的;人们往往被5%的精彩诱惑着,忍受着5%的痛苦,在90%的平淡中度过。


人是幸福与苦难之间的钟摆,日升日落、周而复始。大多数人都谈不上幸福,也谈不上苦难,也许没有不幸就是幸福”。


幸福,就是甘于平庸的感受。甘于,就是在平庸中也能咂巴出甜蜜和幸福来。能随时随地享受“当下”的人,就幸福。凡浓烈的,都可能要命;凡平淡的,都养生。


这两三年疫情,对所有人的生活和影响都非常大。生活里最大的失落,就是丧失了很多现场感。现场感是很多幸福的来源,看剧和刷社交媒体替代不了的。

同时,感觉在每年的某个时刻,就会陷入一种:感觉一切都很虚无的状态。即使竞技体育,也无法使我cheer up。最近也有点跑不动,迈不动腿。


A:真实的快乐和虚假的繁荣 

B:虚假的快乐和真实的繁荣

倘若只能按一种方式过活的话,你怎么选?


今年除了对所谓的双向奔赴不抱期待外,另一个新的认知是:无条件地接纳自己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

不是因为你做了什么,你是什么样的人,你才接纳自己,而是无论你做了什么,无论你是谁,你都应该去接纳自己,无条件的。还是那句话:这种打心底里儿由衷地承认,正视,接纳,拥抱,喜欢这个不那么好的自己,只能是自己给予自己的,也是最为值得的。


“我”在某种程度上是个动词,是我自己在营造我。


人生的三大要素是健康,财富和幸福。我们依次追求财富,健康和幸福,但按重要性排序,则是反过来的

大部分人都没有意识:你的精力和时间是极度稀缺的资源,人生过着过着,就过没了,而回头看,你平凡依旧。埋头 3-5 年你就可以做到某些领域的头部,也可以用这些时间精通一门技能,但人生远没有那么多3-5年。


李笑来说:人生的隐形大坑有三个,坑里面是人头攒动,基本上 90% 的人都在里头。但很可惜,因为大家都在坑里,看起来大家都是一样的,所以反而没有一个人知道自己掉坑里了。


这三个坑是:“莫名其妙地凑热闹”、“心急火燎地随大流”、“操碎了别人的心肝”。你必须把最宝贵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你自己身上,放在自己的成长上。

人生大坑:操别人的心太多,干自己的事太少。坚持彻底的执行,一两年你就能超过 80% 的同僚,坚持下去你就能获得大成就:其实大部分成绩是靠勤奋得来的,而不是靠聪明和天赋。想超过 80% 的人,问题真的不大。


问题就是,几乎没人愿意这么干,他们只是在抱怨和等待,不开始,也不坚持。而对别人的事呢,他们却异常关心:谁又性骚扰了,谁又闹离婚了,大厂八卦,小厂头条,津津乐道。经常为别人的事操碎心,自己的事稀里糊涂潦草应付。


比如拿我举例子,

  • 不用任何新闻app

  • 不关心任何政治,军事新闻

  • 不关心任何娱乐圈吃瓜八卦


我一般只关心3件事:

  • 体育圈的重大事件,包括不限于:马拉松,篮球,足球,网球,羽毛球;

  • 各大运动品牌的新产品,新科技和财报:Nike;Adidas;Lululemon;Puma;New Balance;Saucony;Aasics;ANTA;LINING;ON;HOKA;Arc'teryx;Patagonia

  • 旅行相关:特价机票;签证免签;


我对自己关注的东西的要求是:

  • 一定要always 保持最前沿和核心的一手信息

  • 要和相关领域的 Top 20 的人类握手,持续跟踪,长线沟通,深度链接

  • 以3-5年的时间为起步,一直爱下去,日拱一卒


喜欢是一种长期主义。它本质上是一种信仰。很多人常犯的一个误区是:我要找到我喜欢的事情,再去行动。实际上这是不对的。喜欢的事情永远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你一定要先行动,再在行动中去发挥你的能力。


