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读者对中医里血的问题,了解的可不多。
因为血的问题,笔者早就说过,往往涉及到足厥阴肝经、手厥阴心包经以及手少阴心经,涉及到心肝营血问题,往往都是深层次的疑难杂症,尤其是厥阴层面,不好解决,普通读者也就涉猎的少。
但是它们影响的人可不少,今天笔者给大家介绍一下血之四大异像。
血虚怕冷:
这种人其实很多了,咱们重点讲一讲,这种怕冷,不少人第一时间反应就是阳虚呀,阳虚容易怕冷。
没错,但是怕冷就一定是阳虚吗?
那可不一定,血虚也会的,血供四肢末梢和皮肤表面的“血能不足”,无法御寒,怕冷也是自然的。
怎么分辨呢?
笔者的经验,首先来看舌头,一般阳虚的舌头,舌苔比较白腻居多,因为对体内水液的代谢不强,容易痰湿、有齿痕,如果还有点气虚呢,那舌头还比较胖大水嫩一点,中间脾肺区域还容易凹陷。
但是血虚的舌头,一般舌苔没那么白厚、舌体也不怎么胖大,就是看起来淡白没血色,不红润,像脸色发白那种。
从症状上看,怕冷也有点区别,比如说,即使在炎热的夏天,阳虚的人也比平常人怕冷,不敢吹空调、不敢吃冷饮,血虚则不一定。
血虚怎么调理呢,咱们前面刚讲过四物颗粒:肝血才是最好的“滋养液”,这个药堪称“肝血4宝”,一招把肝补足!
其实像八珍丸、十全大补丸、鸡血藤颗粒等,带点补血养血的成分的,都有调养血虚的效果。
下面讲讲老生常谈的血瘀体痛:
淤血,是笔者讲过无数次的事儿了,痰湿+淤血,是癌症体质的重要特征,也是几乎所有上点年纪的人,几乎体内都存在的问题。
引起的因素有很多了,情绪肝郁问题、手术问题、饮食问题、阳虚老化等问题,都会让血液流行不畅。
老话说:通则不痛、通则不痛,一般人体这疼那疼的,十有八九和淤血相关,堵了嘛!
尤其是那种身体时不时有刺痛感,位置固定不移的,一定要多注意活血化瘀,预防淤血的演变。
怎么疏通呢?
笔者介绍过诸多了,比如血府逐瘀汤、桂枝茯苓丸、丹参、血塞通、大黄蛰虫丸、脑心通等等,老读者都熟悉,今天就不多废话了,新读者可在本公众号(仰望岐黄)内搜搜以前的资料。
血燥皮痒、血热长疮:
这个就有点难讲了,一般人碰到的也不多,辩证起来也有一定难度,其实这种十有八九,都存在血虚的底子,因为血虚久了,就容易形成阴虚火旺的偏颇体质。
而且血虚,皮肤就容易干燥,诱发瘙痒,中医里常说:血虚生风,血虚之后容易招风邪、热邪侵袭,就更容易出现症状,如果是热邪内蕴严重的话,还会血液过热、血行加速、心情烦躁、脉快、舌绛红、口渴、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易出血。
关于血热血燥引起的皮肤问题,笔者教大家一个简单易行的辨别征兆:
就是一旦碰到热的,比如热水澡一洗,就更痒了,一挠,皮表还红的不行(挠的白道子的一般是寒),而且这种体质,睡久了、捂多了、体温一上升,它就出来了,又或者吃了辛辣火热刺激的,它也出来了。
可能还得长疮爆出来,其实爆个疮疹子的出来还算轻的,许多像脑炎、脑脊髓膜炎、败血症、败血症等重症,背后都有热入营血的问题。
这种血里有燥、有热的情况,一般调治比较专业,普通读者不大会遇得上,但是大都从祛风祛热、清凉解表、清营凉血养血等角度出发,比如当归苦参丸、消风散、当归饮子、清营汤、犀角地黄汤等。
总的来说,中医里关于血的问题,是有很多道道的,不少危急重症也会发展到厥阴血病,本文粗浅,笔者今天算是抛个砖,给各位初学者开个门、引个路,有兴趣的,可以再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