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长文揭秘成都:千年风水局背后的城市传奇

乐活   2024-09-04 19:11   上海  
2017年,民谣歌手赵雷的一曲《成都》风靡全国,让无数人渴望去“成都的街头走一走”。
确实,成都是每个中国人心中的向往之地:这里有美女如云的春熙路,麻辣鲜香的火锅和诱人的川菜,还有可爱的国宝大熊猫。

这座常被评为“最具幸福感的城市”,处处散发着浓郁的市井气息,更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希望了解成都,或许先得纵览下其地理与历史。

成都是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的一部分,基本地理构造是“两山夹一平原”。

青藏高原隆起时,在其东部的龙泉山与西部的龙门山之间,大自然造就了一片温润、平阔的土地,这就是成都平原。

由于北部的秦岭、大巴山等山脉有效地阻挡了南下的强冷空气,成都平原冬季很少受到寒潮侵袭,四季温润。

群山环绕中,被雪山俯瞰的平原在温润的烟雨中孕育了古蜀文化,点亮了文明的曙光。

随后,古蜀人迁居到今天的成都附近,建立了金沙文明,历史的序幕缓缓拉开。

有注意过吗?“成都”倒过来念就是都城。

这是因为古蜀国前期发展非常迅猛,民间有传“一年成邑,二年成都”,故而得名。

秦汉之前,由于交通闭塞,成都一带被称为“蛮夷之地”。

直至战国时期,张若、张仪修筑了秦城(今人民公园附近),成都才开启了两千多年的城市历史。

虽然成都气候适宜,雨水充沛,但由于岷江的频繁泛滥,人们生活并不安宁。

直至公元前256年,李冰父子修建了都江堰,依靠这项伟大的水利工程,驯服了狂野的岷江,成都平原才真正摆脱旱涝灾害,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

秦末、汉初,成都直接被称为“天府”。
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分天下为十三州,置益州,成都归其管辖。

此时的成都丝绸业发达,有绫、罗、绸、锦、绢、绮、绡、纱等多个品种。其中,“蜀锦”以其外观华丽、工艺精湛的特点与苏州宋锦、南京云锦、广西壮锦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锦”。

浓云迷雾中的群山隔绝了外界,鱼米富足的成都自成一体,被诸葛亮称赞为“沃野千里,天府之土”。

三国蜀汉时期,成都已是全国五大都会之一,人口近40万人,还因织锦业发达得名“锦官城”。

时至今日,成都以“锦”字命名的街道仍有很多,如双锦路、百锦路、顺锦路、望锦路……这些街道承载了历史的记忆,诉说着昔日的荣耀。

东晋地方志《华阳国志·蜀志》 记载,“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隋唐时期,成都经济更为发达,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聚集。

李白写下“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杜甫推窗看到皑皑雪山后,情不自禁发出“窗含西岭千秋雪”的感慨。

到了宋朝,成都不仅因锦绣闻名天下,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及管理相关业务的机构“交子务”。

成都的富足以及易守难攻的地理环境,在随后的历史变迁中多次扮演了“进则天下,退则天府”的角色。

可惜天险依然阻挡不住兵火荼毒。明末张献忠攻陷成都,大肆屠戮,导致人口急剧减少,经济崩溃,清政府不得不实施“湖广填四川”政策,才使成都逐渐恢复生机。

清朝沿袭明朝制度,设四川布政使司于成都,并另派四川总督、成都将军驻成都,城市地位超然。

天下未乱蜀先乱,1911年,保路运动在成都发起,进而引发辛亥革命的总爆发,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立下不朽功绩,使偏安一隅的成都登上中国近代史的舞台。

北洋政府成立后,设西川道,领成都、华阳等31县。随后又废道复省,设成都为四川省省会,后为民国政府延续。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新中国成立后,成都为川西行署区的驻地。1952年,经中央政府批准,恢复四川省建制,成都依然被定为省会。