克服困难,逐步获得反馈,你才有可能真的“喜欢”它。自己经过尝试和行动,发现,恰好你的能力足以应对这些挑战,而你也并不排斥应对这些挑战的过程,并能够从中获得正反馈 —— 这才是喜欢的本质。


以前我认为理想主义仅仅是对世界的美好愿望,今年的我认为:理想主义是基于现实寻找问题答案多样性的推演。它与现实主义唯一的区别在于:投入产出比,即是否愿意花费更大成本去寻找问题的更优解,且不惜一切代价去捍卫它。


现实主义者关注的是钱,理想主义者关注的是时间。单纯的理想主义者走不远,单纯的现实主义者做不大。当代社会,钱很重要。但时间才是终极度量衡。对个体来说,是如何提高时间的质量,对人类来说,不仅关注时间的质量,还关注整个人类时间的长短,是否可延续下去。赚钱是为了花钱丰富和提高人生的体验,花钱是为了提升时间的品质甚至长度。围绕钱的现实主义者,最终会为围绕时间的理想主义者服务。


人生的终极度量衡是时间,而不是金钱或者其他。几乎所有的东西,最后都要由时间来考验,或者在其中过程,被时间所磨掉或磨灭。

我一直很不喜欢一句话:认真你就输了。but,不认真,怎么赢???


应有的心态应该是:想赢,但不怕输,输了我认。我接受命运的安排,但不会随便认输。要保持热血,那个血不能凉掉,凉掉了好多事情都没力气。


同时,野心要有,但很多时候是很虚的东西,它不是一件具体的事,我往往都是做完了以后才发现,原来这件事我做到了,而不是一开始就瞄准做一件事,以及野心其实不仅仅只限于工作/事业,也可以放置于生活。


我对梦想的理解就是这样:它很疯狂,你永远不知道你会走到哪里,人总是被自己有限的想象力所限制,所以现在我遇到理解不了的事情就让自己先去做。某种程度上看,某种程度上,野心 ≈ 生命力。乐观➕积极➕不服➕勇气


就像凯鲁亚克说的:在路上。有时候不一定需要目的地。如果你知道未来在哪里,说明ta 没有超过你的眼界,当你可以看到未来时,未来有什么意思呢?

最后分享一段我很喜欢的话:

     我天生讲道理,理想主义,喜欢少年感。过去的很多次偶然和瞬间想过很多次要不要改变,毕竟这样的我跟世界让我看到的大相径庭。我后来在失意时刻偶然遇到了不少的理想主义,我想了很久,我觉得我不能改变的真正原因是:为下一次有类似的我在类似的时刻也依然能选择不改变而存在。

05

 关于朋友和peer pressure


先聊聊peer pressure吧。我之前写过,很多人其实人生中很大的一个bug在于:你究竟把谁当作你的peer。


很多人的peer是:同行/同学/年龄相仿的人,但他们未必就是你的peer;首先,peer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次,在动态的概念下,你和谁竞争,谁才是你的peer。


所以,它要求我们搞清楚自己是谁,人生中要做什么,在玩一个什么游戏,以及到底和谁竞争。


比如,我们的父辈,和马云马化腾年纪相仿,马云那么有钱,会对我们父辈形成peer pressure么 。absolutely not。


再比如,前两天深大2018级经济学院校友张宇峰以个人名义捐赠5000万元。按学年算,张宇峰应该去年才毕业,仅仅一年之后,他就给母校捐赠5000万。你觉得他的同学们还算他的peer么?


再聊聊朋友。坦白讲,我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有很多朋友的人,我也知道我虽然把很多人当朋友,但反之是不成立的。


26岁的时候这么写到:在日常语境里,不轻易去使用「朋友」这个词。


「熟人」、「认识的人」、「我们在何时何地见过几次」这些都≠朋友。是朋友就大大方方地说是「好朋友」。


久而久之,围绕着你的自然就是那些你从心里真正想接近的人。「因为我们联结在一起,所以我们也都更自由了一点。」

孤独本是常态,自由意志也很难能可贵。好的关系是既能在关系中找到惺惺相惜的理解、共情与支持的部分,也能在关系中继续相互保持和发展自己的自由意志。


志同道合的朋友越多,就越意识到「群而不党」真是太难能可贵了。


最近则是各种思考和review:为什么有的工作伙伴会变成朋友,也有朋友最后变成路人?什么是值得交的朋友,值得爱的人?想了很久,最后的结论是:我的标准可能就三个字:真,善,美。重要性依次递减。


