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说“龙” 中国龙叫 Loong 而不是 Dragon!

文摘   生活   2024-02-15 21:40   浙江  




让   生   活   有   兰   有   景

如    诗   如   画

唐 鎏金铁芯铜龙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以“龙”为名


今年是龙年,大家拜年,少不了说龙年吉祥、龙马精神。

很多地方地名也和龙有关,比如黑龙江、福建龙岩、吉林龙井、湖南龙山、山东龙口、贵州龙里、江西龙南、福建龙海、广东龙门、广西龙州、浙江龙泉。还有四川新龙、陕西黄龙、香港九龙、贵州安龙、云南马龙、云南云龙、云南玉龙。


春兰 龙字




以“龙”成文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龙字的演变。




甲骨文是象形文字。龙为先民想象中的神物。甲骨文龙字,头上长角,张着大口,右边是蜿蜒的身躯。



随着时间的推移,“龙”字的写法发生了一些变化。在西周时期的金文也就是青铜器铭文中,“龙”字的大口形演变成了“肉”字形,但总体上仍像长角、张口、曲身的龙形。

甲骨文和西周金文的“龙”字,基本上都是整体象形。


 金文所见“龙”字写法 


后来为了书写方便,就有把它分两部分来写的。春秋时期秦国文字中“龙”的写法,左右分写,同时在尾部上方加了装饰性的三撇。小篆“龙”形就是由此变来的。战国时期,不同地区的“龙”字写法差别较大。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颁布了统一的书写系统,其中包括了龙字的规范化。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不同的写法被整合为秦文字的“龙”。汉代隶书在秦篆的基础上,将圆转的笔道写成方折、平直的笔画。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后,形成了楷书,“龙”字就是现在这样,大家比较熟悉了。到现代,简体龙字就是繁体字的龙身演变而来,把原先的三横省略成一撇。


以“龙”造物

作为象形文字,龙的形象在文字中的样子和文物有异曲同工之妙。最有说服力的是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海家村出土的西周青铜爬龙。大家看看,这只爬龙的形象与甲骨文的“龙”字放在一起比较,除了四肢,两者几乎一模一样。那么下面就一起去看看文物中还有哪些龙形象。



这是山西陶寺遗址出土的彩绘龙纹陶盘,距今4000多年,那时龙的形象还不太稳定,比较多元。从夏代晚期的绿松石龙形器,到商代的嵌绿松石象牙杯,再到西周的“牺尊”青铜酒器,虽然年代不同,但上面龙的形象开始趋同。



妇好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小屯村。197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对其进行发掘。该墓南北长5.6米,东西宽4米,深7.5米。妇好墓出土了1928件精美的随葬品,包括青铜器、玉器、骨器等。这些随葬品不仅数量巨大、种类丰富,而且造型新颖,工艺精湛,堪称国之瑰宝,充分反映了商代高度发达的手工业制造水平。随葬品中出土较多玉器,此件玉龙编号为M5:422,墨绿色,圆雕和半圆雕。作蜷曲状,头尾相接,中有缺口,尾尖内卷,犹如旋紧的发条,蓄势待发。头上有对角,呈宝瓶状。细长眉。张口露齿,牙齿呈锯齿状。单阴线“臣”字形眼(通常为“臣”字形眼,文章前后需统一),眼睛呈半球形。腹下有两短足,中脊突起。身、尾饰菱形纹兼三角纹,背两侧饰三角形纹。背部有左右有一对牛鼻小孔,尾尖一面有一未透的圆孔。




这件战国时期龙钮铜錞于,出土于陕西咸阳塔尔坡秦代建筑遗址,通高近70厘米,是国内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秦式龙钮錞于。錞于顶部装饰龙形钮,形态卷曲,呈倒“S”形,四爪两两相并而立,龙首向后,龙口大张。



这是中原风格的龙,它的龙嘴很长,有一个独角,翼翅很长。

时间来到唐代,这件青釉双龙柄贴花瓷瓶上的两条龙,则显得更为华美飘逸。据介绍,这种器形始于北朝时期,到唐代日渐繁盛,与中西文化交流密不可分。



这其实是中亚地区的鸡首单柄壶的造型,在中原地区,把壶的大耳变成了双龙,把头深深地插入瓶嘴里面做吸水的动作。用的时候,可以抓住两柄往外倒水。这个龙的形象在唐代时候它的吻越来越长,整体更加修长,更优美一些。


唐赤金走龙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甲辰龙年前夕的2024年1月,英语词汇宝库《牛津英语词典》(OED英语世界公认的词语权威)时隔多年之后再次把目光转向中国。
Chinese dragon(中国龙)收进了品牌英语词典,Chinese dragon经历了词汇化(lexicalization),由松散的自由组合转为紧密的固定搭配,而载入词典,成为名正言顺的词汇单位。

注:OED于1928年出齐第一版,第二版于1989年推出,共计20大册。之后又陆续出版了3小册《牛津英语词典增编系列》,添加新词新义,修订既有内容。2000年,OED整合了第二版和增编系列,推出付费使用的网络版,自此以后迈入在线化,每个季度都在线更新,提供读者编修中的第三版之部分成果。

