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州若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若弋生物”)完成了数千万元的Pre-A++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上海高企实业有限公司投资,用于第三代、第四代肉毒素药物管线的产业化和基于人工智能的肉毒素药物设计。
若弋生物由上海科技大学刘佳教授创办,总部位于中国苏州市昆山市沪昆整形医学和抗衰产业园,研发中心位于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
截至目前,公司已经累计完成4轮融资,累计融资超亿元,投资方包括昆山天使基金、东久新宜领、元生创投、朗姿韩亚、HNTR VIHK Holdings Limited等。
此前,昆山还将为若弋生物提供近 1万平米 的商业化生产车间、相应配套政策及与上海整形医学产业创新研究院合作等资源。
近年来,中国肉毒毒素市场规模增长迅速。从2010年的3.1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47.6亿元。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58.02亿元。
若弋生物正在新一代重组肉毒素药物进入临床和产业化。
目前,公司的首个三代肉毒素药物管线已开始IND申报工作,第二个三代肉毒素药物亦进入IND申报准备阶段。
与第二代产品相比,若弋生物的第三代肉毒素产品维持了肉毒素100%的天然氨基酸序列(“全天然”),最大限度的保持了与已上市产品可比较的临床确定性,同时通过制剂等方面的优化改善了产品的持续时间、安全窗口、远端扩散性等药物属性。
现有2款产品已完成终试规模的CMC工艺开发,并分别开始了IND申报工作和IND资料准备工作。
同时,若弋生物完成了多个工程化改造肉毒素管线(第四代产品)的储备,如基于锌指蛋白递送技术的工程化肉毒素蛋白、AI驱动的肉毒素改造、新型血清型肉毒素等。
图:A型肉毒素的三维结构及功能结构域
肉毒素蛋白是目前已知的毒性最强的神经毒剂,由于其独特的性质,其研发和产业化体系与其他生物制品均有较大不同,包括对生物反应器宿主细胞的选择、CMC环节、小试车间的设计、商业化车间的设计等。
若弋生物建立了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流程,摆脱了对国外无血清培养基的依赖,实现了发酵工艺的完全国产化,从而解决了商业化生产及产能扩大时的“卡脖子”问题。
图2. 若弋生物研发中心(上海张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