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传承“海大大先生”精神,全面展示学校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成效,进一步激发广大教职员工担当作为的热情和决心,激励大家积极投身一流大学事业和教育强国实践,献礼海大百年华诞,再谱时代蓝色华章,学校现开展优秀教师事迹展播活动,分“师者本色——我的从教故事”“匠心风范——名师工作室故事”“百年历程中的海大人物”“我们身边的青年奋斗者”四个专题陆续推出,敬请阅览。
本篇导读
童第周(1902—1979),字蔚孙,男,浙江鄞县人,汉族,民盟盟员、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胚胎学和发育生物学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研究创始人之一。1927年毕业于私立复旦大学。1934年获比京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8月至1938年3月任国立山东大学生物学系教授,后任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同济大学、私立复旦大学教授。1946年起,任国立山东大学教授兼动物学系主任、校务委员等。1951年起,任山东大学副校长。1956年调至中国科学院,先后任生物学地学部副主任、生物学部主任。1978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曾任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第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三届中央委员会常委,民盟青岛市第一、二届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等职。
1902年5月28日,童第周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府鄞县东乡童家岙(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塘溪镇童村)一个耕读之家,他在家中排行第七,属“第”字辈。父亲童兆甲曾入县学学习,乡亲称其为童秀才。
1930年8月,童第周自费赴比京大学(即布鲁塞尔大学)留学。1934年,他以论文《棕蛙卵赤道面决定之研究》通过答辩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8月经蔡堡推荐受聘任国立山东大学生物学系教授。1935年夏,生物学系主任林绍文到任后,童第周与其配合默契,相得益彰,积极推动系里教学科研发展。
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奉命内迁,于1938年春辗转至四川万县。3月,童第周因学校奉令暂行停办而离校,直到1946年一直居于四川,最初在重庆国立编译馆任翻译,继而在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同济大学、私立复旦大学等任教。这一时期,他被迫放弃对海洋动物的研究,代之以各地都可以得到的青蛙、蟾蜍等两栖类和金鱼做材料,主要完成两方面研究工作,一是无尾两栖类青蛙、蟾蜍胚胎的纤毛运动和极性的形成,二是金鱼卵子器官形成物质的定位。
1946年,国立山东大学在青岛复校。8月,童第周应邀回校任动物学系教授兼主任,后任学校教授会(后改称教员会)主席。1947年2月,国民政府教育部正式批准国立山东大学规划设置海洋学系并附设海洋研究所,4月24日童第周受聘兼任海洋研究所所长。同年夏,青岛爆发“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6月2日,学校进步学生组织游行抗议。他旗帜鲜明地支持学生,与学校进步师生一起冒着危险拍摄了反动军警殴打迫害学生的照片,送到青岛《民言报》发表,并购买100份报纸连夜装进信封,分寄到全国多所大学,揭露青岛反动当局的罪行。1948年2月,他由学校推荐、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支持,赴耶鲁大学等讲学研究,为期一年;3月当选为国立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1949年3月回国,10月26日他与曾呈奎联名致信中国科学院筹建人员陶孟和、竺可桢,建议成立综合性海洋科研机构,获得批准。
1950年5月19日,学校校务委员会常委会研究中国科学院办公厅商调童第周、曾呈奎两教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事宜,决定童第周留国立山东大学,兼顾中国科学院;曾呈奎去中国科学院,兼顾国立山东大学。8月1日,他与曾呈奎、张玺等共同筹建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今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成立,任主任。针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海洋学科薄弱的现状,他和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几位领导一起研究,决定积极争取回国的专家到研究室工作。其中,有从英国回来的张孝威,有从美国回来的毛汉礼,有从菲律宾回来的郑执中。这些专家建立、发展起鱼类生态学、资源生物学和繁殖生物学研究,物理海洋学研究和浮游动物学、沉积生物学研究。
