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快乐】育子如兰同守童心

文摘   2024-06-01 10:58   浙江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所有的大人都是小孩子
虽然这件事只有很少人记得
祝各位大孩子与小孩子
喜乐常伴~
永存赤子之心





兰花与儿童,共诉生命之美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兰花,姿挺拔坚韧、向上。色淡雅,香清而不浊,让人心旷神怡。在纷繁复杂生活中,孩童养育也如同养育兰花,它不仅关乎成长,更映射出家庭的温度与高度。
那么,在这个全世界都在关注孩子的“六一”,我们一起看看,兰花与孩子之间的联系吧。


成都|刘同学


断更近一个月了,其实阅读一直在继续,只是沉溺碎片娱乐,吃掉了码字的时间。每天都在自责与放弃间横跳。很赞同一个观点,焦虑和痛苦有时就是输入过度信息,需要一些输出来平衡精神。所以赶紧开更。


常听到新兰友说,兰花好看不好养,水浇多浇少都不行。家里养的兰花好看一阵就凋零了,语气中充满遗憾,这也不免让我想到了每个初为父母的家庭。

图|网络

正巧最近读W·托马斯·博伊斯《兰花与蒲公英》很喜欢,这是本严肃的科普读物。《蒲公英和兰花》里,将孩子们分为蒲公英型和兰花型。有些孩子像蒲公英,随便飘落到何方都能生根发芽;有些孩子像兰花,对外界环境极其敏感,身处逆境则异常脆弱,反之则能开出非常美丽的花朵。

偏内向的人常将自己的不快都归咎于太过敏感,其实也是种误区。首先,敏感并非是个人决定,而是一种先天遗传的特质“环境敏感性”。也就是说,基因注定有些人对环境非常敏感,有些人则不易受到环境影响。




01/ “兰花”儿童?

“兰花”来形容儿童的性格,是美国犹他大学心理学教授 Bruce Ellis 和儿科医生 托马斯·博伊斯Tom Boyce 在 2004 年一次研究儿童如何应对新环境的实验中发明的。他们还同时提出了“蒲公英”儿童的说法。

“兰花”,指敏感心思重的孩子,而那些心大的儿童则是“蒲公英”。


群盆| 成都 刘同学

大家下意识多觉得,孩子是蒲公英才好,最好是左右逢源的社牛,这样吃得开、好养活,兰花过分金贵伺候不起。
真实是这样吗?并非如此。


图|小红书@花生映相


托马斯针对幼儿园儿童的实验结果表明,生活在低压力家庭环境下的兰花儿童,感染呼吸系统疾病的概率竟比蒲公英儿童更低,反之在高压力生活环境下兰花儿童比蒲公英儿童更易感染疾病。


这里不得不提到非常重要的观点:兰花儿童的核心特征并不是脆弱,而是对外界环境更加敏感;蒲公英儿童与其说是“坚韧”,也可说是对环境刺激并不敏感。


柏蘭 | 江苏 南京



Sam Wass,一位脑神经科学家解释说:


最新的理论提出儿童的天性可以分成两种:兰花和蒲公英。有些孩子天性活泼,遇到不顺的时候他们也能耸耸肩再继续。这样的孩子就是蒲公英儿童。蒲公英可以随处生长。相反,有些孩子生来敏感。当遇到不顺的时候,他们的挫折感会更强烈,他们就是兰花儿童。兰花是美丽的花,但是只能在特定的环境中才能茁壮成长。” 


对于兰花型敏感的儿童来说,社交上的失利会让他们更失望。对于一些儿童,社交失利可能导致他们回避再度被伤害的风险。而对与另一些人来说他们会接受挑战以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 


Is Your Child Dandelion or Orchid?, Dailymail, 11/8/2016



02 / 独一无二的你

博伊斯医生也指出,“兰花型”与“蒲公英型”两种类型之下还隐藏着一个更加真切的事实:人类对外界的敏感性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连续分布的,每个人都能在分布图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这一事实也验证了英国教育学家艾琳·凯迪所说的:“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独一无二、无法复制。”

