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赵立波
多尔衮在山海关大战后,下发第一份安民文件竟然是“发型问题:“所过州县地方,有能削发投顺,开城纳款,即与爵禄,世守富贵。”同时对于大明官员投靠的第一件事也是头发问题:“凡投诚官吏、军民,皆着薙发,衣冠悉遵本朝制度。”在多尔衮眼里这是清朝有关发型最重要的一份指令了。
多尔衮画像
出乎多尔衮的意料,虽然开出大价钱和大威胁,但是头发问题最终引发关内民众激烈反弹。由于当时清军立足不稳,于是在入北京的二十天后,收回此前成命“自兹以后,天下臣民,照旧束发,悉从其便。”当第二年形势变得愈加牢固后,多尔衮再次强迫剃发。这次他以顺治的名义下发指令“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仍存明制,不随本朝制度者,杀无赦。”《清世祖章皇帝实录》
其实,剃发令并非多尔衮是始作俑者。满洲前名女真,为金代后羿。女真人风俗除“胡服左祍”外,就是“薙头辫发”。宋朝人对金人的发型有过清晰的描述“妇人辫发盘髻,男子辫发垂后,耳垂金银,留脑后发,以色丝系之。”《三朝北盟会编》
清代发型比对图
到了金太宗完颜晟时期,强令国内汉人剃头辫发。此后金朝更是在细节上进一步规范,到了“不如式者杀之”的地步。“建炎三年秋,刘陶知代州,执一军人于市,验之,顶发稍长大小不如式,斩之。”以次可知,清代剃发令源自金朝。此前后金的努尔哈赤就已经剃发做过整体要求“老年人可以不剃,年轻人必须剃。”此后在清军持续南下后,头发问题变得愈发严峻,以至多尔衮时期发展到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地步。剃发令宣布后,江南各地反抗行动剧烈,其中反抗最激烈的要推江阴与嘉定这些地方。
契丹人
六月初一,城内外人得知剃发令后,大呼:“头可断,发决不可剃也!”于是“分队伍,树旗帜,鸣金进止;集教场,议战守,填塞道路”。因发型问题,最终在江南引发大面积抗争,这让多尔衮始料不及。“剃发令益急,人心愈愤,市上大呼曰:安得官军来,为我保此发肤,苟有倡议者,即揭竿相向矣!”因头发问题牵动着成千上万人的情绪和生死,这种情况为历代所罕见。顺治二年的十月,陕西河道孔氏后人就胶着的头发问题向多尔衮进行陈奏说情:“臣家宗子衍圣公孔允植,已率四氏子孙告之祖庙,俱遵令剃发讫。……独臣家服制三千年未之有改,今一旦变更恐于皇上崇儒重道之典,未有备也。”多尔衮断然回绝批复说:“薙发严旨,违者无赦,孔闻謤疏求蓄发,已犯不赦之条,姑念圣裔,免死……着革职,永不叙用。”
清代官服
朝鲜使臣回国后向国王汇报说:“闰六月,清人迫胁北京汉人,尽令剃发,自北京以东,凶歉太甚,关内土贼群起,杀害官吏。”至此清朝关于头发的高压达到了极致。从唐代靺鞨,魏晋勿吉,两汉时的挹娄,一直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商周时代的肃顺,这个民族一直在东北边疆繁衍变化,发型虽然也跟着改变,但整体来讲一直都是扎着辫子。当时强令剃发,在他们看来,只要汉人肯剃发,就会忘记大明,转过来忠顺清朝。而在汉人来看,“旧体制下,男子人格和地位的优越感是以精心蓄留的长发为象征的,而那些在满族勇士看来意味着阳刚之气的东西,在汉人的眼里的确是娇弱妇道的象征。”《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
清代男子
这就是除了民众在改朝换代外的心理悲情外,头发问题以授之于父母外,更多的还包含着彼此严重分歧的审美标准。努尔哈赤曾对此有过描述。在后金天命五年(1620)时,他修书给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说:“明与朝鲜异国也,言随殊而衣冠相类。二国尚结为同心,尔我异国也,虽言殊而服发亦相类;……愿同心协力共图有仇之明,如此不亦善乎。”《满洲实录》可以说,努尔哈赤抓住了文化心理上的共识,最终得到了察哈尔部的归顺。萨尔浒之战后,努尔哈赤为了拉拢朝鲜特意下令:“自今后朝鲜被掳军卒,更勿剃发,使之长发云。”可知努尔哈赤当时就是要集中精力攻打大明。他的儿子皇太极两次出征朝鲜,“俱令剃发”,但在大败朝鲜后,则降其为属国,使者“进京朝贡,冠戴如故。”《李朝实录》
清代剃头匠
当水与土全面融合之后,满洲高级别官员开始建议皇太后全盘汉化,对此皇太极予以了训斥,认为满洲的衣冠除了传统之外,于骑射实战更为便利,此后他正式定调:“凡汉人官民男女,穿戴要全照满洲式样……有效他国衣冠、束发、裹足者,重治其罪。”其中皇太极明确反对汉族女子裹足不失进步之举,孰料此后裹足竟然在清朝蔚然成风。
此后自康、雍、乾三代的不断治理下,边疆地区也逐渐“剃发而降”。乾隆十六年(1715),他下诏对全国各地少数民族风土人情即相貌服饰进行汇编说:“我朝统一区宇,内外输诚向化,其衣冠状貌各有不同……绘图送军机处汇齐呈蓝,以昭王会之盛。”《皇清职贡图》
《神鞭剧照》
此后衣冠、发型全面成为清朝一统标志,而这些逐渐成为时人的逐步接受。历史循环往复,当清朝末年,再次掀起剪辫子热潮,年纪大的人因为剪去鞭子而寻死觅活的地步。老电影《神鞭》有句经典台词,“辫剪了,神留着”成了“大侠”的最后安慰。
相关影视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