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国债事件,中国证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有人坐牢,有人跳楼……

乐活   2024-10-12 14:51   上海  
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历史长河中,“327国债事件”是绕不开的话题。整件事从开始到结束,扑朔迷离,至今还有太多谜团没有解开。
事件最终导致上海万国证券变成了申银万国,也就是现在的申万宏源。
相关责任人被撤职,而中国证券市场的拓荒者,也是327国债事件关键主角的管金生被捕入狱。
更离奇的是,几家主要参与金融机构虽然赚了大钱,可后来要么被撤销和清算,要么负责人毫无征兆地坠楼……
 
时间倒回1995年,那年春晚,那英一曲《雾里看花》红遍大江南北。
中国大街小巷,人们哼唱着“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个世界看得清”,心中充满期盼。 
此时的中国正打开一扇前所未有的财富之窗,窗内景色宜人,人们纷纷涌向股市,希望能够抓住财富的尾巴。
春节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内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由于当时通货膨胀持续,股市早已成为人们一夜暴富的梦想之地。
随着国债期货的开启,国家对国债实行保值补贴,并且补贴率不定,这给市场带来了无限想象空间,也成为了投机者的另一条致富路径。
上海证券交易所应运而生,成为国内期货交易的先锋。 
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鸣锣开市,除了广为人知的首批8只“老八股”外,还上市了22种债券,其中包括4种国债。
92年12月上交所推出了12支国债期货合约,也就是新中国诞生的第一类金融衍生品,327国债期货赫然在列。
1993年,中国进入了高通胀阶段。
为了遏制通胀,政府实施了贴息政策,将3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从10.8%提高到12.24%。 
此外,对于1991年12月1日后存入的三年、五年、八年期定期存款,政府还提供了额外的补贴,以帮助储户保值。
然而,由于当时的通胀率已经高达20%,补贴率也随之水涨船高,从4%一路攀升,最高时达到了13%。
面对20%的通胀率,10.8%的银行储蓄利率显然缺乏吸引力,人们自然不愿意存款。如果大家都不存款而选择消费,通胀问题将更加严重。 
因此,政府不得不提高存款利率,以此鼓励民众储蓄,减少消费,从而抑制通胀。
银行为了刺激消费不断降低利率,提升通胀水平,避免经济陷入通缩。
 于是,贴息政策的实施带来了一个奇特的现象:
 - 1992年发行的国债,三年期利率为9.5%。
- 1993年发行的国债,三年期利率为13.96%,另外还有贴补。
 
这种情况很快引发了公众的不满,因为相比之下,1992年购买的国债似乎变得不那么划算,导致国债销售陷入低迷。
为了平息众怒,政府推出了新政策,对1992年购买的国债也提供补贴。
值得注意的是,政策中提到的是“补贴”,而非“贴息”,正是这一用词的差异为后续的事件埋下了伏笔。
这时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已经有了“大户室”,配备了电脑和专线电话,让大户们能够轻松完成交易。
随着牛市的追逐,黄浦江畔的高档酒店纷纷将房间改建为“大户室”,依然供不应求。
不过,大多数人还是在大厅交易,场外市价7毛的娃哈哈矿泉水卖到了2元一瓶,3元的盒饭卖到了10元,场内的股民却毫不吝惜购买,吃饱喝足继续鏖战。
这点钱,红了眼的上海股民早已不看在眼里,他们早盯上了一组名为“327”的三年期国债。
 
