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届国际腹膜癌大会 | 国际腹膜癌研究中心逐渐转到亚太,中国研究影响越来越广

文摘   2024-10-08 17:11   吉林  

↑↑↑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医师报肿瘤频道↑↑↑ 


09月26~28日,由国际腹膜表面肿瘤联盟(peritoneal surface oncology group international,PSOGI)和国际胸腹膜研究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pleura and peritoneum,ISSPP)联合举办的第14届国际腹膜癌大会,在法国历史名城里昂召开。


图1. 李雁教授团队与国际腹膜癌研究鼻祖、法国里昂大学的Gilly 教授合影


聚焦里昂

共赴腹膜癌治疗新时代


在欧洲近代史中,里昂是一座具有悠久革命历史和辉煌革命传统的城市,特别是在19世纪的欧洲工人运动中占有重要地位。里昂第一大学的O. Glehen教授所带领的腹膜癌团队在国际上久负盛名,是国际腹膜癌研究领域的重要先驱之一。其导师F.N. Gilly教授曾提出了腹膜癌的分期系统,即“Gilly标准”。此外,Gilly教授团队报道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Ⅱ期临床试验,其基于真实世界的生存数据,发表在权威期刊《Cancer》上。以此为基础,Glehen教授建立的全法腹膜肿瘤学联盟,至今仍是法国腹膜癌研究中心和欧洲腹膜肿瘤学技术推广中心之一。法国在推动国际腹膜癌研究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并已成功举办了两届国际腹膜癌大会。因此,由Gilly和Glehen教授为主席举办本次国际腹膜癌大会,可谓实至名归。


图2. (A-C)大会开幕式,会议主席F.N. Gilly、Paul Sugarbaker、O. Glehen教授依次登台发言;(D)会场全景图


精准定制

多学科护航


本届大会以“Peritoneal surface malignancies: Entering the era of multidisciplinarity and precision medicine(腹膜表面恶性肿瘤:迈入多学科和精准医学时代)”为主题,汇聚了全球范围内肿瘤外科、肿瘤内科、影像学、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专家与学者,共同探讨腹膜癌的最新多学科治疗策略及未来发展方向。


在大会开幕式上,会议主席Gilly、Paul Sugarbaker、Glehen和L. Villeneuve教授致开幕词强调,多学科综合治疗与精准医学已成为腹膜癌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会分为以下几个议题:罕见腹膜疾病治疗的新视角、CRS、AI在腹膜表面肿瘤临床治疗的新兴作用、治疗腹膜转移的创新方法-新的生物疗法、腹膜表面恶性肿瘤的转化研究、胃癌腹膜转移-低黏附性癌、结直肠癌腹膜转移-局部晚期结直肠癌、卵巢癌治疗、PSOGI和ISSPP联合力量。


专题报告

深入剖析,共谋良策


1

胃癌腹膜转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和精准医疗

对于胃癌腹膜转移,会议安排了多位专家就胃肠道转移性病变对病理学、分子生物学、放射学、肿瘤内科学和肿瘤外科学等领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影像学方面,基于低黏附性胃癌(poorly cohesive cells-gastric cancer,PCC-GC)的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显著活化的特点,瑞士的C. Dromain教授通过分析临床数据发现,FAPI PET/CT灵敏度高于FDG PET/CT [98.2%(95%CI:96.1-100.0%) vs. 55.9%(95%CI:33.9-77.9%)],特异度为100%,为PCC-GC的术前影像学评估及辅助治疗效果评价提供更好的依据。外科治疗方面,日本东京大学H. Ishigami教授强调了CRS+HIPEC可显著延长胃癌腹膜转移的总生存期,特别是PCC;同时,通过开展I、II期临床试验,发现术前系统化疗联合腹腔内化疗(S-1/PTX+IP PTX)可有效缓解胃癌腹膜转移,扩大CRS可切除范围,延长术后总生存期。肿瘤内科方面,新加坡的Yong Wei Peng专家指出,系统化疗联合腹腔化疗(L-HIPEC/IPC/PIPAC)的双向策略可以有效提高CRS切除率。


