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被央视评为“十大旅游向往之城”,被中国旅游研究院评为“2023夜间经济新锐十城”“大众旅游•美食系列•十城”。近年来,扬州以宣传城市整体形象为目标,打造“四季旺游”活动品牌,策划推出“烟花三月下扬州”“亲子研学‘夏’扬州”“二分明月‘艺’扬州”“‘食’‘泉’十美品扬州”四季文旅促消费活动,招引举办瓜洲音乐节、七河八岛音乐节、郭德纲于谦相声专场、首届乡村旅游节等重点活动300余场,形成了贯穿全年的城市节事活动体系。2023年,接待游客超过1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近千亿元。
2024年3月,扬州市委、市政府召开文化旅游名城发展大会,明确了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发展定位。伴随着《加快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实施意见》及配套政策的出台,扬州锚定“一城、两轴、三极”的旅游发展新格局,加大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旅游休闲街区等品牌创建,不断放大文旅资源优势。围绕贯彻落实加快建设国际文旅名城的目标要求和构建“四季旺游”品牌体系,扬州放大“三都”品牌效应,谋划四季推广活动,加强文旅推介宣传力度,建立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的联动推广机制,提升城市国内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拓展旅游客源市场,真正以“人文之美”成就“经济之兴”。
以活动聚人气、扩消费。跟进文旅市场需求热点,策划推出“烟花三月下扬州”“亲子研学‘夏’扬州”“二分明月‘艺’扬州”“‘食’‘泉’十美品扬州”等文旅促消费活动1000多场,活动内容贯穿全年。深挖扬州戏曲文化、邮驿文化、红色文化、盐运文化、名人文化等资源禀赋,串联打造“读李白 游扬州”等旅游产品、主题线路,发布当季必选榜单、特色活动等,做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周周有精彩、天天有场景”。
以融合拓市场、增引力。以“好地方•好生活”促消费品牌为总引领,丰富“音乐+旅游”“演出+旅游”“展览+旅游”“赛事+旅游”等业态,推出“快乐生活”精品展销、“淮扬味道”美食品鉴、“指上功夫”休闲养生等促消费活动500多场,推出“跟着美食游扬州”“跟着赛事游扬州”“跟着音乐游扬州”等精品线路10条。招引举办全国乒乓球锦标赛决赛、郭德纲于谦相声专场、瓜洲音乐节、七河八岛音乐节等品牌活动。
以创新兴业态、引流量。文旅市场消费热,得益于供给创新。围绕城市度假,建成隋炀帝墓遗址公园、扬州非遗珍宝馆、广陵“有盐”文化街区等一批有品质、有流量的文旅项目。围绕古城度假,对明清古城进行整体提升,盘活古建老宅资源,加大特色民宿、文化创客空间等业态产品创新,到扬州参观文博场馆、体验非遗项目成为游客新选择。围绕温泉度假,推出“景点+餐饮+沐浴+足艺+美发”一站式体验,扬州“非遗级别搓澡”“跟着《繁花》打卡扬州”等产品火爆全网。围绕酒店度假,建成虹桥坊、温泉度假村等中高端酒店,布局发展汽车营地、露营帐篷等“野奢”旅游住宿业态。
以宣传塑品牌、添活力。组织开展“百所高校扬州行”主题推介,邀请“东方甄选”来扬开展大型文旅直播。加大抖音、B站、小红书等账号宣发力度,用年轻态、创新型视角营销推广“三都”“扬州是个好地方”IP,形成主客共享、信息互通的推广方式。邀请旅游达人开展城市体验活动、分享旅游攻略,推荐扬州新的旅游方式、新的消费场景。
文旅名城建设有力推进。以“四季旺游”文旅促消费活动为主线,形成贯穿全年的城市节事活动体系,2023年扬州旅游接待总人次首次突破1亿、创历史新高。扬州市被央视评为“十大旅游向往之城”,被中国旅游研究院评为“2023夜间经济新锐十城”“大众旅游•美食系列•十城”;扬州市广陵区东关街、高邮市运河•盂城驿街区创成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扬州市环明月湖文旅商圈创成第三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文旅融合进一步深入。打造文旅融合新IP“我要上村晚‘艺’起下扬州”秋季村晚赛歌会系列活动,活动浏览量超1.3亿。瘦西湖“二分明月忆扬州”、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流动的文化)入选首批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项目,高邮市入选首批国家级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单位,多个景点入选文旅部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游客满意度不断提升。推出国有景点阶段性免费,在“五一”、国庆等节假日落实外地游客凭身份证免费乘坐市区公交、机关和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场免费停车、扬州市政府食堂开放就餐等政策,设置70个“微笑扬州”志愿服务点,快速响应市民、游客涉旅诉求,着力构建旅游供给、宣传推广、公共服务、安全监管、组织调度“五大服务体系”,合力打好服务游客攻坚战,“扬州服务”受到新华社、新华日报、人民网等主流媒体聚焦,《强化全链条旅游服务 保障构建服务游客“扬州样板”》项目入选2023全国旅游公共服务优秀案例。
素材来源:扬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编辑:石天星
校对:汤祥文
初审:蔡晓川 靳扬扬
二审:章晓历 沈抒
期
回
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