风雨飘摇中的成都,终于迎来了安定的时代。

时至今日,没有哪个城市如成都这般简单又那样复杂,能同时容纳历史感、文艺感、烟火气与商业氛围。

安逸的生活,还传出了各类风水轶事,如四川大水与镇水神兽,天府广场的太极与二环的八卦……

2300多年来,成都一直是我国西南重镇,“天府之国”的首府。

城址只扩不迁,城名未改,全国罕见。

这是因为成都这里的龙脉与风水都自带贵气,不需要再去多做变动。

成都的来龙(脉)远起昆仑,沿巴颜喀拉山、岷山、邛崃山一路向东,旗鼓、仓库、印山夹护。至龙门山脉抽芽剥换,又如草蛇灰线伏隐百里后至川西平原歇脚。
风水理论上,常说“山主贵,水主富”。

一般而言,水浅处,民多贫;水聚处,民多富;水散处,民多离;水深处,民多聚。
因此,山气盛而水气薄者,仅为政治中心;水气盛而山气薄者,则为经济枢纽;有山无水,必为凶悍贫乏之民,有水无山定是骄奢淫欲之族,必须两相调济始可得宜。

从堪舆上看,岷山山脉转龙门山脉(山脉整体呈东北西南分布)至茂县连起九顶峰(最高峰狮子峰海拔4989米),至距离成都市中心西北方约100公里的九顶山。

这个九顶山因形如宝鼎九足,好似通鼎,故又名九鼎山。

从古蜀国开始,九顶山就是成都的“父母山”(靠山)。

但九顶山还有些遥远,好在武担山与龙门山贯通了成都地块的任督二脉,让其能成为一座富庶天下的都市。

不过,城市风水,讲究的是脉(山脉走势)、象(砂水呈象)、意(来龙、砂水组合),缺一不可。

来龙有了,自然还需要好的风水格局。

地书曰,“地理之道,山水而已。” 意思是,懂行的堪舆师,未看山时先看水,有山无水休寻地。
成都的风水,好就好在江河有情,尤其是长江水量最大的支流——岷江。
秦汉之前,岷江流量过大,经常造成水患,后经李冰修建的都江堰分流而绕城,形成二江(郫江、捡江)绕城之势,真正使得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其中,流经市区的郫江就是外江(府河);捡江流经城南,又称南河(锦江)。

府河、南河在成都市西南(巽)方交汇,二水交汇处建有合江亭,桥亭锁水口。而岷江纵跃急行至汶川映秀,转势缓流,又经岷江导流,为成都源源不断地输送营养。

而且,府河和南河的入水口都在乾卦西北方,这是天门方位,二江环抱市中心后处于巽卦东南方,这是地户方位,与风水学说中“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的天下山川大势相吻合。

《葬经》上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好的居住环境需要选择有水的地方,因为有水才可以更好地“乘生气”,使生气为我所用,以得到更好的运气,使我们(或祖先)居住之后身体健康、事业发达。
也就是堪舆上说“众山止处,众水汇处的山川地理环境筑城营地”,才能让绝佳的环境营造出上善若水的“至德”善仁品质,得天地的能量。

换句话讲,就是整座城市的气脉、山水、草木要有情有意,令居住于此的人心旷神怡,不焦虑不压抑,成为蜀地生活的人喜欢说的“安逸”的深层含义。
或许,这也是如今成都人性格豪爽,爱耍爱吃,不善勾心斗角的原因。

成都的自然禀赋固然不错,但还是要感谢一位既懂治水,又懂风水的“古代工程师”。

我们都知道秦代的李冰治水修筑都江堰的故事。

都江堰工程的精妙之处在于,利用水流落差及配套修筑的鱼嘴、宝瓶口等工程,实现了“无坝引水、四六分水”。

每当水位较低的枯水季节,都江堰会将60%的岷江水,通过位于取水口左侧内江导入成都周边的灌溉区,其余的江水和泥沙则通过原来的干流(外江)从成都平原的南部穿透龙泉山汇入长江。

最妙的是,因为都江堰,洪水到来后,岷江水透过都江堰的调节,又可以变成倒四六比例,即40%的江水透过内江进入灌区,60%的江水透过外江排走。

其余的江水及大部分的泥沙,洪水季节到来后,

但不少人未必知晓李冰为治水,还修造七星桥,应北斗七星之事。

据《华阳国志》记载,李冰修都江堰之后,成都平原河道稳定,他又在成都周边的河流上,对应天上星辰修建了七座桥,并分别以“长星、员星、玑星、夷星、尾星、冲星、曲星”命名,合称“七星桥”。