胃癌专场的最后一环节,大会就胃癌腹膜转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组织临床病例讨论,各学科专家积极参与,热烈讨论、针锋相对、发人深思。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李雁教授就胃癌腹膜转移外科治疗方面提出独到见解,并分享中国的诊治现状及经验,获得全场高度赞成。



2

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和展望

大会聚焦讨论了局部晚期结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LACRC),针对T3-T4的分期问题,专家们指出,当前在影像学和病理学层面均面临诸多挑战。而对于LACRC的治疗,重点讨论了液体活检和HIPEC的作用。来自西班牙巴塞罗那的C. Montagut教授指出,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作为微小残留病灶(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的敏感标志物,其阳性预测值极高,是预测复发的有力工具。正在进行的全球大型前瞻性临床试验已证明,利用液体活检指导个体化辅助化疗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他进一步强调,为了确保治疗的有效性,高敏感性的ctDNA检测对于降级治疗决策至关重要,而高特异性的检测则有助于升级治疗。对于Ⅱ期结肠癌,若ctDNA阳性,则应接受辅助化疗;若ctDNA阴性,在考虑到假阴性率(假设为10%)的前提下,可考虑进行观察。


法国里昂的V. Kepenekian教授指出,HIPEC联合丝裂霉素能够提高LACRC的局部控制率。他进一步强调,局部区域治疗应在原发灶切除术(primary tumor resection,PTR)时进行,传统的“二次探查”策略(second look strategy)是无益的。此外,他还提出将丝裂霉素与BromAc(Bromelain,菠萝蛋白酶;Acetylcysteine,乙酰半胱氨酸)联合使用,可进一步增强HIPEC的治疗效果。同时,他也呼吁评估新辅助化疗与丝裂霉素-HIPEC的双重强化治疗策略,以探索更为有效的肿瘤治疗方案。


同时,会议还介绍了前沿技术在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交叉应用。来自法国巴黎的T. Andre教授建议,对所有结直肠癌及癌性病变进行dMMR/MSI(DNA错配修复缺陷/微卫星不稳定性)筛查,避免误诊。来自中国的王辉教授,分享了中山六院的最新研究成果,他发现,PSN分类(P:DNA Ploidy;S:Stroma-Tumor Fraction;N:Nucleotyping)对结直肠癌同时性腹膜转移患者的预后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有望用于指导这类患者的精准治疗。


此外,B. Moran教授和J. Franko专家提到,将“无梗阻生存期”作为晚期结直肠癌治疗的一种结局指标,不仅有助于更全面地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还能更准确地反映患者的生活质量。


3

卵巢癌腹膜转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和展望

对于卵巢癌腹膜转移,法国里昂的Benoit You教授介绍了使用KELIM来优化内科和外科治疗。KELIMTM是指在化疗(新辅助或辅助化疗)的前100天(或更短)内CA-125消除速率常数,是评估卵巢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有力指标。在新辅助化疗期间,根据KELIM可以评估患者接受完全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intermittent debulking surgery,IDS)的概率。KELIM值较高的患者,其病理化疗反应评分(chemotherapy response score,CRS)也往往较高,意味着肿瘤对化疗的反应较好,肿瘤负荷降低,从而增加了接受完全IDS的成功率。因此,KELIM值可以作为预测卵巢癌患者预后和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的重要参考指标。


4

MPM免疫新疗法

来自美国芝加哥的H.L. Kindler教授指出,当前我们对MPM免疫治疗活性的认识,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胸膜间皮瘤。她介绍了一项正在进行的前瞻性随机试验(n=62),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传统的培美曲塞+卡铂+贝伐珠单抗方案,加入阿替利珠单抗后的组合疗法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缓解率(20%→45%)。MPM的免疫治疗领域正在不断向前迈进。然而,面对多种治疗方案,如何为MPM患者选择最佳的治疗路径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Kindler教授在报告中列举了当前常用的几种治疗策略:(1)化疗方案:培美曲塞+顺铂/卡铂,选择性加入贝伐珠单抗;(2)双重免疫疗法:伊匹木单抗+纳武利尤单抗;(3)化疗联合免疫疗法:培美曲塞+顺铂/卡铂+帕博利珠单抗,以及培美曲塞+卡铂+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为了真正制定出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还需收集更多数据,并开展更为深入的临床试验。