在山东大学,华岗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主张科学研究应服务社会。这种办学思想唤起了童第周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逐渐改变了他过去只注重科学实验与基础理论研究、强调学术地位而与社会工农业生产脱节的观念。1951年,他在校刊《新山大》发表《适应国家需要,开展学术研究》一文,提出“学校的研究工作应尽量与生产部门联系,替他们解决各种具体问题”。1952年在《经过三反运动队的教育,检讨我的思想与工作》一文中批评了自己学术至上的思想;在《积极学习苏联先进科学技术,迎接1953年》一文中写道:“在苏联研究科学的方向是为人民谋福利,它的基本任务是在增加生产,减轻人民的劳动……因此科学的利用与发展都达到了惊人的成绩。”他以身作则,不断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社会和生产服务。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主持的许多课题,如对虾、海带、紫菜、贻贝、扇贝的人工养殖,船蛆、藤壶等船舶害虫的防治,都与社会生产密切结合,并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
在学科建设方面,由于童第周的胚胎学研究国内领先,而且学校较早创建了海洋研究所,在50年代全国高等院校院系大调整中,他与华岗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提出“扬长避短、突出特色”的办学方针,利用近海优势,确定海洋生物学、物理海洋学和动物胚胎学等为重点发展学科,使学校的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日益凸显,逐渐形成“文史见长,加强理科,发展生物,开拓海洋”的办学思路。
作为副校长,童第周分管科研工作。1951年5月,在学校创办《文史哲》时,他向华岗校长提出创办覆盖自然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内容的学报的建议,得到支持。他被任命为学报编辑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创办了《山东大学学报(季刊)》,同年8月学报第一期出版。《山东大学学报》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办最早的高校学报,后来成为全国性综合刊物。
在童第周大力倡导下,自1952年起,学校建立每年校庆要举行学术报告会的制度,掀起科学研究的高潮。1952年学术报告会收到62篇论文,1953年有94篇,1954年有120余篇,1955年则有150多篇。1953年全国综合大学会议后,山大的校领导们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围绕“培养科学研究工作和教学的专门人才”的任务和目标,把科学研究列为学校工作重点,并于同年12月25日成立山东大学科学研究委员会,童第周任主任委员。在1954年的校庆日学术报告会上,他作了题为《关于胚胎学发展学说的探讨》的报告。
在华岗动员下,经吴富恒等介绍,1952年8月30日,童第周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5年6月,当选为新中国第一批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兼任生物学地学部副主任。1956年2月,与华罗庚、胡愈之、费孝通等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他先后参与《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1963—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制订,并参与领导有关生物学规划的编制工作。
1956年8月,童第周奉调到中国科学院工作。翌年5月,生物学地学部分为生物学部和地学部后,他任生物学部主任。他的学生、原山东海洋学院海洋生物学系主任李嘉泳教授,在纪念童第周诞辰100周年而作的《童第周教授教育工作的功绩》一文中写道:
童第周的文昌鱼研究始于任教国立山东大学时期。1935年,童第周在青岛海滨寻找、研究海鞘过程中意外发现文昌鱼,成为继私立厦门大学美籍教授赖特(S.F.Light)1923年在厦门发现文昌鱼之后第二个在中国沿海发现文昌鱼的学者。1946年再度回国立山大任教后,他继续文昌鱼研究。文昌鱼在生物进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脊椎动物的祖先,在世界上分布很少。由于文昌鱼在分类上的地位,其胚胎发育一向受到重视。过去曾认为其发育属于嵌合型,如缺损其一部分,不能通过调整作用补充完善。他用分离、置换分裂球等方法,证明了文昌鱼早期胚胎分裂球的发育命运是有一定的可塑性的,而且分属于3个胚层的分裂球,在实验条件下可通过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有不同程度的相互转化。此外,他还发现文昌鱼在胚胎发育中,具有与脊椎动物相似的诱导作用。他领导的研究组首先解决了文昌鱼的饲养、产卵和人工授精等必要的技术,为系统研究文昌鱼的胚胎发育奠定了基础。他对文昌鱼卵的发育能力提出很重要的修正意见,受到国际上的重视。这些研究揭示了文昌鱼与脊椎动物在发育机制上的一致性,从而证明文昌鱼在从无脊椎动物进化为脊椎动物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使中国的文昌鱼研究独树一帜,居世界领先地位。
