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听说过,中医一般可以把人分成9种体质,虽说不能100%覆盖,但是也八九不离十了。
本文略长,大家可以直接跳到自己体质处阅读。
第一种就是人人羡慕的平和体质。
这种平和体质的人群,就是阴阳平衡、气血充足,不胖不瘦、性格开朗,头发光泽、眼睛有神,皮肤柔滑、饮食健旺,不易疲劳、耐受寒热,睡眠良好、二便正常,充满活力、又能安心入定!
这种体质大家是不是很羡慕?不过大家先不用太糟心,这种人万中无一!
某著名老中医统计过数据,做中医几十年阅人无数,这种人总共不超过10例。
所以大家不用揪心了,重点看下面,略有偏颇的体质调理吧。
气虚体质,这种人最容易出现疲乏无力、气短胸闷,讲话有气无力,一句废话都不想多说,舌白苔多、脉象虚弱,特别是肌肉也不紧实,尤其耐力型运动不行,坚持不下来。
一般说到气虚,主要还是脾肺气虚为主,补益药材主要有,各类红参/人参、黄芪等,可以这三样每日坚持吃。
阳虚体质,浑身阳气不足、特别怕冷,平时喜欢喝热水,不能吃凉的、受凉风,喜欢夏天、厌恶冬天,冬天那个难过,很多慢性病冬天爆发,就是此类阳虚之人居多。尤其肾阳虚的人,还有个典型症状,就是特别爱睡觉,叫但欲寐,随便坐在那,就容易打瞌睡、精神不济,一不留神就睡着了,这种重点要补肾阳,中成药可以考虑金匮肾气丸、附子理中丸。阴虚体质,瘦人多,体热盗汗、手脚心热,舌红少津、爱喝水一派内热津少之像,喜冬天、讨厌夏天,这种人注意补养津血,再下面,就是几个明显病态的体质了!一般不阴阳气虚的人,不会逐渐发展到下面这些体质,所以还仅仅是身体刚失衡的时候,就要抓紧调理保养了,最好不要发展成下面几种:痰淤痰湿体质,这种体质一般是气虚阳虚发展而来,尤其是脾肺肾气虚容易导致,胖人居多,痰湿凝聚、大肚皮肥硕,舌苔腻、脉滑,痰多还爱出油,容易血脂高、血糖高,可以平时多吃点祛湿化痰的,比如三子养亲汤、泡点陈皮、茯苓、薏米水。简单点可以直接买温胆汤泡脚,温胆汤里化痰祛湿的配伍,比较全,可以坚持试试。这种痰湿体质,光化痰祛湿还不够,还要注意调养气虚阳虚的体质,上面已经讲过,只有身体正气足了,痰湿才能自化,形成良性循环。湿热体质,这种体质和痰湿体质有点像,有湿的底子在里面,但是多了点热像,比如舌苔会发黄、出臭汗,大便粘热、小便黄,还容易长痘痘脓包,烦躁、睡眠差。这种要分辨出湿热具体在哪,最常见的是肠胃湿热,直接用上面提到的温胆汤也可以,可以再加点苦参、石膏、黄连、黄芩等清热的。如果是胁痛口苦,尿黄,湿热带下这种肝胆湿热,可以用用中成药小柴胡、龙胆泻肝丸等。这湿热型,一般是短期外邪侵犯居多,不大容易成为长期体质血瘀体质,这种体质一般年轻人不大会有,除非有生产、外伤、手术等因素,所以慢性病、中老年人多,就像老爷车的油路容易淤堵,各类长期虚症、疾病,也会导致人体脉络血道的淤阻,血瘀比较好鉴别,舌苔会有血点、舌底脉络青紫,唇舌紫暗、皮肤暗沉有斑、脉涩。尤其是很多人胸痛,痛有定处,这种就是淤血居多,可以吃血府逐瘀丸,其他地方痛也可能,淤血就是阻滞,气血停顿不通了就会痛。还有的人皮肤甲错起皮,一般也是阳虚血瘀,不能濡养皮肤导致。还有的人心情烦躁易怒健忘,其实也是淤血导致的。一个是,气郁体质,这种体质顾名思义,气机瘀滞、人也容易抑郁,心理和情感可能也比较脆弱,这种体质很大概率是,肝胆气郁引起的。肝胆是人体的枢轴,肝主管神经,胆在凌晨开始升发阳气,肝胆一旦郁住了,那全身都不得劲,就像出了故障的机器人,前进不得、后退不能,心理还不开心。这种可以重点疏肝降胆,平时可以坚持,冲泡玫瑰花、柠檬,玫瑰花疏肝好手,柠檬降胆高手,一升一降,天天好心情,还能美容呦!最后还有一个特禀质,也不知怎么单独划分出这么个体质,过敏疾病居多吧,比如哮喘、鼻炎、皮肤病、五迟五软等,这种一般是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导致,过敏在西医可能是绝症,在中医也不好治,内不治喘、外不治癣嘛。因为先天不足其实就是各种虚,不耐受外界过敏物,正常人不虚,免疫力正常、所以不怕,但总体上,一般还是脾肺肾气阳虚居多,需要长期的,药物、食疗、生活起居等,针对性综合调理,这里就不多阐述了。总结一下吧,其实大部分人的体质,会是混合体,尤其需要长期调理的人群,普遍是几种体质结合,比如气虚之后出现了阳虚,再发展下去,又出现了阴虚,也就是阴阳两虚了。再然后常被内伤、邪气骚扰,相继又出现了,血瘀、痰淤等体质,逐渐演化出大病重病,普通人的生老病死,就是这样演变的。这就需要您综合考量,甚至自己多做做调理试验感受一下,这样才能早日找到,身体调养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