5

阑尾癌腹膜转移治疗

来自澳大利亚的D. Morris教授指出,尽管高PCI或CC评分通常被视为预后不佳的标志,但高级别阑尾腺癌腹膜转移患者仍有可能从积极的治疗中获益。他特别提到,对于低级别阑尾癌腹膜转移患者,加用术后早期腹腔内化疗(early postoperative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EPIC)与生存率的显著提高相关(127.3 vs. 93.0个月)。


图3. 李雁教授与部分国际专家合影。(A)图左为来自美国华盛顿的Paul Sugarbaker教授;(B)图左为来自德国的Beate Rau教授;(C)图左为来自法国巴黎的Marc Pocard教授;(D)左二为来自法国里昂的Francois-Noel Gilly教授;(E)图右为来自法国里昂的Olivier Glehen教授;(F)图左为来自日本东京的Hironori Ishigami教授


中国腹膜癌发展

任重道远,砥砺前行


本次大会上,中国学者在腹膜癌领域的研究备受关注。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肿瘤外科主任李雁教授是国际腹膜癌学会执行委员会常委,在本次大会上做了中国腹膜癌学术研究和技术推广的大会报告,同时也主持了腹膜间皮瘤分会场。国际腹膜癌学会主席Sugarbaker教授专门与中山大学第六医院王辉教授的研究团队合影留念,并在大会主题报告中宣告,国际腹膜癌研究的中心已经逐渐转移到亚太地区,中国研究已经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


图4. 国际腹膜癌学会主席Sugarbaker教授与王辉教授团队合影留念


中山大学第六医院的王辉教授在专题报告中,详细汇报了结直肠癌腹膜癌中细胞核DNA多倍体及细胞核分型研究,对结直肠癌腹膜癌临床转归的影响,该研究视角新颖,受到与会同行的赞誉。


图5. 王辉教授进行大会发言


李雁教授重点介绍了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在腹膜癌学科发展方面的探索与成果。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充分利用清华大学的科研平台,与国内外知名研究机构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腹膜癌研究的前沿进展。此外,付煜斌博士、梁鑫利硕士也进行了壁报交流。


在本次大会开始的前一晚,PSOGI执行委员会扩大常委会,围绕十四项议题展开了深入而细致的讨论,重点就在北京成立国际化腹膜癌研究中心,落户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达成共识。


图6. (A-C)李雁教授汇报;(D-E)付煜斌博士、梁鑫利硕士壁报交流


历史回响,未来序曲


图7. 大会圆满闭幕,国际大合照定格历史瞬间


第14届国际腹膜癌大会是在肿瘤学发展史上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变革性的时代下召开的。本次会议不仅承载着悠久的历史背景,更将对腹膜肿瘤学的研究产生深远影响,推动该领域迈向一个新的高度。本次大会不仅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搭建了平台,更为中国的腹膜癌事业创造了一个崭新的国际舞台。与此同时,第15届国际腹膜癌大会的筹备工作也正式拉开序幕。我们期待再次相聚于这一国际舞台,共同见证腹膜癌治疗领域的更多突破与进展,为全球腹膜癌患者带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梁鑫利 付煜斌 李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排版:晓敏

编辑:王丽娜

审阅:王丽娜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文末留言。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推荐阅读


1.邓蓉团队划重点:内分泌治疗耐药的乳腺癌“由冷变热”这两条通路很重要丨SCI之窗

2.全球首例!北京协和医院成功为孕中期女性摘除累及心脏的静脉内平滑肌瘤

3.赫捷院士、李印教授发布全球首个食管癌围术期免疫治疗Ⅲ期研究,有望改善局晚期患者术后结局 | SCI之窗

4.SCI之窗 |卢铀教授团队首创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放疗+免疫治疗”新策略

5.疫苗治疗胰腺癌时代来了?瑞金医院团队公布最新进展丨SCI之窗

6.患癌女性“母亲梦”破碎:“为什么医生没有跟我说?”


目前70000+肿瘤同道已关注加入我们

       

       



医师报肿瘤频道
一个能涨姿势的权威肿瘤频道,肿瘤医生自己的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