2018.19年的时候,我其实特别困惑人际关系,感觉和行业格格不入,也觉得自己没什么真正的朋友。2020年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至少在认知层面是这样的。


疫情的一大收获是,让我更明白:我还是更喜欢真实的,专一的、更深层次的社交关系,更喜欢的是一个个真实的人,能坐下来聊天,吃饭,而不是手机里的所谓的几千几千通讯录和联系人,那各种繁琐,复杂,虚张声势的“title和Tag”,太复杂太累了,我不喜欢。


我无法想象身边一些精英们朋友圈分组高达30多个,还要区分是不是本校的商学院。


而这两年,很多细节解答了我关于朋友的疑惑,是尤其感受到被爱的两年。

21年刚去上海的时候,有一天吃完午饭就是突然胸闷。晚上下班还是闷,就去长征医院看,看完护士不让我走,让我在医院暂观一晚,就是在大厅睡一晚,连病房都没有。


在医院暂观还必须要现金做押金,不支持电子支付,我心里一万个excuse me ?我也没带钱包和银行卡。于是乎,我朋友半夜23:30,打车40min,去给我送的现金,充电宝,洗漱用品什么的。我就在大厅睡了一晚。他们送完这些回家已经快凌晨1点了。


今年则是持续收到朋友们的爱,以及收到朋友送的的friends版乐高和生日前收到礼物。


后来复盘了一下,虽然我没有什么被朋友背叛,爱情里很受伤的经验和经历,但也有过真心对待朋友后来发现对方虚以委蛇,逢人下菜。但我没有因此而改变对待别的朋友的心态和态度。虽然创投圈有很多让我不适的地方,但我确实也学到不少东西。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将永远敢下注的投资理念贯穿到生活中:对事,要留在牌桌上,手里要有筹码;对人,要敢持续付出真诚和真心,哪怕遇到几次看走眼,不要紧,承认是我们眼光的问题,继续下注,遇到真心相待的朋友和伴侣只是时间问题。


真诚和善良永远都不会错,错的是没有分清对象 我们要反省的是自己的眼光而不是怀疑自己的真诚 。


我是有很多奇奇怪怪想法的人,有一天闲着没事,就拿了一张纸,按照之前写的,情感互换&价值观互换和利益互换做一个交轴,上下左右四个象限,突然我发现大部分我认为是好朋友,对方也类似对待我的人,都是好感度高但是利益互换程度低这个象限上,相处的时间和精力大多也是花在了他们身上。

坦白讲,前几年我是特别困扰于人际关系的,尤其刚进入创投圈的时候。我觉得我是没什么朋友,也非常困扰于要怎么和圈内人来maintain长期关系。这个答案至今仍是:impossible。当然我说的是真正的,真心的朋友。


我原来其实很羡慕当时那种随便发个朋友圈都有几十个赞甚至300个赞的;还有就是过生日有一堆人在一起。但后来发现:这很大程度上都是虚荣心作祟。我不是人民币,没办法让所有人甚至大部分人喜欢。能和几个知心朋友一起就够了。


所以后来我就不care朋友圈这件事了,也不在乎点赞了。想法什么发什么,别人爱看不看。


社交媒体的自拍+点赞+信息茧房,每一个人都合理化地无限放大了自我,人人为己,人人悦己。你可以试试,如果你不给你所谓的朋友点赞,他们还会不会找你,会不会给你的动态点赞。

要建立一个真正的朋友圈。他们在能量上是安全的,在精神上是成熟的;对你持有包容而不是敌意,持有同理心而不是批判。他们会花时间关心你和你的经历,与你一起在生活中成长,并真诚的希望你一切顺利。


