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古韵今风两相宜,夜游拙政园,感雅韵苏州(文旅品牌打造篇)

政务   2024-11-08 16:58   江苏  

古典园林是苏州的靓丽名片。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拙政园,是江南古典花园典范,也是外地来苏观光旅游的首选“打卡地”。苏州深度挖掘这一遗产价值,推出“拙政问雅”夜游项目,充分运用声、光、电等多种现代科技展示手段,将蕴含在拙政园中的人文精神具象呈现,把传统的苏州园林转化为当代美学空间,让游客欣赏到一幅鲜活立体的江南山水画卷。这一项目既创新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新模式,也创造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的新业态,赋予古典园林全新的“打开方式”。

“拙政问雅”夜游项目由拙政园与第三方文旅公司合作打造,坚持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兼顾的原则,选择拙政园中部区域约18亩范围开放运营。该项目以“雅”为主题,以吴门画派意境为蓝本,让园林自身做主角,在严格文物保护的前提下,借助声、光、音、气等媒介技术,细微呈现月相变化、四季变迁、风物流转,从造园艺术、历史人文、昆曲欣赏等角度,带游客感受苏州园林的美学哲思、体验江南文人的诗意生活。该项目4次登上央视《新闻联播》等黄金栏目,先后荣获水韵江苏夜最美“十佳夜演”第一名、“2023年全球遗产教育创新案例奖”和“卓越之星奖”等荣誉。

突出活态保护,放大园林价值。主创团队借助中国美院、上海戏剧学院、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等国内多所高校的专业资源,按照最小干预的文物保护要求,藉由影像、光效的跨媒介艺术手段将中国园林转述为当代美学空间。在项目设计之初,开发团队专门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实施评估监测,找准项目实施和遗产保护的平衡点,这在全世界是首创,到目前为止仍然是全国首个、且唯一一个经过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全面评估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活化利用项目。展演使用的所有设备均可拆卸,每天均做好所有设备的搭建与回收工作,做到了对文物本体零影响。拙政园坚持有限的开放区域,园林东部和西部则为缓冲区,为保护园林花草虫鱼等原生态“居民”提供了可以休憩的空间;在用电类型上,使用移动式隐形现代灯光设备,采用临时性布置模式,避免灯光污染,最大限度保护了园林中的历史文物古迹。

突出雅致意境,打造沉浸体验。拙政园是文人写意山水园林的典范,历史上留下众多雅集唱和的诗作名篇。项目设计团队始终坚守“雅”这个文化主题,通过再现古代文人生活场景,让游客成了“雅士”,游园则成了“问雅”之旅。同时,项目充分考虑游客的舒适度、体验感,设定每晚游客限量300人次,每批次游客20至25人,游览时间1小时左右,实现参观空间和时间上的错峰。“拙政问雅”让游客在光影叠加的空间场景中,深度互动、沉浸式体验古代文人的诗意生活,形成一条独特的博物馆式游览线路。项目在互动设计上就极具巧思,或以“掌”为屏,在紫藤廊架间的缝隙投射“吟月诗句”,可以伸手接住一抹抹月光,品读照在手心的诗句;或以“身”入境,在香洲的“野航”门前,游客若在此驻足停留,与随风摇曳的枝叶对影成趣,让古老的苏州园林呈现出更加雅致的意境。

突出技艺创新,演绎光影之美。“拙政问雅”借助多媒体技术创新方式打造园林景观,对园林历史文化进行了再创作。项目通过1260个灯具,86台投影机的投入运用,借助光影手段对园内的亭、台、榭、楼、堂等建筑雅趣重构,使短暂的游览浓缩了四季景观,静止的建筑演绎了动态场景,沉默的古典园林讲述了历史脉络。“春观海棠”——投影模拟海棠春坞院落中风吹海棠花落之境,“夏赏萤火”——激光模拟萤火虫飞舞之景,“秋品硕果”——超短焦投影和粒子特效展示秋日丰收之况,“冬探冰雪”——窗花投射模拟天寒地冻冰裂之感;再如,在听雨轩通过声光电组合,模拟了“隔窗知雨夜,芭蕉先有声”的诗意。项目使用的云控LED格栅屏、灯光气动升降装置、古建筑照明系统等设备,均为行业首创,并获得自主专利权。