伴随1995年春节的落幕,证券交易所一开市,327国债期货合约立刻成为了市场焦点。
按照正常情况,如果没有贴息和贴补政策,327国债到期时,投资者应能收回本金及利息共计128.5元。
然而,央行宣布了对1992年发行的国债进行贴补,依据当时的通胀保值贴补率大约为10%,为期两年的贴补累计为20%。
这意味着到期时投资者应能收到128.5元加上20%的贴补,总计148.5元。 
但是,央行的公告中只提到了贴补,并未明确说明是否会有贴息。眼看国债到期日仅剩四个月,市场对这一结果的猜测越发激烈。
既然有交易,就有“空多”双方,空方的代表是上海万国证券,被市场简称为“万国”,它当时是中国最大的私营证券公司,稳坐行业领头羊的位置,其总经理管金生更是被誉为“中国证券教父”,开始崭露头角。
彼时的管金生,不仅是万国证券总经理,更是中国资本市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管金生,1947年5月19日出生于江西省清江县一个偏僻小山村。 
据说,因为被算命先生说其前途不可限量,但命硬克父母,出生几个月就被父母送到外人家中寄养,3岁才接回家。
或许正是背着“命硬”的诅咒,小学时最疼他的母亲病逝。 
为此,他遭到无数人的冷眼,还时常被同龄人欺负,早早就品尝到世态炎凉。 
不过,管金生性格倔强,无论谁打他,他一定打回去,哪怕被揍到鼻青脸肿也不服输。
1965年,管金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上海外国语学院法语系。
大学毕业后,管金生被分配到上海市直机关,干了9年的办事员。
能在上海吃上“皇粮”,算命的话似乎也应验了。
可管金生对周围环境依然不甘心,又考取了母校的法国文学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公安机关当翻译。
因为得到某主管领导邀请,他又从公安部门的翻译岗位改行,进入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工作。
1983年,中美国际投资研讨会在上海召开,管金生被派去做会议的翻译兼秘书长,负责国外参会人员的生活协调。
通过接触,会议中有外国专家愿意邀请他赴欧洲留学,管金生毫不犹豫抓住了这次机会。
通过上海信托投资公司外派,他赴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进修,最终拿到商业管理和法学两个硕士学位回国。
人才紧缺的年代,“镀金”回来的管金生立刻成为原单位的“香馍馍”。
作为精通资本市场和国际投资的高级人才,他被上级和部门寄予厚望。
而见识过国外金融市场发展现状的管金生,心里也开始谋划着中国金融机构的改革。
1987年,管金生上下班途中,经常在公司附近的苏州河桥下,看见很多倒卖国库券的“黄牛”。 
熟悉历史的他立即想起一百多年前,英国人在梧桐树下交易东印度股票的情形。
可西方世界早已将室外交易演变成室内交易的证券市场,百年后的中国证券市场却还是一片荒芜。
管金生就此萌生了创办中国证券市场念头,并写信给相关部门,建议通过民间交易国库券,引导二级市场,将无序的“黑市”交易纳入到有组织的官方交易市场中。
 