我们总觉得时间带来的都是朋友,既然是朋友,就有相处下去、维护关系的必要。我们并没有意识到时间也是河流,总有一些东西要被卷走,只有真正的珍宝,才能沉甸停留。


前段时间和朋友聊天,提到热情没有被回应这件事情。我觉得其实这很正常,距离太近有时候可能会起反作用。主动交付热情固然很难能可贵,但跟人相处不能靠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感动,也别为难对方。


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做到让所有人都喜欢,也没有哪条规定说对方一定要对你的热情有所回应。一厢情愿的热情对别人来说可能是一种困扰。


退一万步讲,热情没得到回应也没什么,及时止损就好了,别自己折磨自己。还是那句话,珍惜眼前的,把更多的温柔留给亲人和朋友。

你要相信,总会遇到那个合适的人肯收下你的真心,并把它视为珍宝。


很多人说都说我是一个平和的人。我不知道如何定义和理解平和,但我确实情绪比较稳定,网上很多事我一点不关心也不关注。参加体育活动和看球赛,可能是我为数不多的激动时刻。


我后来仔细想了一下这个问题,我自己给出的解释是:可能见过世面(好的),也知道底层是什么样子。


什么叫见过好的呢?从小时候的学霸,到后来见识了清北世家:从清华附小一直读到清华本硕;从清北本到哈耶普斯麻硕;从HSW(Harvard;Stanford;Wharton)MBA再到哈耶普斯麻本科生;从原来我们家里资产在几十亿的当地首富再到能参加赌王婚礼的“朋友”,真的优秀和有钱没有尽头。


我一直以为自己出生寒门,后来知道:寒门指寒微的门第,专指门第势力较低的世家,也叫庶族,并非指贫民阶级。魏、晋、南北朝时不属于士族的家族,大多为普通中小地主。魏晋之后由于出现了科举考试,士族衰落,有了寒门一说寒门。名门望族没落之后才可以叫寒门。所以我们不应该动不动就称自己是寒门子弟,我们不够格。


那我们当不了寒门,当个庶民总可以吧?也不行。因为古人把有房有地的才叫庶民。在古代,没有地,没有房的人叫流,没有正当职业的人叫氓。所以,按古人的分类,我们只能叫自己是草民和新时代的“流氓”。


我成为不了他们,也不想成为他们,我对我自己的要求我想还是:我想做自由自在的人,而不是单纯的有钱人。我希望自己不要迷失在别人的梦境里,成为一个“不快乐的精英”。

我需要工作,但不想上班。我可以做好工作,负好责任,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但不能建立在损害自己的生活平衡,失去自我,误入迷途。要有轻松自在的能力,但目标还是轻松自在。

06

 关于上海


2021年,做了一件比较重大的决定就是从北京搬到上海。我清楚的记得我是3.25到的上海,20:09 分出的高铁车厢。进了地铁听到的第一句话是: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当时心里的感受是:不是吧,刚从北京离开,又入“狼窝”?

聊聊到上海之后的生活和感受吧。来之前,我是“一无所有”的状态的。什么意思呢?


首先,我来上海就带了2个箱子,直接过来的。是过来了之后,才开始看的工作机会。


其次,也是没有房子的。不过还好有朋友家可以借宿。当时的我是花了6天时间,看了18个小区,25套房子,最多的时候1天看了5套房子。4.2号直接签约入住了。在此期间,3天解锁上海10条地铁线。


第三,来上海目前都还算适应和习惯吧。当时4月份的时候有朋友和我说,你要买一个烘干机,准备很多内裤和袜子。我说这是什么操作。他说梅雨季的时候,上海一直下雨(原话是醒着的时间一直在下雨),衣服一直干不了。5,6月份倒没遇上梅雨,可能是上海对我的某种欢迎吧。


