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兴县一直是晋陕两省之间物资流通的交通要道,黄河流经这里82公里。20世纪30年代中期,兴县经济困难,金融市场极度混乱,山西本地的钞票出现大幅贬值。在这样的背景下,1937年9月初,兴县农民银行成立。它是西北农民银行的前身。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刘少白等创建兴县农民银行和西北农民银行的老一辈金融先驱,正是这样一批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人。他们胸怀理想,心系人民,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严守纪律,勇于开拓,他们是开创和支撑中国金融事业的脊梁,他们的创业精神犹如一座灯塔,照耀着后人前进的方向。
艰难时局中的希望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华民族进入全面抗战阶段,八路军120师主力挺进晋西北建立抗日根据地。此时晋西北地区金融市场混乱,伪币、法币、银洋等势力交错,货币种类繁多。军阀阎锡山滥发晋钞,不断冲击着根据地的经济秩序,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对此,晋西北党委决定建立一个完全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银行,整顿金融秩序,稳定晋西北根据地,满足抗日根据地长期斗争的需要。
共产党员刘少白从山西太原返回兴县,全权负责银行筹建工作。刘少白不负重托,发动群众,成功筹集资金及物资6万余银圆,粮食700余石,其中爱国人士牛友兰就捐出银圆2.3万元。对银行的名称,有人提议叫“兴县银行”,也有人提议叫“抗日银行”。刘少白则认为应该叫“兴县农民银行”,因为一方面可以避免阎锡山所办银行的抵触排斥,另一方面可以更贴近百姓。1937年12月,兴县农民银行正式成立,刘少白任经理。中国共产党在晋西北建立了真正属于人民自己的银行。
当时纸张和印刷材料奇缺,刘少白带领工作人员想方设法,努力克服困难。没有印钞纸,他们就用农村的土制纸代替。票面也是自己设计。为了防止伪造,还设计了多处暗记。兴县农民银行成立后,积极开展了一系列银行业务。1938年6月,兴县农民银行发行货币10万元,为八路军购买粮食、武器和补充军需,支援抗战。
西北农民银行伍仟元券 钱币博物馆藏
西北农民银行贰元券
西北农民银行伍仟元券
西北农民银行诞生
1940年2月,晋西北公署召开第一次行政会议,制定晋西北《六大施政纲领》,决定以原兴县农民银行为基础,建立西北农民银行。边区政府以“四项动员”所得资金40%以上以及兴县农民银行保留的积累,共计折合法币300万元作为西北农民银行资本金,发行西北农民币,统一货币,稳定金融。
经中央批准,1940年5月,在兴县农民银行基础上,正式成立了西北农民银行。刘少白担任首任经理,同年冬调狄景骧任协办,贸易总局局长牛荫冠和副局长王磊兼任银行经理、副经理之职。西北农民银行起初在兴县县城孙家大院办公。
西北农民银行成立后,在原兴县农民银行印刷厂的基础上,接收赵承绶溃逃时留下的晋兴出版社第二组全套设备,成立了洪涛印刷厂,开始印刷、发行西北农民币。西农币一共有15种面额,同时还发行了5分、1角、2角等多种小面额辅币。据介绍,老百姓的交易额一般比较小,为了便于流通,银行便发行小面额货币。
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后,晋绥边区基本实现了单一本位币制度,建立了独立的金融体系。由于边区自然条件不足,物资极度匮乏,军民的生活非常艰苦,因此,扶持边区经济发展、发放贷款成为西北农民银行主要业务之一。
在斗争中发展壮大
西北农民银行初建时,机构不健全,只设立了总行,银行业务几乎没有开展,由行署财政处代办。1940年7月30日,晋绥边区金库正式成立。1941年3月16日,西北农民银行太原分行成立。同年5月,岢岚区、碛口等西北农民银行分行相继成立。之后,保德县和临县白文、克虎寨等地代办所成立并开展业务。
据原中国人民银行兴县支行金融管理部主任张健君介绍,西北农民银行代办所的旧址在距离兴县县城25公里的黑峪口,1941年设立。截至1942年1月,西北农民银行在根据地内共开设12个代办所,代办的信贷业务分为农业贷款、工商业贷款等,其中农业贷款从1940年的5万元发展到1944年的4000多万元,大部分是低息甚至免息贷款。这些贷款极大促进了根据地经济发展。同时,为了保证晋绥边区进出口贸易平衡,西北农民银行还加强了外汇管理。
当时“西农币”以外的货币都属于外币,包括其他根据地的,比如陕甘宁边区币。为了保证“西农币”的地位,外汇管理坚持集中使用的原则。在外汇收入方面主要来自土特产的统购统销,即政府统购统销卖出去。使用外汇的条件是必须在口岸上使用,使用外汇换回的是必需品。
1940年,日军“扫荡”晋西北,西北农民银行搬至陕西省神府县路家南湾村,后又迁址到神府县盘塘村。1941年,西北农民银行迁回兴县黑峪口刘家大院。抗战胜利后,西北农民银行迁回兴县城区“三进士”大院。
印刷厂六次辗转搬迁
为了保密,印制“西农币”的印钞厂命名为洪涛印刷厂。为了战时需要,洪涛印刷厂六次搬迁,在黄河两岸陕西、山西之间辗转搬迁。1945年9月,印刷厂搬到了兴县蔡家乡杨家坡村,这里是目前洪涛印刷厂保留最完整的一处。洪涛印刷厂在杨家坡村进驻了大约两年半时间,当年不少村民都在印刷厂工作过。从1940年创建到1949年1月停办,洪涛印刷厂历时九年,印制“西农币”约3.8亿张。在印制第一批西农币时,票面上的“西北农民银行”被错印成了“晋西北农民银行”。不得已,刘少白只好采用“笨”办法,让大家用毛笔蘸上墨汁将多出的“晋”字一个个涂掉。
1947年11月,中共中央西北局、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驻晋西北,陕甘宁边区银行也随之转移到山西临县。1948年1月,陕甘宁边区银行与西北农民银行合并,西农币成为西北解放区的本位币。1948年12月1日,西北农民银行和华北银行、北海银行合并组建为中国人民银行。至此,历经风雨的西北农民银行完成了历史使命,化作厚重的基石,承托起新中国金融事业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