OED的2023年第四季度更新,至2024年1月才正式推出。其中Chinese dragon这个新条目,内容完整而全面,包含发音、词源、定义、书证(quotation,有来源出处的书面例证)、互见(cross reference,两处文字相互说明补充)、词条的收录史。在此之前,英语世界的传统品牌词典均未收录Chinese dragon,顶多只在其他词条的定义或例证里提及。
Chinese dragon在OED里有两条定义,第一条侧重在物理上的实体,指的是中国龙的图像或塑像,第二条侧重在心理上的投射,指的是中国神话里的动物,涵盖了第一条定义。以下是Chinese dragon的第二条定义,内容丰富,形象立体:
A mythological creature or god associated with China,depicted in a variety of different animal forms but typically as a serpent with four limbs,and symbolizing wisdom,fortune,and power.Also:such a creature viewed as a personification of China or its former empire.(与中国有关的神兽或神灵,被描绘为各种不同的动物形态,不过基本上是四脚蛇,象征智慧、命运和权力。另,此兽也被视为中国或前帝国的化身)
OED的书证表明,早在1754年,Chinese dragon这个组合就已经现身文献了,语出爱尔兰贵族奥瑞伯爵的《意大利来信》。最新一条书证是摘自2013年8月7日的英文《上海日报》(Shanghai Daily):
The Chinese dragon is the greatest symbol of power and good fortune and no traditional festival is complete without an undulating dragon dance.(中国龙是权力和幸运最宏大的象征,传统节日要有波浪起伏的舞龙才算完整)
在Chinese dragon独立成词之前,“龙”的英译一般就用光杆的dragon,然而西方传统的dragon却是邪恶的化身,负面形象深入人心。OED是这样定义dragon的:“神话里的怪兽,形象是巨型、可怕的爬行动物,常结合了蛇和鳄的身体结构,有强爪,像猛兽或猛禽,体有鳞,一般有翅,时能喷火。”
中国龙西方龙,有着关键的不同,所以英文才会在dragon前面加上Chinese修饰,用以限定,作为区别。这个Chinese dragon的组合,在十八世纪中叶出现了文字记录,代表着当时的英语人士已经意识到中国龙、西方龙的差异。
中国龙不同于西方龙,这点也明确反映在另外两部大型的权威词典里。其一是1961年出版的《韦氏第三版新国际英语大词典》,此乃美国出版的特大型单卷本现代英语词典。《韦氏》没有收录Chinese dragon,但dragon的定义却给中国龙分列了一个义项,说它是a beneficent supernatural creature in Chinese mythology connected with rain and floods(中国神话里的神异动物,仁慈宽厚,与雨水和洪涝有关)。
其二是1998年出版的《新牛津英语词典》,此乃基于语料库编纂的大型单卷本现代英语词典,和OED没有什么实质上的关联。《新牛津》也未收录Chinese dragon,但在dragon的定义里,却点出了中国龙的良善与祥瑞:In East Asia,the dragon is usually a beneficent symbol of fertility,associated with water and the heavens.(在东亚,龙多半仁慈宽厚,象征富庶丰饶,与水和天有关)。
这两部大型权威的现代英语词典所透露的是,即使中国龙没有另列词条,单独收录,dragon的语义也已经完成分化,清楚表明西方传统文化的dragon是一块,中国传统文化的龙是另一块,彼此相关但有区别。词典反映的是语言现状,代表着这样的认知在英语世界存在足够的群众基础。
有一部分论者认为,把中国的龙英译为dragon是个错误,必须严肃处理,彻底纠正,如今看来,似乎已经不是那么必要了。种种证据显示,dragon可兼指有别于西方龙的中国龙。倘若语义出现疑虑,语境模棱两可,又必须明确这条龙是中国龙,在dragon之前冠以Chinese即可轻松化解。文献也表明,Chinese dragon的使用史已有200余年,当下各式语料库的相关证据铺天盖地,甲辰龙年前夕又获得OED的认证收录,因此视情况把中国的龙翻成dragon或Chinese dragon,是没有问题的。
当然,如果“龙”的英文想另辟蹊径,借助音译的long,也是一条值得尝试的路。龙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特色之一,文化特色词的英译,常从语音切入,放诸四海皆准。

九 月 | 河北 保定


让我们一起分享生活. 微信 :zwd-87399611
口令:一兰一景 加群


回顾


观兰品绿 | 竹青月白、天水碧、美极的中国传统颜色雅称
【兰×国潮】兰庭雅集,让传承成为潮流
友人说养了兰  猫也终会有的


美编:坐忘听云     文字策划: 陈默 

长按二维码关注:

点“在看”,告诉我你也喜欢




一兰一景
致力于中国文化传承 “以兰言志”向时代发问,探索中国文化根基延续。构建新视角“人文+美育”的理论体系。一生万物,从本源出发,以人为本,探索文化落地的更多可能。 品牌成立以来,坚持组织公益讲座,2023年获评省十佳传统文化对外宣传项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