事实上,管金生的想法正逢其时。
彼时,中央领导正惋惜上海开放慢了一步,迫切希望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
管金生的建议,正中希望将上海打造为“东方华尔街”的高层下怀,批复同意试点。
1988年,上海第一家股份制证券公司万国证券成立,由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等10家股东筹资3500万元,管金生成为总经理。
值得一提的是,管金生不仅提议建立证券公司,还提出了几条至今被中国证券交易市场所遵循的原则。 
其中,他所提出的坚持股份制以及坚持与银行脱离,成为中国证券业的创举,保留至今。
1990年,在管金生的规划设计下,上海证券交易所宣布成立。 
从交易规则,设备采购,再到交易员培训体系,一整套规范和流程都有条不紊地,在他安排下落地执行。 
万国证券那时也是全国证券公司的“风向标”,深沪异地交易开启,无纸化交易,全部由万国率先启动并实现。
可以说,管金生不仅是万国证券的缔造者,还是中国证券市场的规划师。
他的话更几乎是行业里的“金科玉律”,无人敢质疑他的权威。
没办法,彼时的中国,根本找不到第二个像他这样懂金融,懂外语,还在国外培训过金融交易的专业性人才。
比如万国证券理论上归属上海证券交易所管理,彼此是上下级关系。可管金生称呼上交所总经理尉文渊,直接喊“小尉”;尉文渊则称呼管金生为“管总”或“老管”,由此可见管金生在行业中的地位之高。
令万国员工自豪的不只是薪水高,福利多,而是自己经手的建议文件,可能立即就被监管部门采纳,成为同行们执行的规范和条例。
鼎盛时期,万国证券不仅持有所有国内B股,还同时操盘70%以上的A股,承销业务占中国总份额60%,风头无二。
管金生的秘书卫哲就曾说:“B股没啥,就是我们在房间自己想出来的。”
身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开拓者,管金生每天不是去国家各部委宣讲,开会,就是出席各种金融会议。
光一级市场的发行仪式,管金生最忙时每天参会就超过4家。 
当“万国证券,证券王国”成为大江南北金融圈最熟悉的广告语时,有人拍管金生马屁,说他名字取得好“管金生,为管理金融而生”。
管金生听说后,哈哈大笑,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那时,许多金融公司争先恐后地想与万国签约,无不将管金生奉为上宾。
然而,一切都在1995年的2月23日这天戛然而止。
前面说到,327国债期货合约已是市场焦点。
此时,以管金生领导的万国证券公司认为,1995年的恶性通胀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通胀率呈现下降趋势,判断财政部无须额外支付高达十多亿的利息,不可能再上调保值贴补率,于是指挥万国证券选择对其做空。
于是,万国证券预计补贴率将在7%~8%之间,且不会有贴息,预计国债的最终价格将稳定在144.5元左右。 
未雨绸缪下,万国证券积极建仓,持有了40万元国债,价值高达800万元,这也是上交所规定的万国证券的最大持仓限额。 
那时与万国证券同一阵营的,还有辽宁国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辽国发”)。
不过,市场上还有个与他们对立的阵营——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简称“中经开”),他们选择对327国债做多。因为中经开是隶属财政部直接下属单位,大家都认为他们有内部消息...
作为多头方的中经开认为,财政部将继续利用国债期货来提升市场流动性,因为补贴越多,民众对国债的兴趣就越浓厚。为此中经开预计327国债的最终定价将在155元左右。
在这种博弈背景下,多头预期价格155元与空头预期价格144.5元之间的差距为10.5元。 
正是围绕着10元的价格波动,多空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市场博弈。
从1995年2月初开始,327国债的价格一直在147.80元—148.30元之间震荡,多空双方明争暗斗,万国的空单持仓量不断加码。 
按照交易所惯例,在如此胶着的背景下,327国债极可能最终协调多空双方安排协议平仓(减仓)。
谁也没想到,2月23日,财政部宣布327国债将以148.5元兑付,贴息率由94年的8%提高到13%!消息曝出后,327国债市价急速飞涨。 
上午刚开盘,中经开公司率领的多方发动攻势,仅仅10分钟就将327国债的价格拉升至150元左右。
此时,无锡国泰期货公司在148.5元的价位上挂出200万口的空仓大单。