而七星桥与石犀牛,传说是李冰在成都治水时设下的风水阵,玄学之法,正隐藏其间。

成都古籍中的《蜀王本纪》曾有 “李冰作石犀五枚,以压(厌)水精”的记载。

因为世人只看到七星桥,没见到石犀牛,以为这就是传说而已。

2012年12月,四川大剧院修建时,在天府广场东北方发掘出一座石犀牛,让成都人又惊又喜。

过去只当是神话,可随着这座石犀实物出土,没想到传说变成了现实。

巧合的是,就在石犀牛被挖后,2013年夏,成都便爆发多年未遇的大暴雨,之后每年都遭受暴雨连袭,形成洪涝。

网友们猜测,很可能是动了石犀牛,网友呼吁将石犀放回原处。

其实,那座石犀牛并未离开天府广场,就藏在广场西侧的市博物馆。

成都人暗自庆幸,另外几尊石犀牛还没好没有找到……

那么,李冰为何要制作五座石犀牛,其余四座石犀又身处何处?

实际上,李冰制作石犀牛,正是迎合风水五行。
“石犀牛”的石与土本一体,“牛”对应地支丑,丑牛五行属土,而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也迎合五行之说。
石犀五行均属土,土能克水,所以说五枚石犀牛能压“水精”。
那么,其他四座石犀牛又身处何方?

《华阳国志》《元和郡县志》中都有描述,是在成都西北的犀浦。

“犀浦”,意为沉犀之浦。李冰在犀浦沉石犀,符合五行“贪生忘克”妙法:西北方五行属金,土助金旺,水又来生金。

事实上,这也是堪舆术十六字口诀中的“遁”术。
“遁”有形于无形,是风水理气上乘之法。沉犀属阴,主静,为接地气,隐而不现。

有藏就有显,方为阴阳之术。

所以,李冰才又在郫江、捡江之上修建了七星桥,就为了追求“天人合一”的效果。

为何说七座桥形似北斗呢?

因为,七桥之中,城南和西南的四座桥——江桥、万里桥、市桥、夷里桥,在二江上呈梯形分布,很像北斗的“斗杓”。城西的冲治桥、长升桥和永平桥可连成一线,像极了“斗柄”。

古人建城,效法天文,于地分野,修建“七星桥”,正为的是跨水行空、分流导向。

只可惜由于时间变迁,“七星桥”如今仅存万里桥(俗称老南门大桥),也是成都最为有名的一座古桥。

风水有云:两水相交是真龙。
成都拥有众多水口,而水口自能生财,在如此优势助力下,成都想不富裕都难。
即便三国时蜀国失去荆州要地,仍能凭借此地富裕支撑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

而后中原大乱,皇室逃亡也往往都是往成都这里跑。

成都自李冰修都江堰,从秦汉、隋唐、明清至今,一直是水龙格局城市。
因此,老成都的建成,由府河与南河在合江亭交汇,才成就了著名的“春熙路步行街”。

可惜,近代成都依岷江的水龙气运衰退,重庆却借长江水龙气运兴起,成都天府之国的水路航运优势逐渐消失。

成都在这时期的发展速度明显低于重庆,于是曾经是西南首府的地位就此消退。

尽管成都有龙脉,且水龙气运旺盛,但为何历史上并没成为一个强有力的政权王城呢?

有人说,不是啊,成都可是九朝古都(蜀、成家、蜀汉、成汉、谯蜀、前蜀、后蜀、李蜀、大西等政权相继在此建都)啊?

但事实上,最长的蜀汉政权不过43年,最短的北宋李蜀政权仅维持了五个月。
一种说法是,早在战国时期前秦张仪攻伐蜀国时发现,成都汇聚王者之气,易出帝王。奏请秦惠文王后,采取“先压制后断毁”的方式,诏命蜀太守张若,带上有秦惠文王王气的宝剑和密函到成都筑城,压制成都的龙气,斩断龙脉。

另一种说法,是与成都的天轴和地轴均为斜向布局有关,与中原坐北朝南的建城传统有着明显的区别,使得王气难以延续。

四川盆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走向,使得成都城区除中间俗称“皇城”那一小块是正南北向以外,纵的街道是东北向西南(地轴),横的街道则是西北向东南(天轴),彼此交叉形成“井”字状。