他为鱼类的胚胎发育能力和细胞遗传的研究作出了贡献。他在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实验结果中就证明了在金鱼的卵子中,赤道线以下植物性半球的一边,卵子含有一种有关个体形成的物质,它在发育的早期由植物极性逐步流向动物极性,是形成完整胚胎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他在这方面的论文是鱼类实验胚胎学方面的重要历史文献。他关于海鞘的研究,主要是在20世纪50年代前期进行的。他的研究证明了其胚胎发育中有些组织器官是有可塑性的,纠正了过去一些学者认为其发育属于严格镶嵌型的见解。
50至60年代,他进行细胞核和细胞质在发育中关系的研究,在用细胞核移植的方法培育鱼类新品种方面有了重大突破,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70年代,他与美籍华人科学家牛满江教授合作进行关于核酸对鱼类发育和性状影响的研究,利用鲫鱼的遗传基因,成功克隆出单尾金鱼,被科学界称之为“童鱼”,他也被誉为中国“克隆之父”。
1978年2月,童第周当选为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3月,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被授予全国科学技术先进工作者称号。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童第周提出有必要建立一个发育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所。1980年3月,中国科学院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在北京正式成立。这为后来我国迅速发展的转基因动物和克隆动物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70年代中后期,在水产学系归建山东海洋学院和山东海洋学院领导体制由国家海洋局改为归属教育部这两件事关学校前途和命运的大事上,童第周给予积极支持。1971年2月,根据《山东省高等学校布局和专业调整方案》,水产学系并入烟台水产学校。“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校内外许多学者多次向有关部门、领导申诉理由,请求恢复山东海洋学院水产学系建制。其中,尹左芬副教授等多次登门拜访童第周。童第周应请求亲自给教育部及有关主管单位写信,从学术角度肯定水产学系在学界的地位,阐述水产学系回归山东海洋学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977年11月10日,山东省革委会下发《关于将原并入烟台水产学校的山东海洋学院水产系归建的通知》。同年12月,童第周致信尹左芬对水产学系回归表示祝贺:
“祝贺你们水产系复校了,你们多年来的辛苦斗争总算达到了目的,同事们一定很高兴,现在的问题是要埋头苦干了,教育和科研必须双方并进,革命加拼命的精神要比原分校前加倍才好,必须把十年来的损失迅速夺回来,并多快好省地来实现科学现代化……”
1978年2月17日,国务院转发教育部《关于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报告》,其中提到山东海洋学院等高校归属问题:“这些问题……不宜仓促处理。目前以维持现状暂不调整为好。”这让学校主要领导心急如焚。5月5日,张国中院长致信童第周,详细说明山东海洋学院归属问题的来龙去脉和划归教育部领导的必要性,希望得到他的“指教和帮助”。不久,张国中又赴京拜会童第周。李庆臻(时任山东大学党办主任,后任济南大学校长)后来在《我和张国中书记》一文中记述了这件事情:
“那一年,国中书记正在北京,与有关方面联系,想把山东海洋学院的管理权由海洋局转向教育部。我去看他,他谈及此事……觉得可以考虑找童第周院长帮忙。于是我便陪国中书记去找童老。……童老建议,先发动海洋学院的老教授方宗熙、赫崇本,联名上书中央领导,谈明情况,说明理由。然后,他再拿着联名书信去找副总理。由其决定,可能更好。国中书记立即给海洋学院打电话,让海洋学院知名教授联名上书。”
7月22日,张国中、高云昌、赫崇本、方宗熙、薛廷耀、文圣常等62名干部和教师联名上书国务院副总理王震、方毅。这封信受到王震、方毅的重视,学校重归教育部直属。李嘉泳在《童第周教授教育工作的功绩》一文中对此也有记述:“70年代学院在建制归属上发生了问题,童师非常关心此事并积极协助解决,终于使学院得到新的发展机遇。从客观上讲,此举也为学院日后扩建为海洋大学理顺了道路。”
1979年3月30日,童第周因病在北京去世,终年77岁。童第周一生几乎没有离开过教育科研岗位,先后在多所大学任教,教过普通动物学、细胞学、比较解剖学、遗传学、胚胎学和实验胚胎学等不同的生物学科课程,还专门为学校胚胎组教师和高年级学生开过无脊椎动物胚胎学课程。他在几十年的教育工作中培养出庄孝僡、张致一、李嘉泳、吴尚懃、严绍颐、史瀛仙、陆德裕等一大批生物科学工作者。
1995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在百花苑为20名已故青岛籍或客居青岛成就卓著的文化名人竖立雕像,其中就有童第周。
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史·人物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