但8月初的“雨季”,着实给我下服气了:几乎天天下,15分钟一次,连着将近2周。作为一个户外运动爱好者,实在是着实令人难受和难以接受。

北京和上海的是非常不一样的文化氛围。虽然整体上,上海很适合生活,但文化上,尤其是文化多样性和包容度,北京在国内是独一档。


上海还是海派文化和消费气息更重,毕竟还是资本主义心脏,全球数量第一的咖啡厅,不管是不是网红的,开了一茬又一茬,也倒了一茬又一茬。


城市人周末无聊,就需要自拍来kill time。女孩自拍一下午,拍500张,选100张,朋友圈发5张。也没有一个能买书的好书店,虽然北京也只有三联韬奋和万圣书园。


来了上海以后我觉得自己巨土,为了“对抗”上海的过于精致,我把自己的衣柜全换成了单色系。如果北上非要选一个,其实北京更适合我。


上海的商业氛围和气息太浓,算计强,对于品味的在意远高于精神价值,消费品味,小众音乐、小众电影等文化品味。所以万圣书园没法开在上海。

但是上海相比北京有一个显著优点是:上海权力痕迹淡很多。当然深圳和广州就更少了。


个人性格原因,我宁愿选择一个权力气息少的地方,没太多大标语,摄像头少。北京很多地方的摄像头都长成一棵树了。


北京是一座城市,也是一片汪洋。每个人的时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遇见,不是二环三环四环那样有序的排列,而是浪打悬崖水波翻涌的交错。身不由己,恐怕是在北京生活最大的感触。


去了上海之后,也达成一项新成就:4个直辖市生活过3个,4个一线城市生活过3个。北上广深四个城市的氛围和观感是:上海好得太明显了,广州好得比较隐晦,北京好得比较艰难,深圳好得比较未知。

来上海之后,有2点让我印象深刻。

  • 上海有两个社交硬通货—咖啡和酒,白天咖啡晚上酒,无缝衔接。在上海,几乎不会有人和你约星巴克见面,北京一般大家都约星巴克。这两年随着咖啡创业的扩大,北京现在大家也有了一些别的选择了。上海的咖啡文化之浓,咖啡馆数量之多和密集,全球都望其项背。

  • 走在上海街头,女孩子比例确实高(所以好看的女孩子比例也相应高);老年人比例也很高,后来看了一下七普数据,上海的老龄化程度远超北京,60+65岁以上老人比北京高将近5%,23.38%老龄化排全国第二,辽宁25%排全国第一,后面是东三省和江苏。所以,其实侧面反映出一个点是:上海的基础设施更便民,不然不会有这么多老年人独自出门,过马路,去便利店的。


身边总能看到和听到,有人对北京上海哪里更好的讨论。其实感觉这个问题,几乎没疑问:上海除了在工作机会方面(互联网,金融一级市场)不如北京多,别的各个方面毫无疑问胜出。


工作机会方面,互联网不如北京,但细分下来2b是不差的。重工业,制造业,消费品和药企更是碾压北京。金融打个平手,professional service 也占优势地位。

生活方面,我自己感觉是:上海吃饭贵 & 选择多,租房买房便宜;北京是吃饭便宜,租房买房贵。文化,娱乐,传媒,北京有的,上海几乎都有,


关于对比不同城市的幸福度,我自己在这方面其实有两个通用的普适维度

  • 走在街上,老百姓,底层人民脸上是否有笑容,笑容更多,是自然流露的笑容,不是拍照摆出的笑容。

  • 中产阶级往上或者高层,是不是很需要接近政治,不接近能不能办成事


上海于我而言,我最喜欢的是有很多公园可以跑步,每个区都有自己的图书馆,适合运动的地方和场所有很多。有很多可以遛弯散步的地方,下一部分会细讲这个。同时,建筑比较有特色,城市也比较有色彩。北京相比,就比较单一一些。


不过,上海也有一点我不太适应和喜欢的地方在于:如果你们多个人出行或者交谈,如果对方几个都是上海人,他们经常会主动讲上海话,而不会care 你是不是在旁边,是不是听得懂。