博伊斯的研究还认为,“兰花型”与“蒲公英型”之间有互补性,共同存在、共同进化。所以面对人生困境,是需采用彼此不同但同样有说服力的对策。

博伊斯博士认为:“兰花儿童的挣扎与脆弱之下,蕴含的是惊人的力量与救赎之美” 。



今天,我们看到兰花以其独特的姿态和香气,赢得了世人的喜爱。同样,孩子的理想境界也是和谐、美好、富有生命力的。

孩子如兰花,家长是园丁,用心浇灌,呵护备至。教育环境自由舒展,就会充满生机。

如莳“因花就水”,尊重孩子个性差异,给予足够的空间;又如兰喜通风清新,是以身作则的教育环境。生命在爱的引导下,就会健康成长,展现出独特的生命之美。


小红书 | 花生映相


情感联系是相互欣赏与支持。分享生活中的点滴,共同经历成长的喜乐,情感纽带将愈发紧密。养育之路虽充满挑战,但只要用心去感受便能收获那份温馨与美好。
家里那盆看似凋谢的兰花,在不离不弃,细心地关照下,又会再长出花朵。如“兰花”敏感的孩子,也会在理解其特质后,不断调整与负面情绪和解、长成。
 “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
育子如兰。无论环境如何变化,只要用心去呵护、去培育,美丽的“兰花”便会绽放。





幽兰洁操;既可以言志,更可以寄情

用兰,极简、极素、极拙的独特气质
传国韵文化,寻世间大美
以兰抒情、会友


写在最后:

博伊斯医生认为,从广义来说,每一个孩子都是需要成年人给予细心呵护的兰花儿童。

父母无不希望孩子生活健康美好,取得一定的成就。而孩子的健康成长既依赖于先天基因,更依靠后天的培养与努力。越了解孩子个性特征,就越能采取有力、有针对性的培养方式,越能带给孩子们一片广阔的天空。


References:

1. Lucy Waterlow, Is Your Child Dandelion or Orchid? The Secret Life of Four-Year-Old Reveals How Young Children are Divided into just Two Personality Types, Daily Mail,November 8, 2016

2. Dr. Elain Aron, The Highly Sensitive Child, https://hsperson.com, 2014

3. Emma Scheib, Your Highly Senstive Child is Normal. No Wait, She is Extraordinary, https://highlysensitiverefuge.com/highly-sensitive-child-is-normal/, June 27, 2018

4. Daniel J. Siegel, M.D, and Tina Payne Bryson, Ph.D, The Whole-Brain Child (New York: Bantam Books, 2011), 37-92




作者简介:
陈默,教育学博士。兰馨艺术疗愈工作室负责人,【一兰一景】发起人之一。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张淇皓|舟山


 特别鸣谢 

浙江树人学院 兰馨艺疗社
舟山市兰文化研究会 


公众号后台回复兰名可查询

兰花故事




让我们一起分享生活,加微信搜  : 287432097

口令:一兰一景 加群

往期故事
【2022相知】花为媒◎将人生绽放在花色里
兰友风采|闲聊闲画闲养兰
观兰品绿 | 竹青月白、天水碧、美极的中国传统颜色雅称
【兰×国潮】兰庭雅集,让传承成为潮流
友人说养了兰  猫也终会有的

              守住

           心中净土

让我们一起分享生活
加微信搜  : 287432097
口令:一兰一景 加群

 

 责编:陈默      

长按二维码关注

点“在看”,告诉我你也喜欢

一兰一景
致力于中国文化传承 “以兰言志”向时代发问,探索中国文化根基延续。构建新视角“人文+美育”的理论体系。一生万物,从本源出发,以人为本,探索文化落地的更多可能。 品牌成立以来,坚持组织公益讲座,2023年获评省十佳传统文化对外宣传项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