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学科看肺癌 | 精准诊治与全程管理相伴,助力肺癌患者长生存

文摘   2024-09-30 17:33   吉林  

↑↑↑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医师报肿瘤频道↑↑↑ 



呼吸学科看肺癌

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我国居民高发疾病的前列。以肺癌为例,2022年中国新发肺癌约有106.06万人和死亡约73.33万人,位居所有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首位。


呼吸科除了肩负着慢阻肺病、哮喘等常见呼吸系统慢病的诊疗外,还是很多肺癌患者的首诊科室,在肺癌诊断、治疗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逐渐加重的肺癌负担以及日渐增多的肺结节患者,呼吸科医生在肺癌诊治与全程管理将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为患者谋取更大获益?



早期肺癌诊断的“前哨站”


数据显示,约有16.9%~30%的健康查体人群的肺部有结节,这些结节有70%左右都是肺外周病变,是气管镜无法直接观察到的病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陈良安教授指出,尽管指南明确建议,如果判断结节恶性风险低,可以进行观察,风险高,则要进行手术切除,但部分患者结节性质难以判断,如果忽略这部分患者,有可能造成误诊、漏诊,“这部分患者需要临床医师重点关注,如果影像、生物标志物不能明确诊断的,可通过导航支气管镜、介入等手段获取标本。”陈良安教授表示,近年来,伴随着技术的进步,突破了以往只能在中央气道进行诊断的界限,肺外周病变的诊断准确率也得到大幅提升,可达到70%-80%。


“近两年来,由于公众健康意识的增强,很多患者都是做了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才发现肺结节。”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周建英教授表示,呼吸科是很多肺癌患者就诊的第一站,也是肺结节性质诊断的“前哨站”。CT影像可为判断肺结节性质提供参考,“病理”是诊断肺癌的金标准。“对于肺结节患者,呼吸科可通过支气管镜、经皮活检、介入等更为微创的手段获取病理标本,从而进行更为准确的诊断。”周建英说。


此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赵微教授指出,AI、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为肺结节的诊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薄层CT的应用使得医生能够获取更为清晰的肺结节影像,从而提升诊断的准确性。生物标志物的应用,也为肺结节性质的判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液体活检技术在各项临床试验中崭露头角,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可为肺结节的鉴别诊断提供有力保障。”



系统治疗联袂呼吸介入

实现患者长生存


“在治疗方面,呼吸科更强调呼吸系统的整体治疗,包括肺癌合并慢阻肺、合并间质性肺病或者肺部感染等呼吸系统并发症,这种整体治疗的策略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症状,进一步提高总体生存,也是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前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胡成平教授表示,无论是免疫治疗、靶向药物治疗,还是传统的化疗,都可能引发一定的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在呼吸内科医生的日常诊疗中较为常见,因此处理经验丰富,特别是针对局部原因引发的呼吸困难,医生可通过支气管镜扩张气道或实施局部手术,从而有效缓解症状。


除常规的药物治疗外,介入也是呼吸科治疗肺癌的一大“利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时悦教授指出,从早期的诊断,到治疗过程中疗效的监测,再到方案的调整,呼吸介入贯穿于整个肺癌管理过程中。尤其在中央气道肿瘤的治疗中,呼吸介入技术为晚期无法手术的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选择,极大改善了这类患者的预后。此外,呼吸介入技术在处理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如瘘管形成、感染等)方面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放疗或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中显现出明显优势。


李时悦教授认为,介入呼吸病学已成为肺癌综合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有望与当前免疫治疗等治疗手段相结合,优化当前肺癌诊疗的路径。“近年来,介入呼吸病学在肺癌局部治疗中迅速发展,包括冷冻、射频消融、激光微波等技术广泛应用。更重要的是,呼吸介入与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显示出协同效应,通过介入治疗可以帮助患者缓解气道狭窄和感染等问题,为后续的免疫治疗赢得时间,介入治疗还可能增强免疫治疗的效果,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都表明了这种协同作用的潜力。”


据了解,李时悦教授正在推动《肺癌免疫治疗呼吸介入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的制定工作,以便更好地整合介入治疗与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为肺癌患者提供更优化的治疗方案。