07

 关于亲密关系:散步是特别的浪漫


如果让我选特别的亲密方式,那我会选:逛超市和散步。这两者都是特别的浪漫。

上海有很多可以散步,遛弯的地方,或叫人行道和小路。而北京:只有公路和马路。


独自散步,是一种有仪式感的思考方式。而两人散步,是两性之间私密的,暧昧的,交流方式。散步时,人是放松和松弛的,街道把人裹在孤寂里,使人更加感性。沐浴在孤独里,使人冷静、疏离、感官敏锐,从孤寂里又产生出强烈的歌和尖锐的字,以打破那宁静。


散步在《傲慢与偏见》中随处可见。女主角在每个可能的时机、地点步行,许多书中的重要会面与谈话都是在两人一起步行时发生。步行是奥斯丁笔下的优雅人物日常生活中极其重要的部分。


18-19世纪的英国,步行是一种女性追求。情色不是被聚焦于床上的身体亲密而是被扩散于城市,夜间步行是他们沐浴情色的方式。


中国和日本的诗人、圣者、隐士都很喜欢赞美山水,而与其说是登山涉水,不如说是人置身山水之中。在感恩科技的同时,也要感恩城市发展:我们拥有了很多建筑和园林、商铺和歇脚的空间,人们因此有了散步的自由,两百年前的人散步甚至还需要一个正式的理由。

坦白讲,我觉得我是一个不太会谈恋爱的人,至少在今年之前很多mindset 都非常的old school 和学院派。前一段时间我才知道:当今社会,见面第4面,就可以表白牵手了。以及,我也根本做不到同时和多个人dating 以及不爱了就能瞬间切换心境立马开始新的恋情。


我一直觉得:人一辈子就那些热情和真心,谁先用完谁先走。热情也要合理使用和利用才行。如果我对一个异性不感兴趣,我绝对不会和她吃很多次饭;如果我对她没有30%以上的好感和认同,绝不会和对方一起散步。

主动也许是爱情中最最纯真的字眼,可以让主动的去表白,拟或是主动的去拒绝。因为仔细去想想,没有人会一辈子记恨一个主动的人,主动代表了一颗真心,一份真爱,一段真情,所以这份情感应该值得我们珍视。


我的理念一直都是:我的时间和真心都很宝贵,如果我无法确认你为“自己人”,那我就就无法付出真心;如果我确认了这一点,那我可以all in。

很多人说:其实做那个主动爱,主动付出的人,没有太吃亏;被爱的才是吃亏的。因为分手了主动爱的人,失去的只是一个不爱自己的人,而被爱的人,失去的却是一个爱自己的人。


这话对也不对吧,其实哪有什么“爱人的能力”嘛,不过是“不害怕受伤”。最差的结果就是受伤,那就当一期一会就好了。


我觉得一期一会这件事的本质是 :“我们自己视为珍宝的机会,对人家来讲是一个在人生中收集的众多美好回忆中间的一颗珍珠而已,ta得到了这颗珍珠,开心的把它保存为珍贵的回忆,我们只能够感谢人家跟我们互相成全,能够见识到一次,也很开心的”

当代人好像很容易受个伤就不敢再爱:千万别。不要轻易觉得自己失去了爱人的能力,你还年轻,有的是冲动和浪漫。不能因为所谓看透了一些丑恶就排斥任何亲密关系,甚至去收敛自己的爱意。生活还是充满美好的,只是我们太紧张了。你要相信这世界和你都值得。


当然,双向奔赴的前提是要有人破冰,用真诚和热情打动对方。得到回应后再考虑要不要继续奔赴,没有回应就及时收手、全身而退。喜欢就去争取,真心不讲错付,就像张爱玲说的,你问我爱你值不值得,其实你应该知道,爱就是不问值得不值得。

2019年的时候写到:好想谈场那种八十年代的恋爱,沟通交流是写信,电话,吃饭、弹琴、读书、郊游。每次等信件的望眼欲穿,相见时的含情脉脉。


smartphone不值得甜蜜爱情,当代人恋爱充满了试探,拉扯,忽冷忽热以及分手后都希望证明过的比对方好的想法。


一段关系的结束可能有千万种「输」,但最输的莫过于仍然以对方的反应及对ta的期待为标准对自我作评价。努力提升自己有千万种「赢」,而赢的状态应该是:我相信能继续保持在upgrade的状态中,因此不需要香任何人证明自己。


