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疯卷合成生物!院士云集,1年落地3大产业园,助力冲刺2万亿GDP!

文摘   2025-02-08 19:11   四川  

地方竞逐白热化的当下,无锡也高调加入到合成生物的竞赛中。


近日,国投新质蛋白生物制造创新中心签约落地江苏无锡,又一次无锡吹响了合成生物的号角。


无锡是长三角的重要城市,GDP达到1.6万亿,无锡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已超2000亿元。


而拥有江南大学这一在中国发酵工程中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创新源头,也成为无锡在合成生物赛道狂奔的底气。


站在产业优势之上,无锡四大区域齐头并进,竞争且互补,重点发展合成生物产业。成生物,能否助力无锡突破下一个万亿GDP?

经济重地,制造业之都

无锡位于长三角的中心地带,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是华东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作为万亿GDP俱乐部的一员,无锡在江苏的经济排名前三,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


在产业结构上来看,无锡以制造业为主导,有完整且扎实的工业体系。


根据2022年的数据,无锡市第一产业GDP占比仅为0.9%,第二产业GDP占比为48.33%,第三产业GDP占比则占50.77%。


无锡以机械、电子、纺织等传统制造业为基础,近年来新能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也在迅速增长。


目前,无锡的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已经超过2000亿元,合成生物技术在创新药(如mRNA疫苗)、细胞治疗等领域应用广泛,无锡的医疗健康产业能提供庞大市场。


如今,无锡正在将眼光投向“生物制造”,成为无锡新增长引擎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中明确提出,将细胞基因和合成生物作为主导型产业发展。


在2024年无锡市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中提到,支持合成生物学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择优给予单个项目最高500万元研发资助。


无锡还在发酵工程、酶制剂、生物材料等领域有深厚积累,如一鸣生物(工业酶制剂)、晶海氨基酸等企业,能为合成生物技术规模化生产提供支撑。


无锡聚焦合成生物技术在生物医药、先进材料、消费品、能源和环保五大领域的应用,推动生物制造技术研发。

创新杀手锏

合成生物产业链,高校作为产业创新源头至关重要。无锡大力推动政校企合作,打头阵的就是本地的江南大学

江南大学成立于1902年,在合成生物学、发酵工程等领域处于国内高校第一梯队。


江苏省粮油学会 江南大学三位青年学者荣获全国粮油行业青年科技奖

江南大学在食品工程和轻工工程等专业常年排在全国前列,其中轻工工程中的发酵工程专业位于全国顶尖,拥有“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平台。


在食品领域中,学术带头人陈坚院士团队、金征宇院士团队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合成生物学重点研发项目,例如通过合成生物工艺生产高纯度茶氨酸等。


江南大学已经设立了未来食品科学中心,该中心由陈坚院士领衔,未来食品科学中心,重点布局食品合成生物学,包括微蛋白、细胞肉等多个前沿领域。


目前,江南大学已经与无锡高新区发起设立面向合成生物产业的江南大学技术转移分中心,促进更多合成生物产业领域的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除开江南大学外,无锡还联合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重点院校,多点开花,重点布局。


早在2012年,清华大学就已经与无锡市政府建设“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研究院已经成果孵化出天木生物,是国内分子育种领域重要初创公司。


南京大学则围绕生命健康产业与合成生物学,在无锡落下多子。


通过无锡市政府的支持,南京大学先后成立了锡山应用生物技术研究所、无锡合成生物AI研究中心、无锡合成生物未来科学中心


无锡还联合绿叶生命科学集团、超非凡集团及复旦大学合作成立专注于合成生物产业的创新孵化平台黄金湾科创园

这些研究院以及中心,正围绕合成生物学技术在生物医药、合成生物产品、先进材料、消费品、医美护肤和节能环保,加快技术突破与成果转化。

四大区域,三大特色产业园

在产业规划上,无锡市的进展也是“兵贵神速”,在一年内落地多个合成生物产业园和平台,高新区、锡山区、滨湖区、惠山区都有布局。


无锡2020城市规划,无锡城市规划,2020无锡锡北镇规划(第7页)_大山谷图库

高新区(新吴区)


无锡高新区是无锡市布局合成生物最广泛、产业联系最紧密的区域,并和江南大学深度绑定。

阿斯利康总部位于无锡的优势下,阿斯利康和高新区政府共同打造无锡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


该产业园已经先后引入蔚蓝生物、华熙生物、瑞霆生物等一大批合成生物龙头企业落户,涵盖生物制造、生物育种、生物定向进化、定量合成、蛋白质设计等多个领域。

此外,高新区拥有无锡市首个合成生物产业园,共计投资6.6亿元,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预计在今年三季度竣工投用。


该园区在多维度与江南大学有着深度合作,江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分中心就位于该园区。值得一提的是,江南大学陈坚院士团队合作的“新合新”合成生物研发中心项目,成为入驻该园区的首个项目。


江南大学还和无锡高新区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签约,该基金一期规模为1亿元,重点投向合成生物学、特殊食品、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


凭借阿斯利康的影响力,无锡高新区还引入新加坡ESCO集团共建合成生物学产业基金,规模3亿元人民币,专注服务于合成生物产业园区内的企业。


近期落地的国投新质蛋白生物制造创新中心,也由国投集团牵头,无锡市高新区以及江南大学共建。


锡山区


细胞基因和合成生物是锡山的3个主导型未来产业,通过建立园区,与南京大学合作,锡山正在抢滩合成生物赛道。


2024年2月,无锡锡山区揭牌锡山合成生物产业园,该园区占地约75亩,总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聚焦合成基因组学、生物基材料等领域研发及成果转化。


目前,园区已经吸引康码生物落地,康码生物将作为链主企业,总投资预计10亿元,布局第四代GLP-1药物和新型甜蛋白产品研发与产业化项目。

在创新力方面,南京大学与锡山区有深度关联,共同建设南京大学锡山应用生物技术研究所,成为锡山布局合成生物的重要一环。


而在该研究院的参与下,锡山陆续建成了无锡合成生物学和生物制造研究中心、无锡合成生物AI研究中心,为锡山的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滨湖区


早在2024年1月,滨湖区就前瞻性地发布合成生物创新发展规划,计划到2026年,全区合成生物产业规模达到50亿,年均增幅15%以上。


2024年5月,滨湖区峰影合成生物装备产业园揭牌,园区将以合成生物技术为底座,发展面向生命健康领域的全新医疗康养模式。


成立峰影合成生物装备产业园瞄准合成生物高端仪器及核心装备制造、高价值分子大健康产品配方、科学抗衰与康养三个方向,朝着合成生物的未来迈进。


为了吸引企业入驻,无锡滨湖区成立了“合成生物产业投资联盟”并同步启动合成生物学基金,总规模7亿元。


惠山区


惠山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已经建成惠山生命科技产业园和未来健康科技产业园,以及合成生物等新赛道。


2024年3月,基于下一代分子诊断技术的合成生物学应用平台签约落户惠山,赵国屏院士团队领衔平台合作项目投资1亿元目前该平台已经和多家公司签约合作,推动基因编辑技术在传染病防治、肿瘤筛查等领域的产业化。

从产业结构、产业基础、以及创新力来看,无锡抢滩合成生物赛道有着诸多优势。


而长江一体化战略,使得无锡能够依托上海张江、苏州BioBAY等周边资源,形成区域协同创新生态。


未来无锡的合成生物产业布局,值得期待。


图片

—The End—

推荐阅读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智药局
了解和投资中国合成生物、AI制药的重要信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