其实,这是辽国发的一次大规模操作。辽国发认为空方已经无力回天,计划将所有空仓转移到无锡国泰,然后通过无锡国泰的破产来逃避债务。
上海证券交易所发现后,立即采取行动,将无锡国泰排除在交易之外,并要求辽国发在当天必须平仓这200万口空仓。
午休时分,管金生邀请尉文渊共进午餐,提出两个请求:
第一,他希望取消上午的200万口交易,并暂停下午的国债期货交易。
第二,他请求上交所能发布一个声明,表明上交所尚未收到财政部的贴息文件。
面对如此奇葩的要求,尉文渊断然拒绝,表示:亏损已经无法避免,要么减少仓位,要么迅速筹集保证金。最终,双方不欢而散。 
下午开盘后,中经开再次借利好掩杀,直接猛攻到151.98元。雪上加霜的是,原本一起做空的辽国发突然倒戈做多,327国债1分钟内竟上涨了2元,10分钟后上涨了3.77元。 
管金生手中握有大笔327期货合同,每上涨1元,就意味着他将赔进10多亿元。
如果到期交割,万国证券将巨亏60亿元。万国证券总资产不过14亿,根本抵挡不住如此血亏局面,到时只能破产清算。
想到自己一世英名可能毁于一旦,管金生怒火中烧,展开了反击。 
收盘前8分钟内,管金生在没有足够保证金的情况下,连续抛出数十万口的卖单,将价格打压到148元。 
最后倒计时1分钟内,管金生更是以730万口的超级卖单,将价格直接轰到了147.4元。
由于万国来势凶猛,场内多方由于来不及反应全部爆仓。
彼时,场内资金总价值高达2112亿元!
要知道,当时327国债总共才240亿。
最终,收盘时的万国从巨亏60亿变成净赚42亿,原先喜滋滋的中经开等多家机构却出现40亿的亏损。
狂喜和暴怒的情绪瞬间在上交所内爆开,有人因此一夜暴富,更多人则倾家荡产,血本无归。
当时在场内陪领导的尉文渊也傻了,立即找到管金生质问。 
双方争执期间,无数举报电话打向上交所以及国家相关部门。
夜幕低垂,上交所内灯火通明,每个人都在等待最终的结果。 
直到晚上10点,上交所在闭门紧急会议之后宣布“当天16时22分13秒之后的所有交易是异常、无效的。” 
当天新闻联播《晚间新闻》正式宣布了上交所决定,将以此前最后一笔交易的151.30元为当日收盘价。
这意味着管金生最后孤注一掷的行为彻底失败,万国证券亏损近60亿。 
第二天,上交所依然开盘交易,气氛压抑。不久,管金生辞职,尉文渊被免职。
5月19日,管金生以贪污和挪用公款罪在海南被捕,最终被判17年有期徒刑;同月,国债期货市场被关闭。
同一年,万国证券破产重组后,与申银证券合并为申银万国证券公司。
此次事件也就是中国证券史上著名的“327国债”事件。
可熟悉内情的人,始终不解。
比如笑到最后的中经开,与万国同样存在保证金不足、恶意操纵价格等问题。可为何只制裁了万国一家?
甚至,“327国债”当天中午,管金生就是以中经开违规在先为由,要求尉文渊暂停交易,但遭到后者拒绝。
其中或许有尉文渊的苦衷,因为中经开可以说是财政部的“亲儿子”,当时的董事长刚从财政部副部长的位置退下,总经理则是财政部综合司司长……
而且,中经开早不进,晚不进,偏偏选在十分敏感的2月初入场,时间节点选得实在太耐人寻味。
许多人也不解,管金生并非不懂金融,更不是莽夫,为何在形势已经很明朗,也清楚中经开背景情况下,依然坚持做空,毫不妥协?
事后,有记者曾采访管金生,假如当时不那么坚持,主动认输,是不是万国亏是亏,但万国和他都能最终保下来?
管金生毫不犹豫地回道:不可能,那不符合我的个性! 
万国的员工都知道,管金生最喜欢的是拿破仑那句:
战士一旦上了战场,只能朝着枪林弹雨的方向逃跑!
这或许就是管金生的个性写照,而且当时的情形已经无法让他冷静。
与万国对弈的中经开背后虽说挺立着财政部,可管金生还是财政部以及多家金融管理机构的专家和顾问,做过很多次培训,说他是中经开系的“老师”并不为过。
因此在“327”国债中,“老师”管金生选择做空背景下,“学生”招呼也不打就大咧咧入场,已让他憋了口气。
“327国债”事件当天中午,价格被中经开等多头拉升到150元,意味着管金生已经毫无退路。
认输就意味着万国巨亏,更让管金生在整个金融系统内颜面扫地。
更可恶的是,“学生”还有严重作弊嫌疑,找“监考”反应,居然还没法管;“学生”随后又步步紧逼,实在太不把他这个“老师”放在眼里了。
或许正是在愤怒情绪的支配下,管金生爆发了,才不顾情面,直接用强大的资金实力干掉对方。 
说到底,“327国债”大战的背后,其实是管金生为自己打的一场荣誉捍卫之战。
可更令人不解的是,那时通胀已得到控制,财政部为何偏偏还要在此时加息?
事后,很多金融专家私下说
“做梦也没有想到会升息,而且一升就是5个百分点。”
更匪夷所思的是,多头方盈利至少在70亿,中经开的总经理韩国春却吐槽:中经开实际盈利连1亿都不到…… 
那么,赚的钱究竟去了哪里?
据说,最后的赢家是与中经开联手的背后财团,也就是后来叱咤资本市场的魏东、袁宝璟、周正毅和刘汉等资本大佬。