突出品牌塑造,推动跨界合作。“拙政问雅”项目采用市场化合作模式(拙政园和景天成文旅公司合作打造),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参与、收益分成的方式,以政府有限投资(600余万元)撬动社会资本4000余万元,实现从零起步、共赢发展的既定目标。在夜间开放的同时,“拙政问雅”团队进一步推动项目IP转化,放大拙政园品牌价值。与苏州博物馆推出“拙政问雅•夜苏博”夜游活动、与东方风琴纸艺品牌十八纸推出文创“缤果香薰”、与茅台酒业推出“喜相逢•茅台1935”文化之旅、与苏州刺绣研究所推出文创灯笼、与吴门人家推出龙年新春“苏式年夜饭”套餐等活动,形成旅游业上下游产品联动体验新模式,产生票务经济、餐饮合作、酒店引流、招商服务、研学合作、文创开发等多个方面的溢出效应,园林资源充分转化为文旅新业态,取得较好的经济价值。

以传统文化提高文旅项目核心竞争力。充分活化利用好苏州的古典园林、历史街区、古村水巷等历史文化资源,创新打造一批实景演艺、光影夜秀等文旅项目,开发更多Citywalk、城市骑行等现代旅游体验项目,鼓励将非遗技艺融入酒店、民宿、餐饮、亲子、研学等旅游产品中,让游客多视角感受“江南文化”魅力。“夜游网师”产品的夜间景观或与古代文人生活创作紧密相连,或与昆曲、刺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充分展现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沧浪亭推出园林夜景沉浸式昆曲《浮生六记》,结合发生在沧浪亭的爱情故事,让观众在一园中可以同时享受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和非遗艺术的精妙体验。

以数字科技赋能文旅新业态新模式新消费。在文旅产品的开发设计中,借助声光电、虚拟现实、三维动画、环境特效等技术手段,创新打造数字化文化产品,让游客随时随地“走入园中景、化作景中人”。苏州湾数字艺术馆围绕“千里江山图”等主题,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8K显示、裸眼3D、全息投影等先进的数字技术,展示虚拟的数字艺术作品和交互式沉浸式艺术展览,营业8个月累计接待游客突破19万人次;“虎丘奇妙夜”项目,打造以奇幻光影、国风演艺、新潮市集等为一体的雅俗共赏的新潮灯会,其中虎阜传奇3D塔影秀、无人机表演、激光秀等节目深受游客好评;相门城墙联合国家宝藏栏目团队打造首个国宝级数字光影秀,以城墙为幕布、光影为画笔,叠加无人机表演、国潮网红“打卡”地标塑造,呈现了一场跨越千年的视觉盛宴。

以优质产品供给增强游客获得感幸福感。目前,旅游业已经进入用户分群、兴趣分层的体验消费时代,进一步满足青年群体对“精致”“个性化”旅游的需求,提升旅游行业资源整合能力、内容生产能力、综合开发能力,推动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餐饮美食、体育运动等跨界融合,激发新动能、开辟新空间。“海市山塘”项目集食、玩、赏、听于一体,通过声、闻、味、触全方位沉浸式体验苏式之美,全新演绎了人文荟萃的不夜山塘;“同里夜精彩”项目精心打造“夜SHOW、夜游、夜购、夜娱、夜食、夜行、夜拍、夜宿”等八大内容,为游客提供最“江南”的沉浸式享受。

以IP转化实现品牌价值多维扩张多向拓展。文化资源通过IP的上下游转化,往往能形成文旅新业态。在文旅产品的营销推广过程中,充分整合传统媒体、新媒体、自媒体传播渠道,打造立体多元的文旅宣传矩阵,推动苏州现有的文化资源、历史建筑、园林非遗等“串”起来、“活”起来,持续做大做强苏州“苏系列”“古系列”“名系列”主题文化品牌。苏州博物馆将文徵明亲手栽植的紫藤所结的种子制作成文创产品,每年限量1000盒,基本上线10分钟就被抢完。去年苏州博物馆上架242款文创新产品,实现产品销售额9093万元,文博IP授权标的金额291.2万元,有效拓展了文创产业的发展空间。

素材来源: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编辑:石天星

校对:汤祥文

初审:蔡晓川 靳扬扬

二审:章晓历 沈抒

 期

 回

 顾


☞ 江苏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惠山古镇打造“向世界展示无锡的窗口”(文旅品牌打造篇)

☞ 江苏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用好西游文化IP ,淮安建设首座西游乐园(旅游景区度假区篇)

水韵江苏 有你会更美
发布江苏文化和旅游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