如果真的想不开非要证明,女生怎么想我不知道,可以提供一点男生版思路:姑娘有两种,有些姑娘离开你之后,会让你有一种奋发向上等到飞黄腾达的时候再让她对你另眼相看以致悔不当初的悲愤或者说理想;


而有些姑娘,她离开你的时候,你就知道,无论你这辈子再怎么成功富贵辉煌伟大甚至努力改变自己,抑或一如既往,都无法再吸引到她当初的那一点目光。是的,第二种才是好姑娘,但同时也更让人绝望。

男人需要的是志同道合的伴侣,不是所谓“战利品”一样的女人。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很重要,但如何对待不同的人更重要。


最后,以一段即刻上我很喜欢的话结束这个部分:

   「 我其实讨厌在遇到「最终伴侣」前失去许多第一次,失去了很多和你体验初次惊喜的机会。但是,你不在,并不能阻止我探索世界。渴望来自我的眼睛,渴望来自我的双脚,渴望来自我的心脏,渴望来自我哇哇落地时就习惯的好奇。对一切保持渴望,驱使自己看到和听懂更多人类的故事和世界的道理。然后期待在某个平凡的日子,与你相遇。我可以自豪地告诉你,等待你、寻找自己和探索世界,我把它们活成了同一条路。」


08

 心愿单


有时会突然觉得:“自己陪自己长大”好浪漫。或者换句话说:虽然我孤独,但也不独孤。说的浪漫些:我完全自由。


去年我是这么写的:祝你生日快乐的人很多,却少有人关心你这一天是否真的快乐。而我想要的,是真正的快乐。


我希望自己是一个会在黑暗中找光的人。人不一定非要时刻散发热量和温暖,这个世界允许偶尔的消极和低落。任何一种情绪都是我们的内核,不要刻意隐藏脆弱,负面情绪从来不是什么错误,没什么好自责的,要接受自己的每一面。

希望难过或者负能量缠身的时候有人倾诉,紧张焦虑不自信的时候有人打气,纠结犹豫迷茫的时候有人梳理,堆在心底的事情会被认真倾听和回应。希望有幸可以活在偏爱里,能永远有底气,祝你,也祝我。

他人带给你的温柔和快乐都是暂时的,此刻相遇的任何人都将回归到自己的时间线上。所以只有学着自己产出快乐,才会换来沉甸甸的踏实感,才不至于患得患失。


世界其实很简单,很多时候是我们把它搞复杂了。最重要的,身体健康,生活愉快,有自己的梦想。 

  心愿单如下,依旧是:不以年限划分,实现了就划掉,有新增就加上。

1:有生之年,祈祷大陆不要打仗

2:跑步(按时更新系列):BQ Boston、New York 、Chicago;

      5km sub20min;10km sub40min;全马:2:55

3:旅行:国际:七大洲剩余部分

                国内:新疆,西藏,云南

 4:听Ta们的演唱会:Bon jovi;林宥嘉;张信哲

 5:学习室内装修


最后,拿罗翔老师的一段话和大家共勉:其实我很想祝大家一帆风顺,但我觉得这不太现实。所以真的愿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当下储存足够美好的记忆,去对抗人生不期而至的苦楚。也愿我们在记忆中,能够储存足够多的美善,能与邪恶相对抗而不和他同流合污。更愿我们在记忆中,有更多的美好,让我们平静从容的走向人生的终点。衷心的祝愿各位能够找到内心的安静。


愿你我都在属于自己的时区里前行,不轻言放弃,活出属于自己的那份独一无二的人生样本.



推荐阅读:

写在26岁到来之际

写在25岁到来之际

写在24岁到来之际

写在23岁到来之际

写在22岁到来之前

2020年 年终总结

2019年终总结

 2018年终总结

2017年终总结及2018展望

2016年终总结及2017展望

世像
Sneaker Marathoner Traveler;热爱篮球、马拉松、羽毛球、登山等体育运动;关注消费、品牌和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