正因为在此次“混战”中获取了巨额财富,才激发了他们在资本市场更大的野心。
但这些资本大佬结局并不妙:有人跳楼、有人被杀,有人锒铛入狱,还有人被枪毙。
就连背景雄厚的中经开没几年,因为“银广夏”事件赔个精光,也销声匿迹。
为此,外媒当时就表示“327国债”事件是“中国证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称获胜一方并不光彩,很可能其他获得内幕消息,并操控权力修改了结果;失败的一方利用系统漏洞,令人不齿。
神仙打架,百姓遭殃。
在这次“327国债”事件中,除了数万名倾家荡产的股民,还有位名叫陈万宁的证券交易员,因为亏损数千万元,黯然离开了岗位。
数年后,他纵横网络文学界,笔名“宁财神”。
时光如黄浦江的浊水,早已抹去了惊心动魄的瞬间。
“327国债”事件爆发的前一个月,人们记忆犹新:巴林银行的一位交易员因对日本股市持乐观态度,在没有得到授权的情况下,大量购入期货合约。
不幸的是,由于判断错误,这一行为最终导致了银行的崩溃。 
当时,管金生得知此事后,曾向他的好友阚治东表示:
“中国要发生类似的重大事件,可能还需要十年的时间。” 
谁知话音刚落,他自己却成为了这场中国版"巴林事件"的主导者,其造成的影响同样深远。
回顾管金生前半生,他的职业生涯就像一条股票曲线,一开始就处于牛市的上升期。
 他本有机会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稳坐"教父"之位。遗憾的是,管金生那种永不服输的性格,虽然在事业上帮助他取得了成功,但最终也成为了他前途的绊脚石。
管金生被捕后,关押于上海的提篮桥监狱。
在这里,他碰见了很多由于经济犯罪被捕入狱的“老友”和下属。
管金生进来后,有人戏称提篮桥监狱可以直接开一家“提篮桥证券公司”,全是行业精英。
那些曾经创造风口的人,最终被大风席卷,扫地出门。
关押期间,管金生受到优待,能看书、读报,有机会了解外面的世界。
监狱管理方还利用他的外语专长,让他在监狱图书馆干起了翻译外文资料的工作,使他能时刻知道资本市场的变化。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以摧枯拉朽的力量改变着世界,早已改变了资本世界的玩法。
金生被捕的同一年夏天,美国互联网公司中的网景上市。
上市当天,网景股价还是23美元,收盘时价格直接冲到了74美元,市值超过23亿美元。
华尔街日报对此评价:通用汽车做到23亿美元,花了43年,网景只用了1分钟。
岁月如梭,一个时代激越的鼓声,最终连余韵都消失无影。
2003年,鉴于管金生的身体状况,有关部门同意他“保外就医”。
管金生出狱后十分低调,几乎从没在公众场合露面,十多年都没有消息。
在此期间,不断有人希望他对327国债发表评论,都被拒绝。 
直到2015年,头发花白的管金生应邀参加某个金融论坛,才公开检讨了过去:
“我这一生吃亏,吃很大的亏,就是没有放下自己内心的骄傲和清高,我如果当初可以克服自我,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说不定真的能改变现实,能够扭转乾坤。”

2016年,69岁的管金生宣布牵手A股上市公司开展私募投资,重操旧业。
与昔日的高调、激进相比,管金生变得极其低调,新投资涉及医疗、化工、网络以及碳中和领域,但公开信息并不多。
如今,人们炒股的工具早已从笨重的电脑换成了灵巧的智能手机,方寸屏幕闪烁的依然是令人心动的财富曲线。
管金生开启的证券市场,少了国债期货,却多了贵金属期货、能源期货、化工期货、粮食期货……万物皆可炒。
资本市场越发令人目眩,冷冰冰的游戏规则还在,只是总会被人有意无意忘记。
管金生的故事,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资本市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他的人生,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缩影,也是对后来者的警示和启示。 
财富梦的追逐中,每个人应保持清醒的头脑,遵守规则,不被贪婪和恐惧所左右。 
只有这样,我们或许才能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市场中,稳健前行。
 

END

为了保外就医,他们用火碱烧食道,靠管子吃东西

A股大奇迹日:你最需要的巴菲特心法

《里斯本丸沉没》,一部打捞出的中国渔民救助英军战俘的惊人历史

万字长文揭秘成都:千年风水局背后的城市传奇


斥候密档
类型故事:惊险,博闻,深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