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传承“海大大先生”精神,全面展示学校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成效,进一步激发广大教职员工担当作为的热情和决心,激励大家积极投身一流大学事业和教育强国实践,献礼海大百年华诞,再谱时代蓝色华章,学校现开展优秀教师事迹展播活动,分“师者本色——我的从教故事”“匠心风范——名师工作室故事”“百年历程中的海大人物”“我们身边的青年奋斗者”四个专题陆续推出,敬请阅览。
初心不忘,前行不止
2023年9月7日,我在学校的教师节庆祝大会上获颁了从事教育工作三十年的荣誉证书。于我而言,这是一份礼物,一次总结,也是一个新起点。三十载青丝染白发,回首从教初心,再忆课堂趣事,依旧觉得历历在目、无比鲜活。
刘贵杰教授获颁从事教育工作三十年的荣誉证书(右四)
1993年我从合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选择了回到本科母校山东轻工业学院成为了一名老师。学生时代坐在教室里听老师们讲课时,只觉得羡慕和崇拜,但到了自己要走上讲台的时候才知道有多不容易。要讲第一节课前我尤其紧张,提前去上课的教室踩了点,还把精心准备的课程讲给了我的导师刘思汉教授听,认真吸收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即使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登上讲台的一刻还是觉得心跳加快,但伴随着讲课的深入,也就慢慢镇静下来。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四块黑板全部写满,正好下课,不用擦,便于同学们记笔记和对照学习。那是一门“工程力学”课,算是我教师道路的起点。来到海大任教后,我前前后后讲过“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等很多门课程,从第一次的紧张忐忑,我慢慢爱上了讲课,爱上了教室和讲台。但每当我在教学中遇到困惑时,我还是会回忆起当时上第一节课的心情,告诉自己要永远怀着育人初心和敬畏之心,认真对待每一个课堂。都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为此这些年的时间里,我坚持不断学习、不断奔跑,让自己源源不断地汲取,只为能够呈现一堂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的好课。
现场讲授《工程认知实践体验》课程
在这些年的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着一个观点:对于工科学生而言,“纸上得来终觉浅”,更多的知识必须要通过亲自动动手在实践中来获得。之前海大没有自己的工程训练中心,学生实习实训都要去职业院校,借用人家的场地。为了能够早日建成一个属于海大学生自己的实习实训中心,一个秉持立德树人根本宗旨、聚焦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服务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海洋特色鲜明、训练水平一流的工程训练中心,我熬了很多个夜,付出了很多心血,但依旧乐在其中。2021年8月26日,学校工程训练中心终于正式揭牌了。作为中心主任,我既为海大的学生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实习实训中心而感到幸福和骄傲,也深感重任在肩。做工程的人常常提起工匠精神,它讲究的是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专注钻研、创新突破,这是现代人普遍缺失的,也是我们在人才培养中应该着重加强的。海大的工训中心不仅开设了“工程认知实践体验”“3D打印和激光加工——把想象变成现实”“虚拟仿真”等通识课程,还组织承担和指导全校本科生、研究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水下机器人比赛、桥梁结构设计大赛等科技竞赛,承担研究生培养和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OUC-SRDP)的加工、试验和测试等工作,在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显著。我们不仅服务于工科人才培养,还向文、理科学生开放,以提升他们的工科思维,增强动手能力,弘扬工匠精神。虽然按规定我们每天实训到下午5点结束,其实只要学生有需要,想到什么时候就到什么时候,我们老师会一直陪着,我们就是要给学生在自己工训中心实习实训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我始终为自己选择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而感到幸福。能够陪伴无数个青春成长成才,通力合作破解一个个科学难题,让我感受到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学校事业的腾飞需要工科的支持,社会的发展进步更是需要源源不断的工科人才,我愿继续在教师这一平凡又伟大的岗位上继续散发光热,为国家培养更多脚踏实地、堪当大任的人才!
刘贵杰,男,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获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2023)、山东省高校教学名师(2021)、青岛高校教学名师(2020)、青岛市拔尖人才(2016)、潍坊鸢都产业领军人才(2017)等称号,现任工程学院副院长、工程训练中心主任、山东省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任山东省专业学位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专家库首批入库专家、青岛市五家市级企业专家工作站首席专家、中国机械行业卓越工程师教育联盟理事、山东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等职。
主要从事水下机器人技术、水下仿生技术、机电装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智能制造等方向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及其他科研项目30余项,获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出版专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其中SCI收录100余篇。作为第一完成人,2022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20年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个人奖、2019年获山东省技术发明二等奖、2015年获青岛市技术发明一等奖等科研奖励6项。
先后主持国家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教育部校企协同育人项目、山东省教育厅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教育教学研究项目7项,校级教育教学重点研究项目3项。先后获山东省教学成果特等奖(首位)、山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第二、第三位)等省部级教学奖励5项。
供稿:刘贵杰
排版:王译萱
审核:闫伟、郑文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