肺癌全程随访,全程管理


近年来,肺癌治疗逐渐步入个体化和精准化,随着肺癌综合治疗理念的不断深入,呼吸科在肺癌全过程管理的优势也逐渐凸显。陈良安教授表示,很多患者因感染或患有呼吸慢病,在CT检查过程中发现肺部结节,呼吸科医师对肺部影像更为熟悉,根据结节性质为患者制定下一步诊疗计划,对于影像难以判断的肺结节,呼吸科医生擅长的呼吸内镜与介入诊断技术,在肺癌诊断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筛查、诊断、治疗再到并发症处理,呼吸科医生可为肺癌患者提供真正意义上的全程管理。”胡成平教授表示,全程管理的首要目标是确保每个环节诊疗的合理性,最终实现患者的延长生存和提高生活质量。“管理不仅是为了让患者活得更长,还要确保他们活得更好。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许多问题,而全病程管理的核心就是妥善解决这些问题,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胡成平教授说。


肺癌的治疗要精准,管理更要精准,要有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不同的管理方案。胡成平教授结合自身经验建议将患者分为三阶段进行管理:


在诊断阶段,可能需要通过支气管镜活检、经皮穿刺活检等方式进行确诊。此时,病理学、分子病理学、基因检测以及PDL-1表达的结果会决定后续的治疗策略。在这个等待结果的过程中,医院通过定期联系患者,提供诊断信息、挂号安排等服务,减轻患者焦虑,避免因挂号难、治疗延误而影响预后。


在治疗阶段,呼吸科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实施不同的管理策略。靶向治疗、化疗+免疫治疗、术后免疫治疗等方式各自有不同的管理模式。例如,在靶向治疗中,医院通过线上沟通,为患者提供不良反应处理建议,并通过随访和定期预约确保疗效的监测。


在随访阶段,医生会提醒患者定期前往医院复诊,会根据患者情况预留床位、准备药物,确保治疗的连续性和效率。


专家介绍


陈良安教授

解放军总医院全军呼吸病研究所所长

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副主委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分会副会长

全军呼吸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会呼吸分会主委

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肺癌学组组长

中华结合与呼吸杂志副总编


李时悦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

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副院长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副主任

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副主任委员、介入学组 组长

中国装备协会呼吸病学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分会常委

广东省医学会呼吸分会主任委员

世界支气管病学和介入肺脏病学协会(WABIP)前任理事

“全国创新争先奖”团队核心成员

“中国优秀呼吸医师”


周建英教授

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

浙江大学附属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名誉主任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全国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胸膜学组(筹)副组长

中国医促会胸部肿瘤分会副主委

浙江省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名誉会长

浙江省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名誉主任委员


胡成平教授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首席专家

一级主任医师、首届湘雅名医、博士/后导师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呼吸内科教授

国务院特殊津贴(GWYTSJT)专家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肺癌诊疗中心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常委

全国三八红旗手

中国医师奖、中国呼吸医师奖获得者

曾任湖南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主委 

曾任湖南省医学会呼吸分会主任

曾任湖南省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会长


赵微教授

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介入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研究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肺癌学组委员 学组秘书

中国医师协会肺癌工作组委员

北京医学会肺癌学组委员

北京整合医学学会介入诊疗转化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肺结节微创精准诊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全军呼吸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排版:晓敏

编辑:欣闻

审阅:王丽娜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文末留言。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推荐阅读


1.邓蓉团队划重点:内分泌治疗耐药的乳腺癌“由冷变热”这两条通路很重要丨SCI之窗

2.全球首例!北京协和医院成功为孕中期女性摘除累及心脏的静脉内平滑肌瘤

3.赫捷院士、李印教授发布全球首个食管癌围术期免疫治疗Ⅲ期研究,有望改善局晚期患者术后结局 | SCI之窗

4.SCI之窗 |卢铀教授团队首创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放疗+免疫治疗”新策略

5.疫苗治疗胰腺癌时代来了?瑞金医院团队公布最新进展丨SCI之窗

6.患癌女性“母亲梦”破碎:“为什么医生没有跟我说?”


目前70000+肿瘤同道已关注加入我们

       

       



医师报肿瘤频道
一个能涨姿势的权威肿瘤频道,肿瘤医生自己的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