事实是,古蜀国传统的两条中轴线也是顺应着四川盆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走向。

所谓“天轴”,指的是对应星象学的轴线。

传统星象学认为,天帝住在北极星的方位,所以北极星是天的中心,天上所有的星星都围绕着它而转动。这绕着转的话总有根轴子吧?这就是“天轴”。

不过这根“天轴”看不见摸不着,只是一个概念中的东西。

成都的天轴为西北-东南,背靠龙门山(东北),面对龙泉山。背靠龙门山。

其中龙门山脉为玄武靠山;东北方九顶山、岷山为青龙山;西南方峨眉山、大凉山为白虎山;前有龙泉山为案山。东南方是龙泉湖,简阳三岔湖、仁寿黑龙潭,远处资阳、遂宁尽是成都的广阔朱雀明堂。

成都天轴沿着西北到东南,不仅使得九顶山走势垂直,也使得成都整个区域成为一个能量气场的集聚地(聚宝盆)。

所谓“地轴”,就是地势走向。成都的地轴坐东北向西南。北偏东45°,南偏西45°。

其中,两江自西北(来水口)环抱主城,东南流(去水口)而去,西北龙门山,西南龙泉山,两山脉一大一小夹平原,彼此平行。
成都的地轴龙脉来自九顶山,所谓“开帐之地”,是古代营造城池的绝佳之地。张若、张仪也正是遵循“急来缓做”风水规律,将在距离九顶山百里之外修建了成都古城。

考古也证明了这点:2000年,成都商业街船棺的出土,找到了古蜀开明王朝的宗庙,其整体朝向是西南方35度;上世纪90年代发现的金沙古城遗址的考古,朝向也是东北向西南。
由此可知,古蜀国的建城依据,是来自距离他们不远的山川河流,而非传统的二十八星宿。
明朝初期,因朱元璋之子朱椿被封为蜀王,在城中心修建蜀王府。朱椿参考北京的紫禁城,按正南北轴线布局城池,后一直沿用至今,才有了天府新区。

从风水学说来看,影响成都最深远的依然是天轴和地轴,老城区受到这两条轴线的能量影响最大,天府新区则受惠于正南北中轴线的能量交换,从而有了厚积薄发的资源。

秦汉、隋唐时的大小都城,中轴线都是西北向东南。

这种立中定向,背山面水、因地制宜的建城方式,是基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互相博弈的地理特征,城市只能顺势而建。

但是受到战乱和经济变迁,成都其实也有多次改迁城址的历史。从郫都区三道堰古城、温江鱼凫古城、金沙遗址(大致与杜宇同期)、秦“龟城”、汉大少城,到明清皇城等,整个城池的演变路线基本都是从西北向东南有序推进,既郫县——温江——青羊区。

不过,在成都五运-七运期间(1944——1983年),因为人口增多,且环境治理不力,使得成都河流栓塞,城区格局不明,原有的两江(南河+府河)绕城的风水大格局被破坏,城市发展一直十分缓慢。

一直到(八运:2004—2023),原来臭不可闻的南河得到有效治理,极大地改善了成都生态环境质量及综合服务功能,成都昔日的绕城风水格局才得以激活。

但最显著的风水变局,还是2007年(八运)功能齐全的天府广场正式启用。

其实,天府广场一直是成都的“龙穴”所在地,更是成都城市的聚气口,但改造的过程十分漫长。
1968年成都把位于城市中心的明代蜀王府拆除后,修建了四川省科技馆和巨型伟人塑像;1997年又把科技馆前方的民居拆除改造成为超8万平方米的天府广场,正式拉开南北城市中轴线建设的序幕。

成都是想将广场作为城市龙穴,引入龙门山过来的气场,从而聚集能量。

然而进入21世纪后才发现:长达近百公里的中轴线道路冲过来的煞气体量太过庞大,这个天府小广场根本无法承受。

于是,2004年成都开始了天府广场的第二次改建,邀请著名美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操刀。

