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场,指表演说书、弹词、相声等曲艺演出的场所。肇始于宋之勾栏瓦舍,盛于明清之街巷码头。“说书唱戏劝人方,三条大道走中央”,一盏茶,一方台,一座人,古今中外悲欢离合,娓娓道来如醉如痴。江苏作为富庶繁华的经济文化重镇,江河湖海的冲击交融同样带来了曲艺的蓬勃生机。精湛技艺可令“檀板之声无色”,被誉为评话祖师的江苏南通人柳敬亭;“王派《水浒》”代表人物、扬州评话宗师王少堂等人名动一时。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是发展公共文化“嵌入式”服务、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融入城乡居民日常生活的有效载体。近年来,扬州少堂书场等一批省级小剧场建设优秀案例夜间演出精彩纷呈;“西游书场”等文旅创新融合项目赢得满堂彩;苏州评弹博物馆等主题场馆常态化演出收获大批“回头客”。跟随本期文旅头条一同前往“水韵江苏”各主题书场,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焕”发新活力。
“书接上回,齐天大圣在天界惹怒众神明后,本章我们来讲讲大圣是如何骁勇战群英的……”火爆港城整个夏天的连云港老新浦风情街区“西游书场”在深秋依旧热度不减。演员惟妙惟肖的表演再加上趣味逗梗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等精彩故事,让在场的市民游客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奇幻色彩的西游世界。这一将“文化味”与“烟火气”进行融合的创新之举,赢得满堂喝彩,反响强烈。
为进一步深化“西游文化”品牌,书场除了在街区常态化上演以外,还创新推出“西游书场”进景区、进社区。10月1日起,连云港花果山景区“西游书场”正式登场。一桌、一扇、一醒木,说书人妙语连珠,将《西游记》的精彩片段娓娓道来。台下,听众时而欢笑,时而惊叹,沉浸在浓厚的西游文化氛围中。“之前只是在电视上看过评书,今天在孙悟空的老家听《西游记》,演员抑扬顿挫的表演特别吸引人,和自己在书上读、电视剧里看完全不一样。”品着茶,河南郑州的游客孙先生听得津津有味。花果山景区“西游书场”的表演丰富多样,相声、小品、评书、猴趣表演……一经推出广受好评,国庆假期七天更是场场爆满。
《红楼梦》这部著作大家都不陌生,那么用南京话来说红楼梦,会是什么感受?每逢周末,来自南京市舜泽白局艺术团的演员们,在江宁织造博物馆负一层开展“红楼书场”演出,倾情演绎《红楼梦·宝玉探妹》《机房之歌》《云锦美》等经典曲目。南京白局的曲、词丝滑流过,令人不禁摇头晃脑地跟上节奏,而现场互动环节更是将观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距离拉得更近。
近年来,南京致力于打造全视域视角下的世界文学之都红学普及工程,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南京白局的独特演绎,不仅让《红楼梦》焕发新生,也展现了南京作为世界文学之都的深厚底蕴。“红楼书场”的启幕,不仅是一场文化的盛宴,更是南京城市文化自信的体现。
让老书场赢得新观众,其中一把密钥就是打破年轻人和传统书场之间存在的隔阂。苏州市评弹团创作改编了一批描述苏州美景、时代新风等主题的作品。每逢节假日,苏州评弹博物馆门前人头攒动,一场演出结束后,观众们走出场馆后仍津津乐道,不仅享受了艺术盛宴,还汲取了时代养分,不能不说是戳中了年轻一代的“点”。
同样,由苏州市评弹团倾情打造的首部沉浸式互动苏州评弹书戏《七品书王》在光裕书厅上演以来,以特有的苏式幽默和沉浸式的表演,受到了诸多新老观众的喜欢。演出场馆外,旗袍、长衫、三弦、琵琶等拍摄道具一应俱全,如今的光裕书厅已然成为观前街上一处知名网红打卡点,甚至拥有了不少来自外地的“回头客”。
去年6月,以王少堂命名的少堂书场在扬州戏曲园揭牌。老书新说,新书活说,无论是《梨花又开放》,还是《一江清水向北送》,都是冒热气、接地气的上乘之作,吸引了众多新老书粉,让传统书场焕发出了更大的生机和魅力。少堂书场入选2024年江苏省小剧场建设优秀案例。
“青砖伴瓦漆,白马踏新泥……”在扬州东关街的芍药园子书场,扬州清曲非遗传承人沈玉红一曲《声声慢》,收获台下观众阵阵掌声。每到节假日,书场里就坐满了市民游客,一盏茶、一碟糕、一场戏,已然成为市民游客慢下来深入了解扬州本土文化的一个窗口。今年十一假期,书场每天的演出都一票难求,加演也是常有的事。
同样在国庆黄金周期间人气火爆的还有位于镇江西津渡首次对市民游客开放的玉山楼书场。独具特色的“国风文化+小剧场”模式,为观众提供一个小而精的艺术空间。剧场的舞台与观众席仅相隔一米,几乎零距离的设置让观众与演员能够近距离互动,带来一种沉浸式的全新观剧体验。
在苏州太仓,群众历来有着“听书”的习惯。多年来,太仓21座文化书场全部免费向群众开放,成为太仓文化惠民服务的一大亮点和特色。通过多年持续推进,太仓已成功打造“欢乐文明百村(社区)行”“公益书场”“戏曲进校园”等一批“送戏下乡”惠民服务品牌。
下一步,省文旅厅将持续推进“文化惠民+”融合创新,引导各地建设更多分布在街头巷尾、百姓身边的小剧场、城市书房等,丰富阅读分享、艺术展览、演艺表演、研学体验、文创展示等新型业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彰显公共文化服务“江苏特色”。
素材来源:各设区市文广旅局
编辑:张莉苒 赵凡
校对:汤祥文
初审:蔡晓川 靳扬扬
二审:章晓历 沈抒
三审:孙蓓 汪亮
期
回
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