贝大师结合东方哲学思想的太极图,以太阳神鸟为中心,依天圆地方为大原则进行设计,把原来方形的构造,调整为椭圆形的广场,目的是将正面的煞气引导到两侧。

但改建之后还是没有达到当初的预期,这一年成都的GDP排名不进反退。

很明显,成都的“风水局”非但没有破局反而成了败局。

于是,成都又开始了第三次改建。2007年,成都再一次着手改造天府广场,却适逢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天府广场的改造被搁置;

直到2011年,经历了一波三折之后的天府广场才正式展现在世人面前。

天府广场风水布局,用一句话来概括:传统的风水模式+前卫的设计风格。广场中心设圆形太阳神鸟图案(真太极),四只神鸟象征四象。

太极衍生阴阳两仪,两仪盘龙,广场周围数米就摆一龙珠,让金龙回环舞动于广场。

天府广场前有明堂,后有靠山;青龙昂首、白虎低头,一字案山平整,外圈东西御河环抱,依此为立极点。

广场采用的太极阵法完全体现易学“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哲学智慧:中心太阳神鸟图案代表“太极”;东西阴阳鱼象征“两仪”;广场四层设计寓意“四象”;二环高架取义“八卦”。
俯瞰天府广场,会发现是十分典型的天圆地方布局,这种设计在抵挡外部煞气、聚纳内部生气方面,是最为普适的结构。
此外,另一侧的科技馆景观水池不仅用水幕将百里中轴线怼过来的煞气进行过滤,还通过周围十二条直径1.2米,高12米的锁气图腾柱,将气场环抱在广场内。

最妙的是太极点汇聚了东西两条太极鱼,通过上突下凹的水池喷泉阴阳相互转化,将生气输送到地下商业广场,并随地下停车场和地铁站将气场辐射到更远的区域,充分催旺城市的人气与财气,打开了成都“北改、东进、南拓、西控、中优”的开发格局。

此外,还有改造后的天府广场外围机动车道为逆时针方向,催动了太极逆时针转向,形成强大的左旋气场,凝聚人气,人潮兴旺。

风水学中,天府广场整个设计被称为“呼形喝象”,也确实预示了成都这座城市的发展腾飞。

2011年天府广场正式落成当年,成都经济创造了历史新高,成为了网红城市,三年后的GDP便突破了一万亿,再度成为西南“一哥”。

对于成都来说,已经开始的2024-2043年九离紫火运,正逢其时。

成都地处西南的四川盆地,西南为八卦坤土位,五行学说火生土,火运到来,也代表成都的天时大运到来。

从产业角度来说,离火运会推动电力、通讯、新能源、高科技等火属性的行业。

2022年,成都正式挺进“2万亿俱乐部”,成为继上海、北京、广州、深圳、重庆、苏州之后,成为中国内地第7个2万亿GDP城市。

助力成都跨入“2万亿俱乐部”的,正是成都花了十多年时间培育出的两个万亿级产业: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业。

与此同时,成都与重庆组建的成渝城市群,也成为西部大开发、西部陆海通道、中欧快速通道起到核心领军作用,辐射西南的战略纵深的重要经济支点。

一座城市的兴旺除了看产业,还有人口增量。

变革中的成都,如同拆开了时光的包装,既有充满烟火气的九眼桥茶馆,又有摩登时尚的太古里,奔放里自带婉约,浓烈中暗藏雅致。

在如今城市人口锐减背景下,重庆、上海、北京和成都4个常住人口超2000万的城市中,成都始终以每年10万人的人口增量排名第一。

或许,正是成都风水变局之后带来的城市能级提升,加上一如既往的安逸生活,才让成都成为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一切恰如赵雷的歌中所唱:
“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

历史和现代文明浸泡中的成都,在时光中坐下倾谈,身影重叠。
这座古老又时尚的城市故事,还在书写之中。


——The  End——

岛国真人真事改编的《地面师》骗局,背后故事更匪夷所思


如果没有中国“Feng Shui”(风水),特朗普可能早“挂”了


河南省交通运输厅的“打炮”史,四任厅长落马,仅一人升迁


与何鸿燊争霸半生,84岁输10亿悄然隐退,死后却得赌王扶灵(下)


探寻南京千年“龙蟠虎踞”风水大局,六朝古都背后蕴藏着天地灵气

斥候密档
类型故事:惊险,博闻,深度
 最新文章